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垫及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271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衬垫及护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用于足底筋膜炎等的预防或治疗的衬垫,以及具备该衬垫的护具。



背景技术:

人足部的多块骨头被组合成弓状(arch)并支持体重。而且,沿脚底弓像弓弦一样地形成有足底筋膜(又称足底腱膜)。然而,在因长时间的步行、跑步等的运动而足底筋膜过度地伸长时,足底筋膜将产生炎症。产生炎症的足底筋膜无法保持弓形状而下降,足底筋膜炎(又称足底腱膜炎)将会发病。

以往,为了防止引起这样的足底筋膜炎的因素,即脚底弓的下降,提出在脚心的脚弓的部分设置衬垫的各种矫正器械(orthoses)(专利文献1-4)。

在像专利文献1那样的附有衬垫的鞋垫的情况下,在房间内活动时、睡眠时等未穿鞋的状态、脚未接触地面的状态下,无法获得利用衬垫的脚弓的上推效果。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用附有衬垫的束带将脚弓及脚踝等绑紧的护具的情况下,存在脚踝等脚弓以外被绑紧而导致血液运行被阻碍、产生疼痛的可能性。

对此,根据专利文献3的附有衬垫的绑带、专利文献4的附有衬垫的袜子,能够将脚弓以外的绑紧抑制在最低限度,并持续获得衬垫的推上效果。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1999/033417号(1999年7月8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25326号公报(2009年6月11日公开)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平10-512461号公报(1998年12月2日公开)

专利文献4:日本实用新型第3101370号公报(2004年2月18日登记)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足骨复杂地组合,主要的足骨一旦错位,足骨整体的组合崩溃,发生脚底弓的下降。因此,为了防止脚底弓的下降,考虑足骨的构造、特性并通过衬垫支持脚心的适当位置是重要的。

然而,关于专利文献3及4,未成为考虑足骨的结构的衬垫形状,存在不能够充分地抑制脚底弓的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地抑制脚底弓的下降,且能够有助于足底筋膜炎等的预防或治疗的衬垫及具备该衬垫的护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衬垫,其特征在于,其被护具具备,该护具具有由伸缩性布料制成的主体部,该主体部包括足底部以及与该足底部连接的足背部,该衬垫支持脚心的脚底弓,所述衬垫配置在所述足底部,且在与脚心的舟状骨对应的部分具有顶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实现以下效果,能够提供一种衬垫及具备该衬垫的护具,该衬垫支持舟状骨使其不会错位,有效地抑制脚底弓的下降,能够有助于足底筋膜炎等的预防或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护具的俯视图,(a)示出护具的背面侧,(b)示出护具的表面侧。

图2是示出将图1所示出的护具穿在脚(右脚)上的状态的侧视图,(a)示出从脚的内侧的观察的状态,(b)示出从脚的外侧观察的状态。

图3是图1的(a)所示出的护具的A-A’截面图。

图4的(a)是示出图3所示出的衬垫的顶视图,(b)是(a)所示出的衬垫的B-B’截面图,(c)是在从第一倾斜面侧观察(a)所示出的衬垫的情况下的侧视图。

图5的(a)是示出在从脚(右脚)的内侧观察的情况下的骨骼的侧视图,(b)是示出在从脚的底侧观察的情况下的骨骼的底视图。

图6是示出将衬垫安装在图1所示出的足底部的方法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护具的俯视图,(a)示出护具的背面侧,(b)示出护具的表面侧。

图8是示出将图7所示的护具穿在脚(右脚)上的状态的侧视图,(a)示出从脚的内侧观察的状态,(b)示出从脚的外侧观察的状态。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护具的外观图。

图10是示出将图9所示的护具穿在脚(右脚)后的状态的侧视图,(a)示出从脚的内侧观察的状态,(b)示出从脚的外侧观察的状态。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护具的外观图。

