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6897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按扣,尤其是涉及由雄按扣主体或雌按扣主体、以及与这些雄按扣主体或雌按扣主体夹持坯料而连结的扣面或固定件构成的按扣。



背景技术:

作为按扣的一个类型,已为人们所知一种按扣,该按扣由树脂制的按扣主体和扣面构成,在按扣主体侧设置有铆接用的销,并且通过在使该销贯通坯料之后在扣面侧进行铆接,从而按扣主体与扣面一起被固定于坯料。在按扣是雄按扣的情况下,雄按扣主体也被称为扣座(socket),另外,在雌按扣的情况下,雌按扣主体也被称为扣销(stud)。与在使设置于固定件的铆接用的销贯通了坯料之后、在按扣主体侧进行铆接的以往的按扣相比,上述类型的按扣具有能够将按扣主体的轴向的厚度设计得较薄的优点。

在铆接用的销形成于按扣主体侧的上述类型的按扣中,在使贯通了坯料的销穿过了扣面的通孔之后,在扣面的外侧面(与面对坯料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侧的凹部进行铆接。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按扣主体和扣面安装到坯料上的状态下,销的铆接部会显露到扣面的外侧面侧,并且从使用者角度能够看到销的铆接部。因此,在例如流行性较高的衣服等中,存在那样类型的按扣的使用受到限制的情况。另外,在铆接用的销设置于固定件侧的按扣中,也存在如下情况:在按扣主体通过固定件而安装到坯料上的状态下,从按扣主体的外部能够看到销的铆接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使用者角度无法看到铆接用的销的铆接部的按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按扣,其包括:按扣主体;以及扣面,其与按扣主体夹持坯料并与按扣主体连结,所述按扣的特征在于,所述按扣主体具备:基座;铆接用的销,其从所述基座的、朝向所述坯料侧的内侧面突出;以及卡合部,其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与所述内侧面相反的一侧的外侧面,所述扣面包括:扣面主体,其包括扣面基座;以及金属制的鸡眼,其安装于所述扣面基座的、朝向所述坯料那一侧的内侧面,所述鸡眼具有筒部,该筒部用于在内部接纳已贯通了所述坯料的所述销,且在所述扣面基座的内侧面侧铆接所述销。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按扣主体侧设置有铆接用的销,且在使该销贯通了坯料之后,在安装到扣面的扣面主体的扣面基座的内侧面的金属制的鸡眼的筒部内对铆接用的销进行铆接,从而将按扣主体与扣面一起安装于坯料。鸡眼安装于扣面的扣面基座的、与坯料面对的内侧面,并且销也在鸡眼的筒部内在扣面基座的内侧面侧被铆接。因此,在按扣主体以及扣面安装到坯料上的状态下,销的铆接部不显露到扣面的外侧面侧,从使用者角度无法看到销的铆接部。

