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1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护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护具,包含有一第一伸缩布件、一第二伸缩布件、一固定件组以及一调整件组;而经调整拉伸该调整件组的一第一调整件的一第二结合部与该第一伸缩布件的一第一黏扣部相结合,且调整拉伸该调整件组的第二调整件的二第二结合部分别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一第二黏扣部相结合;通过本实用新型借由该护具具有贴附性佳的效果来贴附于大腿的股四头肌及其周围的肌肉,进而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并可达到调整性能的目的。
【专利说明】
护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具的技术,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可调整性、拉提肌肉、稳定与保护关节功能的护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适用于人体膝、肘、踝、肩等关节部位的护膝、护肘、护踝、护肩等护具,一般是皆具有伸缩弹性的材质,而且通常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编织制成中空直筒状;然而,因为大部分的人体,其四肢与关节部位都呈现大小不一的状态,以致于当使用者在配戴前述该等护具时,极有可能因为四肢的肌肉与关节处无法产生较佳贴附性的关系,而容易导致下滑脱落的现象。综上,实则亟需待改善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护具,是适用稳定于人体膝盖骨(SP髌骨)、大腿骨(即骨股)与小腿骨(即胫股)等部位的相关关节,并借着该护具具有贴附性佳的效果来贴附于大腿的股四头肌(即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与股外侧肌)及其周围的肌肉,进而达到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并可预防关节受伤或外移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具,其包含有一第一伸缩布件、一第二伸缩布件、一固定件组以及一调整件组。
[0005]该第一伸缩布件是具有弹性收束的功能且环设形成长筒状,该第一伸缩布件具有一第一端口以及相对应于该第一端口的一第二端口 ;该第一伸缩布件的身部具有一第一开口,是介于该第一、第二端口之间;该第一伸缩布件具有一第一黏扣部,靠近于该第一开口处。
[0006]该第二伸缩布件具有弹性收束的功能且形成片状;该第二伸缩布件具有一第一侧以及相对应于该第一侧的一第二侧;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侧系贴附于该第一伸缩布件;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一侧具有一第二黏扣部,邻近于该第一伸缩布件的第一端口;该第二伸缩布件具有一第二开口。
[0007]该固定件组具有一固定件以及一补强件;该固定件具有一开口,该补强件具有一开口;该固定件设置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一侧,该补强件的开口相对应于该固定件的开口、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与该第一伸缩布件的第一开口。
[0008]该调整件组具有一第一调整件以及一第二调整件;该第一调整件设置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一侧;该第一调整件的一端具有一第一结合部,而另一端具有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二调整件形成V型,该第二调整件的一端具有一第一结合部,而另相邻的二端分别具有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一调整件与该第二调整件分别缝制接合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一侧。
[0009]其中,该第一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穿过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并与该固定件接合;该第二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穿过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并与该固定件接合;该补强件贴附于该固定件的身部,该补强件的周缘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而形成补强车边;该第一调整件的第二结合部可与该第一伸缩布件的第一黏扣部相结合,该第二调整件的二该第二结合部可分别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黏扣部相结合。
【附图说明】
护具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对称示意图。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暨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6]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暨第二视角示意图。
[0017]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8]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21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22]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10A、10B、10C护具
[0025]20、20A、20B第一伸缩布件
[0026]202第一端口
[0027]204第二端口
[0028]206、206A、206B第一开口
[0029]208、208A、208B第一辅助开口
[0030]21第一黏扣部
[0031]30、30A、30B第二伸缩布件
[0032]302第一边
[0033]303侧边
[0034]304第二边
[0035]305第一通孔
[0036]306、306A、306B第二开口
[0037]307第二通孔
[0038]308、308A、308B第二辅助开口
[0039]3U31A第二黏扣部
[0040]40、40C固定件组
[0041]41、41A、41B、40C固定件
[0042]412、412A、412B开口
[0043]43、43A、43B、43C补强件
[0044]432、432A、432B开口
[0045]45护网
[0046]50调整件组
[0047]51、51A、51B第一调整件
[0048]512、512A、512B第一结合部
