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12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链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尤其是一种称为侧边开口型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包括一个适于在拉链打开状态下固定滑扣的固定元件,和一个适于插入到固定元件中的插入元件。固定元件和插入元件适合在滑扣的主平面上从前到后彼此接触并相对转动,从而使固定元件和插入元件在拉链的横向靠近,以致使两个拉链纵条准备好进入滑扣。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一种所谓侧边开口型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其中两个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即固定元件和插入元件,适于使拉链横向连接和分开。美国专利No.4139927公开了一种典型的该类型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如附图25所示,可分式底端止动件100的固定元件112和插入元件110分别安装在左右拉链纵条102,104的底端。销钉108被压装到承窝106中,然后插入元件110相对于固定元件112沿拉链横向转动。使插入元件110与固定元件112邻接接合,从而使拉链纵条102与另一个拉链纵条104彼此邻接。然后,滑扣114沿着邻接的拉链纵条102,104向上移动将拉链闭合。
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32908显示了另一种此类型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如附图26所示,可分式底端止动件200包括两个可分式底端止动元件安装在拉链的一个拉链纵条206底端的第一底端止动元件202和安装在同一个拉链的另一个拉链纵条208底端的第二底端止动元件204。第一底端止动元件202包括一个侧面形成凹槽214的固定元件210,在固定元件210底端具有一个凸接合部或称凸起216。凸接合部216包括一个圆形底座218和一个安装在圆形底座218下端中央的按扣型凸起220。第二底端止动元件204包括一个适于插入到固定元件210的凹槽214中的插入元件212,和一个位于插入元件212下端的凹接合部222。凹接合部222包括一个圆形底座224和形成在底座224中央的按扣型孔226。
在这种结构中,凸接合部216的按扣型凸起220与凹接合部222的按扣型孔226接合,然后第二底端止动元件204相对于第一底端止动元件202沿拉链横向转动以便将插入元件212插入到第一底端止动元件202的凹槽214中,然后滑扣(未示出)向上移动使拉链闭合。
在美国专利No.4,139,927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32908中公开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中,接合元件,例如销钉108和承窝106或者凸起220和孔226都设置在拉链的底端,并垂直于拉链的主平面。这样,为了使拉链的拉链纵条102,104和206,208接合在一起,首先,必须将销钉108和承窝106(或者凸起220和孔226)定位到彼此合适的位置,然后将销钉108或者凸起220压入到承窝106或者孔226中。因此,这些传统装置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将接合元件放入合适的相对位置并使接合元件接合的操作很麻烦,尤其对于孩子和老人来说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陷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其中将接合元件放入合适的相对位置并将其接合的操作变得很容易,即使是孩子和老人也可以轻松的操作该可分式底端止动件。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在结合附图和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将变得更清楚。
按照本发明,一种拉链包括一对对置的拉链纵条和一个安装在拉链纵条上用来开合拉链纵条的滑扣;一个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包括一个固定元件和一个插入元件,两者安装在拉链纵条底端并适于在拉链平面内彼此分开和接合。固定元件和插入元件在各自的下端一体形成第一和第二旋转板,用于彼此相互旋转,以便使固定元件和插入元件彼此相对转动。第一和第二旋转板上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用于利用磁力将旋转板推入合适的位置以便彼此相互旋转。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具有侧边开口型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的正视图。
图2是拉链的左右拉链纵条分开时,图1中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固定元件和插入元件的透视图。
图3是图2中的固定元件的正视图。