图12是示出将图11所示出的护具穿在脚(右脚)上的状态的侧视图,(a)示出从脚的内侧观察的状态,(b)示出从脚的外侧观察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51、61、71:主体部;2:衬垫;3:第一固定件(固定件);11:足底部;12:足背部;16:绑紧部;21:第一端部;22:第二端部;24:顶部;25:第一倾斜面;26:第二倾斜面;31:第一钩面部(固定件);32:第一绒面部(固定件);100、101、102、103:护具;111:第一伸缩性布料(伸缩性布料);112:第二伸缩性布料(伸缩性布料);113:第一低反弹布料(低反弹布料);114:第二低反弹布料(低反弹布料);F:脚(右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基于图1至图6进行如下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具备本发明所涉及的衬垫的护具的一例进行说明。

[护具100的结构]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护具100的俯视图,图1的(a)示出护具100的背面侧1a,图1的(b)示出护具100的表面侧1b。另外,图2是示出将图1所示出的护具100穿在脚(右脚)F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的(a)示出从脚F的内侧的观察的状态,图2的(b)示出从脚F的外侧观察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护具100,是一种卷绕在脚F的周向,通过衬垫2支持脚心的脚底弓的护具。

如图1及图2所示,护具100具备:主体部1、衬垫2、以及第一固定件3。

(主体部1)

主体部1是被卷绕在脚F的周向的绑带。主体部1包括:配置在脚心的足底部11,以及配置在脚背的足背部12。主体部1是在脚F的宽度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在主体部1被卷绕在脚F的周向的情况下,主体部1的中央部即足底部11被配置在脚心,主体部1的两端部即足背部12被配置在脚背。

该主体部1由伸缩性高的布料(伸缩性布料)制成。伸缩性布料优选为透气性、吸湿性良好的伸缩性布料。例如,优选为绵、麻、毛、丝等天然纤维,或聚酯、尼龙、人造丝、丙烯酸等化学纤维等做成伸缩性布料。

在足底部11的内部安装有衬垫2。护具100的可伸缩的主体部1被拉伸,并被卷绕在脚F的周向。护具100通过主体部1使衬垫2压接在脚心并支持舟状骨,由此支持脚底弓。

关于该主体部1,足背部12的面积(在脚F的长度方向上的足背部12的宽度),比足底部11的面积(在脚F的长度方向上的足底部11的宽度)小。由于足背部12的伸缩性布料的面积小,由此紧固力变弱,因此能够降低对脚背的压迫。

(衬垫2)

衬垫2是一种支持舟状骨使其不会错位,有效地抑制脚底弓的下降的部件。衬垫2具有形状恢复性。即,衬垫2在负重被施加时变形,在负重被解除时恢复。

图3是图1的(a)所示出的护具100的A-A’截面图。如图3所示,衬垫2配置在足底部11,使示出的衬垫2的最大高度的部分即顶部24在足底部11的背面1a侧(抵接在脚F的一侧)突出。

具体地,衬垫2被夹入第一伸缩性布料(伸缩性布料)111和第二伸缩性布料(伸缩性布料)112之间,其中,第一伸缩性布料(伸缩性布料)111形成足底部11的背面1a,第第二伸缩性布料(伸缩性布料)112形成足底部11的表面1b。

在衬垫2和第一伸缩性布料111之间,夹设有第一低反弹布料(低反弹布料)113。另外,在衬垫2和第二伸缩性布料112之间,夹设有第二低反弹布料(低反弹布料)114。第一反弹布料113及第二反弹布料114由与衬垫2相比低反弹的聚氨酯片等制成。

在衬垫2和第一伸缩性布料111之间夹设第一低反弹布料113,在衬垫2和第二伸缩性布料112之间夹设第二低反弹布料114,由此,能够将步行时等的施加在脚心的冲击吸收。因此,能够减轻对脚的负担,且足底部11沿着脚心的凹凸,因此能够使护具100的穿戴感提高。

然而,不存在将第一低反弹布料113及第二低反弹布料114这两者设置在主体部的必要性。因此,将第一低反弹布料113及第二低反弹布料114中的任一者设置在主体部1即可。

衬垫2由毛、聚氨酯、胶乳、聚乙烯、酯、聚酰胺、聚烯烃、聚氯乙烯、硅树脂等制成。从加工性的观点来看,衬垫2优选是由聚氨酯制成的,特别优选是由聚氨酯泡沫制成的。另外,通过使用聚氨酯泡沫,透气性的提高和轻量化成为可能。