按扣存在雄按扣的形态和雌按扣的形态。雄按扣主体的卡合部和雌按扣主体的卡合部能够彼此卡合和脱离卡合。

在本发明中,出于确保安装强度的考虑,鸡眼是金属制的即可,且由例如铝合金、铜合金、铁合金、不锈钢等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在本发明中,按扣主体以及扣面主体能够由例如尼龙、丙烯酸(acryl)、abs等热塑性树脂、聚酯(polyester)等热硬化性树脂等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在按扣主体以及扣面主体是树脂制的情况下,在按扣主体以及扣面安装到坯料上的状态下,安装到扣面主体的扣面基座的内侧面的金属制的鸡眼被扣面基座、坯料隐藏而从外部无法看到。因此,按扣主体以及扣面从使用者角度看来全部是树脂制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鸡眼在所述筒部的、朝向坯料侧的端部具有薄壁部,该薄壁部封闭所述筒部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薄壁部被所述销穿破、且其厚度比筒部侧面的厚度薄。扣面中的鸡眼的筒部的薄壁部至少局部地封闭筒部的坯料侧端的开口,另外,薄壁部的厚度设定得比筒部侧面的厚度(筒部的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的间隔)薄。这样的薄壁部被贯通了坯料的按扣主体的销穿破而变形,并与被铆接的销接触。由此,薄壁部以被铆接的销不从鸡眼的筒部轻易地脱出的方式起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薄壁部在其中心具有孔。通过在鸡眼的薄壁部的中心设置有孔,从而薄壁部能够被按扣主体的销从孔容易地穿破而变形。另外,通过在薄壁部的中心的孔中接纳销的顶端,从而能够进行销与鸡眼的筒部之间的中心对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扣面基座的内侧面上的中心部形成有凹坑。通过在扣面主体的扣面基座的内侧面上设置凹坑,从而使穿破了扣面的鸡眼的薄壁部的按扣主体的销从其顶端与扣面基座的内侧面的凹坑抵接起开始塑性变形。因此,所述凹坑起到促进销不向周向偏置地被铆接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扣面主体的扣面基座的内侧面上的中心部形成有圆锥状的突起。通过在扣面主体的扣面基座的内侧面上的中心部设置有圆锥状的突起,从而使穿破了扣面的鸡眼的薄壁部的按扣主体的销从其顶端与扣面基座的内侧面的圆锥状的突起抵接起开始塑性变形。因此,所述突起起到促进销不向周向偏置地被铆接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按扣,该按扣包括:按扣主体;以及固定件,其与按扣主体夹持坯料并与按扣主体连结,所述按扣的特征在于,所述按扣主体包括:按钮部件,其包括基座;以及金属制的鸡眼,其安装于所述基座的、朝向所述坯料侧的内侧面,所述按钮部件具备卡合部,该卡合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与所述内侧面相反的一侧的外侧面,所述固定件具备:固定件基座;以及铆接用的销,其从所述固定件基座的、朝向所述坯料侧的内侧面突出,所述鸡眼具有筒部,该筒部用于在内部接纳已贯通了所述坯料的所述销,且在所述按钮部件的基座的内侧面侧铆接所述销。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固定件侧设置有铆接用的销,并在使该销贯通了坯料之后,在安装到按扣主体的基座的内侧面的金属制的鸡眼的筒部内对铆接用的销进行铆接,从而将按扣主体与固定件一起安装于坯料。鸡眼安装于按扣主体的按钮部件的基座的、与坯料面对的内侧面,并且销也在鸡眼的筒部内在按钮部件的基座的内侧面侧被铆接。因此,在按扣主体以及固定件安装到坯料上的状态下,销的铆接部不显露到按扣主体的外侧面侧,从使用者角度无法看到销的铆接部。

在本发明中,出于确保安装强度的考虑,鸡眼是金属制的即可,且由例如铝合金、铜合金、铁合金、不锈钢等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在本发明中,按钮部件以及固定件能够由例如尼龙、丙烯酸、abs等热塑性树脂、聚酯等热硬化性树脂等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在按钮部件以及固定件是树脂制的情况下,在按扣主体以及固定件安装到坯料上的状态下,安装到按扣主体的基座的内侧面的金属制的鸡眼被基座、坯料隐藏而从外部无法看到。因此,按扣主体以及固定件从使用者角度看来全部是树脂制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鸡眼在所述筒部的、朝向坯料侧的端具有薄壁部,该薄壁部封闭所述筒部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薄壁部被所述销穿破、且其厚度比筒部侧面的厚度薄。按扣主体中的鸡眼的筒部的薄壁部至少局部地封闭筒部的坯料侧端的开口,另外,薄壁部的厚度设定得比筒部侧面的厚度(筒部的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的间隔)薄。这样的薄壁部被贯通了坯料的固定件的销穿破而变形,并与被铆接的销接触。由此,薄壁部以被铆接的销不从鸡眼的筒部轻易地脱出的方式起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薄壁部在其中心具有孔。通过在鸡眼的薄壁部的中心设置有孔,从而薄壁部能够被固定件的销从孔容易地穿破而变形。另外,通过薄壁部的中心的孔中接纳销的顶端,从而能够进行销与鸡眼的筒部之间的中心对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按钮部件的基座的内侧面上的中心部形成有凹坑。通过在按钮部件的基座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凹坑,从而使穿破了按扣主体的鸡眼的薄壁部的固定件的销从其顶端与按钮部件的基座的内侧面上的凹坑抵接起开始塑性变形。因此,所述凹坑起到促进销不向周向偏置地被铆接的作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一方面,通过在使设置于按扣主体侧的铆接用的销贯通了坯料之后,在安装到扣面的扣面主体的扣面基座的内侧面上的金属制的鸡眼的筒部内进行铆接,从而在按扣主体以及扣面安装到坯料上的状态下,销的铆接部不显露到扣面的外侧面侧,从使用者角度无法看到销的铆接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过在使设置于固定件侧的铆接用的销贯通了坯料之后,在安装到按扣主体的基座的内侧面上的金属制的鸡眼的筒部内进行铆接,从而在按扣主体以及固定件安装到坯料上的状态下,销的铆接部不显露到按扣主体的外侧面侧,从使用者角度无法看到销的铆接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即将将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按扣的雄按扣向坯料安装之前的配置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组装鸡眼(eyelet)之前的扣面主体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截面图。

