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牙带、拉链链带、以及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6891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拉链牙带、拉链链带、以及拉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牙带、拉链链带、以及拉链。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树脂制拉链的表面处理中,为了增加拉链的表面的美观性与颜色的多样性,会在每个拉链牙的上表面进行覆膜。在EP2801276A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拉链,在拉链的表面上进行覆膜,从而提高拉链整体的外观效果。

但是,在EP2801276A1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经处理的拉链牙的表面效果比较单一,仅能够形成规则的单一的颜色模式。

因此,在WO2015/033383A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拉链牙的表面的处理方法,在每个单独的拉链牙上形成覆膜面(颜色面)与非覆膜面(无色面),从而提高了拉链牙的表面的颜色多样性。覆膜面与非覆膜面形成为两种不同的颜色组合。

然而,在WO2015/033383A1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仅公开了单个拉链牙的表面的制作方法,使得拉链整体的外观效果仍然呈现一定规则的颜色模式。即,相邻的拉链牙均是相同的颜色模式。也就是说,单根的拉链牙带以及组合两根拉链牙带而成的拉链链带呈现一定规则的颜色模式。

因此,需要一种更好的方法使相邻的拉链牙呈现不同的颜色,从而达到更好的外观效果。即,需要一种更好的方法使拉链牙带呈现不同的颜色模式(不规则的颜色模式)并且使拉链链带呈现不同的颜色模式以及颜色的组合(不规则的颜色模式)。

在日本特开昭61-29382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树脂拉链的制作方法,以一定的间隔注塑成形一种颜色的拉链牙,之后再注塑成形另一种颜色的拉链牙,以达到不同的颜色组合。

然而,在该树脂拉链的制作过程中,为了在拉链链布的拉链牙安装部(芯部)上形成拉链牙,在拉链牙的成型模具中流入一种颜色是最为传统的技术,但是,要在相邻的拉链牙上形成两种颜色是十分困难的,需要多种模具的配合,导致成本很高。即,由于多个拉链牙一并形成在拉链链布上,所以在拉链牙的成型模具中形成有排列好的多个拉链牙腔体,在需要多种颜色时,使用多个模具或者去除成型模具内的一种颜色后再更换另一种颜色,成本极高,而且在制作仅一个单独的拉链牙为不同颜色的拉链时,仅为了一个拉链牙而制作模具,因此,成本相当高。因此,在拉链牙带上形成多种颜色依然是十分困难的,并且单根的拉链牙带以及组合两根拉链牙带而成的拉链链带还是呈现一定的规则的颜色模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有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牙带、拉链链带、以及拉链,其能够简单而且低成本地在拉链牙带上形成任意的多种不规则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从而能够提高拉链牙带、拉链链带以及拉链整体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的多样性和美观性。即,本实用新型人们新发现了在现有的成型模具的多个拉链牙腔体上根据需要将其中任意几个拉链牙腔体加深是十分方便的,成本也较低,因此,考虑通过选择性地使任意几个拉链牙腔体加深来制作具有不同高度的两种拉链牙的拉链牙带、拉链链带以及拉链,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拉链牙带,其特征在于,具有拉链链布、以及固定于所述拉链链布的缘部的多个拉链牙,所述拉链牙包括第1拉链牙、和高度大于所述第1拉链牙的第2拉链牙,在所述第1拉链牙的表面上形成有覆膜,所述第2拉链牙的表面露出。

在这样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拉链牙带中,通过选择性地使成型模具的多个拉链牙腔体中的任意几个拉链牙腔体加深,从而拉链牙包括第1拉链牙、和高度大于第1拉链牙的第2拉链牙,并且由于在第1拉链牙的表面上形成有呈现出色彩的覆膜,第2拉链牙的表面露出,因此,拉链牙带能够简单而且低成本地呈现出各种不规则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拉链牙带整体的颜色模式的多样性和美观性提高。