[0049]514第二结合部
[0050]53、53A、53B第二调整件[0051 ] 532、532A、532B第一结合部
[0052]534第二结合部
[0053]60、60A辅助件
[0054]60U601A第三开口
[0055]603、603A凹口
[0056]605第三通孔
[0057]607第四通孔
[0058]70膝盖骨
[0059]L1、L2假想线
[0060]S1、S11、S12第一侧
[0061]S2、S21、S22第二侧
[0062]Θ1第一夹角
[0063]Θ2第二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6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6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具10,可实施适用于人体的膝、肘、踝、肩等关节部位的护膝、护肘、护踝、护肩等型态;而本实用新型的该护具1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以护膝为例,并请一并参阅图1至5,其详细说明如后,该护具10主要由以下构件所组成:
[ΟΟ??] —第一伸缩布件20、一第二伸缩布件30、一固定件组40、一调整件组50以及一辅助件60 ο
[0067]该第一伸缩布件20具有弹性收束的功能,且该第一伸缩布件20是环设而呈长筒状并形成一第一端口 202以及相对应于该第一端口 202的一第二端口 204;该第一伸缩布件20的身部具有一第一开口 206,该第一开口 206是介于二该端口 202、204之间,且该第一开口206的开口轴向不同于该第一、第二端口 202、204的开口轴向;该第一伸缩布件20的身部具有一形成三角形的第一辅助开口 208,是介于该第一端口 202与该第一开口 206之间,且该第一辅助开口 208较靠近于该第一端口 202,该第一辅助开口 208的开口轴向相同于该第一开口 206的开口轴向;该第一伸缩布件20的身部具有一第一黏扣部21,且靠近于该第一开口206处。
[0068]该第二伸缩布件30具有弹性收束的功能且形成片状,该第二伸缩布件30具有一第一边302以及相对应于该第一边302的一第二边304,该第二伸缩布件30具有二侧边303,二该侧边303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边302与该第二边304;该第一边30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二边304的长度;该第二伸缩布件30具有一第一侧SI以及相对应于该第一侧SI的一第二侧S2;该第二伸缩布件30具有一第二开口 306,是自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一侧SI朝该第二侧S2的方向穿通,且该第二开口 306介于该第一边302与该第二边304之间;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身部具有一形成三角形的第二辅助开口 308,是自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一侧SI朝该第二侧S2的方向穿通,且该第二辅助开口 308介于该第一边302与该第二开口 306之间,并较靠近于该第一边302;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一侧SI具有一第二黏扣部31,是介于该第二辅助开口308的端口边缘与该第一边302之间,且该第二黏扣部31周缘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一侧SI;该第二伸缩布件30具有一第一通孔305以及一第二通孔307,二该通孔305、307皆自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一侧SI朝该第二侧S2的方向穿通,该第一通孔305与该第二通孔307分别连通于该第二开口 306;其中,该第二通孔307介于该第二开口 306与该第二辅助开口308之间,该第一通孔305系邻近于该第二通孔307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一预定距离,意即可视使用者的左右配件来进一步搭配该护具10之第一通孔305与该第二通孔307的邻近方向;该第二开口 306、该第二辅助开口 308与该第一通孔305、该第二通孔307的开口轴向皆相同。
[0069]该固定件组40具有一固定件41以及一补强件43;该固定件41具有一开口412,该补强件43具有一开口 432;该补强件43的开口 432相对应于该固定件41的开口 412、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开口 306与该第一伸缩布件20的第一开口 206;该固定件41的开口 412 口径大于或等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开口 306 口径,且该补强件43的开口 432 口径小于该固定件41的开口412口径;其中,该固定件41为一硅胶软件并具有弹性收束的功能。
[0070]该调整件组50具有一第一调整件51以及一第二调整件53;该第一调整件51设置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一侧SI,且该第一调整件51具有弹性收束的功能并形成长条状;该第一调整件51的一端具有一第一结合部512,而另一端具有一第二结合部514;该第二调整件53具有弹性收束的功能且形成V形,该第二调整件53的一端具有一第一结合部532,而另相邻的二端分别具有一第二结合部534;其中,该第一调整件51的第二结合部514与该第二调整件53的第二结合部534皆为毛毡层(魔鬼毡)所构成。
[0071]该辅助件60具有一第三开口 601、一凹口 603、一第三通孔605以及一第四通孔607;该第三开口 601相对应于该第一伸缩布件20的第一开口 206、该固定件41的开口 412、该补强件43的开口 432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开口 306 ;该第三通孔605与该第四通孔607分别连通于该第三开口601,其中,该第三通孔605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一通孔305,该第四通孔607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通孔307,且介于该第二开口 306与该第二辅助开口 308之间;该第三通孔605邻近于该第四通孔607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一预定距离,意即可视使用者的左右配件来进一步搭配该护具10的第三通孔605与该第四通孔607的邻近方向;该凹口 603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黏扣部31的位置,且该凹口 603是相邻于该第三开口 601;该第三开口 601、该凹口 603、该第三通孔605与该第四通孔607的开口轴向皆相同。