图4是鸡眼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4的b-b线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在将雄按扣安装于坯料的工序中,雄按扣主体的销靠近扣面的鸡眼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在将雄按扣安装于坯料的工序中,雄按扣主体的销穿破扣面的鸡眼的薄壁部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在将雄按扣安装于坯料的工序中,雄按扣主体的销的顶端部与扣面的扣面基座的内侧面上的凹坑抵接而开始塑性变形后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即将将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按扣的雌按扣向坯料安装之前的配置结构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雄按扣和雌按扣卡合后的状态的截面图,在该图中省略了坯料。

图11是表示扣面的变形例的截面图,雄主体的销的顶端部被一起图示。

图12是雄按扣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3是雌按扣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标号说明]

10、10a:扣面;11、11a:扣面主体;12:扣面基座;12a扣面基座12的内侧面;12b:扣面基座12的外侧面;14:环状突起;15:凹部;16:微小隆起部;17:凹坑;17a:突起;20、20a:鸡眼;21:圆筒部(筒部);22:凸缘部;23:薄壁部;24:销接收部;25:小孔(孔);25a:狭缝(切口);30:雄按扣主体(雄主体);31:基座;31a:基座的内侧面;31b:基座的外侧面;32:雄侧卡合部;33:销;33a:销的顶端;40:雌按扣主体(雌主体);41:基座;41a:基座的内侧面;41b:基座的外侧面;42:雌侧卡合部;43:销;50:固定件;51:固定件基座;51a:固定件基座的内侧面;52:销;60:雄按扣主体(雄主体);60a:雄按钮部件;61:基座;61a:基座的内侧面;61b:基座的外侧面;62:雄侧卡合部;65:凹部;66:微小隆起部;67:凹坑;70:雌按扣主体(雌主体);70a:雌按钮部件;71:基座;71a:基座的内侧面;71b:基座的外侧面;72:雌侧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那样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以及均等的范围内适当变更等。图1是表示即将将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按扣的雄按扣向坯料1安装之前的配置结构的截面图。该按扣由被称为扣销(stud)的雄按扣主体(以下也简称为“雄主体”)30和扣面10构成。以下,对于雄主体30和扣面10的上下方向,设为基于图1的纸面的上下方向。雄主体30是树脂成形品,具备:圆板状的基座31;圆环状的雄侧卡合部32,其从基座31的外侧面31b与基座31呈同心状向上方突出;以及实心的铆接用的销33,其从基座31的内侧面31a的中央与基座31呈同心状向下方突出。当雄主体30安装于坯料1时,基座31的内侧面31a是基座31的与坯料1面对的一侧的面。雄侧卡合部32能够相对于随后论述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雌按扣主体40的雌侧卡合部42(或以往的雌按扣主体的卡合部)卡合和脱离卡合。雄侧卡合部32在其外周面的上方侧具有外径稍微扩大的扩径部32a。雄侧卡合部32的外径在扩径部32a处扩大之后向上端逐渐缩小。

