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87在生物质能源烤房中的烘烤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9256发布日期:2019-02-01 18:59阅读:10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云烟87在生物质能源烤房中的烘烤工艺,属于烤烟烘烤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烤烟生产的发展,筛选优化烟叶烘烤工艺,提升烟叶风格特征、品质特征及卷烟工业可用性越来越重要,常规烟叶烘烤过程划分为变黄、定色、干筋三个阶段。变黄阶段:干球起点温度为32-35℃,变黄期间温度36-38℃,变黄完成温度40—42℃,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1-4℃;定色阶段:干球温度54-55℃,湿球温度38-40℃;干筋阶段:干球温度67-68℃,湿球温度40-42℃,即根据各阶段烟叶变化要求,规定温度湿度指标,进行供热和适当的通风,烟叶品质得到有效体现,烟叶烘烤特性受品种、土壤、气候、烤房等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品种,不同烤烟品种具有不同的烘烤特性。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例,品种特征:云烟87打顶后近筒形,打顶株高110~120cm,大田着生叶数25~27片,可采收叶20~21片,叶形长椭圆形,打顶后茎叶角度适中。烘烤特性:烟叶变黄速度适中,变黄较整齐,失水平衡,定色脱水较快,烟叶变黄定色、脱水干燥较为协调,容易烘烤。经申请人试验,在生物质能源烤房中采用现有的烘烤调制工艺来烘烤云烟87,在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不够,在定色期稳温时间不够、升温过快会导致烟叶色差大、油分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云烟87在生物质能源烤房中的烘烤工艺,该工艺适宜烘烤云烟87烤烟品种,从而提高云烟87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以克服现有烘烤工艺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云烟87在生物质能源烤房中的烘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生物质能源烤房要求装烟上炕;

第二步,点火升温并开启循环风机,烧小火将烤房干球温度升高到32℃,湿球温度32℃,稳温2h后,将干球温度升高到35℃,保持湿球温度34℃,稳温8h直至烟叶变黄三成;

第三步,将干球温度以1℃/2h的速度升至38℃,湿球温度36~37℃,稳温16~28h,使80%烟叶变黄至七至八成;

第四步,以1℃/2h将干球升温至40℃,湿球温度保持36~37℃,稳温时间6~10h;干球1℃/2h升至42℃,湿球温度保持36~37℃,稳温12~16h,使整炕烟叶完成变黄,达至黄片青筋微带青,叶片凋萎塌架、主脉变软;

第五步,干球温度以1℃/3h升至45℃,湿球温度37℃,稳温8~12h;干球温度以1℃/2h升至48℃,湿球温度38℃,稳温12~18h,实现黄片白筋叶片半干,90%烟叶达到小卷筒;

第六步,以1℃/2小时升至54℃,湿球温度39℃,稳温12~16h,直至叶片干燥大卷筒;

第七步,以1℃/1h升温至60℃,湿球温度40℃,稳温6h;以1℃/1h升温至67℃,湿球温度41℃,稳温16~24h直至烟筋全干。

装烟上炕时,将同一部位同一成熟度,相同质量的烟叶,每扣2-3片,每竿50-60扣,每竿120-150片,竿距10-14cm,,在生物质能源烤房中装四层,每层80-110竿。

在第二步中烟叶变黄三成的判断标准为:下层叶尖变黄5cm、中层叶尖变黄8cm,上层叶尖变黄11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现有烟叶烘烤工艺进行改进,根据烤烟品种云烟87烟叶特性及素质,在32℃稳温2小时,为烟叶变黄过渡期,让烟叶“发汗”,在变黄期设置35℃、38℃稳温点,提高酶活性,促进化学成分向有利于品质方向转变和颜色变黄,主要是淀粉→糖,蛋白质→氨基酸;定色期设置48℃设置稳温点,逐渐降低乃至停止酶活性,将变好的颜色的品质固定下来。在干筋期以1℃/1h升温至60℃,湿球温度40℃,稳温6h;以1℃/1h升温至67℃,湿球温度41℃,稳温16~24h直至烟筋全干。与常规烘烤相比,本工艺具有技术上变黄期以较低温度和较高相对湿度(干湿球温度差小)促进酶活性提高;定色期逐渐升高温度、降低相对温度(干湿差加大)逐渐抑制酶活性;干筋期以更高温度和更低相对湿度烤干烟筋,能保持烟叶变黄适宜,定色稳定、叶片结构疏松、油份和香气量大幅度提高的优点,可将烟叶烤黄、烤亮、烤软、烤香,极大地改善了烟叶的外观品质及化学成分,提高了中上等烟比例,增加了烟农的经济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根据本发明一种云烟87在生物质能源烤房中的烘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装烟上炕时,按生物质能源烤房要求装烟,将同一部位同一成熟度,相同质量的烟叶,每扣3片,每竿55扣,每竿150片,竿距14cm,在生物质能源烤房中装四层,每层110竿;

第二步,点火升温并开启循环风机,烧小火将烤房干球温度升高到32℃,湿球温度32℃,稳温2h后,将干球温度升高到35℃,保持湿球温度34℃,稳温8h直至烟叶变黄三成,控制指标:下层叶尖变黄5cm、中层叶尖变黄8cm,上层叶尖变黄11cm;

第三步,将干球温度以1℃/2h的速度升至38℃,湿球温度36~37℃,稳温16~28h,控制指标:使80%烟叶变黄至七至八成;

第四步,以1℃/2h将干球升温至40℃,湿球温度保持36~37℃,稳温时间6~10h;干球1℃/2h升至42℃,湿球温度保持36~37℃,稳温12~16h,控制指标:使整炕烟叶完成变黄,达至黄片青筋微带青,叶片凋萎塌架、主脉变软;

第五步,干球温度以1℃/3h升至45℃,湿球温度37℃,稳温8~12h;干球温度以1℃/2h升至48℃,湿球温度38℃,稳温12~18h,控制指标:实现黄片白筋叶片半干,90%烟叶达到小卷筒;

第六步,以1℃/2小时升至54℃,湿球温度39℃,稳温12~16h,控制指标:直至叶片干燥大卷筒;

第七步,以1℃/1h升温至60℃,湿球温度40℃,稳温6h;以1℃/1h升温至67℃,湿球温度41℃,稳温16~24h,控制指标:干球温度不能大于67℃,直至烟筋全干。

对比试验:将等量烟叶按相同的装烟方式装入两座相同的生物质能源烤房中,分别按本发明烘烤工艺和传统烘烤工艺进行烘烤。

试验结果:

1、烘烤工艺对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本发明烘烤工艺比传统烘烤工艺上等烟比例提高1.05个百分点,中等烟比例提高0.93个百分点,均价提高0.42元/㎏,产值提高985.5元/hm2

2、烘烤工艺对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本发明烘烤工艺烤后烟叶在外观质量上表现为烟叶结构疏松,成熟度好,在油分、色度方面优于传统烘烤工艺,且黄烟率提高3.4个百分点。

3、烘烤工艺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本发明烘烤工艺的烟叶总糖、还原糖较髙,淀粉含量较低,以中部叶为例,总糖为36.5%,还原糖为28.6%,分别比对照高13.4%和7.1%,烟碱含量处理为2.86%,比传统烘烤工艺3.05%减少0.19%。

4、烘烤工艺对烟叶烘烤效果的评价

本发明烘烤工艺能有效提高烤后烟叶的上等烟比例,提升烟叶的外观质量,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更协调,提高烟叶的工业可用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