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格式纸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76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格式纸餐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尤其涉及一种多格式纸餐盒。
现有的多格式纸餐盒,根据其分隔的形状大体可以区分成两种。一种如


图1所示,是利用裁切边形与压设折线的单张纸板,用成型模组进行压制折合、热封黏结的作业程序,折成一盒底面周边围设有等高侧壁1,盒内相对两侧壁间折立两道平行分隔面2,这种平行分隔方式,虽然具有方便成型模组以较简单的动作模式,达到产业自动化生产的效果,但是,中式餐食的菜肴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其三个格式的设计形状显然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而且这种格局刻板,餐饮业的从业者及消费者普遍不愿意接受。另一种如图2所示,采用一体裁切边形及压设折线组合的纸板,折成盒底面周边围设有等高侧壁3、盒内两侧壁之间折立设有T形交接状的数道纵向分隔面4及横向分隔面5的多格式纸餐盒,这种盒体虽然能够具有由T形交接分隔的多格式的使用效果,但是甚为遗憾的是,其在成型前,纸板的割离线段与折合部相对增多并且复杂,依照其折合过程的复杂程度,实在不是现有纸餐盒成型机机械结构技术可以克服实施的,所以,虽然这种多格式纸餐盒已经开发很长时间,仍然处于不能产业化实施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多格式纸餐盒,盒体由两个分别成型的子盒互以侧壁局部搭接黏结成一体,两个子盒的盒体四周围设有侧壁,且至少一个子盒内部一体折立设有分隔面;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两个子盒四周围侧壁设成三边等高、一边较低,该较低侧壁两端的侧壁在相接缘处分别延伸设有一凸片,其中一个子盒的较低侧壁顶缘延伸设有直条状连接片,两个子盒的较低侧壁互为相接,且相接端靠齐,连接片与凸片搭叠黏结,构成盒体内纵横分隔有三个以上盆区的多格式纸餐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多格式纸餐盒,其中两个相接的子盒中的一个,其相对或相邻的较低侧壁顶缘处,连接设有覆盖两个相接子盒的盖面。
前述的多格式纸餐盒,其中两个子盒的较低侧壁黏结一体后构成使盒体区隔成两半部且断面为Λ形的分隔面。
前述的多格式纸餐盒,其中延伸在较低侧壁顶缘处的连接片片体压设有一道平行折线,该折线外侧部分为与另一子盒相接的黏结面,折线内侧部分两端缘分别延伸设有一个折贴在相邻侧壁的折接片,两个子盒的较低侧壁在餐盒盒体内侧之间共同组成一个具有支撑定型强度的且断面呈 形的分隔面。
前述的多格式纸餐盒,其中两个子盒较低侧壁顶缘处分别延伸设有可对应搭接黏结的直条状的连接片,其中一个子盒连接片的两端缘分别延伸设有一个可折贴在相邻侧壁的折接片,子盒内的分隔面具有顶缘与较低侧壁顶缘高度平齐的折立空间,使盒体内所有分隔面的高度平齐一致。
前述的多格式纸餐盒,其中两个相接的子盒中的一个由两个分别成型的小子盒搭接黏结组成,使盒体具有更好的纵横分隔式样的变化性。
图2是现有纵横分隔的多格式纸餐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两子盒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两子盒折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两子盒间结构关系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两子盒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两子盒折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子盒分成两小子盒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两子盒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连接片加设折线状态的子盒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两子盒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两子盒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两子盒成型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两子盒结构间关系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现有技术部分1侧壁、2分隔面、3侧壁、4纵向分隔面、5横向分隔面;本实用新型部分10子盒、11侧壁、12侧壁、13侧壁、14较低侧壁、15分隔面、16凸片、17盖面、20子盒、21侧壁、22侧壁、23侧壁、24较低侧壁、25连接片、26分隔面、27凸片、30子盒、31较低侧壁、32凸片、33连接片、40子盒、41较低侧壁、42凸片、43分隔面、50小子盒、60小子盒、a折线、b折接片。
参阅图7、图8、图9、
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多格式纸餐盒,其中,两个子盒是由盖面17接设在其中一个子盒30较低侧壁31一端相邻侧壁顶缘处,该处侧壁的凸片32形成具有适当延伸长度状,以供盖面完全连接;根据与前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组合步骤,将两子盒30、40较低侧壁31、41相向且端缘对齐地靠置,两个子盒相接端的凸片32、42成内外搭叠黏结一体,连接片33供弯折粘贴在相对较低侧壁41内侧面地黏结一体,从而构成具有不同纵横分隔布局的四格式纸餐盒(图7所示),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结构。
