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螺加工用田螺尾部批量去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5922发布日期:2020-10-31 09:3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田螺加工用田螺尾部批量去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田螺加工用田螺尾部批量去除设备。



背景技术:

田螺学名中国圆田螺,在我国各地的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均广泛分布。因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止渴、明目等食疗功效,成为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南方人把它作为席上佳肴,田螺在食用前,都需要将田螺的尾部切除,避免田螺尾部的有毒物质被人们吃下影响身体健康。

目前,大多数都是人工手动将田螺尾部切除,首先人们拿起一个田螺,再用钳子钳住田螺尾部,然后再用力握紧钳子,从而将田螺尾部去除,但是田螺壳较硬,且手需要不断的握紧钳子,时间一长,比较费力,并且人们一次只能对一个田螺尾部进行切除,导致工作效率低。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能够方便人们将田螺尾部切除,比较省力,且一次能对多个田螺尾部进行切除,工作效率高的田螺加工用田螺尾部批量去除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手需要不断的握紧钳子,时间一长,比较费力,并且人们一次只能对一个田螺尾部进行切除,导致工作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人们将田螺尾部切除,比较省力,且一次能对多个田螺尾部进行切除,工作效率高的田螺加工用田螺尾部批量去除设备。

技术方案:一种田螺加工用田螺尾部批量去除设备,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固接有竖板,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转动式的穿接有转轴;锥形筒,所述锥形筒固接于所述转轴其中一端,其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开有开口;齿轮,所述齿轮固定套装于远离所述锥形筒的所述转轴端部;l型杆,所述l型杆滑动式的穿接于远离所述齿轮的所述锥形筒一侧中部,其朝向所述竖板的端部固接有凸轮轴;切刀,所述切刀固接于远离所述底座的所述竖板一侧,其与所述锥形筒外侧接触配合,其远离所述竖板且朝向所述锥形筒的一侧与远离所述齿轮的所述l型杆端部固定连接;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六根,其中两根固接于所述开口两侧,另外四根固接于靠近所述开口的所述锥形筒内两侧,所述锥形筒内每侧的所述限位杆为两根;缺口环形板,所述缺口环形板固接于朝向所述锥形筒且远离所述底座的所述竖板一侧,用于对田螺的限位;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竖板之间,其与所述齿轮接触配合,用于提供动力;压紧机构,安装于所述锥形筒内一侧,其与所述凸轮轴接触配合,用于将田螺压紧固定。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驱动机构包括有:踏板,所述踏板滑动式的放置于靠近所述底座的所述竖板内两侧之间;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于远离所述锥形筒的所述踏板一侧与所述底座一侧之间;齿条,所述齿条固接于远离所述底座且靠近所述竖板的所述踏板一侧,其与所述齿轮啮合。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压紧机构包括有:l型板,所述l型板固接于远离所述竖板且靠近所述开口的所述锥形筒内一侧;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间隔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l型板一侧,其数量为三块,其远离所述底座的端部与所述凸轮轴接触配合;压板,所述压板固接于三块所述活动块端部之间;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于所述活动块两侧与远离所述底座的所述l型板内一侧之间。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包括有:支板,所述支板固接于远离所述底座的所述竖板一侧中部;回型板,所述回型板固接于朝向所述锥形筒且远离所述底座的所述支板一侧;推板,所述推板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回型板内,其与所述开口配合;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连接于远离所述支板的所述推板一侧与远离所述齿轮的所述回型板内一侧之间;第二导线轮,所述第二导线轮安装于远离所述支板与所述底座的所述回型板外一侧;第一导线轮,所述第一导线轮安装于远离所述回型板的所述支板一侧;拉线,所述拉线固接于远离所述支板与所述底座的所述推板一侧,其尾端绕过所述第二导线轮与所述第一导线轮固接有钢球;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式的放置于靠近所述竖板的所述底座一侧中部;斜块,所述斜块固接于朝向所述转轴的所述滑块一侧,其位于所述竖板内;l型支撑杆,所述l型支撑杆固接于朝向所述第一弹簧的所述斜块一侧,其远离所述底座的外一侧与所述钢球接触配合;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连接于朝向所述第一弹簧的所述滑块一侧与所述底座内部之间。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接于远离所述底座的所述竖板内两侧之间;导线管,所述导线管固接于远离所述锥形筒的所述支撑架端部,其套装于所述拉线上。

