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红袍茶叶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74008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红袍茶叶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茶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红袍茶叶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大红袍作为中国的名茶之一,其名始于清代,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素有“岩茶之王”的美称,以其高贵的品质成为武夷岩茶中的杰出代表,但是目前的大红袍茶叶制作工序较为繁杂,需要对不同的原料鲜叶灵活运用技术,其依据如下:一是鲜叶含水量多少;二是品种特性;三是鲜叶老嫩程度;四是气候阴晴;五是前工序适度掌握之差异;六是前后工序衔接时间有否矛盾,为了增加大红袍茶叶的口感,需要研发一种大红袍茶叶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流程科学、制茶效率高、茶叶口感好的大红袍茶叶的生产工艺。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红袍茶叶的生产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
(1)米摘:在一天当中的上午9一11时、下午2—5时为最佳的米摘时段,所述的米摘方式包括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采摘的茶叶要求茶青新鲜、表面无水、无破损,中、小开面三叶,尺寸均匀一致,茶青采下后即时运达工厂进入萎凋程序,防止长时间堆沃和多次翻动损伤,若运送过程超过4小时需要注意避阳薄摊、注意通风,防止影响茶叶的品质;
(2)萎调:所述的萎调工艺是使茶青失水变软的过程,所述的萎调标准为青叶顶下第二叶明显下垂、叶面大部分失支光泽,顶叶和梢头明显弯垂,且大部分青叶达此标准,失水均匀,所述的萎调方式包括日光萎凋、室内萎凋和加温萎凋,所述的日光萎凋指在晴至多云天气,将茶青薄摊在光照下使茶青失水变软的萎凋方式;
(3)做青:所述的做青是指在适宜的温湿度等环境下,通过多次摇青使茶青叶片不断受到碰撞和互相磨擦,使叶片边缘逐渐破损,并均匀地加深,经以酵氧化后产生绿底红镶边,而在静置发酵过程中,茶青内含物逐渐进行氧化和转变,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型,所述的做青的方法包括手工做青和综合做青,所述的手工做青需要将萎凋叶薄摊于900mm水筛上,每筛首次放茶青重约为0.5一0.8kg,操作程序为摇青一静置重复5—7次,摇青次数从少到多,逐次增加从10次到100次不等,每次摇青次数视茶进展情况而定,一般以摇出青自味为基础,再参考其他因素进行调整,静置每次逐渐加长,每次摊叶厚度也逐次加厚,可两筛并一筛或三筛并两筛、四筛并三筛等等,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方可结束做青程序;
(4)杀青:所述的杀青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蛋白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和发酵,同时使做青叶失去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程序提供基础条件,所述的杀青过程主要采用滚筒杀青机,所述的滚筒杀青机包括110型和90型,所述的杀青时间约为7—10分钟,所述的滚筒杀青机在初次使用或长时未用后每季制茶的首次使用前均需将筒内用细砂石和湿茶片清洗干净,进青前筒温升至230度以上(手感判断:手背朝筒中间伸入1/3处要明显感觉烫手即可); (5)揉捻:所述的揉捻工艺主要使用专用揉茶机,所述的揉捻工艺需要将杀青叶迅速盛进专用揉茶机趁热揉捻方可达到最佳效果,所述的专用揉茶机中的装茶量需要达到盛茶桶的桶高1/2以上至满桶;
(6)烘干:所述的烘干过程采用烘干机完成,所述的烘干机的第一道烘干温度视机型面积、走速风量等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130—150°C,第二道烘干温度比第一道略低些,约为120—140° C,直至烘干为止;
(7)精制:所述的精制工艺包括毛拣、分筛、复拣、风选、匀堆等过程,所述的毛拣为人工拣去大梗大片,所述的分筛为分筛成筛号茶,所述的复拣按筛号茶人工分别拣剔,主要是拣里面小梗、小片、夹杂物等,所述的风选按轻重分开,去掉某些非茶类、夹杂物、小片、茶末等,所述的匀堆一般为人工匀堆,将茶叶一层层倒好,然后均匀混合在一起。
[0005]所述的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正形成驻芽之中、小开面采三叶。
[0006]所述的采摘时间为每年的4月10日至5月20日。
[0007]所述的日光萎凋一般要求将茶青置于谷席、布垫或水筛等萎凋用具上进行,特别是中午和强光照不可直接置于水泥坪上萎凋,摊叶厚度一般为2—3斤/m2,萎凋全过程应控制翻拌2—3次,总历时视茶青状况和光照强度而定,一般为30—40分钟。
[0008]所述的茶青在做青过程中气味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青香—清香—花香—果香。
[0009]所述的茶青在做青过程中叶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叶软无光泽—叶渐挺—红边渐现—汤匙状二红七绿。