图4是图2中的插入元件的后视图。
图5是沿图3中A-A线的剖面图。
图6是沿图4中B-B线的剖面图。
图7是打开状态的拉链的局部正视图。
图8是拉链完全闭合之前的拉链的局部正视图。
图9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当左右拉链纵条处于分开状态时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固定元件和插入元件的透视图。
图10是图9中的固定元件的正视图。
图11是图9中的插入元件的正视图。
图12是沿图10中C-C线的剖面图。
图13是沿图11中D-D线的剖面图。
图14是按照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固定元件的旋转板中嵌入磁体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剖面图。
图15是按照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插入元件的旋转板中嵌入磁体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剖面图。
图16是按照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固定元件的旋转板中嵌入磁体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剖面图。
图17是按照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插入元件的旋转板中嵌入磁体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剖面图。
图18是按照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固定元件的旋转板中嵌入磁体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剖面图。
图19是按照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插入元件的旋转板中嵌入磁体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剖面图。
图20是按照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固定元件的旋转板中嵌入磁体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剖面图。
图21是按照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固定元件的旋转板中嵌入磁体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剖面图。
图22是按照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固定元件的旋转板中嵌入磁体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剖面图。
图23是按照本发明第九个实施例,具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的局部正视图,显示了固定元件和插入元件面对的表面上的磁体。
图24是沿图23中E-E线的剖面图。
图25是具有已知的侧边开口型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的局部正视图。
图26是另一个具有已知的侧边开口型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的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是附图中使用的主要参考标记列表10固定元件11插入元件12(固定元件的)第一旋转板13(插入元件的)第二旋转板14(固定元件的)第一表面15(插入元件的)第二表面1717第一磁性元件17’17′第二磁性元件18 第一磁体18’第二磁体19磁片20磁性涂料或者清漆
25 25凸起26 26孔27 27外周壁28,28’凹陷29,29’内凸缘32切口部分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用于拉链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实施例。
图1显示了一个拉链1,包含一对对置的拉链纵条2,2’。每个纵条2,2’包括一个拉链带4,4’和安装在拉链带4,4’的纵向内侧边的一行各种类型(在本例中为不连续型)的链牙5,5’。滑扣6安装在两个链牙行5,5’上以便沿其上下移动以接合和分开链牙行5,5’,从而开合拉链1。滑扣6包括一对上下翼片,其前端通过一个菱形块或者一个导柱相连。如图8所示,上下翼片在其两侧形成两对凸缘6a,6b,每对凸缘的上下凸缘从上下翼片的侧面朝彼此延伸,从而形成一个供拉链带4,4’通过的空间。