此外,在衬垫2因使用而形状恢复性下降时,变得不能够用衬垫2来适当地支持舟状骨。因此,为了重复使用衬垫2,衬垫2优选为由难以因使用而形状恢复性下降的原材料制成。

另外,衬垫2优选为,由在施加强的负重的情况下不会下沉、且在施加弱的负重的情况下能够显示出柔软的弹力性的原材料制成。由此,不会伴随不快、疼痛,就能够由衬垫2适当地支持舟状骨。

进一步地,衬垫2优选为由机械加工制法成形。由此,由于能够使衬垫2的密度均一,因此能够使对脚心的穿着压力固定。此外,衬垫2的详情后述。

(第一固定件3)

第一固定件3是将带状的主体部1可打开地系上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粘扣带作为第一固定件3。第一固定件3包括:第一钩面部31、以及第一绒面部32。

第一钩面部31设置在足背部12,其位于主体部1的背面1a的一端侧。并且,第一绒面部32设置在足背部12,其位于主体部1的表面1b的另一端侧,将第一钩面部31和第一绒面部32揭开压合,由此在足背部12处主体部1变得能够打开。

此外,关于第一固定件3的种类,是将主体部1能够打开地系上的部件即可,不做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使用挂钩(hook)或子母扣作为第一固定件3。但是,通过使用粘扣带作为第一固定件3,能够调整将脚F在周向绑紧的强度。因此,优选使用粘扣带作为第一固定件3。

这样结构的护具100,通过主体部1,衬垫2总是被压接于脚底弓。因此,即使在脚F从地面离开的情况,也能够由衬垫2支持脚底弓。因此,在护具100被穿在脚F时,舟状骨的位置被适当地保持,其结果为,能够持续地获得抑制脚底弓下降的效果。

[衬垫2的详情]

图4的(a)是示出图3所示出的衬垫2的顶视图,图4的(b)是(a)所示出的衬垫2的B-B’截面图,图4的(c)是图4的(a)所示出的衬垫2在从第一倾斜面25侧观察的情况下的侧视图。

如图4的(a)所示,衬垫2在俯视视图上具有大致半圆的形状。衬垫2包括第一端部21,其配置在脚心的内侧,沿脚F的长度方向大致直线地延伸。另外,衬垫2还包括第二端部22,其配置在脚心的外侧,延伸为向脚F的内侧弯曲的圆弧状,并与该第一端部21连接。

另外,衬垫2包括向脚心突出的棱线23。棱线23沿脚F的长度方向大致直线地延伸。衬垫2在棱线23的中央部高度(厚度)变为最大。显示出该最大高度的棱线23的部分成为衬垫的顶部24。

如图4的(b)所示,在垂直于脚F的长度方向、且经过顶部24的平面上进行切割,得出的截面B-B’上,顶部24位于接近第一端部21侧。衬垫2包括第一倾斜面25,其从顶部24向第一端部21(脚心的内侧)急倾斜。另外,衬垫2还包括第二倾斜面26,其从顶部24向第二端部22(脚心的外侧)缓倾斜。

此外,第一倾斜面25作为将顶部24和第一端部21连结的整体,与第二倾斜面26相比倾斜度(平均倾斜度)相对大即可。同样地,第二倾斜面26作为将顶部24和第二端部22连结的整体,与第一倾斜面25相比,倾斜度(平均倾斜度)相对小即可。另外,第一倾斜面25及第二倾斜面26也可以是倾斜度逐步改变(例如,分两段倾斜)。

如图4的(c)所示,衬垫2构成为,在棱线23的中央部高度(厚度)变为最大。在从衬垫2的第一倾斜面25侧观察的情况下,衬垫2呈从顶部24向脚F的长度方向(图4的(c)的左右方向)棱线23对称地缓倾斜的形状。

