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质期长的蓝莓压片糖及其制备方法_5

文档序号:9384458阅读:来源:国知局
,脸上干燥起皮、黯黄粗糙,并且随着年龄增 长,皮肤问题越来越多,经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压片糖3周后,肤色润滑,细腻,上述 症状彻底消失。
[0153]6.女,黄某,由于经常晚睡、熬夜或出差,脸部出现色斑、毛孔粗大、起痘、油脂分泌 旺盛,经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压片糖周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0154] 7.女,高某,由于使用彩妆或化妆品,脸上干燥起皮、黯黄粗糙,并且随着年龄增 长,皮肤问题越来越多,经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压片糖3周后,肤色润滑,细腻,上述 症状彻底消失。
[0155] 8.男,韩某,经常皮肤缺水、干燥,虽然每月做皮肤专业护理1次,但肌肤仍然松 弛,缺乏弹性。经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压片糖3周后,肤色润滑,细腻,上述症状彻底 消失。
[0156] 9.女,申某,由于经常晚睡、熬夜或出差,脸部出现色斑、毛孔粗大、起痘、油脂分泌 旺盛,经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压片糖3周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0157] 10.女,贾某,经常皮肤缺水、干燥,鱼尾纹、抬头纹等逐步显现,经服用本发明实施 例2制备的压片糖3周后,肤色正常,鱼尾纹、抬头纹几乎完全消失。
[0158]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保质期长的压片糖对由不同原因造成的皮肤松弛、无 弹性、色斑增多、抬头纹鱼尾纹增多等症状均具有显著治愈效果,具有较好的美容养颜效 果,并且本发明产品口感好,易于服用,无异味,真正实现以食养颜。
[0159]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4同样具有上述实验效果,各实施例之间及与上 述实验效果差异性不大。
[0160] 实施例8本发明压片糖保质期内乳酸菌活菌含量稳定性试验
[0161] 取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压片糖于室温22-25°C、通风条件下分别储藏3个月、6 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并测定乳酸菌活菌含量,结果如表3 :
[0162] 表3:保质期内乳酸菌活菌含量检测结果
[0163]
[0164]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压片糖的储存稳定性较好,抗环境(温度、适度、氧气、光 照、水分等)影响因素能力大,保质期内乳酸菌活菌含量损失率最大(36个月)为15%,比 现有的同类产品活菌含量高、损失率低、保质期长,同时发映出压片糖的其它生物活性成分 具有同样的储存稳定性。
[0165]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4同样具有上述实验效果,各实施例之间及与上 述实验效果差异性不大。
[0166] 实施例9本发明压片糖的感官品评试验
[0167] 邀请24名人员对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压片糖与市售两种同类相同生产日期的 压片糖进行品评,感官打分,其中专业和非专业人员各12名,专业人员青年、中年、老年各4 名,男女各半,非专业人员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3名,男女各半;打分包括外观(20分)、 质地(25分)、风味(30分)、口感(25分)四个方面,打分人员独立进行,互不影响,以保证 品评结果准确。对品评结果进行了统计,均分值取近似值,保留整数,具体见表4 :
[0168] 表4:感官品评统计结果
[0169]
[0170] 注:同一行内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0.05),标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 异极显著(P< 0. 01),标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 0. 05)。
[0171]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压片糖从外观、质地、风味和口感任何一方面都要明 显优于市售压片糖,特别是外观、风味和口感极好,同时也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层次 的消费者食用。
[0172]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4制备的压片糖同样具有上述实验效果,各实施 例之间及与上述实验效果差异性不大。
[0173] 实施例10本发明压片糖益生性试验
[0174] 将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压片糖,用无菌水制备成活菌数为2XK^CFU/mL的益生 菌溶液,于4°C保存备用;
[0175] 1、取保存好的10mL益生菌溶液注入到试管1中,采用十倍逐级稀释至10 8,取lmL 稀释液在平板上,将灭菌后冷却至45°C的MRS琼脂培养基倾注在平板(灭菌)上,迅速摇 匀。再将装有10mL益生菌溶液的试管2置于80-90°C水浴锅中加热15-25min,取加热后的 益生菌溶液进行十倍逐级稀释至10 8,取lmL稀释液在平板上,将灭菌后冷却至45°C的MRS 琼脂培养基倾注在平板(灭菌)上并迅速摇匀。最后将加热前和加热后的平板均在35°C条 件下培养24h,计算加热前后的数量。