雄主体30的销33的外径在上半部大致恒定,在下半部向顶端(下端)逐渐缩小,顶端33a变尖细。在基座31的内侧面31a处的销33的基端(上端)的周围设置有向下方稍微地突出的环状凸部34。环状凸部34与销33的基端之间以相对地向上方呈环状的方式凹陷。当雄主体30如随后论述那样与扣面10一起安装到坯料1上时,环状凸部34通过将坯料1向扣面10侧推压,从而起到防止雄主体30相对于坯料1旋转的作用。在雄主体30中,通过将用于将雄主体30自身安装于坯料1的铆接用的销33设置于雄主体30侧而不设置于扣面10侧,从而能够将安装到坯料1上时的雄主体30的厚度、即从基座31的内侧面31a到雄侧卡合部32的上端的间隔尽量设计得较薄。在雄主体30中,雄侧卡合部32的从基座31突出的突出长度比销33的从基座31突出的突出长度短。详细情况将会在后面论述,通过使向下方贯通了坯料1的销33在扣面10侧进行铆接从而使雄主体30固定于坯料1。

扣面10由作为树脂成形品的扣面主体11、以及作为组装于扣面主体11的金属制的部件的鸡眼20构成。图2是组装鸡眼20之前的扣面主体11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截面图。扣面主体11具备:圆板状的扣面基座12;环状的周侧部13,其从扣面基座12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向上方延伸;以及环状突起14,其在比周侧部13稍微靠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从扣面基座12的内侧面12a向上方突出。当扣面10向坯料1、2安装时,扣面基座12的内侧面12a是扣面基座12中的面对坯料1、2的一侧的面。环状突起14是为了将鸡眼20固定于扣面主体11而如随后论述那样被铆接的部分。周侧部13和环状突起14是相同的高度。环状突起14的半径方向上的厚度设计成向上方稍微地逐渐变薄。由此,环状突起14在进行鸡眼20的固定时易于铆接。扣面基座12的外侧面12b是向下方稍微凸起的球面状,且与周侧部13的外周面平缓地相连。有时会在扣面10的外侧面12b上利用印刷、刻印等方式而印有标识(logo)等。在扣面基座12的内侧面12a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较浅的凹部15。在环状突起14的半径方向内侧,内侧面12a中的比凹部15更靠半径方向外侧的部分是与扣面主体11的轴线垂直的水平面。在凹部15形成有向上方稍微地隆起的环状的微小隆起部16。凹部15从半径方向外侧端朝向微小隆起部16稍微地逐渐变深,并且圆形的凹坑17被限定于微小隆起部16的半径方向内侧。即、凹坑17由微小隆起部16的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的侧面、以及扣面基座12的内侧面12a中的作为微小隆起部16的半径方向内侧部分的水平的底面而限定。此外,凹坑未必需要是圆形,也可以是以扣面基座12的中央为中心轴线的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状。微小隆起部16的沿着半径方向的截面以大致三角形状向上方突出。微小隆起部16的上端位于比从内侧面12a上的凹部15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起的假想延长面稍微靠下方的位置。

图4是鸡眼20的俯视图,图5是沿图4的b-b线的截面图。鸡眼20是由铝合金、胴合金、铁合金、不锈钢等形成的金属制的部件,并且具备:作为筒部的圆筒部21;板状的凸缘部22,其从圆筒部21的下端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以及薄壁部23,其以从圆筒部21的上端向半径方向内侧且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延伸。薄壁部23局部地覆盖圆筒部21的朝向坯料1侧的上端开口。

另外,薄壁部23的厚度比圆筒部21的侧面的厚度(圆筒部21的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的间隔)薄。另外,薄壁部23以朝向圆筒部21的中心轴线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倾斜,因此,薄壁部23的顶面成为朝向圆筒部(21)的中央凹陷的形状。圆筒部21的直径大致恒定。凸缘部22以从圆筒部21的下端向半径方向外侧稍微向上方倾斜的方式延伸。圆筒部21和凸缘部22是大致恒定的相同的厚度。薄壁部23的厚度从半径方向外侧端(圆筒部21的上端)向半径方向内侧端逐渐变薄。薄壁部23的厚度在半径方向外侧端最厚,但是,即使是该最厚的部分,也比圆筒部21、凸缘部22的厚度薄。薄壁部23在半径方向内侧的中央部包括销接收部24,并且,与薄壁部23中的、比中央部更靠半径方向外侧的部分相比,该销接收部24相对于水平向下方的倾斜角度更大。销接收部24的中心开口为小孔(孔)25。而且,在销接收部24中,沿着周向设置有多个(在图4中是六个)从小孔25向半径方向外侧连续的切口或者狭缝25a。