图5的(a)是示出在从脚(右脚)F的内侧观察的情况下的骨骼的侧视图,(b)是示出在从脚F的底侧观察的情况下的骨骼的底视图。

如图5的(a)及(b)所示,足骨被复杂地组合。在复杂地组合的足骨的结构方面,舟状骨一旦错位,与舟状骨连接的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及距骨的组合会崩溃,其结果为,脚底弓的下降变得易于发生。因此,为了防止脚底弓的下降,将舟状骨支持在最适当的位置是特别重要的。

因此,衬垫2在与脚心的舟状骨对应的部分具有顶部24。因此,能够由顶部24来支持舟状骨,能够通过衬垫2恰好地抑制舟状骨的错位。

特别地,顶部24优选为支持与舟状骨的舟骨粗隆对应的部分。在舟状骨中,在位于脚心的最内侧的舟骨粗隆附有胫骨后肌,该胫骨后肌的紧张会较大地影响脚底弓的维持。因此,在舟状骨中,位于脚心的最内侧的舟骨粗隆被顶部24支持,由此能够通过衬垫2恰好地抑制舟状骨的错位。因此,能够通过衬垫2更有效地抑制脚底弓的下降。

此外,衬垫2的第一端部21优选为沿脚F的长度方向大致直线地延伸。由此,在将衬垫2压接在脚心时,能够抑制在脚F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部21侧的衬垫2的变形。因此,能够抑制在将衬垫2压接在脚心时的衬垫2的变形所伴随的顶部24的错位,通过衬垫2适当地支持舟状骨。

另外,衬垫2优选为,支持舟状骨,和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及距骨对应部分的形状。由此,使衬垫2压接在脚心的脚弓整体,能够确实地支持脚底弓。

另外,衬垫2的第一端部21的长度优选为41mm以上、110mm以下。脚底弓的长度约为脚的尺寸的38%。因此,在将儿童的脚的尺寸假定为110mm、将大人(男性)的脚的尺寸假定为290mm的情况下,根据使第一端部21的长度为41mm以上、110m以下,能够制成与儿童的脚的尺寸到大人的脚的尺寸对应的衬垫2。

[衬垫2的安装方法]

图6是示出将衬垫2安装在足底部11的方法的一例的截面图。护具100,通过模塑成形(热粘合),在足底部11安装衬垫2。具体地,如图6所示,从护具100的表面1b开始,按照第二伸缩性布料112、第二低反弹布料114、衬垫2、第一低反弹布料113以及第一伸缩性布料111的顺序层叠,通过从上和下热压,将衬垫2安装在足底部11。

像这样地,通过模塑成形将衬垫2安装在足底部11,由此,与使用粘合剂的以往的方法相比,能够获得高粘合力。在使用粘合剂等将衬垫2安装在足底部11的情况下,洗涤引起的粘合力的下降显著,因此,以往,洗涤护具是困难的。与之相对地,护具100,其通过模塑成形将衬垫2安装在足底部11,因此,即使洗涤粘合力也难以下降。因此,护具100能够重复洗涤,能够保持护具100的清洁。

(护具100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护具100,是包括足底部11以及与该足底部11连接的足背部12,具有由伸缩性布料制成的主体部1的护具100,且具备支持脚底弓的衬垫2。衬垫2配置在足底部11,且在与脚心的舟状骨对应的部分具有顶部24。

在护具100中,衬垫2在与脚心的舟状骨对应的部分具有顶部24。因此,舟状骨被顶部24支持,由此能够通过衬垫2恰好地抑制舟状骨的向下方的错位。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护具100,其有效地抑制脚底弓的下降,并能够有助于足底筋膜炎等的预防或治疗。

〔实施方式2〕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基于图7及图8进行如下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具备本发明所涉及的衬垫的护具的另外一例进行说明。

此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关于与由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护具101的结构]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护具101的平面图,图7的(a)示出护具101的背面侧1a,图7的(b)示出护具101的表面侧1b。另外,图8是示出将图7所示的护具101穿在脚(右脚)F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8的(a)示出从脚F的内侧观察的状态,图8的(b)示出从脚F的外侧观察的状态。

如图7及图8所示,护具101具备:主体部51、衬垫2、第一固定件3、第二固定件4。

(主体部51)