[0072]而在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护具10的该等构件组成方式如后,首先,该固定件41为环状,该固定件41设置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侧S2,且该固定件41的开口 412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开口 306,且该固定件41局部分别显露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该第一通孔305与该第二通孔307;接着,该第一调整件51的第一结合部512系经穿过该第一通孔305并环绕于该固定件41的一局部后,该第一结合部512接合缝制于该第一调整件51的身部另一侧;接着,该第二调整件53的第一结合部532经穿过该第二通孔307并环绕于该固定件41的另一局部后,该第一结合部532接合缝制于该第二调整件51的身部另一侧;接着,该补强件43配合该固定件41亦为环状,并将该补强件43贴附于该固定件41的身部、该第一调整件51的第一结合部512与该第二调整件53的第一结合部532,且将该补强件43的周缘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侧S2的身部,使该补强件43的周缘而形成补强车边,并让该固定件41得以受限于一预定位置。
[0073]接着,将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侧S2贴附于该第一伸缩布件20的身部,令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开口 306相对应于该固定件41的开口 412、该补强件43的开口 432与该第一伸缩布件20的第一开口 206,且令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辅助开口 308相对应于该第一伸缩布件20的第一辅助开口 208 ο接着,将该第二辅助开口伸缩布件30的该第一边302、二该侧边303与该第二边304的周缘分别缝制于该第一伸缩布件20的身部。
[0074]接着,使得该第一调整件51可经调整拉伸,并令该第一调整件51的第二结合部514与该第一伸缩布件20的第一黏扣部21相结合,亦使得该第二调整件53可经调整拉伸,并令该第二调整件53的二该第二结合部534分别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黏扣部31相结合;接着,将该第一调整件51的周缘与该第二调整件53的周缘分别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一侧SI的身部,使该第一调整件51的周缘与该第二调整件53的周缘分别形成补强车边,并让该第一调整件51与该第二调整件53得各别受限于一预定位置。
[0075]请一并参阅图1及5,自该第一调整件51的第一结合部512的身部朝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开口306的中心方向延伸一假想线LI,自该第二调整件53的第一结合部532的身部朝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开口 306的中心方向亦延伸另一假想线L2,而该假想线LI相交于该假想线L2并形成一第一夹角Θ1,该第一夹角Θ1的角度大于或等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150度。而该第二调整件53的二该相邻第二结合部534之间形成一第二夹角Θ2,该第二夹角Θ2的角度大于或等于5度,且小于或等于75度。
[0076]接着,将该辅助件60贴附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一侧SI的身部,令该辅助件60的第三开口 601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开口 306、该固定件41的开口 412、该补强件43的开口 432与该第一伸缩布件20的第一开口 206;令该第一伸缩布件20的第一辅助开口208、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黏扣部31、该第二辅助开口 308与该第二调整件53的二该第二结合部534洽显露于该辅助件60的凹口 603处;令该固定件41的局部、该补强件43的局部、该第一调整件51的第一结合部512洽显露于该辅助件60的第三通口 605处;令该固定件41的另一局部、该补强件43的另一局部与该第二调整件53的第一结合部532洽显露于该辅助件60的第四通口 607处;该辅助件60的周缘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一侧SI的身部,使该辅助件60的周缘形成补强车边。
[0077]以上为诠释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各构件的技术特征及各构件之间的组合与连接关系,之后,将继续阐述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所产生的预期功效及其目的。
[0078]请再一并参阅图6及7,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特性及其功效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显著差异乃在于:
[0079]当使用者的腿部经穿设于该第一伸缩布件20的第一、第二端口202、204后,使该第一伸缩布件20环覆于该腿部的大腿骨(即骨股)连接于膝盖骨(即髌骨)的局部部位,以及膝盖骨70(即髌骨)连接于小腿骨(即胫股)的局部部位,并令该腿部的膝盖骨70得显露于该第一伸缩布件20的第一开口 206、该固定件41的开口412、该补强件43的开口432、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开口 306与该辅助件60的第三开口 601。
[0080]此时,使用者系可通过调整拉伸该第一调整件51,并带动该固定件41将该膝盖骨70初步辅助固定于该固定件41的开口 412处,接着,再将该第一调整件51环绕于该第一伸缩布件20的身部外围,并朝大腿内侧的方向调整拉伸,直至该第一调整件51之第二结合部514与该第一伸缩布件20之第一黏扣部21得以结合;接着,使用着可再通过调整该第二调整件53之二该第二结合部534各别朝该腿部的大腿骨的方向拉伸,并再次带动该固定件41将该膝盖骨70强化固定于该固定件41的开口 412处,直至该第二调整件53的二该第二结合部534分别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黏扣部31得以结合;缘此,便得以矫正该膝盖骨70于运动时往腿部之外侧偏移或旋转的不当姿势,并借以提升运动时的舒适感。
[0081]此时,使用者更可通过调整该第二调整件53的二该相邻第二结合部534符合人体工学的调整设计,并视该大腿的股四头肌(即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与股外侧肌)及其周围肌肉的分布,使该第二调整件53往该大腿骨及其周围肌肉的方向调整拉伸,并令该第二调整件53的二该相邻第二结合部534之间的该第二夹角Θ2角度调整形成最适宜的角度后,再分别与该第二伸缩布件30的第二黏扣部31结合黏固;因此,得在膝关节及其该等肌肉运动伸缩时给予适度辅助调节,进而令该护具10得以达到可调整性的功效及其目的。
[0082]以上为诠释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特性及其功效,其后,将续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及组成方式。