在图1中示出鸡眼20被组装到扣面主体11以后的状态下的扣面10。当将鸡眼20向扣面主体11安装时,在将鸡眼20的凸缘部22配置到扣面主体11的扣面基座12的内侧面12a上的环状突起14的半径方向内侧之后,利用未图示的冲头,以使环状突起14向半径方向内侧倒伏的方式进行铆接。由此,鸡眼20的凸缘部22凭借被铆接的环状突起14而被固定,从而鸡眼20被安装于扣面主体11。鸡眼20的凸缘部22的外径设计成比扣面主体11的环状突起14的内径稍小。在安装到扣面主体11的状态下,鸡眼20的高度比扣面主体11的周侧部13的高度稍高。鸡眼20的圆筒部21的内径比扣面主体11的环状突起14的直径稍大、且比凹部15的直径稍小。环状突起14的直径与雄主体30的销33的最大外径大致相同。

当将雄主体30向坯料1安装时,从图1的状态使雄主体30下降。在此,雄主体30被保持于未图示的安装装置的上模,另外,扣面10被载置于下模(图中未示出)。并且,通过使上模朝向下模下降,从而使雄主体30下降。由此,雄主体30的销33在向下方穿透了坯料1之后,如下所述在扣面10的鸡眼20的圆筒部21内被铆接。首先,贯通了坯料1的销33的顶端33a从图6的状态起,与鸡眼20的圆筒部21的薄壁部23的销接收部24和小孔25抵接。此时,销接收部24和小孔25起到进行销33与鸡眼20的圆筒部21之间的中心对齐的作用。接下来,如图7所示,销33从小孔25和销接收部24穿破薄壁部23而进入鸡眼20的圆筒部21内部。此时,由于在销接收部24中从中心的小孔25向半径方向外侧形成有多个狭缝25a,另外,薄壁部23形成得比较薄,因此,薄壁部23不影响圆筒部21的形状,且被销33容易地穿破而变形。再接下来,如图8所示,销33的顶端33a与凹坑17抵接而开始塑性变形,所述凹坑17位于被下模(图中未示出)支撑的扣面10的扣面基座12的内侧面12a上的微小隆起部16的半径方向内侧。在该塑性变形即铆接的初始阶段,销33的顶端33a在被微小隆起部16包围着的凹坑17处开始在轴向上变扁,并填埋微小隆起部16的半径方向内侧(参照图8)。在该铆接的初始阶段,销33以填埋微小隆起部16的半径方向内侧区域(凹坑17)的方式变形,促进销33不向周向偏置地被铆接。之后,销33以充满鸡眼20的圆筒部21内的空间的方式被铆接(参照图10)。如图10所示,铆接完成后的销33的外径从基座31侧的基端(上端)向扣面基座12侧的下端附近变大,另外,薄壁部23由于被半径比较小的销33的基端侧的外周面穿破而变形成与圆筒部21的内周面接近。由于变形后的薄壁部23使圆筒部21的上方开口部的直径缩小,并且薄壁部23的顶端与销33接触,因此被铆接的销33不会从鸡眼20的圆筒部21轻易地脱出。而且,由于雄主体30的销33在扣面基座12的内侧面12a侧在鸡眼20的圆筒部21内被铆接,因此,被铆接的销33不显露到扣面基座12的外侧面12b侧,从使用者角度无法看到销33。再者,在雄主体30和扣面10安装到坯料1上的状态下,扣面10中的金属制的鸡眼20被扣面主体11和坯料1隐藏,从外部无法看到鸡眼20。因此,从使用者角度看来,由雄主体30和扣面10构成的雄按扣全部是树脂制的。