主体部51是被卷绕在脚F的周向的绑带。主体部51包括:配置在脚心的足底部11;配置在脚背的足背部12;以及卷绕在脚踝的脚踝固定部13。在该脚踝固定部13设置有第二固定件4。脚踝固定部13在第二固定件4处能够打开。脚踝固定部13在护具101被穿着在脚F上时,被卷绕在脚踝的周向。

(第二固定件4)

第二固定件4是将脚踝固定部13可打开地系上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粘扣带作为第二固定件4。第二固定件4包括:第二钩面部41、以及第二绒面部42。

第二钩面部41设置在主体部51的背面1a侧的脚踝固定部13的端部。并且,第二绒面部42设置在主体部51的表面1b侧的脚踝固定部13的端部。通过将第二钩面部41和第二绒面部42揭开压合,脚踝固定部13在第二固定件4处变得能够打开。

(护具101的效果)

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护具101,主体部51包括被卷绕在脚踝的脚踝固定部13。

在护具101中,主体部51包括被卷绕在脚踝的脚踝固定部13,因此,能够抑制在护具101的穿着时的主体部51的错位。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护具101,其将衬垫2固定在最优的位置,能够由衬垫2来适当地支持舟状骨。

〔实施方式3〕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基于图9及图10进行如下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具备本发明所涉及的衬垫的护具的另外一例进行说明。

此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关于与由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护具102的结构]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护具102的外观图。另外,图10是示出将图9所示的护具102穿在脚(右脚)F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0的(a)示出从脚F的内侧观察的状态,图10的(b)示出从脚F的外侧观察的状态。

如图9及图10所示,护具102具备主体部61及衬垫2。

(主体部61)

主体部61包括:配置在脚心的足底部11、配置在脚背的足背部12、配置在脚跟的脚跟部14、配置在脚腕周围的穿着口部15,以及设置在足底部11和足背部12的环状的绑紧部16。

主体部61由筒状的伸缩性布料制成,其具有:插入脚F的穿着口开口部M1、以及伸出脚F的脚尖的脚尖开口部M2。主体部61由纬编机织成筒状,由此能够调整伸缩性。

绑紧部16设置在整个足底部11和足背部12上,是由在脚F的周向延伸的环状的布料制成的绑紧部16。绑紧部16由比足底部11和足背部12伸缩性低的布料制成,将衬垫2向舟状骨推压。

在该绑紧部16上,在足背部12侧形成有切口部16a。由此,绑紧部16的足背部12侧的面积,比绑紧部16的足底部11侧的面积小。因此,能够减轻绑紧部16引起的对脚F的脚背的压迫,因此不会阻碍集中在脚F的脚背的血管的血流,并能够将衬垫2向舟状骨推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足背部12侧的绑紧部16形成切口部16a,由此减轻对脚F的脚背的压迫,但是,为使对脚F的脚背的穿着压强小于对脚心的穿着压强,例如也可以改变绑紧部16的针迹密度(日文:度目密度)。

[护具102的效果]

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护具102,主体部61包括:足底部11、足背部12、足跟部14、穿着口部15、以及绑紧部16。绑紧部16设置在整个足底部11及足背部12上,由在脚F的周向延伸的环状的布料制成,将衬垫2向舟状骨推压。

关于护具102,不需要使用例如粘扣带作为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即可将护具102穿着在脚F,能够通过绑紧部16将衬垫2向舟状骨推压。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护具102,其通过绑紧部16将衬垫2向舟状骨推压,由此能够恰好地抑制舟状骨的错位。

〔实施方式4〕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基于图11及图12进行如下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具备本发明所涉及的衬垫的护具的另外一例进行说明。

此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关于与由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护具103的结构]

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护具103的外观图。另外,图12是示出将图11所示出的护具103穿在脚(右脚)F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2的(a)示出从脚F的内侧观察的状态,图12的(b)示出从脚F的外侧观察的状态。

如图11及图12所示,护具103具备:主体部71、以及衬垫2。

(主体部71)

