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茶炒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463阅读:8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碧螺春茶炒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茶叶加工机械,特别是一种用于加工碧螺春茶的炒制机。
碧螺春茶为我国历史传统名茶,盛产于在太湖流域及浙江北部的产茶地区。碧螺春茶其色泽绿中隐翠,白毫显露,外形卷曲如螺,细紧如丝。目前制作碧螺茶是采用传统的手工加工方法来进行的,在对茶叶杀青后,须经揉捻、搓团、显毫三个加工工序,再烘干成形。这种传统的手工加工方法存在着工艺性强,制作过程长且复杂,功效低,劳动强度大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碧螺春茶的炒制机,该炒制机可代替目前在制作碧螺春茶中用手工进行操作的揉捻、搓团、显毫三个劳动强最大的加工工序,以提高生产功效和减轻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一种碧螺春茶炒制机,该碧螺春茶炒制机是由电动机、无级传动减速器、摇杆、炒锅、加热装置、机架、炒头、传动装置、主轴组成。其中设在无级传动减速器的输出轴与主轴之间的传动装置是皮带轮传动机构,装在炒锅下方的加热装置是可调温的电加热装置,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炒头装在摇杆的一端上,在炒锅上部的外侧设有轮齿,在无级传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装有驱动炒锅的齿轮,该齿轮与炒锅上的轮齿相配合,在炒锅的内侧面上设有5至10根棱骨,棱骨的一端与炒锅底部内侧面上的凸块相接。棱骨在炒锅的内侧面上是按呈渐开线状设置的。在主轴的下端与摇杆之间设有升降装置。摇杆的一端装在升降装置上。碧螺春茶炒制机工作时,炒头沿着炒锅内壁转动,炒锅可静止不动或作低速转动。
本实用新型为生产加工碧螺春茶提供了一种炒制机。该炒制机可将目前在制作碧螺春茶中用手工方法进行操作的揉捻、搓团、显毫三个劳动强度最大的加工工序,改为用机械的方法来进行,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加工碧螺春茶的功效。


图1为碧螺春茶炒制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表示电动机;(2)表示无级传动减速器;(3)表示升降装置;(4)表示摇杆;(5)表示炒锅;(6)表示加热装置;(7)表示机架;(8)表示轮齿;(9)表示齿轮;(10)表示棱骨;(11)表示炒头;(12)表示凸块;(13)表示传动装置;(14)表示主轴;(15)表示输出轴。
图2为炒锅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制作一种碧螺春茶炒制机。碧螺春茶炒制机是由电动机(1)、无级传动减速器(2)、摇杆(4)、炒锅(5)、加热装置(6)、机架(7)、炒头(11)、传动装置(13)、主轴(14)组成。其中电动机(1)与无级传动减速器(2)之间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连接,在炒锅(5)上部的外侧设有轮齿(8),在无级传动减速器(2)的输出轴(15)上装有驱动炒锅(5)的齿轮(9),该齿轮(9)与炒锅(5)上的轮齿(8)相配合,设在无级传动减速器(2)的输出轴(15)与主轴(14)之间的传动装置(13)是皮带轮传动机构,在主轴(14)的下端设有升降装置(3),摇杆(4)的一端装在升降装置(3)上,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炒头(11)装在摇杆(4)的另一端上,在炒锅(5)的内侧面上设有6根棱骨(10),棱骨(10)的一端与炒锅(5)底部内侧面上的凸块(12)相接,棱骨(10)在炒锅(5)的内侧面上是按呈渐开线状设置的,装在炒锅(5)下方的加热装置(6)是可调温的电加热装置。该炒制机操作时,炒头(11)沿着炒锅(5)内壁转动,炒锅(5)可静止不动或低速转动。根据需要可通过升降装置(3)来调节摇杆(4)的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碧螺春茶炒制机,该碧螺春茶炒制机是由电动机(1)、无级传动减速器(2)、摇杆(4)、炒锅(5)、加热装置(6)、机架(7)、炒头(11)、传动装置(13)、主轴(14)组成,其中设在无级传动减速器(2)的输出轴(15)与主轴(14)之间的传动装置(13)是皮带轮传动机构,装在炒锅(5)下方的加热装置(6)是可调温的电加热装置,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炒头(11)装在摇杆(4)的一端上,其特征在于在炒锅(5)上部的外侧设有轮齿(8),在无级传动减速器(2)的输出轴(15)上装有驱动炒锅(5)的齿轮(9),该齿轮(9)与炒锅(5)上的轮齿(8)相配合,在炒锅(5)的内侧面上设有5至10根棱骨(10),棱骨(10)的一端与炒锅(5)底部内侧面上的凸块(12)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碧螺春茶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棱骨(10)在炒锅(5)的内侧面上是按呈渐开线状设置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碧螺春茶炒制机,其特征在于在主轴(14)的下端与摇杆(4)之间设有升降装置(3)。
专利摘要一种碧螺春茶炒制机,该炒制机由机架、电动机、无级传动减速器、主轴、摇杆、炒头、炒锅、加热装置、传动装置组成。其中在炒锅的内侧面上设在5至10根呈渐开线状的棱骨,在炒锅底部的内侧面上设有1个凸块。本实用新型为生产碧螺春茶提供了一种炒制机。该炒制机可将目前在制作碧螺春茶中用手工方法进行操作的揉捻、搓团、显毫三个劳动强度最大的工序,改为用机械的方法来进行,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碧螺春茶的功效。
文档编号A23F3/06GK2273113SQ962164
公开日1998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28日
发明者金洪弟, 陈积霞 申请人:金洪弟, 陈积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