图9是表示即将将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按扣的雌按扣向坯料2安装之前的配置结构的截面图。该按扣由被称为扣座(socket)的雌按扣主体(以下简称为“雌主体”)40和扣面10构成。由于扣面10与和雄主体30一起论述的上述的扣面10相同,因此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说明。以下,对于雌主体40的上下方向,设为基于图9的纸面的上下方向。雌主体40是树脂成形品,且具备:圆板状的基座41;圆环状的雌侧卡合部42,其从基座41的外侧面41b与基座41呈同心状向下方突出;以及实心的铆接用的销43,其从基座41的内侧面41a的中央与基座41呈同心状向上方突出。当雌主体40向坯料2安装时,基座41的内侧面41a是基座41中的面对坯料2的一侧的面。除了雌侧卡合部42之外,雌主体40具有与雄主体30实质上相同的形态,雌主体40的销43与雄主体30的销33实质上相同。雌侧卡合部42能够相对于上述雌主体30的雄侧卡合部32(或以往的雌按扣主体的卡合部)卡合和脱离卡合。雌侧卡合部42在其内周面的下方侧具有内径稍微缩小的缩径部42a。雌侧卡合部42的内径在缩径部42a缩小了之后,向下端逐渐扩大。雌侧卡合部42的外径向下端逐渐缩小。通过使向上方贯通了坯料2的销43在扣面10的鸡眼20的圆筒部21内进行铆接,从而使雌主体40固定于坯料2。此时,雌主体40的销43以与上述的雄主体30的销33相同的方式被铆接。由于雌主体40的销43在扣面基座12的内侧面12a侧在鸡眼20的圆筒部21内被铆接,因此被铆接的销43不显露到扣面基座12的外侧面12b侧,从使用者角度无法看到销43。而且,在雄本体30和扣面10安装到坯料1上的状态下,扣面10中的金属制的鸡眼20被扣面主体11和坯料1隐藏,从外部无法看到鸡眼20。因此,从使用者角度看来,由雄本体30和扣面10构成的雄按扣全部是树脂制的。

图10是表示已述的雄按扣和雌按扣卡合后的状态的截面图,在该图中省略了坯料1、2。在该状态下,雄主体30的雄侧卡合部32与雌主体40的雌侧卡合部42结合。对于雄按扣和雌按扣中任一者,雄主体30和雌主体40各自的销33、43的被铆接的部分也从外部、即从使用者角度无法看到销33、43。另外,由于各扣面10的金属制的鸡眼20也从外部无法看到鸡眼20,因此雄按扣和雌按扣看来犹如全部是树脂制的。

图1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按扣中的扣面的变形例的扣面10a的截面图,出于方便,雄主体30的销33的顶端部被一起图示。尽管图11中的销也可以是雌主体40的销43,但在图11中将销作为雄主体30的销33而进行说明。扣面10a由扣面主体11a和鸡眼20构成。由于鸡眼20与已述的扣面10的鸡眼20相同,因此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说明。扣面主体11a在如下几点与扣面主体11不相同。即、在扣面主体11a中,在形成于扣面基座12的内侧面12a上的凹部15中,没有设置环状的微小隆起部16和凹坑17,在凹部15的中心部形成有向上方稍微地隆起的圆锥状的突起17a。对于扣面主体11a,除了突起17a以外,标注与扣面主体11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说明。突起17a的顶端位于比凹部15靠半径方向外侧的内侧面12a的假想延长面稍微靠下方的位置。当使用扣面10a将雄主体30向坯料(图中未示出)安装时,穿透了坯料的雄主体30的销33刺穿鸡眼20的薄壁部23而进入圆筒部21内部,并且销33的顶端33a与突起17a抵接后开始塑性变形。突起17a促进销33不向周向偏置地被铆接。此外,该突起17a也可以与前述的实施例的凹坑17一起设置。即、能够在凹坑17的中央设置圆锥状的突起17a。

以上,对铆接用的销33、43设置于按扣主体30、40侧,且金属制的鸡眼20安装到扣面10侧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如下所述,能够将铆接用的销设置于固定件侧,将鸡眼设置于按扣主体侧。图12是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按扣的雄按扣的截面图。雄按扣由雄按扣主体(雄主体)60和树脂制的固定件50构成。雄主体60由树脂制的雄按钮部件(以下称为“雄部件”)60a和金属制的鸡眼20a构成。以下,对于雄主体60和固定件50的上下方向,设为基于图12的纸面的上下方向。固定件50具备:圆板状的固定件基座51;以及铆接用的销52,其从固定件基座51的内侧面51a侧向上方突出。当进行雄部件60a的安装时,固定件基座51的内侧面51a与坯料面对。固定件基座51的外侧面51b是稍微凸起的凸球面状。固定件基座51的内侧面51a侧包括:外侧环状面51c,其位于半径方向外侧端部且沿着水平;凹部51d,其在外侧环状面51c的半径方向内侧相对于外侧环状面51c向下方凹陷;以及环状隆起部51e,其在销52的基端(下端)与外侧环状面51c的大致中间处向上方隆起。凹部51d在与销52的基端相邻的部分最深,且从环状隆起部51e到外侧环状面51c逐渐变浅。环状隆起部51e的截面是矩形形状,并且环状隆起部51e的水平的上端面位于比从外侧环状面51c形成的假想延长面稍微靠下方的位置。