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适量的田螺放入开口内被限位杆限位,再踩动踏板向下移动,可使得齿轮正转,锥形筒也就正转通过限位杆带动田螺正转,压板将田螺压紧,田螺正转与切刀接触,切刀将田螺尾部切除,如此,无需人握紧钳子将田螺尾部切除,比较省力,操作还方便,且一次能对多个田螺尾部切除,工作效率高。

2、通过推料机构的作用,能在田螺正转至上方时,将田螺从开口内推出掉落至收集容器内,避免了田螺卡在开口内难以掉落影响下一批田螺尾部的切除。

3、通过导线管与支撑架的作用,能对拉线进行导向,避免拉线随意摆动与齿轮接触影响其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底座,2-竖板,3-缺口环形板,4-锥形筒,5-l型杆,6-切刀,7-开口,8-齿轮,9-驱动机构,91-踏板,92-第一弹簧,93-齿条,10-转轴,11-限位杆,12-凸轮轴,13-压紧机构,131-l型板,132-活动块,133-第二弹簧,134-压板,14-推料机构,141-支板,142-第一导线轮,143-回型板,144-推板,145-第二导线轮,146-拉线,147-钢球,148-l型支撑杆,149-第三弹簧,1410-滑块,1411-第四弹簧,1412-斜块,15-导线管,16-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1

一种田螺加工用田螺尾部批量去除设备,如图1-图3所示,包括有底座1、竖板2、缺口环形板3、锥形筒4、l型杆5、切刀6、齿轮8、驱动机构9、转轴10、限位杆11、凸轮轴12和压紧机构13,底座1顶部右侧中间固接有竖板2,竖板2与底座1顶部左侧之间设有驱动机构9,竖板2上部中间转动式的穿接有转轴10,转轴10右端固接有与驱动机构9配合的齿轮8,齿轮8与驱动机构9接触,转轴10左端固接有锥形筒4,锥形筒4底部中间横向开有可使田螺放置的开口7,开口7前后两侧都固接有限位杆11,锥形筒4内侧面前后两侧下部也固接有两根限位杆11,锥形筒4内左侧面下部设有压紧机构13,压紧机构13与限位杆11配合,锥形筒4左侧中部转动式的穿接有l型杆5,l型杆5右端固接有凸轮轴12,凸轮轴12与压紧机构13接触配合,竖板2外前侧面上部固接有切刀6,切刀6后侧面与锥形筒4外侧面接触配合,切刀6后侧面左侧与l型杆5前端固定连接,竖板2左侧面上部固接有缺口环形板3,缺口环形板3的缺口位于上方。

驱动机构9包括有踏板91、第一弹簧92和齿条93,竖板2内前后两侧面下部之间滑动式的设有踏板91,踏板91底部左侧与底座1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92,踏板91顶部右侧固接有齿条93,齿条93上部位于齿轮8后侧与其啮合。

压紧机构13包括有l型板131、活动块132、第二弹簧133和压板134,锥形筒4内左侧面下部中间固接有l型板131,l型板131与开口7对应,l型板131上均匀间隔的滑动式穿接有三块活动块132,活动块132顶端与凸轮轴12接触配合,三块活动块132底端之间固接有压板134,活动块132前后两侧上部与l型板131内底部之间都连接有第二弹簧133。

首先操作人员将收集容器放置在底座1左侧,再将适量的田螺放入开口7内,缺口环形板3则将田螺限位,前后两侧限位杆11对田螺进行限位,再踩动驱动机构9运作,驱动机构9运作带动齿轮8正转,齿轮8正转带动转轴10正转,转轴10正转带动锥形筒4正转,锥形筒4正转通过限位杆11带动田螺正转,同时,锥形筒4还带动压紧机构13正转,压紧机构13正转至凸轮轴12的凸端时,凸轮轴12使得压紧机构13运作将田螺压紧,压紧后的田螺正转与切刀6接触,切刀6则将田螺的尾部切除,切除尾部的田螺继续正转至上方时,压紧机构13也就与凸轮轴12的凸端脱离,压紧机构13运作复位将田螺松开,停止踩动驱动机构9,切除尾部的田螺从开口7内滑落至收集容器内,即可松开驱动机构9,驱动机构9运作复位带动齿轮8反转复位,进而锥形筒4反转复位,如此反复,即可不断的将田螺尾部切除。当全部的田螺尾部都切除后,将收集容器拿起对田螺进行后续处理。

