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0163阅读:1276来源:国知局
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靴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雪地靴以其较高的保暖舒适度已经越来越受到女性的欢迎。现有的UGG技术中,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包括步骤:制版、裁料、缝制、后港宝定型以及鞋底粘结等。其中制版即为制作出标准尺寸的标准版。裁料即为按照标准版裁剪出鞋头面、鞋头衬、前筒面、后筒面、后港宝、后套面以及后套里。后港宝定型即为将后港宝与后套面连接。缝制即为将上述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以及后套里缝制在一起形成鞋帮,并将中底板与鞋帮缝制在一起形成鞋面。鞋底粘结即为将鞋底与鞋面粘结在一起,形成雪地靴。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雪地靴的鞋底与鞋面通过粘结的方式连接,如此穿着雪地靴踩雪或者踩水后很容易导致鞋底开胶。且现有技术中的雪地靴的鞋底一般为EVA鞋底,EVA鞋底较硬且只能注塑成一大块后进行裁剪,人们穿着极为不舒服,另外EVA鞋底很容易折断不耐磨。。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雪地靴的鞋底开胶、雪地靴鞋底的柔软舒适度低以及耐磨性低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该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雪地靴的鞋底开胶、雪地靴鞋底的柔软舒适度低以及耐磨性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包括步骤:

裁料,裁剪出标准尺寸的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和后套里;

缝制,将修毛后的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和后套里缝制在一起形成鞋帮,且后套面和后套里之间设置有后港宝;

鞋帮缝制,将第一中底板与鞋帮缝制在一起形成鞋面;

鞋底注塑,通过注塑机将PU料与鞋面注塑形成一体并在鞋面下侧形成PU鞋底,即高温的PU料冷却后与鞋面固化成为一体。

优选地,上述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中,所述步骤裁料和缝制之间还包括步骤;

修毛,将所述鞋头面和后套里的边缘处的毛剔除,且所述鞋头面的鞋头处的修毛宽度为24-26mm,所述鞋头面的内外腰帮脚处和后套里的修毛宽度为13-15mm。

优选地,上述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中,所述鞋底注塑之后还包括步骤:

鞋垫放置,将鞋垫置于所述鞋底注塑后形成的雪地靴内部,且所述鞋垫包括羊毛垫、位于所述羊毛垫下方的第二中底板以及夹设在所述羊毛垫和第二中底板之间的且位于后根部的内增高PU垫,且所述羊毛垫、第二中底板和内增高PU垫通过针车车合在一起。

优选地,上述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中,所述步骤裁料之前还包括步骤:

制版,分别按照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和后套里的标准尺寸制作多个标准版,且分别按照修毛后的鞋头面和后套里的带毛尺寸制作多个毛版。

优选地,上述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中,所述裁料步骤具体为:分别按照多个所述标准版裁剪出标准尺寸的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和后套里;

所述修毛步骤具体为:分别按照多个所述毛版对鞋头面和后套里进行修毛,且剔毛区域的尺寸为标准版与毛版的尺寸差。

优选地,上述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中,所述步骤缝制包括:

将鞋头面和前筒面对齐并缝合;

在所述后套面内侧贴后港宝,并将后套面与后套里连接在一起形成后跟面;

将后跟面与后筒面对齐并缝合;

将缝合后的鞋头面和前筒面与缝合后的后跟面与后筒面对齐并缝合形成鞋帮。

优选地,上述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中,在步骤将鞋头面和前筒面对齐并缝合之前,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鞋头面的鞋头部位内侧设置弧形鞋头衬,且所述鞋头衬的鞋头处的修毛宽度为24-26mm。

优选地,上述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中,所述步骤将缝合后的鞋头面和前筒面与缝合后的后跟面与后筒面对齐缝合形成鞋面中后跟面与鞋头面的连接方式为:

将后跟面与鞋头面的连接边用胶水粘结后再通过针车缝制在一起。

优选地,上述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中,还包括将鞋头面和后套里的带毛区域的边缘的毛内斜修45°,且剔毛后鞋头面内外腰的剔毛区域的厚度为2.0mm-3.0mm,剔毛后所述鞋头面除内外腰处的其它部位的剔毛区域的厚度为1.7-2.7mm,剔毛后所述后跟面的剔毛区域的厚度为2.6-3.6mm。

优选地,上述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中,所述鞋底注塑步骤中,所述PU鞋底包括颜色和密度均不同的两层,且两层分别通过两次注塑成型。