[008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具1A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8至10,该护具1A的构件主要概同于前揭实施例,其不同之处乃在于:
[0084]该第一伸缩布件20A设有一第一开口 206A与一第一辅助开口 208A;该第二伸缩布件30A具有一第一侧SI I以及相对应于该第一侧SI I的一第二侧S21;该第二伸缩布件30A设有一第二开口 306A与一第二辅助开口 308A;该辅助件60A具有一第三开口 601A与一凹口603A;同样地,该辅助件60A的第三开口 601A相对应于该第一伸缩布件20A的第一开口 206A、该固定件41A的开口 412A、该补强件43A的开口 432A与该第二伸缩布件30A的第二开口 306A;同样地,该辅助件60A之凹口 603A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A的第二黏扣部31A的位置。
[0085]而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该护具1A的该等构件组成方式主要基本上同前述实施例,其不同之处乃在于:该固定件41A设置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A的第二侧S21,且该固定件41A的开口 412A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A的第二开口 306A ;接着,该第一调整件5IA的第一结合部512A经穿过该第二伸缩布件30A的第二开口 306A并环绕于该固定件41A的一局部后,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A的第二侧S21的身部;接着,该第二调整件53A的第一结合部532A经穿过该第二伸缩布件30A的第二开口 306A并环绕于该固定件41A的另一局部后,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A的第二侧S21的身部;接着,将该补强件43A贴附于该固定件41A的身部、该第一调整件51A的第一结合部512A与该第二调整件53A的第一结合部532A,且将该补强件43A的周缘接合缝制相对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A的第一侧Sll的该第二侦屹21身部,使该补强件43A的周缘形成补强车边,并让该固定件41A得以受限于一预定位置。
[0086]综上,借由该第二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组成方式与其使用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借此来达到该护具1A的第一、第二调整件51A、53A与该固定件41A三者之间的调整性功效。
[0087]以上为诠释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特性及其功效,其后,将续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及组成方式。
[008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具1B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11、12,该护具1B的构件主要基本上同前述实施例,其不同之处乃在于:
[0089]该固定件41B设置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B的第一侧S12,且该固定件41B的开口 412B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B的第二开口 306B;接着,该第一调整件51B的第一结合部512B经穿过该第二伸缩布件30B的第二开口 306B并环绕于该固定件41B的一局部后,该第一结合部512B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B的第二侧S22的身部;接着,该第二调整件53B的第一结合部532B穿过该第二伸缩布件30B的第二开口 306B并环绕于该固定件41B的另一局部后,该第一结合部532B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B的第二侧S22的身部;接着,将该补强件43B贴附于该固定件41B的身部、该第一调整件51B的第一结合部512B与该第二调整件53B的第一结合部532B,该补强件43B的周缘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30B的第一侧S12的身部,使该补强件43B的周缘形成补强车边,让该固定件41B得以受限于一预定位置。该补强件43B的开口 432B相对应于该固定件41B的开口 412B与该第一伸缩布件20B的第一开口 206B ;该第二伸缩布件30B的第二辅助开口 308B相对应于该第一伸缩布件20B的第一辅助开口 208B。
[0090]综上,可借由该第三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组成方式达到该护具1B的第一、第二调整件51B、53B与该固定件41B三者之间的调整性功效。
[0091]以上为诠释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特性及其功效,其后,将续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及组成方式。
[009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具1C的第四较佳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13,该护具1C的构件主要基本上同前述实施例,其不同之处乃在于:
[0093]该固定件组40C系具有一护网45,且该护网45设置于该固定件40C与该补强件43C之间,且该护网45系铺盖设置于该固定件40C的开口412C与该补强件43C的开口处;该护网45基本上为一织布或不织布所组成并具有弹性收束的功能,该护网45与该补强件43C接触的周缘以缝制的方式结合于该补强件43C。
[0094]综上,在运动时,可借由该第四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护具1C的该护网45来达到保护膝盖骨70的优化效果。