本实用新型多格式纸餐盒,其中非连接盖面的子盒,可以利用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另一个子盒较低侧壁顶缘延伸连接片33,并在较低侧壁相邻两边的侧壁顶缘延伸凸片32、42,另形成(
图10、
图11所示)由两个分别成型的小子盒50、60搭接黏结组成,使组成后的餐盒盒体呈现另一种不同纵横分隔的四格式布局,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多格式纸餐盒,以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子盒结构为例,其中,如
图12、
图13所示,延伸在较低侧壁31顶缘的连接片33,该片体设有一道平行折线a,并以该折线a外侧部分作为与另一子盒相接的黏结面,折线内侧部分两端缘分别延伸设有一个折贴在相邻侧壁的折接片b,使两个子盒31、41能够在餐盒盒体内侧之间共同组成一个断面呈 形的分隔面,从而达到增加整体支撑定型强度的效果,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多格式纸餐盒,以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子盒结构为例,其中,如
图14、
图15所示,两个子盒的较低侧壁31、41顶缘处分别延伸设有可对应搭接黏结的直条状的连接片33,其中一个子盒连接片33的两端缘分别延伸设有一个可折贴在相邻侧壁的折接片b,如
图16、
图17所示,成型后的两个子盒的较低侧壁31、41能够共同组成一个具有较佳支撑定型效果的断面呈Λ形的分隔面,折立在子盒内的分隔面43具有顶缘与较低侧壁高度平齐的折立空间,使盒体内所有分隔面呈现视觉高度平齐一致,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结构。
由上述叙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多格式纸餐盒确实具有较佳的实施效果,其利用两个分别成型的子盒搭接黏结组成多格式纸餐盒,使两子盒相接边的侧壁兼具有连接和共同组成分隔面的整体结构设计,不仅适用于现有纸餐盒成型技术领域的直接自动化生产,且能够达到便于盒体进行不同纵横分隔布局变化的组合,具有很好的纵横分隔式样的变化,使用效果理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格式纸餐盒,盒体由两个子盒互以侧壁局部搭接黏结成一体,两个子盒的盒体四周围设有侧壁,且至少一个子盒内部一体折立设有分隔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子盒四周围侧壁设成三边等高、一边较低,该较低侧壁两端的侧壁在相接缘处分别延伸设有一凸片,其中一个子盒的较低侧壁顶缘延伸设有直条状连接片,两个子盒的较低侧壁互为相接,且相接端靠齐,连接片与凸片搭叠黏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格式纸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相接的子盒中的一个,其相对或相邻的较低侧壁顶缘处,连接设有覆盖两个相接子盒的盖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格式纸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子盒的较低侧壁黏结一体后构成使盒体区隔成两半部且断面为Λ形的分隔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格式纸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在较低侧壁顶缘处的连接片片体压设有一道平行折线,该折线外侧部分为与另一子盒相接的黏结面,折线内侧部分两端缘分别延伸设有一个折贴在相邻侧壁的折接片,两个子盒的较低侧壁在餐盒盒体内侧之间共同组成一个断面呈 形的分隔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格式纸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子盒较低侧壁顶缘处分别延伸设有可对应搭接黏结的直条状的连接片,其中一个子盒连接片的两端缘分别延伸设有一个可折贴在相邻侧壁的折接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格式纸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相接的子盒中的一个由两个小子盒搭接黏结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格式纸餐盒,盒体由两个子盒互以侧壁局部搭接黏结成一体,两个子盒的盒体四周围设有侧壁,且至少一个子盒内部一体折立设有分隔面,其可由两个子盒四周围侧壁设成三边等高、一边较低,该较低侧壁两端的侧壁在相接缘处分别延伸设有一凸片,其中一个子盒的较低侧壁顶缘延伸设有直条状连接片,两个子盒的较低侧壁互为相接,且相接端靠齐,连接片与凸片搭叠黏结,构成盒体内纵横分隔有三个以上盆区的多格式纸餐盒,其便于调整餐盒盒体内的纵横分隔布局,且具有多种分隔式样,使用范围广泛,效果理想。
文档编号A45C11/20GK2579222SQ022816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5日
发明者刘元薰, 刘春成 申请人:刘元薰, 刘春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