当开口7内放置有适量的田螺时,操作人员踩动踏板91向下移动,第一弹簧92压缩,踏板91向下移动带动齿条93向下移动,齿条93向下移动带动齿轮8正转,也就使得锥形筒4通过限位杆11带动田螺正转被切刀6切除尾部,当切除尾部的田螺正转至上方时,停止踩动踏板91,田螺则从开口7内滑落至收集容器内,再松开踏板91,因第一弹簧92的作用,踏板91向上移动带动齿条93向上移动复位,齿条93复位带动齿轮8反转复位,锥形筒4也就反转复位。

当操作人员踩动踏板91向下移动时,锥形筒4正转带动l型板131正转,l型板131正转带动活动块132正转,活动块132正转与凸轮轴12的凸端接触时,凸轮轴12带动活动块132向外移动,第二弹簧133压缩,活动块132向外移动带动压板134向外移动,压板134向外移动与田螺接触将其压紧固定,压紧后的田螺被切刀6切除尾部,当田螺正转至上方时,活动块132与凸轮轴12的凸端脱离,因第二弹簧133的作用,活动块132向内移动带动压板134向内移动复位,压板134复位将田螺松开,田螺则从开口7内滑落至收集容器内,松开踏板91复位,锥形筒4也就反转通过l型板131带动活动块132反转复位。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有推料机构14,推料机构14包括有支板141、第一导线轮142、回型板143、推板144、第二导线轮145、拉线146、钢球147、l型支撑杆148、第三弹簧149、滑块1410、第四弹簧1411和斜块1412,竖板2外顶部中间固接有支板141,支板141左侧面上部固接有回型板143,回型板143内滑动式的穿接有推板144,推板144下部与锥形筒4接触配合,推板144还与开口7配合,推板144左侧面中部与回型板143内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49,推板144左侧面上部连接有拉线146,回型板143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二导线轮145,支板141右侧面上部安装有第一导线轮142,拉线146尾端绕过第二导线轮145与第一导线轮142固接有钢球147,钢球147位于竖板2右侧,底座1顶部中间滑动式的设有滑块1410,滑块1410左侧面与底座1内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1411,滑块1410顶部固接有斜块1412,斜块1412左侧面固接有l型支撑杆148,l型支撑杆148外顶部右侧与钢球147接触配合。

当操作人员踩动踏板91向下移动时,踏板91与斜块1412接触,踏板91带动斜块1412向左移动,斜块1412向左移动带动滑块1410向左移动,第四弹簧1411压缩,斜块1412向左移动还带动l型支撑杆148向左移动,进而切除尾部的田螺正转至上方时,开口7与推板144对应,同时,l型支撑杆148向左移动与钢球147脱离,停止踩动踏板91,因重力的作用,钢球147向下移动通过拉线146带动推板144向左移动,第三弹簧149压缩,推板144向左移动将开口7内的田螺推出,推出的田螺掉落至收集容器内。当开口7内的田螺全部掉落出时,拉动钢球147向上移动复位,拉线146被放松,因第三弹簧149的作用,推板144向右移动复位,推板144复位带动拉线146复位,再松开踏板91复位,踏板91复位与斜块1412脱离,因第四弹簧1411的作用,滑块1410向右移动带动斜块1412向右移动复位,斜块1412复位带动l型支撑杆148向右移动复位,松开钢球147,钢球147与l型支撑杆148外顶部接触进行放置。如此,可避免田螺卡在开口7内难以掉落影响下一批田螺尾部的切除。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有导线管15和支撑架16,竖板2内前后两侧面上部之间固接有支撑架16,支撑架16右端固接有导线管15,拉线146穿过导线管15与其配合。

当钢球147通过拉线146带动推板144向左移动时,导线管15对拉线146进行导向,并且操作人员拉动钢球147向上移动复位时,拉线146被放松,导线管15也对拉线146进行导向。如此,可避免拉线146随意摆动与齿轮8接触影响其转动。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