优选地,上述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中,所述鞋底注塑之前还包括步骤:

鞋楦定型,将鞋面套在鞋楦上加热定型后再冷却并干燥鞋面。

优选地,上述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中,所述步骤鞋帮缝制和鞋底注塑之间还包括步骤:填充中底裁料,在所述第一中底板下侧注塑中底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包括步骤:

S1:裁料,裁剪出标准尺寸的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和后套里;

即按照待加工雪地靴的尺码裁剪出标准尺寸的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和后套里。当待加工雪地靴的尺码不同时,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和后套里的标准尺寸也会不同,因此应该按照雪地靴的尺码进行裁剪。

S3:缝制,将修毛后的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和后套里缝制在一起形成鞋帮,且后套面和后套里之间设置有后港宝;

将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和后套里缝合形成鞋帮,具体地可以通过针车缝合,并且在后套面和后套里之间设置有后港宝,如此后港宝可以使鞋后跟硬挺不易变形。

S4:鞋帮缝制,将第一中底板与鞋帮缝制在一起形成鞋面;

即将第一中底板与缝制步骤得到的鞋帮缝制在一起形成鞋面,具体地,应该将第一中底板的边缘与鞋帮的边缘通过针车缝制在一起。在针车缝制之前,还可以在鞋帮的下边缘处设置一圈收边或包边。

S5:鞋底注塑,通过注塑机将PU料与鞋面注塑形成一体并在鞋面下侧形成PU鞋底,即高温的PU料冷却后与鞋面固化成为一体。

即将接帮缝制步骤形成的鞋面置于注塑机的模具上方,通过注塑机将PU料与鞋面注塑形成一体且同时PU料在鞋面下侧发泡冷却形成PU鞋底。高温的PU料注入模具的型腔中,并保持型腔内设定压力以防止高温的PU料外溢,高温的PU料冷却后与第一中底板和/或鞋帮的下边缘固化成为一体。

由上述方法可知,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加工雪地靴的过程中,PU鞋底与鞋面通过注塑固化成为一体,而不是PU鞋底与鞋面通过胶水粘结,如此使得PU鞋底与鞋面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且两者的连接不易失效。由于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生产的雪地靴的鞋底为一体式注塑形成, 因此冬天踩雪和踩水后PU鞋底与鞋面也不会分离,有效的避免了鞋底开胶的问题。另外,本发明提供的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加工出的雪地靴的鞋底为PU底,材质较软柔软度好,且十分耐磨,大大提高了穿着者的舒适度,穿着现有技术中的雪地靴一般走路一个小时就会感到疲劳不舒服,而穿着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生产的雪地靴走路两个小时也不会感到疲劳不舒服。并且,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生产的雪地靴的鞋底为PU底,鞋底极为耐磨且不易折叠,经过大量试验得出,现有技术中的雪地靴鞋底一般弯折两万次便会折断,而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生产的雪地靴的鞋底弯折五万次仍不会断裂。现有技术中的雪地靴穿着一个月其粘结的鞋底便会磨损4%-5%,而发明的雪地靴的注塑成型鞋底穿着一个月其鞋底仅磨损2%左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修毛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该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雪地靴的鞋底开胶、雪地靴鞋底的柔软舒适度低以及耐磨性低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包括步骤:

S1:裁料,裁剪出标准尺寸的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和后套里;

即按照待加工雪地靴的尺码裁剪出标准尺寸的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和后套里。当待加工雪地靴的尺码不同时,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和后套里的标准尺寸也会不同,因此应该按照雪地靴的尺码进行裁剪。

S3:缝制,将修毛后的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和后套里缝制在一起形成鞋帮,且后套面和后套里之间设置有后港宝;

将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和后套里缝合形成鞋帮,具体地可以通过针车缝合,并且在后套面和后套里之间设置有后港宝,如此后港宝可以使鞋后跟硬挺不易变形。

S4:鞋帮缝制,将第一中底板与鞋帮缝制在一起形成鞋面;

鞋帮缝制可以为接帮缝制或者攀帮缝制,其中接帮缝制即将第一中底板与缝制步骤得到的鞋帮缝制在一起形成鞋面,具体地,应该将第一中底板的边缘与鞋帮的边缘通过针车缝制在一起。在针车缝制之前,还可以在鞋帮的下边缘处和第一中底板边缘设置一圈包边。攀帮缝制为将鞋帮套设在鞋楦上再与中底板缝制在一起,如此保证了鞋型的美观,不易变形。