主体部71包括:配置在脚心的足底部11、配置在脚背的足背部12、配置在脚腕周围的穿着口部15、以及设置在足底部11及足背部12的环状的绑紧部16。

主体部71由筒状的伸缩性布料制成,其具有:插入脚F的穿着口开口部M1、伸出脚F的脚尖的脚尖开口部M2、以及伸出脚F的脚跟的脚跟开口部M3。

关于主体部71,除了伸出脚F的脚尖的脚尖开口部M2之外,还具有伸出脚F的脚跟的脚跟开口部M3。因此,与上述主体部61相比,能够有效地抑制护具103在穿着时脚F的出汗。另外,主体部71形成为,与主体部61相比穿着口开口部M1大,变得在穿鞋后易于隐藏在鞋中。

[护具103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护具103包括:主体部71、足底部11、足背部12、穿着口部15、及绑紧部16。绑紧部16设置在整个足底部11和足背部12,由在脚F的周向延伸的环状的布料制成,将衬垫2向舟状骨推压。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护具103,其通过绑紧部16将衬垫2向舟状骨推压,由此能够适当地抑制舟状骨的错位。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示出的范围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关于将各不同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地组合所得到的实施方式,其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衬垫,其特征在于,其被护具所具备,该护具具有由伸缩性布料制成的主体部,该主体部包括足底部以及与该足底部连接的足背部,该衬垫支持脚心的脚底弓,所述衬垫配置在所述足底部,且在与脚心的舟状骨对应的部分具有顶部。

在复杂地组合的足骨的构造方面,舟状骨一旦错位,足骨整体的组合将会崩溃,脚底弓的下降变得易于发生。即,舟状骨与多个足骨接触,因此舟状骨的错位与多个足骨的错位相关。因此,为了防止脚底弓的下降,将舟状骨支持在最优的位置是特别重要的。

在上述结构中,衬垫在与脚心的舟状骨对应的部分具有顶部。因此,变得能够通过顶部适当地支持舟状骨,因此能够恰好地抑制舟状骨的错位。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一种衬垫,其将舟状骨维持在最优的位置,有效地抑制脚底弓的下降,能够有助于足底筋膜炎等的预防或治疗。

另外,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衬垫,优选为,所述顶部与所述舟状骨的舟骨粗隆对应。

在舟状骨中,在位于脚心的最内侧的舟骨粗隆附有胫骨后肌,该胫骨后肌的紧张会较大地影响脚底弓的维持。因此,为了防止脚底弓的下降,支持舟骨粗隆对应的部分是有效的。

在上述结构中,顶部与在舟状骨中位于脚心的最内侧的舟骨粗隆对应。因此,与舟骨粗隆对应的部分被顶部支持,由此能够更恰好地抑制舟状骨的错位。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舟状骨维持在最优的位置,更有效地抑制脚底弓的下降。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衬垫,优选为,包括第一端部,其配置在与脚心的内侧接近处,所述第一端部沿脚的长度方向大致直线状地延伸。

在上述结构中,配置在脚心内侧的衬垫的第一端部沿脚的长度方向大致直线状地延伸。因此,在利用护具的主体部将衬垫压接在脚心时,与以往的第一端部向脚心外侧弯曲的圆弧状衬垫相比,能够减少在脚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部侧的衬垫的不必要的变形。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在将衬垫压接在脚心时衬垫的顶部从舟状骨偏移。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衬垫,所述第一端部的长度也可以是41mm以上,110mm以下。

脚底弓的长度约为脚的尺寸的38%。因此,在将儿童的脚的尺寸假定为110mm、将大人(男性)的脚的尺寸假定为290mm的情况下,根据使第一端部的长度为41mm以上、110m以下,能够制成与儿童的脚的尺寸到大人的脚的尺寸对应的衬垫。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衬垫,优选为,在垂直于脚的长度方向,且经过顶部的平面进行切割的情况下,在其截面视图上,具有:第一倾斜面,其包括从所述顶部向脚心内侧急倾斜的部分;以及第二倾斜面,其包括从所述顶部向脚心外侧缓倾斜的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护具的主体部将衬垫压接在脚心时,能够进一步减少在脚的宽度方向上第一端部侧的衬垫的不必要的变形。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将衬垫压接在脚心时的衬垫的变形所伴随的顶部的错位。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衬垫,优选为,支持舟状骨,和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及距骨所对应的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衬垫压接在脚心的脚弓整体,将舟状骨维持在最优的位置,确实地支持脚底弓。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护具,其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所涉及的衬垫;以及由伸缩性布料制成的主体部,其包括足底部及与该足底部连接的足背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一种护具,其有效地抑制脚底弓的下降,能够有助于足底筋膜炎的预防或治疗。

