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秋葵茶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4287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秋葵茶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秋葵深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秋葵干花代用茶制备过程中的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琢襄Q学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 L.Moench):又名黄秋葵、羊角豆、咖啡黄葵、毛前,黄蜀葵,民间也称“洋辣椒”。原产于非洲,20世纪初由印度引入中国,多见于中国南方。其可食用部分是果荚,分绿色和红色两种,口感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种子可榨油。
[0003]秋葵干花富含丰富维生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以及VC、VE等许多维生素类,尤其是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含量在发现的植物中位列第一,叶黄素接近万寿菊的含量。
[0004]秋葵干花还富含有砸、钙、镁、铁、磷、钾等多种微量元素及可溶性膳食纤维。
[0005]代用茶是指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采用类似茶叶的饮用方式(通过泡、煮等方式来饮用)的一类产品的俗称。当前在市场上较为流行的植物代用茶主要有芦笋、苦丁茶、杜仲茶、柿叶茶、桑叶茶、柳叶茶、榆叶茶、银杏叶茶、人参叶荼、野菊花茶、野藤茶、菊花茶、甜叶菊茶、胶股兰茶、薄荷茶、玫瑰花、金银花、大麦茶、枸杞、胖大海、罗汉果、决明子等。
[0006]考虑到秋葵干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代用茶的普及,申请人考虑将两者相结合,提供一种以秋葵干花为原料的代用茶。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秋葵干花代用茶的加工装置。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秋葵茶加工装置,包括杀青装置和炒制装置,所述的杀青装置出料口和炒制装置入料口直接通过螺旋提升机连接,螺旋提升机的外侧设有加热套筒,加热套筒内设有导热油管;所述的杀青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卧式套筒,卧式套筒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卧式滚筒,卧式套筒内壁与卧式滚筒外壁之间通过滚轮和导轨连接;卧式套筒的夹层中设有加热装置,卧式滚筒内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输出端通过十字支架与卧式滚筒的内壁固定连接,传动轴的输入端通过链条与设置在底座上的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09]所述的卧式滚筒外壁上设有三组平行的周向轨道,卧式套筒内壁上设有与轴向轨道相配合的三个滚轮组,每个滚轮组包括在同一竖直面内的至少三个滚轮,滚轮沿周向均匀排布。
[0010]所述的每个滚轮组中包括在同一竖直面内的五个滚轮,其中顶部滚轮位于卧式套筒内壁的正上方。
[0011]所述的卧式滚筒内壁上设有螺旋状的凸起。
[0012]所述的卧式套筒的夹层内设有交错设置的导流板,卧式套筒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于导热油加热装置连通;加热套筒上也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加热套筒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也分别连接在导热油加热装置。
[0013]所述的减速电机固定在底座上,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输出链轮,传动轴的输入端也设有输入链轮,输出链轮和输入链路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0014]所述的传动轴通过至少两组平行的十字支架与卧式滚筒内壁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由于花类和叶类杀青过程中的工艺不同,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适应秋葵花的杀青工艺需要,卧式滚筒的结构能够均匀的对秋葵花进行加热杀青,防止加热不均匀导致的秋葵花变色、变质等问题的出现。在杀青后通过带有保温加热功能的螺旋提升机送入下一步的炒制装置,在输送过程中保证了原料的温度和稳定性,有利于下一步的炒制工艺,既节省了炒制过程中二次加热带来的弊端,也节省了二次加热所消耗的能源,实现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1中杀青装置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秋葵茶加工装置,包括杀青装置1和炒制装置2,所述杀青装置1的出料口 1-1和炒制装置2的入料口直接通过螺旋提升机3连接,螺旋提升机3的外侧设有加热套筒,加热套筒内设有导热油管。
[0021]杀青装置1包括底座1-2,底座1-2上固定有卧式套筒1-3和减速电机1_4,卧式套筒1-3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卧式滚筒1-5,卧式套筒1-3内壁与卧式滚筒外壁1-5之间通过至少两组相匹配的滚轮1-6和导轨1-12进行连接、定位;卧式套筒的夹层具有加热功能。
[0022]卧式滚筒1-5内设有传动轴1-7,传动轴1-7的输出端通过两组平行的十字支架
