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564阅读:1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茶,属于保健医疗用品。
目前,保健医疗品很多,但以酸枣、胡桃、黄芩、山楂等嫩叶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保健医疗品尚未发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茶,可为人身提供多种需要的营养元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效地调节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治疗多种疾病,祛病强身。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由主方和副方合制而成,主方的各组份及百分比(重量)为酸枣叶10-40、胡桃叶3-16、山楂叶2-10、桑叶5-10、鹿梨叶1-5、黄芪叶3-10、黄芩叶5-18、地榆叶3-14、远志叶1-8、防风叶2-14、柴胡叶3-15、栗花粉2-8;其副方的组份及占主方总重量的百分比为白茅根2-3、白茅叶0.5-1.5、芦竹叶2-3、芦苇叶1-3。其制造方法为分别取主方各组份叶除去杂质、清水洗净,在沸水上清蒸20-50分钟,晒干或烘干,筛选,去除细末和粗叶,密封包装,阴凉干燥处存放备用;根据主方总重量分别按比倒取副方各组份,洗净切碎混合,加入3-4倍的水煎10-30分钟,过滤去渣,取澄清液备用;按规定重量百分比提取主方备用品各组分及栗花花粉混合,加入副方澄清液,搅拌均匀,约5-10分钟后,待副方澄清液全部浸入主方各组份内,上屉蒸20-30分钟,凉干或烘干制成成品,密封包装,阴凉干燥处存放。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天然中草药叶制成,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维生素和必须的微量元素,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于保健和医疗为一体,制造容易,见效快,疗效好。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本发明由主方和副方合制而成,其主方的组份及百分比(重量)为酸枣叶10-40、胡桃叶3-16、山楂叶2-10、桑叶5-10、鹿梨叶1-5、黄芪叶3-10、黄芩叶5-18、地榆叶3-14、远志叶1-8、防风叶2-14、柴胡叶3-15、栗花粉2-8;其副方的组份及占主方总重量的百分比为白茅根2-3、白茅叶0.5-1.5、芦竹叶2-3、芦苇叶1-3。上述各组份叶为采摘的绿叶。本发明主方的最佳配比为酸枣叶35、胡桃叶10、山楂叶7、桑叶7、鹿梨叶3、黄芪叶8、黄芩叶8、地榆叶7、远志叶3、防风叶4、柴胡叶5、栗花粉3;其副方的最佳配比为白茅根2.5、白茅叶1、芦竹叶2.5、芦苇叶2。上述各组份的叶为采摘的绿叶。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为分别取主方各组份嫩叶除去杂质、清水洗净,在沸水上清蒸20-50分钟,晒干或烘干,筛选,去除细末和粗叶,密封包装,阴凉干燥处存放备用根据主方总重量分别按比倒取副方各组份,洗净切碎混合,加入3-4倍的水煎10-30分钟,过滤去渣,取澄清液备用;按规定重量百分比提取主方备用品各组分及栗花粉混合,加入副方澄清液,搅拌均匀,约5-10分钟后,待副方澄清液全部浸入主方各组份内,上屉蒸20-30分钟,凉干或烘干制成成品,密封包装,阴凉干燥处存放。清蒸主方各组份用铝或不锈钢制品。水煎和储存副方各组份用铝或不锈钢制品。副方各组份随主方的配制随煎随用,随伴随蒸。
实施例取酸枣叶24公斤、胡桃叶6公斤、山楂叶7公斤、桑叶叶9公斤、鹿梨叶5公斤、黄芪叶10公斤、黄芩叶6公斤、地榆叶9公斤、远志叶3公斤、防风叶7公斤、柴胡叶10公斤除去杂质、清水洗净,清蒸20-50分钟晒干或烘干,筛选,除去细末和粗叶混合;取白茅根2.5公斤、白茅叶1公斤、芦竹叶2.5公斤、芦苇叶3公斤洗净切碎混合,加水35公斤煎30分钟,过滤去渣,留澄清液,倒入混合好的各叶中,加入栗花粉4公斤,搅拌均匀,约10分钟,待澄清液全部侵入,上屉清蒸30分钟,凉干或烘干,即成成品,密封包装,阴凉干燥处存放。
本发明具有平衡阴阳、调整人体内环境、扶正去邪、健身延寿、清热解毒、解疼止痛、镇静安神、醒脑益智、开窍止惊、舒肝利胆、解郁去滞、舒筋活络、活血化淤、清肝明目聪耳、温中散寒利湿、开胸顺气、健胃和脾、消食化积、降逆止呕、生津止渴、化痰止咳平喘、补中益气、敛气止汗、强心利尿、消肿通淋及降压之功效,调五脏六腑之元气,解七情之郁结。