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不燃烧烟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2891发布日期:2020-07-29 01:42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不燃烧烟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烟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烟支。



背景技术:

加热不燃烧烟支,与传统的烟支不同,以“加热不燃烧”为思路设计的“低温烟支”,能使烟叶刚好加热到足以散发出味道的程度,而不会点燃烟叶。通常情况下,普通烟支在吸食时900℃以上的高温会产生众多有害物质,而低温烟支都是在300℃以下,有害物质会减少。具体而言,以释放物为例,加热不燃烧烟支则只有传统烟支的约5%。从细胞毒性角度看,加热不燃烧烟支是传统烟支的约14%。

并且,加热不燃烧产品在口味和抽吸体验上,比较接近传统烟支,更能让抽烟者感受到真正的烟草味道,更容易被接受。

如上述,加热不燃烧烟支是利用外部热源加热烟草而不是点燃烟草以产生烟草风味气体。关键性地,加热不燃烧烟支需要配备专用的烟具,比较精确地控制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如此方可实现“加热不燃烧”。

现有技术中,在用户抽吸加热不燃烧烟支时,通常需要将烟支插入至加热不燃烧烟具中,然后由加热不燃烧烟具对烟支进行加热,以供用户抽吸。但是这需要用户随身携带加热不燃烧烟具,增加了用户的负担。并且在用户吸烟时需要将烟支插入加热不燃烧烟具中,过程繁琐,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加热不燃烧烟支,包括:烟条,所述烟条内部包括气溶胶基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溶胶基质外周的,用于固定所述气溶胶基质的成型纸;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烟条连接,设置在所述烟条的一端,用于加热所述气溶胶基质。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烟支还包括:滤棒,所述滤棒与所述烟条连接,设置在所述烟条的另一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具体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与所述气溶胶基质接触,用于加热所述气溶胶基质;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发热体进行发热。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电源以及所述发热体电连接,用于在预设条件下使所述电源与所述发热体之间导通。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开关模块为气流传感器,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气流传感器检测到的气流达到预设阈值。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发热体在发热时,温度大于280°且小于等于300°。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发热体在发热时,温度为300°。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电源的加热时长大于等于100秒且小于等于140秒,其中,所述加热时长指的是所述电源能够维持驱动所述发热体进行发热的总时长。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加热时长为120秒。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烟条与所述加热装置通过所述成型纸连接固定。

通过本申请提出标定方式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在加热不燃烧烟支上安装加热装置,用户在吸烟时无需再额外携带加热不燃烧烟具,只需通过加热装置即可完成对烟支的加热。不仅减轻了用户的负担,而且简化了用户吸烟时的流程,增加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加热不燃烧烟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滤棒,2、烟条,3、加热装置,31、发热体,32、电源,33、气流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烟支。烟支包括烟条2,以及设置在烟条2的一端的加热装置3。

其中,烟条2内包含有气溶胶基质。气溶胶基质,指的是用户在吸烟时,产生气溶胶的结构。其中,气溶胶指的是,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气溶胶分散相的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大小通常为0.001~100μm。而液体气溶胶通常称为雾,固体气溶胶通常称为雾烟。用户在吸烟时,烟条部分所包含由烟叶制成的基质会产生气溶胶,因此可以将烟条内所包含的部分称为气溶胶基质。

气溶胶基质的结构可以是多种的。通常情况下,气溶胶基质为固体,可以减少其泄漏的可能性。例如,气溶胶基质可以呈丝状,即将烟草烤干后切成烟丝,然后由烟丝卷制而成;也可以在内部包含有碎末状的烟草等物质。

在气溶胶基质的外周,设置有成型纸用于包裹并固定气溶胶基质。成型纸的材料可以是硫酸纸,硫酸纸具有韧性强、导热性高、耐高温等优点,而且在硫酸纸的包裹下,内部的气溶胶基质受热均匀,这使得用户在吸烟时的口感更好。当然,除了硫酸纸以外,成型纸也可以采用铝箔纸等其他材质,在此不对其做进一步限定。

除了烟条2外,加热不燃烧烟支还包括设置在烟条2一端,用于加热气溶胶基质的加热装置3。

具体地,加热装置3中包括电连接的发热体31和用于驱动发热体31发热的电源32,其中,发热体31为可导热材质,与气溶胶基质接触,用于加热气溶胶基质。发热体31的形状可以是针状的,并将针尖一端插入气溶胶基质中。发热体31的形状也可以是片状的,包裹在气溶胶基质一端的外周。当然,发热体31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柱状、锥状等,只要是能够与气溶胶基质接触,并能够加热气溶胶基质即可,在此不对其形状做进一步限定。在用户进行吸烟时,电源32工作,此时发热体31可以将电源32内的电能转换为热能,使发热体31自身加热至一定温度,并对烟条2内的气溶胶基质进行加热,以使用户完成吸烟。由于烟支本身含有加热装置3,用户在吸烟时无需额外携带加热不燃烧烟具即可完成吸烟,十分便利。并且用户在吸烟完毕后,可以连同烟支上的加热装置3在内,将烟支全部丢弃,无需对加热装置3进行额外的处理,十分便利。