雄部件60a具备:圆板状的基座61;实心的雄侧卡合部62,其从基座61的外侧面61b向上方突出;以及环状突起63,其设置于基座61的内侧面61a上,且用于固定鸡眼20a。基座61的内侧面61a上的环状突起63的半径方向内侧是与已述的扣面10的扣面基座12的内侧面12a实质上相同的形态。即、在基座61的内侧面61a设置有凹部65,在凹部65形成有环状的微小隆起部66,圆形的凹坑67被限定于微小隆起部66的半径方向内侧。由于鸡眼20a的尺寸虽然不同,但具有与鸡眼20实质上相同的构造,因此使用与鸡眼20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说明。即、鸡眼20a具备圆筒部21、凸缘部22以及薄壁部23,并且薄壁部23包括形成有狭缝的销接收部和小孔。当将鸡眼20a向雄部件60a安装时,在将鸡眼20a配置到雄部件60a的基座61的内侧面61a上的环状突起63的半径方向内侧之后,将环状突起63向半径方向内侧铆接。由此,鸡眼20a安装于雄部件60a。通过使向上方贯通了坯料(图中未示出)的固定件50的销52在雄主体60的鸡眼20a的圆筒部21内进行铆接,从而使雄主体60固定于坯料。此时,固定件50的销52以与上述的雄主体30的销33实质上相同的方式被铆接。由于固定件50的销52在雄部件60a的基座61的内侧面61a侧在鸡眼20a的圆筒部21内被铆接,因此被铆接的销52不显露到基座61的外侧面61b侧,从使用者角度无法看到销52。而且,在雄主体60和固定件50安装到坯料上的状态下,雄主体60中的金属制的鸡眼20a被雄部件60a和坯料隐藏,从外部无法看到鸡眼20a。因此,从使用者角度看来,由雄主体60和固定件50构成的雄按扣全部是树脂制的。

图13是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按扣的雌按扣的截面图。雌按扣由雌按扣主体(雌主体)70和树脂制的固定件50构成。由于固定件50与和雄本端60一起论述的上述的固定件相同,因此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说明。雌主体70由树脂制的雌按钮部件(以下称为“雌部件”)70a和金属制的鸡眼20a构成。由于鸡眼20a与和雄主体60的雄部件60a一起论述的上述的鸡眼相同,因此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说明。以下,对于雌主体70的上下方向,设为基于图13的纸面的上下方向。雌部件70a具备:圆板状的基座71;圆环状的雌侧卡合部72,其从基座71的外侧面71b向下方突出;以及环状突起73,其设置于基座71的内侧面71a上,且用于固定鸡眼20a。基座71的内侧面71a上的环状突起73的半径方向内侧是水平面。当将鸡眼20a向雌部件70a安装时,在将鸡眼20a配置到雌部件70a的基座71的内侧面71a上的环状突起73的半径方向内侧之后,将环状突起73向半径方向内侧铆接。由此,鸡眼20a安装于雌部件70a。通过使向下方贯通了坯料(图中未示出)的固定件50的销52在雌主体70的鸡眼20a的圆筒部21内铆接,从而使雌主体70固定于坯料。此时,固定件50的销52与雌部件70a的基座71的内侧面71a抵接而被铆接。因此,被铆接的销52不显露到基座71的外侧面71b侧,从使用者角度无法看到销52。另外,在雌主体70和固定件50安装到坯料上的状态下,雌主体70中的金属制的鸡眼20a被雌部件70a和坯料隐藏,从外部无法看到鸡眼20a。因此,从使用者角度看来,由雌主体70和固定件50构成的雌按扣全部是树脂制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