1-9与卧式滚筒的内壁固定连接。减速电机1-4的输出端设有输出链轮,传动轴1-7的输入端也设有输入链轮,输出链轮和输入链路之间通过链条1-8连接。
[0023]加热功能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卧式套筒1-3的夹层内设有交错设置的导流板,卧式套筒1-3上设有进油口 1-10和出油口 1-11,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于导热油加热装置4连通;螺旋提升机3的加热套筒上也设有进油口 3-10和出油口 3-11,加热套筒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也分别连接在导热油加热装置4。
[0024]炒制装置2包括半圆形的炒锅2-2,炒锅上方通过支架2-3设有竖直向下的电机
2-1,电机的输出轴2-4上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位于半圆形炒锅内。半圆形炒锅底部外侧设有加热装置。
[0025]实施例2:—种秋葵茶加工装置,所述的卧式滚筒内壁上设有螺旋状的凸起。凸起用于翻动原料,使其均匀加热。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0026]实施例3:—种秋葵茶加工装置,所述的卧式滚筒外壁上设有三组平行的周向轨道,卧式套筒内壁上设有与轴向轨道相配合的三个滚轮组。每个滚轮组包括在同一竖直面内的五个滚轮,滚轮沿周向均匀排布,其中顶部滚轮位于卧式套筒内壁的正上方。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秋葵茶加工装置,包括杀青装置和炒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杀青装置出料口和炒制装置入料口直接通过螺旋提升机连接,螺旋提升机的外侧设有加热套筒,加热套筒内设有导热油管;所述的杀青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卧式套筒,卧式套筒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卧式滚筒,卧式套筒内壁与卧式滚筒外壁之间通过滚轮和导轨连接;卧式套筒的夹层中设有加热装置,卧式滚筒内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输出端通过十字支架与卧式滚筒的内壁固定连接,传动轴的输入端通过链条与设置在底座上的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葵茶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卧式滚筒外壁上设有三组平行的周向轨道,卧式套筒内壁上设有与轴向轨道相配合的三个滚轮组,每个滚轮组包括在同一竖直面内的至少三个滚轮,滚轮沿周向均匀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秋葵茶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个滚轮组中包括在同一竖直面内的五个滚轮,其中顶部滚轮位于卧式套筒内壁的正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葵茶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卧式滚筒内壁上设有螺旋状的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葵茶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卧式套筒的夹层内设有交错设置的导流板,卧式套筒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于导热油加热装置连通;加热套筒上也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加热套筒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也分别连接在导热油加热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葵茶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减速电机固定在底座上,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输出链轮,传动轴的输入端也设有输入链轮,输出链轮和输入链路之间通过链条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秋葵茶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轴通过至少两组平行的十字支架与卧式滚筒内壁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秋葵茶加工装置,包括杀青装置和炒制装置,所述的杀青装置出料口和炒制装置入料口直接通过螺旋提升机连接,螺旋提升机的外侧设有加热套筒,加热套筒内设有导热油管;所述的杀青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卧式套筒,卧式套筒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卧式滚筒,卧式套筒内壁与卧式滚筒外壁之间通过滚轮和导轨连接;卧式套筒的夹层中设有加热装置,卧式滚筒内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输出端通过十字支架与卧式滚筒的内壁固定连接,传动轴的输入端通过链条与设置在底座上的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适应秋葵花的杀青工艺需要,卧式滚筒的结构能够均匀的对秋葵花进行加热杀青,防止加热不均匀导致的秋葵花变色、变质等问题的出现。
【IPC分类】A23F3/06, A23F3/34
【公开号】CN205052751
【申请号】CN201520746647
【发明人】赵源, 郝文彬, 尹万里, 隋志方, 师玉忠
【申请人】河南非凡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