内三元育肥猪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35040发布日期:2020-04-17 21:59阅读:9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三元育肥猪饲料。



背景技术:

生猪养殖品种改良对提高养殖效益意义重大。在过去的生猪品种改良推进中,推广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外三元品种一直是我们的方向。但是,随着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以及对养殖安全及环保等问题的重视,外三元品种抗应激和抗病能力差与国内多数养殖场管理水平跟不上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并且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提升,外三元猪比中国地方型土猪肉质差的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意识到。所以,中国地方型品种猪及地方品种与外来品种杂交的内三元杂交猪,以耐粗饲能力强、抗病能力强、养殖更安全、肉质更好等优点受到了部分养殖者的青睐。但是,纯种的地方型品种其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胴体屠宰率等指标还是过低,养殖效益也比较差,所以经过杂交的内三元猪养殖起来性价比相对来说更高。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在中国两广地区目前已有不少养殖场选择了饲养内三元杂交猪。

近年来,大多数动物营养研究者对猪营养研究的重点都放在了外三元猪上面,因此对内三元猪的研究相对比较少。理论上而言,内三元猪继承了部分中国地方型土猪耐粗饲的优点,且内三元猪因为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对饲料营养水平的要求也比外三元猪适当低一些。而当前实际生产上,养殖者一般都是直接用外三元猪商品饲料来饲喂内三元猪,造成的饲料效益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内三元猪的内三元育肥猪饲料,其用于饲养内三元猪时可以达到更好的饲料效益。

一种内三元育肥猪饲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600份~700份的玉米、120份~150份的豆粕、35份~45份的麦麸、45份~55份的米糠粕、35份~45份的膨化大豆、25份~35份的油类、8份~12份的细石粉、7份~11份的磷酸氢钙、3份~5份的氯化钠、0.5份~1.5份的氯化胆碱、10份~15份的氨基酸以及6份~14份的添加剂。

这种内三元育肥猪饲料针对内三元猪的特点,通过合理的原料选择和配比实现了内三元猪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最适需求量。结合养殖试验,这种内三元育肥猪饲料在用于饲养内三元猪时,可以达到更好的饲料效益。

这种内三元育肥猪饲料对节约蛋白原料、提高饲料原料资源利用率、提高养殖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申请公开了一实施方式的内三元育肥猪饲料,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包括:600份~700份的玉米、120份~150份的豆粕、35份~45份的麦麸、45份~55份的米糠粕、35份~45份的膨化大豆、25份~35份的油类、8份~12份的细石粉、7份~11份的磷酸氢钙、3份~5份的氯化钠、0.5份~1.5份的氯化胆碱、10份~15份的氨基酸以及6份~14份的添加剂。

这种内三元育肥猪饲料针对内三元猪的特点,通过合理的原料选择和配比实现了内三元猪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最适需求量。结合养殖试验,这种内三元育肥猪饲料在用于饲养内三元猪时,可以达到更好的饲料效益。

这种内三元育肥猪饲料对节约蛋白原料、提高饲料原料资源利用率、提高养殖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优选的,内三元育肥猪饲料中,玉米为655份或660份,豆粕为137份,麦麸为40份,米糠粕为50份,膨化大豆为40份,油类为30份,细石粉为10份,磷酸氢钙为9份,氯化钠为4份,氯化胆碱为1份。

优选的,内三元育肥猪饲料的各个组份的含量之和为1000份。

为了保证原材料,本实施方式中,玉米的容重不低于705g/l,玉米的脂肪酸值不高于20mg/kg;豆粕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6%;麦麸的脂肪酸值不高于30mg/kg;膨化大豆的酸价不高于1.0mgkoh/g;油类为大豆油,大豆油的酸价不高于0.6mgkoh/g,大豆油的过氧化值不高于0.04%。

具体来说,玉米选择一级特选玉米,麦麸选择优质麦麸,膨化大豆选择优质膨化大豆,大豆油选择一级大豆油。

一级特选玉米容重705g/l,脂肪酸值15mg/kg,其他指标达到国标值;优质麦麸脂肪酸值30mg/kg,其他指标达到国标值;优质膨化大豆酸价1.0mgkoh/g,其他指标达到国标值;一级大豆油酸价0.6mgkoh/g,过氧化值0.04%,其他指标达到国标值。

优选的,氨基酸包括l-赖氨酸盐酸盐、dl-蛋氨酸和苏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的,按照质量份数,本实施方式的内三元育肥猪饲料中,l-赖氨酸盐酸盐为7份,dl-蛋氨酸为2.5份,苏氨酸为3份。