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拉链牙带中,优选,在将所述多个拉链牙中连续且高度相同的1个或多个所述拉链牙定义为一组拉链牙组的情况下,包括多组拉链牙组,所述多组拉链牙组中,至少任意2组所述拉链牙组中的所述拉链牙的个数彼此不同。这样,由于多组拉链牙组中,至少任意2组拉链牙组中的拉链牙的个数彼此不同,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拉链牙带所呈现出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从而拉链牙带整体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的多样性和美观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拉链牙带中,优选,在所述覆膜的表面和所述第2拉链牙的表面之间形成有0.02~0.03mm的高低差。这样,通过在覆膜的表面和第2拉链牙的表面之间形成0.02~0.03mm的高低差,从而能够确保拉链牙的表面的覆膜不被拉链拉头所划伤,并且能够确保拉链拉头滑动时的滑动感。

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拉链牙带中,优选,所述第2拉链牙的表面为大致平面。在此,所谓“大致平面”,是指平坦度为大致100%的面,由于在对拉链牙进行成形时的制造误差等,平坦度存在允许的一定偏差,因而平坦度不可能为严格意义上的100%而是接近于100%的数值。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拉链链带,其特征在于,由互相咬合的2根拉链牙带构成,所述2根拉链牙带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为上述任一拉链牙带。因此,由于该拉链链带具备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拉链牙带,因此,拉链链带能够简单而且低成本地呈现出各种不规则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拉链链带整体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的多样性和美观性提高。

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拉链链带中,优选,所述2根拉链牙带中的一方为上述任一拉链牙带,所述2根拉链牙带中的另一方为具有高度均相同的多个拉链牙的拉链牙带。因此,尽管2根拉链牙带中的另一方不是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拉链牙带,但是由于仍具备1根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拉链牙带,因此,拉链链带仍能够简单而且低成本地呈现出各种不规则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拉链链带整体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的多样性和美观性提高。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拉链链带,其特征在于,通过1根上述任一拉链牙带、以及1根拉链链布并排配置而成。因此,在这样的拉链链带中,由于仍具备1根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拉链牙带,因此,拉链链带仍能够简单而且低成本地呈现出各种不规则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拉链链带整体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的多样性和美观性提高。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拉链,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任一拉链链带;为了使拉链牙咬合或者分离而能够自由地移动的拉链拉头;以及对所述拉链拉头的移动进行止档的止档部。因此,在这样的拉链中,由于具备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拉链牙带,因此,拉链能够简单而且低成本地呈现出各种不规则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拉链整体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的多样性和美观性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链牙带、拉链链带、拉链以及拉链牙带的制造方法,其能够简单而且低成本地在拉链牙带上形成任意的多种不规则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从而能够提高拉链牙带、拉链链带以及拉链整体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的多样性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大致结构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大致结构的部分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大致结构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拉链牙的固定方式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拉链牙的排列模式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拉链牙带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拉链牙带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拉链的大致结构的部分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牙带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链带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链带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拉链牙的排列模式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拉链牙的排列模式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链带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链带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拉链牙的排列模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此,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而且,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没有特别说明基于图面中所示的位置关系。在此,为了便于理解,在各个附图中定义XYZ直角坐标系,其中,将与拉链、拉链牙带或者拉链链带的长度方向(即,拉链拉头的移动方向)一致的方向作为X方向,将与拉链、拉链牙带或者拉链链带的宽度方向一致的方向作为Y方向,将与拉链、拉链牙带或者拉链链带的厚度方向(即,拉链牙的高度方向)一致的方向作为Z方向,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互相垂直。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大致结构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大致结构的部分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大致结构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拉链牙的固定方式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拉链牙的排列模式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拉链1具备由能够互相咬合的两根拉链牙带10、20构成的拉链链带50、为了使两根拉链牙带10、20的各个拉链牙互相咬合或者分离而能够沿着X方向自由地来回移动的拉链拉头30、以及防止拉链拉头30移动至拉链链带50外的止档部41、42。

另外,如图1~图5所示,拉链牙带10具有拉链链布11、以及固定于拉链链布11的Y方向上的一个缘部14的多个拉链牙M。拉链牙带20具有拉链链布21、以及固定于拉链链布21的Y方向上的一个缘部24的多个拉链牙N。

另外,如图1所示,止档部41在由多个拉链牙M构成的拉链牙组的终端固定于拉链链布11的缘部14。止档部42在由多个拉链牙N构成的拉链牙组的终端固定于拉链链布21的缘部24。