图1还显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连接到拉链1的底端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3。如图2所示,可分式底端止动件3包括一个安装在拉链纵条2的底端的滑扣固定元件10,当拉链处于打开状态时使滑扣6固定在拉链纵条上。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1具有第一和第二圆形旋转板12,13,分别与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1的底端一体形成,适于垂直于拉链主平面彼此重叠接合。圆形旋转板12,13在各自相对的一侧形成第一和第二表面14,15,在第一和第二旋转板12,13上具有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17,17’,以便第一和第二表面14,15彼此磁性吸引。然后,第一和第二圆形旋转板12,13可以按预定角度彼此相对转动。
如图1和2所示,每个拉链纵条2,2’具有由热塑性薄膜制成的加强带7,7’,连接到各自的底端。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1由热塑性树脂,例如聚酰胺、聚缩醛、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者热硬化塑料,例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制成。为了在拉链1的底端形成可分式底端止动件3,如图2所示,通过注塑模制过程将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1分别和拉链纵条2,2’的加强带7,7’安装在一起。
如图3所示,固定元件10在其底端一体形成第一圆形旋转板12。第一旋转板12具有第一磁体18作为第一表面14上的第一磁性元件17。如图3和5所示,第一旋转板12中央有一个凸起25和围绕凸起25形成的第一环形凹陷28。第一磁体18被压装并固定在第一环形凹陷28中。如图5所示,第一旋转板12的第一环形凹陷28的外边缘上形成向内凸出的外周凸缘29。在表面14上与第一环形凹陷28同轴并且在其外侧形成一个浅的环形切口30,这样便于在注塑模制固定元件10之后从两个辅助模具部件的一个上卸下另一个。
如图5所示,被压装到第一环形凹陷28中的第一磁体18象一个环形盘。第一环形磁体18中心有一个通孔23,供凸起25通过。第一环形磁体18的外周呈向下的锥形(如图5所示),这样环形磁体18的下部直径稍小于而上部直径稍大于凹陷28的向内凸出的外周凸缘29的内径。第一环形磁体18在其上部外周形成一个具有锐角横截面的接合凸缘24。通过这种结构,利用向内凸出的凸缘29的弹性强制第一环形磁体18进入第一环形凹陷28,使凸出的凸缘29弹回并抵住接合凸缘24,这样第一环形磁体18被回弹固定在第一环形凹陷28中。
如图3所示,固定元件10在其内侧具有一个加厚的固定条31。当滑扣6移动到底端时,滑扣6被固定条31固定。固定条31在其内侧具有一个纵向槽34,插入元件11的插入板38可插入其中。固定元件10在其外侧具有一个加厚的固定侧壁35。固定侧壁35的内侧边与滑扣6的侧边轮廓基本一致。固定条31和固定侧壁35之间形成一个导向槽36,滑扣6的侧边凸缘可以插入其中。在固定侧壁35的底端,有一个底端止动壁37,以阻止滑扣6向下移动。止动壁37与固定侧壁35的厚度基本相同。
如图4所示,插入元件11在其底端一体形成一个圆形第二旋转板13。旋转板13具有一个第二磁体18’,作为第二表面15上的第二磁性元件17’。如图4和6所示,旋转板13中心具有一个凸出柱33。凸出柱33顶部有一个孔26,用于与固定元件10的凸起25接合。凸出柱33上的孔26的外周边上有一个斜面39,以便于导引凸起25进入安装孔26。旋转板13上围绕凸出柱33有一个第二环形凹陷28’。在本例中的固定元件10中,在第二环形凹陷28’的外周边上有一个向内凸出的外周凸缘29’,以便在其中固定第二磁体18’。在第二表面15上与第二环形凹陷28’同轴并在其外侧形成环形浅槽30’。
如图6所示,被压装到第二环形凹陷28’中的第二磁体18’象一个环形板,与固定元件10中使用的第一磁体18一样。第二环形磁体18’的外周呈向上的锥形(如图6所示),环形磁体18’的上部直径稍小于而下部直径稍大于向内凸出的外周凸缘29’的内径。第二环形磁体18’在其底端外周形成一个具有锐角横截面的接合凸缘24’。通过这种结构,利用向内凸出的凸缘29’的弹性强制第二环形磁体18’进入第二环形凹陷28’,使凸出的凸缘29’弹回并抵住接合凸缘24’,这样第二环形磁体18’被回弹并固定在第二环形凹陷28’中。
如图4所示,插入元件11具有一个插入板38,其厚度很薄足以插入到固定元件的槽34中以及滑扣6的上下凸缘之间。插入元件11上的插入板38外侧边上具有一个加厚的固定侧壁35’。加厚的固定侧壁35’的内侧边与滑扣6的侧边轮廓基本一致。在固定侧壁35’的底端有一个底端止动壁37’,以便阻挡滑扣6向下移动。底端止动壁37’的厚度与固定侧壁35’基本一致。
现在,说明按照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3的操作。
一对拉链纵条2,2’是分开的,而滑扣6固定在拉链纵条之一上的固定元件10的固定条31上。在这种布置中,当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1彼此接近使第一和第二表面14,15彼此面对时,安装在第一和第二旋转板12,13中的磁体18,18’彼此磁性相吸,这样凸起25就被安装到安装孔26中,从而使第一和第二表面14,15彼此接触,换句话说,第一和第二旋转板12,13达到适合彼此相互转动的合适位置,如图7所示。
在旋转板12,13达到适合相互旋转的合适位置后,沿图7中箭头X所示方向转动第一和第二旋转板12,13,使插入元件11相对于固定元件10转动。结果,插入元件11达到图8所示位置,其中插入板38位于固定在固定元件10中的滑扣6的凸缘6b之间,并将进入固定条31的槽34中。当具有插入元件11的拉链纵条转动进入到滑扣6中时,将滑扣6沿着链牙行5,5’向上拉动,这样链牙5,5’被接合在一起,左右拉链纵条2,2’被完全闭合,如图1所示。