[009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护具,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第一伸缩布件,具有弹性收束的功能且环设形成长筒状,该第一伸缩布件具有一第一端口以及相对应于该第一端口的一第二端口 ;该第一伸缩布件的身部具有一第一开口,是介于该第一第二端口之间;该第一伸缩布件具有一第一黏扣部,靠近于该第一开口处; 一第二伸缩布件,具有弹性收束的功能且形成片状;该第二伸缩布件具有一第一侧以及相对应于该第一侧的一第二侧;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侧贴附于该第一伸缩布件;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一侧具有一第二黏扣部,是邻近于该第一伸缩布件的第一端口;该第二伸缩布件具有一第二开口 ; 一固定件组,具有一固定件以及一补强件;该固定件具有一开口,该补强件具有一开口;该固定件设置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一侧,该补强件的开口相对应于该固定件的开口、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与该第一伸缩布件的第一开口 ;以及 一调整件组,系具有一第一调整件以及一第二调整件;该第一调整件设置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一侧;该第一调整件的一端具有一第一结合部,而另一端具有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二调整件形成V形,该第二调整件的一端具有一第一结合部,而另相邻的二端分别具有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一调整件与该第二调整件系分别缝制接合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一侧; 其中,该第一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是穿过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并与该固定件接合;该第二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是穿过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并与该固定件接合;该补强件贴附于该固定件的身部,且该补强件的周缘是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而形成补强车边;该第一调整件之第二结合部可与该第一伸缩布件之第一黏扣部相结合,该第二调整件的二该第二结合部可分别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黏扣部相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件设置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侧;该第一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是穿过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并环绕该固定件,且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侧;该第二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是穿过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并环绕该固定件,且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侧;该补强件的周缘接合缝制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伸缩布件具有一第一通孔以及一第二通孔,分别连通该第二开口 ;该固定件局部分别显露于该第一通孔与该第二通孔;该第一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是穿过该第一通孔并环绕该固定件,且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侧;该第二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是穿过该第二通孔并环绕该固定件,且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有一辅助件,具有一第三开口、一凹口、一第三通孔以及一第四通孔;该第三开口相对应于该第一伸缩布件的第一开口、该固定件的开口、该补强件的开口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该第三通孔与该第四通孔分别连通该第三开口,该第三通孔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一通孔,该第四通孔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通孔;该凹口是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黏扣部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件设置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侧;该第一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是穿过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并环绕该固定件,且接合缝制于该第一调整件的身部另一侧;该第二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是穿过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并环绕该固定件,且接合缝制于该第二调整件的身部另一侧;该补强件的周缘系接合缝制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伸缩布件具有一第一通孔以及一第二通孔,分别连通该第二开口 ;该固定件局部分别显露于该第一通孔与该第二通孔,该第一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是穿过该第一通孔并环绕该固定件,且接合缝制于该第一调整件的身部另一侧;该第二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是穿过该第二通孔并环绕该固定件,且接合缝制于该第二调整件的身部另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有一辅助件,是具有一第三开口、一凹口、一第三通孔以及一第四通孔;该第三开口相对应于该第一伸缩布件的第一开口、该固定件的开口、该补强件的开口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该第三通孔与该第四通孔分别连通该第三开口,该第三通孔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一通孔,该第四通孔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通孔;该凹口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黏扣部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件是设置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一侧;该第一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环绕该固定件并穿过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且