一般来说,添加剂包括维生素、矿物质、酶制剂、益生素、饲料酸化剂和无抗添加剂。

按照质量份数,本实施方式的内三元育肥猪饲料中,维生素为1份,矿物质为2份,酶制剂为0.5份,益生素为1份,饲料酸化剂为5份,无抗添加剂为2份。

具体来说,按照质量份数,每1份的维生素由如下组分组成:0.04份的维生素a、0.002份的维生素d、0.035份的维生素e、0.005份的维生素k3、0.075份的烟酸、0.002份的核黄素、0.006份的吡哆醇、0.004份的硫胺、0.004份的泛酸钙、0.003份的生物素、0.002份的叶酸、0.006份的维生素b12以及0.816份的玉米芯粉。

具体来说,每2份的矿物质由如下组分组成:0.35份的硫酸铁、0.182份的硫酸锌、0.028份的硫酸锰、0.06份的硫酸铜、0.01份的硫酸钴、0.013份亚硒酸钠、0.002份的碘化钾以及1.355份的蒙脱石。

具体来说,按照质量份数,每克酶制剂产品中含有:纤维素酶2000iu、木聚糖酶8000iu、β-葡聚糖酶2000iu和β-甘露聚糖酶500iu。

益生素包括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丁酸梭菌。益生素中的菌均为活菌。

具体来说,按照质量份数,每克益生素含有枯草芽孢杆菌5.0×109cfu。

按照质量份数,5份饲料酸化剂为正磷酸4份、乳酸0.5份、柠檬酸0.5份。

按照质量份数,2份无抗添加剂为0.2份的牛至精油、0.06份的百里香精油、0.04份的香芹精油、0.1份的白头翁、0.08份的博洛回、0.06份的杨树花、0.04份的马齿苋和0.02份的车前子以及1.4份的玉米芯粉。

其中,牛至精油、百里香精油和香芹精油为植物精油,白头翁、博洛回、杨树花、马齿苋份和车前子为中草药。

本申请公开的内三元育肥猪饲料主要针对在广西南宁、玉林、钦州、北海及广东湛江、阳江等地区养殖量较大的,以杜洛克为父本、二元陆川母猪为母本杂交的内三元育肥猪,进行有针对性的生长性能及猪肉品质改善的研究,拟达到“为殖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效果。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主要围绕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合理的营养水平:传统的外三元育肥猪料或强化大猪料,强调提高营养水平和蛋白质含量,以达到后期快速生长,提高蛋白质沉积和胴体瘦肉率的目的,因此也会造成胴体瘦肉沉积过快,肌间脂肪含量不够,猪肉风味比较差的问题。本技术需要验证适应内三元育肥猪的合理营养水平,通过提高饲料能蛋比,并增加饲料粗脂肪、粗纤维含量以达到在较高的生长速度条件下,提高猪肉肌间脂肪的沉积量,而获得较好的肉质和口感。

2、新鲜的原材料质量:根据报道研究,饲料中的脂肪酸败,微量元素氧化等产生的自由基,是引起猪生长应激,导致猪pse肉、软脂肉、黄膘肉等重大肉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实际生产中,饲料原料新鲜度较差是导致猪肉品质和口感下降(但没有达到严重质量问题的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将育肥猪饲料的原料质量标准控制在一个比较严格的范围内(玉米脂肪酸值不大于20mg/kg,麦麸的脂肪酸不高于30mg/kg,膨化大豆酸价不高于1.0mgkoh/g,大豆油酸价不高于0.6mgkoh/g),能够将饲料氧化变质对猪肉品质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保证猪肉品质和口感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3、无抗技术:饲料中不添加任何抗生素,全部用绿色健康的酶制剂、酸化剂、益生素、低聚糖代替抗生素起到维系肠道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促生长的效果,猪肉颜色好品质高并且无药物残留。

结合养殖试验,这种内三元育肥猪饲料在用于饲养内三元猪时,可以达到更好的饲料效益。

具体来说,采用上述内三元育肥猪饲料具有如下直接效果:

1)提高内三元猪的生长速度,缩短饲养周期18天;

2)料肉比降低0.60,造肉成本降低0.58元/公斤;

3)改善瘦肉肉色分值1.30分(通过眼肌肉色比对进行评测),改善瘦肉系水力2.42%(通过测量眼肌滴水损失率评测),提高肌间脂肪含量(通过眼肌横截面大理石纹值进行评测,可提高眼肌横切面大理石纹评分值1.80分);

4)育肥猪通过降低饲料成本和改善肉质提高售价一起提高养殖效179元/头。

此外,采用上述内三元育肥猪饲料还具有如下间接效果:

1)缩短养殖周期,降低固定费用分摊,加快栏舍利用率;

2)提高肉质和口感,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3)降低饲料粗蛋白和总磷含量,合理利用非常规原料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具体实施例

参考下标,配制如下试验日粮:对比例1:对照组;对比例2:营养水平优化组;实施例1:“营养水平优化+原料质量优化”组;实施例2-实施例4:“营养水平优化+原料质量优化+无抗生素技术”组。