为了打开如图1所示处于闭合状态的拉链1,首先,将滑扣6向下拉动直到滑扣6与止动壁37,37’邻接。然后,转动插入元件11使其离开固定元件10,以便使插入板38从固定元件10的槽34以及滑扣6中脱开。当插入板38从固定元件10和滑扣6中完全脱开后,依靠磁体18,18’的磁力,使插入元件11的第二旋转板13与固定元件10的第一旋转板12分开,这样拉链纵条2,2’完全分开。
为了使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1的第一和第二旋转板12,13通过第一和第二磁体18,18’彼此精确相吸;第一和第二磁体18,18’必须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这样当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1彼此靠近时,第一和第二磁体18,18’彼此相吸。在某些情况下,第一和第二磁体18,18’可以这样布置,使第一和第二旋转板12,13转动到旋转板12,13将要分开的预定的相对位置时,第一和第二磁体18,18’彼此避开,这样第一和第二旋转板12,13可以自动分开。
下面转到按照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如图9-13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除了在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1的各自底端一体形成的第一和第二旋转板12,13的形状以外。
如图9和10所示,在固定元件10的底端一体形成的第一旋转板12具有一个外周壁27,该外周壁部分围绕第一旋转板12的外周形成。外周壁27向上延伸(如图9所示)到超过第一旋转板12的第一表面14。第一旋转板12的外周壁27适于安装到插入元件11的第二旋转板13的外周。外周壁27在第一旋转板12的前面一侧被切掉以提供一个切口部分32。切口部分32使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2的第一和第二旋转板12,13能彼此转动,从而使插入元件11和固定元件10彼此接合和分开。如图10和12所示,第一旋转板12在其第一表面14中心形成一个环形凹陷28以容纳第一圆形磁体18,作为其第一磁性元件。第一旋转板12在环形凹陷28的外周边上具有一个向内伸出的外周凸缘29。在第一表面14上与第一环形凹陷28同轴并在其外侧形成一个环形浅槽30,与前面的实施例一样。被压装到第一环形凹陷28中的第一磁体18具有圆盘形状,并且在其外周形成一个外周台阶45。第一磁体18周围形成一个锐角截面接合凸缘24。锐角截面接合凸缘24呈向下锥形(如图12所示),使第一圆形磁体17按合到第一环形凹陷28中,并保证第一圆形磁体17被牢固地固定在第一环形凹陷28中。外周具有台阶45的第一磁体18的上部小直径部分的这种结构使其可以稳定固定在向内凸出的凸缘29之间。
与插入元件11的底端一体形成的第二旋转板13的形状使第二旋转板13的外周适合安装到围绕固定元件10的第一旋转板12的外周形成的外周壁27,换句话说,第一和第二旋转板13达到适合彼此相互旋转的合适位置,如图7所示。如图11和13所示,第二旋转板13的形状象圆盘,以便与固定元件10的第一旋转板12的圆盘形状相一致。第二旋转板13的第二表面15中央形成一个第二环形凹陷28’。第二旋转板13的第二环形凹陷28’的外周边上具有一个向内凸出的外周凸缘29’,以便于将第二圆形磁体18’按合并固定在第二环形凹陷28’中。第二旋转板13的第二表面15与第二环形凹陷28’同轴并且在其外侧形成一个环形槽30’。插入元件11中使用的第二磁体18’的形状与固定元件10中使用的第一磁体18的形状相同以便可以共用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1的使用方式和前述实施例相同。
图14和15显示了具有磁体18,18’的旋转板12,13的一种修改,作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当注塑模制旋转板12,13时,磁体18,18’作为磁性元件17,17’被一体模制到旋转板12,13中。如图14所示,固定元件10的第一旋转板12的第一表面14一侧的中央形成凸起25。环形磁体18被嵌入到第一旋转板12的凸起25周围,并被磁体18的外周上面的密封凸缘22稳定地固定。
如图15所示,插入元件11的第二旋转板13的第二表面15一侧的中央形成一个凸出柱33。凸出柱33上部有一个孔26,以便与固定元件10的第一旋转板12上的凸起25接合。凸出柱33上的孔26周围形成一个斜面39,以导引凸起25与孔26接合。环形磁体18’被嵌入到旋转板13的凸出柱33周围,并被磁体18’外周上面的密封凸缘22’稳定地固定。
图16和17显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第四个实施例与图9-13显示的第二个实施例基本相同,除了磁体18,18’在第一和第二旋转板上的方式不同。具体的,图16和17中所示第一和第二旋转板12,13的类型是,固定元件10的第一旋转板12在其外周具有部分切掉的外周壁27,与第二实施例一样。按照第四实施例,注塑模制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1的同时,平板磁体18,18’被嵌入其中作为磁性元件17,17’。具体的,在注塑模制中,围绕其外周形成凸出凸缘40的第一磁体18被牢固的固定在第一旋转板12中,凸出凸缘40完全嵌入到旋转板12中,第一磁体18的上部与第一表面14共面。第一磁体18的外周通过密封凸起22被稳定固定在第一旋转板16中。
