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及制曲两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97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煮及制曲两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的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酱油、酒等食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蒸煮及制曲两用装置。
业已知道,目前食品,诸如酱油、酒等的酿造一般都采用四道工序,即蒸煮(糊化)、制曲、发酵和提取,其中蒸煮和制曲分别是采用不同的设备进行的。蒸煮的装置一般包括转锅,锅体两端设置的密封锅盖,分开设置的抽真空部分和连接所述的锅体和抽真空部分之间的真空管道以及进入锅体内部的起加热作用的蒸汽管,和喷水管。而制曲则一般采用通风曲箱进行,通风曲箱一般包括走道和风机室等。蒸煮后的熟料必须全部风送或输送到通风曲箱中进行制曲。这样就引起了原料利用率不高,因为熟料的水份偏低,否则难以风送或输送,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水份高,原料利用率也相对较高。况且因为曲箱面积较大,制曲一般是开放式的,所以输送各环节及曲箱的开放式制曲都将引起大量杂菌污染,从而导致成曲质量差,相应地也就影响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此外,蒸煮和制曲分别在不同的装置中进行势必导致了劳动强度的提高和场地利用率低及辅助设备增多,煤耗、电耗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蒸煮也可以制曲的两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构思来完成的一种食品生产中蒸煮和制曲的装置,主要包括转锅,转锅两端的密封锅盖,与转锅分开设置的抽真空部分,连接所述的转锅和抽真空部分之间的真空管道,所述管道中设置的阀门以及通过锅壁进入锅内的蒸汽管和喷水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真空管道的一侧设置有风机,且在制曲时,采用至少一个与转锅锅口大小相匹配的网状透风盖来代替所述的密封锅盖。
在所述的转锅内,还设置一根温控仪触头线。在所述的真空管道和所述的风机之间还设置一个调温调湿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是明显的,首先,它可使蒸煮和制曲在同一个装置中进行,减少了杂菌污染的机率,且因为不需要输送或风送这一环节,这样,熟料的水份就可以控制得相对较高一些,使原料的利用更趋于充分。其次,也使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并减少了动力消耗。另外,使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节约较多的场地,相应地就减少了设备及场地的投资。本实用新型仅需极有限的改造费即可实施,对于新建的厂房更可减少直接投资,所以,它可广泛用于食品,如酱油、酒等的酿造生产中。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加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网状透风盖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式的示意图。
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的蒸煮及制曲两用装置主要包括转锅1,转锅两端的锅口2上设置的密封锅盖3(如制曲时,则至少一个为网状透风盖4),通过转锅1的锅壁而进入锅内的蒸汽管5和喷水管6,与所述的转锅1分开设置的水力喷射器7,与水力喷射器7相连的水泵8,连接所述的转锅1和水力喷射器7之间的真空管道9,真空管道9中设置的阀门10和止回阀11,以及真空管道9的一侧设置的风机12,风机12与真空管道的连接管13上设置的阀门14,和整个装置的支架15。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网状透风盖4具有透风和料不会从中掉下的网状结构16。
参照图3,除了对
图1中所描述的结构之外,如果需要的话,本实用新型的蒸煮和制曲的两用装置还包括所述的转锅1内所设置的温控仪触头线17以及所述的真空管道9和风机12的连接管道13中所设置的调温调湿箱18,以及如果需要的话,在风机12的气体进口处还可安装一个空气过滤器19。
本实用新型的蒸煮和制曲的两用装置主要是在已有技术的蒸煮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在制曲时所使用的网状透风盖4和在真空管道9的一侧安装一个风机12,这样,当蒸煮结束后,将转锅1两端的实心锅盖3中的一个换成网状透风盖4,并启动风机12使锅内的熟料适当冷却,接入种曲后,即可进行制曲。
风机12可以采用一般的离心风机,它的作用是(1)吹冷熟料,使熟料能较快地冷却到所需的制曲温度;(2)往所述的熟料中鼓入足量的空气,以使制曲能顺利地进行。网状透风盖4的网状结构16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它的作用是在制曲时,使熟料处于通风的状态,但又不致于使熟料落下。
如果需要的话,转锅1内所设置的温控仪触头线17可控制调温调湿箱中的水汀片及冷风口(图中均未显示)的大小来调节培养温度和制曲时的水份需要。这样,可以使成曲的质量和产量进一步提高。
上述的阀门10和14均可采用一般的管道阀门,如球阀、截止阀等。抽真空部分可以采用往复真空泵来代替所用的水泵8和水力喷射器7。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部件均采用已有技术中所用的。
本实用新型的蒸煮和制曲的两用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是蒸煮,将原料(如豆粕等),以一定的数量放入转锅1内,采用已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法使转锅1旋转,打开蒸汽管5,将转锅1内的原料升温至约110℃,然后关闭蒸汽,排气,使压力降至0。通过喷水管6喷入足量的冷水,使原料在锅内旋转润胀40分钟,然后,再加入其它所需的原料(如小麦片、麸皮等),继续旋转、润胀、混匀约20分钟,再通入蒸汽,使原料的温度升至约120℃,关闭蒸汽,排气降压至0,用水力喷射泵进行真空冷却,使锅内料温降至50-60℃。
然后是制曲,关闭阀门10和止回阀11,打开阀门14,并将转锅1的两个实心锅盖3中的一个换成网状透风盖4,旋转转锅1使所述的透风盖14朝下,打开风机12进行风冷,使锅内的熟料温度降至成曲所需的温度,如32℃左右,随后关闭风机,通过喷水管6注入经过预处理的种曲,并旋转使之与熟料混合均匀,仍使网状透风盖4朝下,开启风机12,温控仪可根据料温来调节调温调湿箱18中的水汀开关,使料温维持于32℃左右。每隔1小时左右,将转锅1旋转1-2周,以防结块,制曲的后期可根据需要喷雾少量水,这样,约18小时就可完成制曲全过程。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所得到的成曲,由于杂菌污染机率小,所以,其质量较高。
由上面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1.一种食品生产中蒸煮和制曲的装置,主要包括转锅,转锅两端的密封锅盖,与转锅分开设置的抽真空部分,连接所述的转锅和抽真空部分之间的真空管道,所述管道中设置的阀门以及通过锅壁进入锅内的蒸汽管和喷水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真空管道的一侧设置有风机,且在制曲时,采用至少一个与转锅锅口大小相匹配的网状透风盖来代替所述的密封锅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锅内,还设置有一根温控仪触头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真空管道和所述的风机之间还设置一个调温调湿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蒸煮及制曲的两用装置,主要包括转锅,转锅两端的密封锅盖,与转锅分开设置的抽真空部分,连接所述的转锅和抽真空部分之间的真空管道,所述管道中设置的阀门以及通过锅壁进入锅内的蒸汽管和喷水管,所述的真空管道的一侧设置有风机,且在制曲时,采用至少一个与转锅锅口大小相匹配的网状透风盖来代替所述的密封锅盖。本实用新型使蒸煮和制曲可以在同一个装置中进行,杂菌污染少,成曲质量高。
文档编号C12M1/00GK2040909SQ882210
公开日1989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10日
发明者陈金沅 申请人:陈金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