[0176] 结果表明,活菌存活率达到了 88%以上。
[0177] 2、模拟胃液及肠液的耐受试验:取100g/L的盐酸16. 4mL加蒸馏水稀释,使pH值 分别为1. 5、2. 5和3. 5,取100mL稀盐酸溶液,分别加入lg胃蛋白酶,使其充分溶解,得模拟 胃液,微孔滤膜除菌(0. 22ym)备用。取磷酸二氢钾6. 8g,加水500mL使溶解,用0.ImoL/ 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 8 ;另取胰蛋白酶10g,加水100mL使溶解,将两液混合后, 加水稀释至l〇〇〇ml,得模拟肠液,微孔滤膜除菌(0.22ym)备用。取lmL保存好的益生菌 溶液加入到9mL的模拟胃液中(即十倍逐级稀释),并迅速在振荡器上充分混匀,然后置于 30-45°C静置培养2-4h。分别在lh、2h、3h、4h的时候取出培养液并立即计数残存活菌数,与 原活菌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活菌存活率为98%。然后取在人工胃液中消化不同时间的培 养液各lmL,分别接种于9mLpH值为6. 8的人工肠液中,置于3〇-45°C静置培养2-4h,并分 别在0、3、6、24h取样,测定其活菌数,与原活菌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活菌存活率为99%。
[0178] 3、模拟胆盐的耐受试验:用胰液素制成lg/L的溶液,并在溶液中加入0.8%的猪 胆盐,用10%的NaOH调整pH为8. 0,然后用0. 45ym微滤膜过滤并除菌。将0. 5mL保存好 的益生菌溶液接种到4. 5mL模拟胆盐中,培养24h后得到培养液,计数残存的活菌数。将培 养液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十倍逐级稀释至10 8,并用MRS倾注,然后置于35°C静置培养24h。 结果表明活菌存活率为99%。
[0179]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压片糖中的益生菌益生性(耐热性、耐pH性、耐胆盐) 较强,非常适合人体胃肠环境,在模拟胃肠环境中存活率大,可有效改善胃肠功能。
[018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4制备的压片糖同样具有上述实验效果,各实施 例之间及与上述实验效果差异性不大。
[0181] 实施例11本发明压片糖小鼠肠道性能试验
[0182] 将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压片糖,用无菌水制备成活菌数为2XK^CFU/mL的益生 菌溶液,于4°C保存备用;
[0183] 选取普通昆明小白鼠60只,雌雄各半,18_20g,常规词养。从中随机挑选40只,每 天早晨9:00灌胃盐酸林可霉素0. 2mL (20mg) /只,其它作为对照组,每天同一时间灌胃等量 灭菌生理盐水,连续一周,制备肠道菌群失调的小鼠模型。模型组小鼠饮食下降,未出现死 亡和明显的腹泻现象,排软粪,外形正常含水分较多,垫料潮湿。将40只肠道菌群失调小 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20只作为治疗组,每天灌胃保存好的益生菌溶液0. 5ml(2 XK^cfu/ ml) /只,另20只作为自然恢复组,每天同一时间灌胃等量灭菌生理盐水,连续两周。整个试 验期21天,每天观察小白鼠的生长和排便情况,于第8、21天对压片糖治疗组和自然恢复组 的小鼠进行称重,计算各组体重平均增长率,结果如表5;每5天测各组小鼠粪便大肠杆菌 数量,计算平均数,结果如表6。取小鼠粪便约0.lg,于无菌操作台内加入3粒玻璃珠(以 〇.lg粪样加〇. 5mL稀释液),稀释并接种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计算每克湿便中的大肠杆菌 数。
[0184] 表5:小鼠增重情况
[0185]
[0186] 表6 :小鼠粪便中大肠杆菌数的情况
[0187]
[0188] 压片糖治疗组小鼠体重平均增长率(67. 96% )显著高于自然恢复组(32. 14% ); 饲喂溶液后肠道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降低97. 07%,显著低于自然恢复组(24. 78% ), 表明本发明压片糖中的益生菌在小白鼠肠道内迅速定植,形成优势菌群,并有效抑制大肠 杆菌等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并且定植时间长,持续、有效改善了肠道性能。
[0189]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4制备的压片糖同样具有上述实验效果,各实施 例之间及与上述实验效果差异性不大。
[0190] 实施例12本发明压片糖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0191] 1实验目的
[0192] 通过运动耐力测试(小鼠游泳试验),验证本发明压片糖的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作 用。
[0193] 2实验材料与试剂
[0194] 2.1供试药物:
[0195] 市售美容养颜压片糖(G1);市售美容养颜压片糖(G2);本发明实施例2-4制备的 压片糖(G3-G5)。
[0196] 2. 2 试剂:
[0197]肝/肌糖原测试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制品研究所;浓硫酸(AR),南京化学试剂有 限公司;生理盐水,山东长富洁晶药业有限公司。
[0198] 3.实验动物
[0199]ICR小鼠,L清洁级,体重18_22g,由北京医科大学比较医学中心提供,实验期间 小鼠自由饮食。
[0200] 4.主要仪器