如图17所示,第二旋转板13制成圆形以便和固定元件10的外周壁27接合。当注塑模制插入元件11时,通过将第二磁体18’外周形成的凸出凸缘40’完全嵌入到第二旋转板13中,并且磁体18’的上部与表面15共面,使第二磁体18’被牢固地嵌入到第二旋转板13中。磁体18’的外周通过密封凸缘22’被稳定地固定。
图18和19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按照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如图18所示,第一磁体18被镶嵌在固定元件10的第一旋转板12的第一凹陷28中,并用粘结剂21固定在其底部,而第一磁体18的上半部分从第一表面14伸出。这样,第一磁体18具有凸起的形状。第一磁体18的上部外周角18a被斜切成弓形。
如图19所示,第二磁体18’被镶嵌在插入元件11的第二旋转板13的第二凹陷28’中,并用粘结剂21’固定在其底部,第二磁体18’的上部低于此第二表面15。第二凹陷28’的外周凸缘被切成斜的。这样,第二磁体18’具有孔的形状。因为第一磁体18为凸起的形状,而第二磁体18’具有孔的形状,所以不必在第一和第二旋转板12,13中形成单独的凸起和单独的孔。
图20显示了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第六个实施例与图9-13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基本相同,除了第一和第二旋转板12,13上的磁体18,18’的形式不同。如图20所示,圆形磁体18被镶嵌在环形凹陷28中,并通过树脂或橡胶等合成粘结剂21固定在其底部。
图21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按照第七个实施例,第一环形凹陷28形成在第一旋转板12的第一表面14一侧。凸起25安装在第一旋转板12的第一环形凹陷28中央,并从第一表面14伸出。作为第一磁性元件17,中央形成中心通孔23的环形磁片19是从一个空白磁性橡胶片等材料上切下来的。通过将凸起25通过中心孔23,将环形磁片19镶嵌在第一凹陷28中,并通过合成粘结剂21固定在其底部。
图22显示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例。按照第八个实施例,环形凹陷28形成在旋转板12的表面14一侧。凸起25被安装在旋转板12的环形凹陷28的中心,并从表面14凸出。混合了磁性粉末的磁性涂料或者清漆20,例如硅基漆或者环氧清漆,被应用于凹陷28,作为第一磁性元件17。
图23和24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九个实施例。如图23和24所示,按照第九个实施例,可分式底端止动件3包括一个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1,适于插入到插入槽34中。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1具有第一和第二旋转板12,13,旋转板上有第一和第二表面14,15。第一和第二旋转板12,13的第一和第二表面14,15具有上述各种类型的磁性元件17,17’,以便彼此磁性相吸。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1上在与旋转板12,13靠近的面对的表面上分别具有孔洞41,41’;具体的,在固定元件10的固定条31中形成的槽34的一个表面上,和可插入到槽34中的插入元件11的插入板38的另一个面对的表面中。作为磁性元件17,17’,磁体51,51’被镶嵌并通过粘结剂21,21’固定到分别形成于固定条31的面对的表面和插入板38的面对的表面上的孔洞41,41’中,以便在拉链1的主平面中靠机械力将固定条31和插入板38朝彼此靠近。
按照第九个实施例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3的操作如下为了闭合打开状态的拉链链1,左右拉链纵条2,2’上的旋转板12,13垂直于拉链的主平面被彼此靠近。当旋转板12,13彼此靠近时,旋转板12,13上的磁体51,51’使旋转板12,13彼此相吸,这样旋转板12,13达到适合彼此互相转动的合适位置。然后,左右拉链纵条2,2’转动或者以一定角度移动以彼此靠近,直到一个拉链纵条2上的插入元件11的插入条38被插入到由另一个拉链纵条2的固定元件10的固定条31固定的滑扣6的相对的凸缘之间。然后,镶嵌在面对的表面上的凹槽41,41’中的磁体51,51’在拉链1的主平面上朝彼此磁性移动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1,这样使其彼此接合。然后向上拉动滑扣6直到闭合拉链。
为了打开闭合状态的拉链1,滑扣6被向下拉动到可分式底端止动件3的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1上分别形成的止动壁37,37’。然后,固定元件10和插入元件11在磁体51,51’的磁力作用下彼此转动到彼此分开。然后,旋转板12,13在磁体18,18’的磁力作用下垂直于拉链1的主平面彼此分开,因此拉链1被完全分开或者打开。
按照本发明,不仅同类型的磁性元件17,17’而且不同类型的磁性元件也可配合使用,即,按照本发明可以使用各种配合,例如磁体和磁片,磁体和磁性涂料或清漆,磁片和磁性涂料或清漆,甚至磁性元件和钢材。