[0010]所述的110型滚筒杀青机的每次进青量为80—100斤,所述的90型滚筒杀青机的每次进青量为50—60斤。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大红袍茶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采摘—萎调—做青—杀青—揉捻—烘干—精制等几个步骤,通过科学有效的流程顺序和流水化的制茶工序使得制茶工艺不再繁琐,大大提高了制茶效率;本发明在保障茶品品质的同时使得大红袍茶叶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通过科学的工艺降低了制茶的人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适合广泛推广和实施;本发明具有流程科学、制茶效率高、茶叶口感好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3]实施例1
一种大红袍茶叶的生产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
(1)米摘:在一天当中的上午9一11时、下午2—5时为最佳的米摘时段,所述的米摘方式包括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采摘的茶叶要求茶青新鲜、表面无水、无破损,中、小开面三叶,尺寸均匀一致,茶青采下后即时运达工厂进入萎凋程序,防止长时间堆沃和多次翻动损伤,若运送过程超过4小时需要注意避阳薄摊、注意通风,防止影响茶叶的品质;
(2)萎调:所述的萎调工艺是使茶青失水变软的过程,所述的萎调标准为青叶顶下第二叶明显下垂、叶面大部分失支光泽,顶叶和梢头明显弯垂,且大部分青叶达此标准,失水均匀,所述的萎调方式包括日光萎凋、室内萎凋和加温萎凋,所述的日光萎凋指在晴至多云天气,将茶青薄摊在光照下使茶青失水变软的萎凋方式;
(3)做青:所述的做青是指在适宜的温湿度等环境下,通过多次摇青使茶青叶片不断受到碰撞和互相磨擦,使叶片边缘逐渐破损,并均匀地加深,经以酵氧化后产生绿底红镶边,而在静置发酵过程中,茶青内含物逐渐进行氧化和转变,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型,所述的做青的方法包括手工做青和综合做青,所述的手工做青需要将萎凋叶薄摊于900mm水筛上,每筛首次放茶青重约为0.5一0.8kg,操作程序为摇青一静置重复5—7次,摇青次数从少到多,逐次增加从10次到100次不等,每次摇青次数视茶进展情况而定,一般以摇出青自味为基础,再参考其他因素进行调整,静置每次逐渐加长,每次摊叶厚度也逐次加厚,可两筛并一筛或三筛并两筛、四筛并三筛等等,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方可结束做青程序;
(4)杀青:所述的杀青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蛋白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和发酵,同时使做青叶失去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程序提供基础条件,所述的杀青过程主要采用滚筒杀青机,所述的滚筒杀青机包括110型和90型,所述的杀青时间约为7—10分钟,所述的滚筒杀青机在初次使用或长时未用后每季制茶的首次使用前均需将筒内用细砂石和湿茶片清洗干净,进青前筒温升至230度以上(手感判断:手背朝筒中间伸入1/3处要明显感觉烫手即可);
(5)揉捻:所述的揉捻工艺主要使用专用揉茶机,所述的揉捻工艺需要将杀青叶迅速盛进专用揉茶机趁热揉捻方可达到最佳效果,所述的专用揉茶机中的装茶量需要达到盛茶桶的桶高1/2以上至满桶;
(6)烘干:所述的烘干过程采用烘干机完成,所述的烘干机的第一道烘干温度视机型面积、走速风量等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130—150°C,第二道烘干温度比第一道略低些,约为120—140° C,直至烘干为止;
(7)精制:所述的精制工艺包括毛拣、分筛、复拣、风选、匀堆等过程,所述的毛拣为人工拣去大梗大片,所述的分筛为分筛成筛号茶,所述的复拣按筛号茶人工分别拣剔,主要是拣里面小梗、小片、夹杂物等,所述的风选按轻重分开,去掉某些非茶类、夹杂物、小片、茶末等,所述的匀堆一般为人工匀堆,将茶叶一层层倒好,然后均匀混合在一起。
[0014]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米用米摘4委调4做青4杀青4揉捻4烘干4精制等步骤,依据科学有效的流程顺序和流水化的制茶工序使得制茶工艺不再繁琐,大大提高了制茶效率;本发明在保障茶品品质的同时使得大红袍茶叶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通过科学的工艺降低了制茶的人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适合广泛推广和实施;本发明具有流程科学、制茶效率高、茶叶口感好的优点。
[0015]实施例2
一种大红袍茶叶的生产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
(1)米摘:在一天当中的上午9一11时、下午2—5时为最佳的米摘时段,所述的米摘方式包括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采摘的茶叶要求茶青新鲜、表面无水、无破损,中、小开面三叶,尺寸均匀一致,茶青采下后即时运达工厂进入萎凋程序,防止长时间堆沃和多次翻动损伤,若运送过程超过4小时需要注意避阳薄摊、注意通风,防止影响茶叶的品质;
(2)萎调:所述的萎调工艺是使茶青失水变软的过程,所述的萎调标准为青叶顶下第二叶明显下垂、叶面大部分失支光泽,顶叶和梢头明显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