表1:实施例1-4、对比例1-2中的原料配比

注:1、二级玉米容重685g/l,脂肪酸值40mg/kg,一级特选玉米容重705g/l,脂肪酸值15mg/kg,其他指标达到国标值;

2、麦麸脂肪酸值80mg/kg,优质麦麸脂肪酸值30mg/kg,其他指标达到国标值;

3、膨化大豆酸价4.0mgkoh/g,优质膨化大豆酸价1.0mgkoh/g,其他指标达到国标值;

4、四级大豆油酸价3.0mgkoh/g,过氧化值0.15%,一级大豆油酸价0.6mgkoh/g,过氧化值0.04%,其他指标达到国标值。

实施例1

按照如上表1所示的原料配比配制内三元育肥猪饲料。

将原料2次粉碎过60目筛后混合均匀,经蒸汽80~85度调制、双螺杆制粒机挤压、制粒、干燥后制成内三元育肥猪饲料。

实施例2

按照如上表1所示的原料配比配制内三元育肥猪饲料。

将原料2次粉碎过60目筛后混合均匀,经蒸汽80~85度调制、双螺杆制粒机挤压、制粒、干燥后制成内三元育肥猪饲料。

实施例3

按照如上表1所示的原料配比配制内三元育肥猪饲料。

将原料2次粉碎过60目筛后混合均匀,经蒸汽80~85度调制、双螺杆制粒机挤压、制粒、干燥后制成内三元育肥猪饲料。

实施例4

按照如上表1所示的原料配比配制内三元育肥猪饲料。

将原料2次粉碎过60目筛后混合均匀,经蒸汽80~85度调制、双螺杆制粒机挤压、制粒、干燥后制成内三元育肥猪饲料。

对比例1

按照如上表1所示的原料配比配制内三元育肥猪饲料。

将原料2次粉碎过60目筛后混合均匀,经蒸汽80~85度调制、双螺杆制粒机挤压、制粒、干燥后制成内三元育肥猪饲料。

对比例2

按照如上表1所示的原料配比配制内三元育肥猪饲料。

将原料2次粉碎过60目筛后混合均匀,经蒸汽80~85度调制、双螺杆制粒机挤压、制粒、干燥后制成内三元育肥猪饲料。

养殖试验

分别用对比例1、对比例2、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得的内三元育肥猪饲料(日粮)饲喂初始重70公斤左右的内三元猪(以杜洛克为父本、二元陆川母猪为母本杂交的内三元猪),每组100头猪(分2栏圈养,每栏50头),每天记录采食量,60天后称重统计各项生长性能指标,并在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屠宰5头试猪检测胴体屠宰率、瘦肉率、背膘厚度、眼肌面积、眼肌色值、眼肌系水力及眼肌大理石纹评分值,考察不同日粮对上述生产性能及肉质指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对比例1-2、实施例1-2的养殖效果对照

注:肥猪饲喂周期按60-110公斤阶段使用。

由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2的用来饲喂初始均重71.2公斤的内三元育肥猪,在日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等生产性能指标上均优于对比例1、对比例2和实施例1。其中实施例2的日采食量显著优于对比例1,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日增重和料肉比均显著好于对比例1。

此外,在胴体屠宰率和眼肌面积上实施例2也有一定优势,在胴体瘦肉率、背膘厚度两项屠宰性能指标上实施例2比对比例1稍差,但在统计上均未形成显著差异。

在眼肌的色值、眼肌滴水损失率、眼肌的大理石纹主观评分、及眼肌烹煮后的主观口感评分四项肉品质指标上,实施例2都有很大的优势。其中实施例2的眼肌颜色值评分和眼肌滴水损失率显著好于对比例1,实施例2的眼肌横切面大理石纹评分值显著好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

参照上述试验结果,综合采用多项技术方案后的实施例2日粮,饲喂育肥猪除了能不同程度提高生长性能指标以外,饲养周期较对照组可缩短18天左右时间,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猪肉品质。

综合考虑对比例1-2、实施例1-2喂养内三元猪的养殖效益,得到下表3。

表3:对比例1-2、实施例1-2的养殖效益对照

注:肥猪饲喂周期按60-110公斤阶段使用。

由表3可以看出,从养猪造肉成本上分析,实施例1组造肉成本11.42元/公斤在四组中最低,比对比例1低了1.18元/公斤。但实际生产时,因为实施例2改善肉质有优势,肥猪销售价格可提升3.0元/公斤以上,因此实际养殖效益最高,每头猪比对比例1可多获益179元。

此外,因为对比例2、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日增重速度得到了提高,因此饲养育肥猪的周期较对比例1也分别缩短了7.71天、15.52天和17.99天时间,一定程度上也能节省养殖育肥猪分摊的其他固定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