S5:鞋底注塑,通过注塑机将PU(Polyurethane,甲料:乙二醇和乙料:异氰酸酯,混合后形成聚氨基甲酸酯)料与鞋面注塑形成一体并在鞋面下侧形成发泡冷却PU鞋底,即高温的PU料冷却后与鞋面固化成为一体。

即将接帮缝制步骤形成的鞋面置于注塑机的模具上方,通过注塑机将PU料与鞋面注塑形成一体且同时PU料在鞋面下侧形成PU鞋底,该步骤后形成雪地靴。高温的PU料注入模具的型腔中,并保持型腔内设定压力以防止高温的PU料外溢,高温的PU料冷却后与第一中底板和/或鞋帮的下边缘固化成为一体。

由上述方法可知,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加工雪地靴的过程中,PU鞋底与鞋面通过注塑固化成为一体,而不是PU鞋底与鞋面通过胶水粘结,如此使得PU鞋底与鞋面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且两者的连接不易失效。由于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生产的雪地靴的鞋底为一体式注塑形成,因此冬天踩雪和踩水后PU鞋底与鞋面也不会分离,有效的避免了鞋底开胶的问题。另外,本发明提供的皮毛一体雪地靴的制造工艺加工出的雪地靴的鞋底为PU底,材质较软柔软度好,且十分耐磨,大大提高了穿着者的舒适度,穿着现有技术中的雪地靴一般走路一个小时就会感到疲劳不舒服,而穿着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生产的雪地靴走路两个小时也不会感到疲劳不舒服。并且,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生产的雪地靴的鞋底为PU底,鞋底极为耐磨且不易折叠,经过大量试验得出,现有技术中的雪地靴鞋底一般弯折两万次便会折断,而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生产的雪地靴的鞋底弯折五万次仍不会断裂。现有技术中的雪地靴穿着一个月其粘结的鞋底便会磨损4%-5%,而本发明的雪地靴的注塑成型鞋底穿着一个月其鞋底仅磨损2%左右。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裁料和缝制之间还可以包括步骤S2:修毛,将鞋头面和后套里的边缘处的毛剔除,且鞋头面的鞋头处的修毛宽度为24-26mm,鞋头面的内外腰帮脚处和后套里的修毛宽度为13-15mm;

即为了便于缝合以及注塑,应该将鞋头面和后套里的边缘处的毛剔除,并且鞋头面的鞋头处的修毛宽度为24mm-26mm,鞋头面内外腰帮脚处和后套里的修毛宽度为13mm-15mm,其中修毛宽度是指修毛区域的宽度,即为修毛后鞋头面和后套里的外边缘距皮毛区域的最小距离。如此更加便于缝制操作。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鞋底注塑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6:鞋垫放置,将鞋垫置于鞋底注塑后形成的雪地靴内部。进一步地,鞋垫可以包括羊毛垫、位于所述羊毛垫下方的第二中底板以及夹设在羊毛垫和第二中底板之间的且位于后根部的内增高PU垫,其中PU垫的缓冲减震性能较好,羊毛鞋垫的保暖性好,大大提高了人们穿着雪地靴的舒适度。另外,羊毛垫、第二中底板和内增高TPU垫可以通过针车车合在一起,在此不作限定。其中,羊毛垫的毛长可以在12mm-16mm之间,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裁料,步骤裁料之前还包括步骤S0:制版,即分别按照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和后套里的标准尺寸制作多个标准版,且分别按照修毛后的鞋头面和后套里的带毛尺寸制作多个毛版。其中多个标准版分别为鞋头板、前筒板、后筒板、后套板和后套里板,多个毛版分别为鞋头毛版后套里毛版。毛版和标准版可以均为亚克力板或者纸板,亚克力板的厚度为2mm左右。毛版的标准尺寸即为修毛后带毛区域的标准尺寸。另外,还可以制作鞋头衬和后港宝的标准版,以便于裁剪鞋头衬和后港宝。

进一步地,裁料步骤具体为:分别按照多个标准版裁剪出标准尺寸的鞋头面、前筒面、后筒面、后套面和后套里。如此则直接按照标准版裁剪即可,不必重新画图纸。修毛步骤具体为:分别按照多个毛版对鞋头面和后套里进行修毛,且剔毛区域的尺寸为标准版与毛版的尺寸差,即毛版覆盖的区域留毛,毛版未覆盖的区域将毛提除。毛版的形状与标准版的形状相同,且毛版的尺寸小于标准版的尺寸。