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侧;该第二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环绕该固定件并穿过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且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侧;该补强件的周缘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一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伸缩布件具有一第一通孔以及一第二通孔,分别连通于该第二开口;该固定件局部分别显露于该第一通孔与该第二通孔,该第一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环绕该固定件并穿过该第一通孔,且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侧;该第二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环绕该固定件并穿过该第二通孔,且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有一辅助件,具有一第三开口、一凹口、一第三通孔以及一第四通孔;该第三开口相对应于该第一伸缩布件的第一开口、该固定件的开口、该补强件的开口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该第三通孔与该第四通孔分别连通该第三开口,该第三通孔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一通孔,该第四通孔的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通孔;该凹口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黏扣部的位置。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件设置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一侧;该第一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环绕该固定件并穿过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且接合缝制于该第一调整件的身部另一侧;该第二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环绕该固定件并穿过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且接合缝制于该第二调整件的身部另一侧;该补强件的周缘接合缝制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一侧。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伸缩布件具有一第一通孔以及一第二通孔,分别连通于该第二开口;该固定件局部分别显露于该第一通孔与该第二通孔,该第一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环绕该固定件并穿过该第一通孔,且接合缝制于该第一调整件的身部另一侧;该第二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环绕该固定件并穿过该第二通孔,且接合缝制于该第二调整件的身部另一侧。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有一辅助件,具有一第三开口、一凹口、一第三通孔以及一第四通孔;该第三开口相对应于该第一伸缩布件的第一开口、该固定件的开口、该补强件的开口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该第三通孔与该第四通孔分别连通于该第三开口,该第三通孔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之第一通孔,该第四通孔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通孔;该凹口相对应于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黏扣部的位置。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组具有一护网,是设于该固定件与该补强件之间,且该护网是用以铺盖该固定件的开口与该补强件的开口。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自该第一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朝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的中心方向延伸一假想线,自该第二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朝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的中心方向延伸另一假想线,二该假想线相交形成一第一夹角,该第一夹角的角度系大于或等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150度。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调整件之二该相邻第二结合部之间形成一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的角度大于或等于5度,且小于或等于75度。17.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自该第一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朝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的中心方向延伸一假想线,自该第二调整件的第一结合部朝该第二伸缩布件的第二开口的中心方向延伸另一假想线,二该假想线相交形成一第一夹角,该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或等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150度。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护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调整件之二该相邻第二结合部之间形成一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的角度大于或等于5度,且小于或等于75度。
【文档编号】A41D13/05GK205695846SQ201620339620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1日
【发明人】萧崇湖, 林殿庸
【申请人】中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