另外,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护具,优选为,还具备安装在所述足背部的固定件,在所述固定件处,所述主体部能够打开。

根据上述结构,在安装在足背部的固定件处主体部变得能够打开,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护具穿上或脱下。另外,使用例如粘扣带等作为固定件,由此能够调整护具对脚的绑紧力,能够使衬垫对脚心的穿着压强最优化。

另外,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护具,所述主体部优选为还包括卷绕在脚腕的脚腕固定部。

关于上述结构,主体部还包括卷绕在脚腕的脚腕固定部,因此能够抑制在护具穿着时主体部的错位。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衬垫固定在最优的位置,通过衬垫适当地支持舟状骨。

另外,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护具,优选为,所述足背部的面积,比所述足底部的面积小。

关于上述结构,足背部的伸缩性布料的面积变小,由此绑紧力变弱,能够降低对脚背的压迫。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不阻碍集中在脚背的血管的血流,并将衬垫向舟状骨推压。

另外,本发明的护具,优选为,在所述足底部的所述伸缩性布料和所述衬垫之间,设置有比所述衬垫低反弹的低反弹布料。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步行时等的施加在脚心的冲击通过低反弹布料吸收,并且足底部沿着脚心的凹凸,因此能够减轻对脚的负担,使护具的穿戴感提高。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护具,优选为,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环状的绑紧部,其设置在所述足底部及所述足背部,比所述伸缩性布料绑紧力强,且在脚的周向延伸,所述绑紧部将所述衬垫向所述舟状骨推压。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绑紧部将衬垫向舟状骨推压,因此能够通过衬垫适当地支持舟状骨。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护具,优选为,所述绑紧部在所述足背部侧的面积比在所述足底部侧的面积小,或者,对脚背的穿着压强比对脚心的穿着压强小。

根据上述结构,在足背部侧的绑紧部的面积变小,由此绑紧力变弱,能够降低对脚背的压迫。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不会阻碍集中在脚背的血管的血流,就能够将衬垫向舟状骨推压。

〔补充〕

此外,本发明也能够表现为如下形式。即,本发明涉及一种护具,其是具有足底部和足背部的由伸缩性布料制成的护具,该护具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足底部具备衬垫,所述衬垫位于与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舟状骨以及距骨相应的部分,所述衬垫与所述舟状骨相应的部分的厚度是最厚的。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护具,优选为,所述衬垫的内侧边缘部从上面看呈大致直线状。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护具,优选为,所述衬垫的内侧边缘部的长度为41mm~110mm。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护具,优选为,所述衬垫的立体形状的斜面,以与舟状骨的大拇指侧部分抵接的部分为顶点,内侧边缘部从侧面看急倾斜,外侧边缘部从上面看为弓形状且从侧面看缓倾斜。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护具,所述伸缩性布料为平面状,所述足背部为具备结合部件的绑带状,通过将结合部件结合而成为筒状。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护具,优选为,具备环绕脚腕设置的脚腕固定带。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护具,优选为,所述足底部的面积,比所述足背部的面积大。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护具,优选为,至少在所述衬垫对应的位置,衬垫与皮肤接触的所述伸缩性布料之间,配置有比所述伸缩性布料更具有厚度的低反弹性布料。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护具,优选为,使所述主体部为筒状体,在所述主体部,过所述衬垫的中央设有与主体部的其他区域相比穿着压强值高的带状的绑紧区域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护具,优选为,带状的绑紧区域的脚背侧的面积比脚心侧的面积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