其中,缝制包括步骤:

S31:将鞋头面和前筒面对齐并缝合;

具体地,可以在鞋头面和前筒面上均设置对应的记号点,对齐时只需将鞋头面的记号点和前筒面的记号点对齐即可保证鞋头面和前筒面的对齐。记号点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者两个等。另外,鞋头面和前筒面的缝合可以为外翻式缝合,在此不作限定。

S32:在后套面内侧贴后港宝,并将后套面与后套里贴合在一起形成后跟面;

具体地,后港宝可以加热后贴在后套面内侧,后港宝冷却后实现定型。后套面、后套里和后港宝之间可以相互粘结或者通过针车车合在一起。

S33:将后跟面与后筒面对齐并缝合;

同样地,也可以在后跟面与后筒面上均设置对应的记号点,对齐时只需将后跟面上的记号点与后筒面的记号点对齐即可保证后跟面与后筒面的对 齐。上述记号点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者两个等。另外,后跟面与后筒面的缝合可以为外翻式缝合,在此不作限定。

S34:将缝合后的鞋头面和前筒面与缝合后的后跟面与后筒面对齐缝合形成鞋帮。即将连接在一起的鞋头面和前筒面与连接在一起的后跟面与后筒面对齐并缝合。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雪地靴不易变形,在步骤将鞋头面和前筒面对齐并缝合之前,还包括步骤:在鞋头面的鞋头部位内侧设置弧形鞋头衬。即通过粘结的方式将弧形鞋头衬连接在鞋头面的鞋头部位内侧,即鞋头衬为鞋头面的一部分,鞋头面包括鞋头衬,鞋头衬的鞋头处的修毛宽度为24-26mm。其中鞋头衬可以为皮料或超纤,皮料和超纤的材质较硬,贴在鞋头面的鞋头部位后具有支撑作用,使其不易变形。

为了保证连接的稳固性,步骤将缝合后的鞋头面和前筒面与缝合后的后跟面与后筒面对齐并缝合形成鞋面中后跟面与鞋头面的连接方式为:将后跟面与鞋头面的连接边用胶水粘结后再通过针车缝制在一起。具体的,可以在后跟面与鞋头面的边缘均设置连接凸起,两者的连接凸起重叠后相互粘合,然后通过针车缝制在一起。

为了便于使鞋面与注塑模具贴合,步骤修毛中还可以包括将鞋头面和后套里的带毛区域的边缘的毛内斜修45°,其中带毛区域即为不剔除毛的区域。并且,剔毛后鞋头面内外腰的剔毛区域的厚度为2.0mm-3.0mm,剔毛后鞋头面除内外腰处的其它部位的剔毛区域的厚度为1.7-2.7mm,剔毛后后跟面的剔毛区域的厚度为2.6-3.6mm。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鞋码的精确度,剔毛后鞋头面的剔毛区域的厚度为2.1-2.2mm,剔毛后后跟面的剔毛区域的厚度为3.0-3.1mm。若修毛前鞋头面的厚度低于2.2mm便可仅将毛内斜修45°,若修毛前后跟面的厚度低于3.1mm便可仅将毛内斜修45°。

为了使雪地靴更加美观,其中鞋底注塑步骤中,PU鞋底可以包括颜色不同的两层,且两层分别通过两次注塑成型。即两次注塑在PU料中添加不同的调色剂即可。进一步地,两层的密度也可以不同,具体地上层的密度可以为0.42-0.48g/cm3,下层的密度可以为1.1-1.3g/cm3。当然,PU鞋底也可以仅通 过一次注塑成型,即PU鞋底为单密度,具体可以为0.52-0.058g/cm3,在此不作限定。

为了防止注塑过程鞋面变形,在步骤鞋底注塑之前还包括步骤:鞋楦定型,将鞋面套在鞋楦上加热定型后再冷却并干燥鞋面。如此有鞋楦的支撑可以防止鞋面变形,鞋底注塑步骤完成后再取出鞋楦即可。另外也可以将将鞋面蒸湿后套在鞋楦上加热定型后再冷却并干燥鞋面。

优选地,为了增加鞋底的功能,在步骤鞋帮缝制和鞋底注塑之间还可以包括步骤:填充中底材料,在第一中底板下侧注塑中底材料。其中中底材料可以为具有回弹性,减震,减重或者增加舒适度等功能的材料。该中底材料可以为整个鞋底状,或者只是脚掌部分、脚跟部分以及其他单一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注塑有中底材料。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