按照本发明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具有上述结构,并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左右拉链纵条底端的固定元件和插入元件彼此磁力相吸,使两个旋转板到达适于相互转动的合适位置,以便孩子和老人用一只手就可以轻松地操作可分式底端止动件。
作为磁性元件,磁体被嵌入到旋转板,磁体被压装到旋转板上的凹槽中,磁片被固定到旋转板,或者磁性涂料或者清漆被应用到旋转板,或者选用上述所列各种磁性元件的各种组合,以便使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形式制造简单,使用范围更广。
上述说明包含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仅仅是其中的实施例的例证。可以有很多变型。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实施例所示,而是由后面的权利要求确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拉链,其包括一对对置的拉链纵条和一个可反复安装在拉链纵条上用于打开和闭合拉链纵条的滑扣;一个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其包括安装在拉链纵条的底端并使其在拉链平面上彼此开合的固定元件和插入元件,固定元件和插入元件各自的底端一体形成第一和第二旋转板,适用彼此相互旋转,以使固定元件和插入元件彼此相对转动,第一和第二板上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用于通过磁力将旋转板放入适合彼此旋转的适当位置。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其特征在于磁性元件是设置在旋转板上的磁体。
3.按照权利要求1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其特征在于磁性元件是旋转板上的圆形磁体;该旋转板上具有带凹陷的第一和第二表面;旋转板上的凹槽的外周边上形成向内突出的凸缘;该圆形磁体安装在该凹陷中。
4.按照权利要求3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凹陷中的一个的中央形成凸起,而另一个凹陷中形成凸出柱,凸出柱上有一个孔,用来与凸起接合,第一和第二磁体被分别安装在凸起和凸出柱周围。
5.按照权利要求1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其特征在于磁性元件是固定到旋转板上的磁体或者磁片。
6.按照权利要求1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其特征在于磁性元件是包含磁性粉末的磁性涂料或者清漆,磁性涂料或者清漆被分别涂到旋转板上。
7.按照权利要求1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其特征在于磁性元件是从包含磁体、磁片和磁性涂料或清漆的组中选出的合适的组合。
8.按照权利要求1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磁体是从第一表面伸出的凸起形状,第二磁体是从第二表面凹下的孔的形状,第一和第二磁体适于彼此相吸接合。
9.按照权利要求1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板中央具有一个凸起,第二旋转板中央具有一个孔,用于与凸起接合,第一和第二旋转板上的凸起和孔周围具有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其特征在于该孔形成在安装第二旋转板中央的凸出柱上。
11.按照权利要求1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板具有外周上的外周壁,用于在相互转动时与第二旋转板的外周滑动接合,外周壁的一部分被切掉,从而形成一个切口部分,以允许第二旋转板在第一旋转板上旋转。
12.按照权利要求1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其特征在于固定元件和插入元件上在靠近旋转板的各自面对的表面上具有磁体。
13.按照权利要求1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旋转板上分别具有适于彼此接触的第一和第二表面。
全文摘要
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包括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一个固定元件和一个插入元件,两者安装在拉链纵条的底端,适于在拉链主平面上彼此接合和分开。该固定元件和插入元件各自的底端一体形成第一和第二旋转板,用于彼此相互旋转,以便使固定元件和插入元件彼此相互转动。第一和第二板上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用于借助磁力将旋转板放入适合彼此旋转的合适位置。
文档编号A44B19/38GK1522619SQ20041000548
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9日
发明者米丘守正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