可以治疗神经衰弱、震颤、脑中风后遗症、末稍神经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顽固性便秘、顽固性腹泻、顽固性呃逆、腹胀、儿童厌食症、胃神经官能症、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病、动脉硬化、乳腺增生、痛经、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兆流产、更年期综合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阴道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对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聋、胃下垂、慢性肠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大便带血、子宫脱垂、产褥感染、外阴搔痒、脑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流行性感冒、咽炎、上呼吸道感染、遗精、盗汗、自汗、牙龈出血、牙龈肿痛、中暑、结膜炎、痈疥、皮肤搔痒、无原因颜面、胸浮肿、产后四肢麻木、脚跟痛也有一定疗效。
成人每次3-5克、一日三次,小孩酌减,开水沏服,以味淡为度。
案例1患者赵守兰女、45岁,从1975年开始胃部经常疼痛,空腹时疼痛加剧,经医院诊断为萎缩性慢性胃炎,先后吃了很多治胃病的药,都没治愈,从1994年8月15日开始服用本发明,喝了两天,疼痛有明显好转,连续饮用2周,既全愈,至今没有复发。
案例2患者王晓华女、自来月经起,每次经期疼痛难忍,伴有头昏恶心,全身无力,自1995年1月8日饮用本发明后,疼痛消失,又连续喝了2次,几年来一直没有再痛经。
案例3患者姚桂铃女、于1990年3月开始,左侧乳房胀痛,手压有2公分左右的肿块。1991年6月右侧乳房也开始疼痛,手压有肿块,经医院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吃乳癣消、消遥丸一月有余,未见效果,1994年4月双侧乳房更加胀痛,上下楼梯必用手托起,才能减轻痛感,九月下旬开始,服用中药茶,连喝两周,痛感消失,肿块也没有了,以后又喝了一周,至今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茶,其特征在于其主方的组份及百分比(重量)为酸枣叶10-40、胡桃叶3-16、山楂叶2-10、桑叶5-10、鹿梨叶1-5、黄芪叶3-10、黄芩叶5-18、地榆叶3-14、远志叶1-8、防风叶2-14、柴胡叶3-15、栗花粉2-8;其副方的组份及占主方总重量的百分比为白茅根2-3、白茅叶0.5-1.5、芦竹叶2-3、芦苇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茶、其特征在于主方的最佳配比为酸枣叶35、胡桃叶10、山楂叶7、桑叶7、鹿梨叶3、黄芪叶8、黄芩叶8、地榆叶7、远志叶3、防风叶4、柴胡叶5、栗花粉3;其副方的最佳配比为白茅根2.5、白茅叶1、芦竹叶2.5、芦苇叶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茶,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组份的叶为采摘的绿叶。
4.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分别取主方各组份嫩叶除去杂质,清水洗净,在沸水上清蒸20-50分钟,晒干或烘干,筛选,去除细末和粗叶,密封包装,阴凉干燥处存放备用;b、根据主方总重量分别按比例取副方各组份,洗净切碎混合,加入3-4倍的水煎10-30分钟,过滤去渣,取澄清液备用;c、按规定重量百分比提取主方备用品各组分及栗花花粉混合,加入副方澄清液,搅拌均匀,约5-10分钟后,待副方澄清液全部浸入主方各组份内,上屉蒸20-30分钟,凉干或烘干制成成品,密封包装,阴凉干燥处存放。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中药茶,其特征在于清蒸主方各组份用铝或不锈钢制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中药茶,其特征在于水煎和储存副方各组份用铝或不锈钢制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中药茶,其特征在于副方各组份随主方的配制随煎随用,随伴随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茶,属于保健医疗用品。其主方的组分及百分比(重量)由酸枣叶10-40、胡桃叶3-16、黄芩叶3-10、山楂叶2-10等组成,副方的组分及占主方总重量的百分比由白茅根2-3、芦竹叶2-3等组成;制作方法为先将主方各组分清蒸20-50分钟,晒干,按重量比混合,再将副方各组分按重量比混合,加水煎10-30分钟,取澄清液倒入主方混合物中,搅拌均匀,上屉蒸20-30分钟,晾干密封包装。本发明具有平衡阴阳、调整人体内环境、扶正去邪、健身延寿之功效,可治疗神经衰弱、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文档编号A23F3/34GK1146288SQ9610305
公开日1997年4月2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15日
发明者王宝桐 申请人:王宝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