[0201] 错制游泳箱(50cmX50cmX40cm),铅丝,低温高速离心机:5804R型,Eppendrof公 司;水浴锅:DK-S26型,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电子称:BS224S型,Sartorius公司; 秒表,温度计
[0202] 5?实验分组
[0203] 5. 1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随机将小鼠分为8组,每组10只,第1组至第 5组分别给G1~G5的药物,第6组为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双蒸水,每组每日均灌胃1 次,灌胃体积为〇. 2ml/10g,连续给予受试样品30天。
[0204] 5. 2样品配制:第1组至第5组:称取2. 25g药物样品,用蒸馏水配至150ml;空白 对照组(第6组):双蒸水150ml。
[0205] 6?实验方法
[0206] 6. 1负重游泳实验末次给药30min后,置小鼠于游泳箱中,水深不少于30cm,水温 25±1°C,鼠尾根部负荷5%体重的铅皮,记录小鼠游泳开始至死亡的时间,作为小鼠游泳时 间。
[0207] 6. 2小鼠血清尿素测定末次给药30min后,在温度为30 °C的水中不负重游泳 90min,休息60min后摘眼球采血0. 5mL(不加抗凝剂),置4°C冰箱3h,血凝固后2000r/ min离心15min,取血清送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检测。
[0208] 6. 3肝糖原的测定末次给药30min后,在温度为25± 1°C的水中不负重游泳90min, 颈椎脱臼处死小鼠,用生理盐水洗净,并用滤纸吸干水分后,准确称取肝脏l〇〇mg,肝糖原检 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肝糖原含量。
[0209] 6. 4血乳酸的测定末次给药30min后采血,然后不负重在温度为30°C的水中游泳 lOmin后停止。乳酸仪测定方法:分别在游泳前、游泳后、游泳后休息20min后各采血20yL 加入40yL破膜液中,立即充分振荡破碎细胞用乳酸仪测定。(血乳酸曲线下面积=5X(游 泳前血乳酸值+3X游泳后Omin的血乳酸值+2X游泳后20min的血乳酸值)
[0210] 7.观察指标负重游泳时间,血乳酸、尿素、肝糖原值
[0211] 8.统计方法实验数据用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0212] 9.实验结果
[0213] 9. 1本发明压片糖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0214] 各组小鼠在给予G1~G5药物后,前、中,后期体重分别见下表所示,各组小鼠的 初始体重和增重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表明G1~G5药物均无明 显的毒性。实验结果详见表7。
[0215]表7负重游泳实验小鼠的初始体重、中期体重和结束体重(T-土.〇
[0216]
[0217] 9. 2本发明压片糖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0218] 经口给予小鼠G1~G5药物后,G1~G2药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可以明显延长小 鼠负重游泳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本发明压片糖G3~G5药物与空白对照组比 较,可以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且明显优于G1~G2 药物。结果详见表8。
[0219] 表8压片糖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i±.s')
[0220]
[0221] "*"p〈0. 05vs空白对照;
[0222] "**"p〈0.Olvs空白对照;
[0223] 9. 3本发明压片糖对小鼠运动前后血乳酸的影响
[0224] 经口给予小鼠本发明的压片糖后,本发明压片糖G3~G5药物对小鼠运动后血乳 酸曲线下面积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G1~G2药物组小鼠血乳酸曲线下 面积与对照组比较虽有所降低,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果见表9。
[0225] 表9本发明压片糖对小鼠运动前后血乳酸水平的影响(I士.v)
[0226] L0227J"*〃p〈0. 05vs空臼对照;
[0228] 9. 4本发明压片糖对小鼠肝糖原的影响
[0229] 经口给予小鼠G1~G5药物后,G1~G2药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肝糖原含量 均有明显的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 〇. 05),本发明压片糖G3~G5药物与与空白对照组 比较,小鼠肝糖原含量均有明显的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 0. 01),且明显优于G1~ G2药物。结果详见表10。
[0230] 表10本发明压片糖对小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土.v)
[0231]
[0232] "*"p〈0. 05vs空白对照;
[0233] "**"p〈0.Olvs空白对照;
[0234] 9. 5本发明压片糖对小鼠血清尿素的影响
[0235] 经口给予小鼠G1~G5药物后,G1~G2药物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运动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