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撑形变结构伞柄内衬铜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5737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外撑形变结构伞柄内衬铜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撑形变结构伞柄内衬铜管,伞柄上设有套设在一起可抽拉伸缩的内柄管和外柄管,铜管能够形变后固定设置在外柄管内壁上靠近内柄管套入的一端,横截面为圆形的铜管周向设有一段向内凹入的弧形导槽,导槽两个边缘均设有向外凸起的弧头卡缘,铜管的内壁和外壁横截面形状分别与内柄管和外柄管横截面形状吻合,形变前铜管的两弧头卡缘间距大于形变后的间距。将铜管的横截面形状与内柄管和外柄管的横截面形状设计成带有微小形变的结构,使得铜管在横截面上做微小结构调整后能够恰好设置在内柄管和外柄管之间,并且因为形变产生的应力能够使得铜管能够固定的设置在外柄管内壁上,两个弧头卡缘能够很好的确定铜管需要的形变量。
【专利说明】外撑形变结构伞柄内衬铜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衬铜管,尤其涉及一种外撑形变结构伞柄内衬铜管。

【背景技术】
[0002]折叠伞是较为常见的生活用品,折叠伞的伞柄通常由能够相互套入并抽拉伸缩的管状结构,不锈钢材质的外柄管套入内柄管时,外柄管内壁与内柄管外壁产生摩擦较大,并且硬度较大的不锈钢材质的外柄管和内柄管相互抽拉摩擦时会产生异常刺耳的声音,抽拉过程中摩擦力的顿挫感较差,手拉动时手感差,长时间使用伞柄容易由于摩擦而损坏。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内柄管和外柄管管壁之间设置摩擦性能较好的铜管,由于铜管价格较高,通常只使用一小段铜管固定在外柄管内壁上,内柄管和铜管内壁之间的摩擦性能会因为铜材质延展性较好,摩擦较为柔和,进而消除了噪音。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是出现了铜管与内柄管之间摩擦力较大,较难将铜管固定在外柄管内壁上,以及铜管上导槽形状的产生和与伞柄横截面形状的匹配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形变产生的应力将铜管自身固定在外柄管内壁的外撑形变结构伞柄内衬铜管。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撑形变结构伞柄内衬铜管,所述伞柄上设有套设在一起可抽拉伸缩的内柄管和外柄管,所述铜管能够形变后固定设置在外柄管内壁上靠近所述内柄管套入的一端,所述内柄管外壁能够相对滑动的套入所述铜管内,其特征在于,横截面为圆形的所述铜管周向设有一段向内凹入的弧形导槽,所述导槽延伸方向与所述铜管轴线平行,所述导槽两个边缘均设有向外凸起的弧头卡缘,所述铜管的内壁和外壁横截面形状分别与所述内柄管和所述外柄管横截面形状吻合,形变前所述铜管的两所述弧头卡缘间距大于形变后的间距。
[0005]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铜管的形变发生在所述铜管横截面内,形变后的所述铜管外壁带有指向所述铜管外侧应力的紧密贴合在所述外柄管内壁上。
[0006]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铜管侧壁上设有贯穿内外的弹卡孔,所述弹卡孔与所述外柄管上设有的弹卡孔位置一致的贯通。
[0007]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铜管上的所述弹卡孔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长轴与所述铜管轴线方向一致。
[0008]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柄管内壁设有两个弧头卡槽,两个所述弧头卡缘能够形状吻合的紧密卡入两个所述弧头卡槽内。
[0009]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形变后卡入所述外柄管内的所述铜管,所述导槽在横截面内向所述铜管内侧凹入,除所述导槽部分的所述铜管在横截面内向所述铜管外侧凸起。
[0010]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将铜管的横截面形状与内柄管和外柄管的横截面形状设计成带有微小形变的结构,使得铜管在横截面上做微小结构调整后能够恰好设置在内柄管和外柄管之间,并且因为形变产生的应力能够使得铜管能够固定的设置在外柄管内壁上,两个弧头卡缘能够很好的确定铜管需要的形变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柄管、外柄管和铜管套设在一起的立体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铜管的立体图;