通常情况下,只有在用户进行吸烟时才需要对烟条2内的气溶胶基质进行加热,所以发热体31可以是在开关装置的控制下对气溶胶基质进行加热,不仅节省了电能,而且可以保证用户在不吸烟时的安全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可以在加热装置3内安装气流传感器33,并将该气流传感器33作为开关装置,气流传感器33与电源32以及发热体31电连接,用于检测气流的大小。在未检测到气流达到预设阈值时,使电源32与发热体31之间断路,此时电源32不会驱动发热体31进行发热。在检测到气流达到预设阈值后,使电源32与发热体31之间导通,形成回路,电源32即可驱动发热体31进行发热。在用户吸烟时,需要进行抽吸动作,此时经过烟支的气流会比用户未进行抽吸动作时大很多,因此可以通过预设一个阈值,在气流传感器33检测到气流达到该阈值后,即可使电源32与发热体31之间导通。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是采集若干个用户在吸烟时的相应数据计算得到的。当然,利用气流传感器33来使电源32在气流达到指定阈值后驱动发热体31进行发热,只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方式,其他的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容易联想到的方式,均可纳入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例如,在发热体31与电源32之间增加用户可以手动开断的开关,并将该开关置于烟支的表面,用户在吸烟时开启开关,电源32即可驱动发热体31进行发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不燃烧烟支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烟条2另一端的滤棒1。滤棒1是烟支中的靠近用户嘴部的一端。用户在吸烟时,嘴部含着滤棒1这一端,然后通过抽吸动作来实现吸烟过程。此时,滤棒1会对用户通过烟支摄取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例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当然,加热不燃烧烟支本身也可以不包括滤棒1,只由烟条2以及加热装置3构成,并在用户吸烟时通过相应的滤棒替代装置来代替滤棒的功能,以供用户进行吸烟。

具体地,滤棒1可以由单独的一种结构或材质构成,也可以是由多种不同结构或材质组成的复合滤棒。例如,根据结构的不同,复合滤棒可以包括普通结构滤棒以及中空结构滤棒等;根据材质的不同,复合滤棒可以包括纸质滤棒、醋酸纤维滤棒、活性炭滤棒以及溶解性纤维滤棒等。不同结构或材质的滤棒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例如,过滤有害物质、降温、减少用户的抽吸阻力等,在此不赘述。

另外,在固定连接滤棒1与烟条2时,可以只通过成型纸连接。即,使成型纸同时包裹在滤棒1与烟条2的外周,将两者进行固定连接。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在成型纸的外周再包裹一圈接装纸。接装纸可以使用户在抽烟时可以更轻易的区分烟支的哪端为近嘴端,也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材质的接装纸,来满足用户在含着香烟时嘴部对触感的不同要求。当然,除了上述两种连接方式,还可以通过烟嘴滤棒胶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31在发热时的温度大于等于280°且小于等于300°。由于烟支本身为加热不燃烧烟支,因此需要对发热体的温度进行控制。如果温度太高,则就会使烟支点燃,不仅无法起到加热不燃烧的效果,而且容易对用户的安全造成影响。如果温度太低,则无法起到加热效果,对用户抽吸时的体验造成影响。其中,通过采集多个用户在不同加热温度时的抽吸体验,并综合安全性考虑,可以将发热体31在加热时的温度设置在300°,既保证了用户在吸烟时的安全性,又能满足多数用户的抽吸体验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32的加热时长大于等于100秒且小于等于140秒,其中,加热时长指的是电源32能够维持驱动发热体31进行发热的总时长。为了保证烟支整体的重量不会太沉,以至于影响用户的抽吸体验,所以电源32本身的质量不能太高,因此电源32内所包含的电量上限也就有所限制。但若是电源32本身所含的电量太低,则可能无法满足用户吸完整只烟的要求。因此可以基于发热体31本身的材质,将电源32内的电量设置为能够驱动发热体31发热的时长在100秒至140秒之间。再综合多个用户的抽烟习惯,可以将其设置为120秒,既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吸完一支烟的时长,而且可以保证烟支整体的重量不会太重,也就保证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