[0014]图3是现有技术中外柄管和铜管套在一起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柄管和形变前铜管的横截面叠加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柄管和形变后铜管套设在一起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
[0017]图中:1、内柄管,2、外柄管,3、铜管,4、导槽,5、弹卡孔,6、弧头卡缘,7、弧头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9]如图1-5所示,一种外撑形变结构伞柄内衬铜管3,伞柄上设有套设在一起可抽拉伸缩的内柄管I和外柄管2,铜管3能够形变后固定设置在外柄管2内壁上靠近内柄管I套入的一端,内柄管I外壁能够相对滑动的套入铜管3内,横截面为圆形的铜管3周向设有一段向内凹入的弧形导槽4,导槽4延伸方向与铜管3轴线平行,导槽4的设置能够保证内柄管1、外柄管2和铜管3三者套设在一起时不会在周向发生相对旋转,使得弹卡装置能够很好的进入或者离开弹卡孔5,保证内柄管I和外柄管2相互间的锁紧。
[0020]导槽4两个边缘均设有向外凸起的弧头卡缘6,铜管3的内壁和外壁横截面形状分别与内柄管I和外柄管2横截面形状吻合,形变前铜管3的两弧头卡缘6间距大于形变后的间距,铜管3的形变发生在铜管3横截面内,形变后的铜管3外壁带有指向铜管3外侧应力的紧密贴合在外柄管2内壁上。外柄管2内壁设有两个弧头卡槽7,两个弧头卡缘6能够形状吻合的紧密卡入两个弧头卡槽7内,形变后卡入外柄管2内的铜管3,导槽4在横截面内向铜管3内侧凹入,除导槽4部分的铜管3在横截面内向铜管3外侧凸起。两个弧头卡缘6与两个弧头卡槽7相互卡紧后,恰好能够准确的保证铜管3的形变量,使得铜管3恰好设置在外柄管2内部,并且可以很好的利用因为铜管3自身的形变应力使得铜管3能够很好的固定在外柄管2内壁上。
[0021]铜管3侧壁上设有贯穿内外的弹卡孔5,弹卡孔5与外柄管2上设有的弹卡孔5位置一致的贯通,铜管3上的弹卡孔5为椭圆形,椭圆形长轴与铜管3轴线方向一致。椭圆形的弹卡孔5能够较好的使得弹卡装置较为容易的进入或者离开外柄管2上设有的弹卡孔5。
[0022]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施加外力挤压铜管3,使得两个弧头卡缘6之间的间距恰好卡入两个弧头卡槽7内,此时铜管3其他部分发生的相应形变也能够使得其能够与外柄管2内壁契合,将横截面形状契合的铜管3与外柄管2套设在一起,并且保证轴向的弹卡孔5能够相互贯通,然后在将内柄管I套进铜管3内。
[0023]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外撑形变结构伞柄内衬铜管,所述伞柄上设有套设在一起可抽拉伸缩的内柄管和外柄管,所述铜管能够形变后固定设置在外柄管内壁上靠近所述内柄管套入的一端,所述内柄管外壁能够相对滑动的套入所述铜管内,其特征在于,横截面为圆形的所述铜管周向设有一段向内凹入的弧形导槽,所述导槽延伸方向与所述铜管轴线平行,所述导槽两个边缘均设有向外凸起的弧头卡缘,所述铜管的内壁和外壁横截面形状分别与所述内柄管和所述外柄管横截面形状吻合,形变前所述铜管的两所述弧头卡缘间距大于形变后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撑形变结构伞柄内衬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的形变发生在所述铜管横截面内,形变后的所述铜管外壁带有指向所述铜管外侧应力的紧密贴合在所述外柄管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撑形变结构伞柄内衬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侧壁上设有贯穿内外的弹卡孔,所述弹卡孔与所述外柄管上设有的弹卡孔位置一致的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撑形变结构伞柄内衬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上的所述弹卡孔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长轴与所述铜管轴线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外撑形变结构伞柄内衬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柄管内壁设有两个弧头卡槽,两个所述弧头卡缘能够形状吻合的紧密卡入两个所述弧头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撑形变结构伞柄内衬铜管,其特征在于:形变后卡入所述外柄管内的所述铜管,所述导槽在横截面内向所述铜管内侧凹入,除所述导槽部分的所述铜管在横截面内向所述铜管外侧凸起。
【文档编号】A45B19/04GK204048392SQ201420355596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宋环 申请人:苏州鸿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