另外,如图2~图4所示,拉链牙M具备从拉链链布11向Z方向正方向突出的上部M1以及从拉链链布11向Z方向负方向突出的下部M2。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M1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上部M1的外表面S1为大致平面。另外,下部M2包括主体M21、位于下部M2的前端的咬合用头部M22、以及连结主体M21和咬合用头部M22的颈部M23而构成,下部M2的外表面S3为大致平面。另外,颈部M23在主体M21和咬合用头部M22之间形成为中间收窄的颈状。

另外,在拉链链布11的缘部14形成有拉链牙安装部(芯部)16,拉链牙M以上部M1以及下部M2包围拉链牙安装部(芯部)16的方式固定于拉链牙安装部(芯部)16上。即,拉链牙安装部(芯部)16嵌入到上部M1以及下部M2的各自的凹槽中。

另外,拉链牙N的结构以及固定方式等与拉链牙M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在此,如图4所示,将拉链牙M从拉链链布11的上表面S2向Z方向正方向突出的距离定义为拉链牙M的高度。

具体来说,在上部M1的外表面S1为大致平面的情况下,拉链牙M的高度由上部M1的外表面S1与拉链链布11的上表面S2之间的距离h定义。

另外,拉链牙N的高度的定义与拉链牙M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另外,如图3所示,拉链牙M包括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12和高度为h2的第2拉链牙13。第1拉链牙12的高度h1小于第2拉链牙13的高度h2。

同样的,拉链牙N包括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22和高度为h2的第2拉链牙23。第1拉链牙22的高度h1小于第2拉链牙23的高度h2。

另外,如图1以及图5所示,在将多个拉链牙M中连续且高度相同的1个或多个拉链牙M定义为一组拉链牙组的情况下,包括多组拉链牙组L1、L2、……、L1、L2、L1、L5。在将多个拉链牙N中连续且高度相同的1个或多个拉链牙N定义为一组拉链牙组的情况下,包括多组拉链牙组L3、L4、……、L3、L4、L3。拉链牙组L1由1个第1拉链牙12构成。拉链牙组L2由2个连续的第2拉链牙13构成。拉链牙组L5由1个第2拉链牙13构成。拉链牙组L3由2个连续的第1拉链牙22构成。拉链牙组L4由1个第2拉链牙23构成。

另外,在第1拉链牙12的表面上形成有覆膜15。在第1拉链牙22的表面上形成有覆膜25。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覆膜的说明,以斜条纹或深色条纹等来表示覆膜。

另外,第2拉链牙13露出,即,在第2拉链牙13的表面上未形成有覆膜。第2拉链牙23露出,即,在第2拉链牙23的表面上未形成有覆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拉链链布11上,拉链牙组L1中的第1拉链牙的个数为1个,拉链牙组L2中的第2拉链牙的个数为2个,拉链牙组L5中的第2拉链牙的个数为1个,因此,该3组拉链牙组中,任意两组拉链牙组中的拉链牙的个数均彼此不同。同样的,在拉链链布21上,拉链牙组L3中的第1拉链牙的个数为2个,拉链牙组L4中的第2拉链牙的个数为1个,因此,该2组拉链牙组中的拉链牙的个数彼此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拉链牙包括第1拉链牙、和高度大于第1拉链牙的第2拉链牙这两种拉链牙,并且由于在第1拉链牙的表面上形成有呈现出色彩的覆膜,第2拉链牙的表面露出,因此,拉链牙带能够简单而且低成本地呈现出各种不规则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拉链牙带整体的颜色模式的多样性和美观性提高。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多组拉链牙组中,至少任意2组拉链牙组中的拉链牙的个数彼此不同,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拉链牙带所呈现出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从而拉链牙带整体的颜色模式(颜色组合)的多样性和美观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拉链牙组L1的第1拉链牙的个数均为1个,拉链牙组L2的第2拉链牙的个数均为2个,拉链牙组L3的第1拉链牙的个数均为2个,拉链牙组L4的第2拉链牙的个数均为1个,但是,并不限于此,各个拉链牙组L1的第1拉链牙的个数也可以不同,各个拉链牙组L2的第2拉链牙的个数也可以不同,各个拉链牙组L3的第1拉链牙的个数也可以不同,各个拉链牙组L4的第2拉链牙的个数也可以不同。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加拉链牙所呈现出的颜色组合,从而使拉链整体的外观效果呈现出更多的不规则的颜色模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拉链牙13的表面也可以为大致平面,第2拉链牙23的表面也可以为大致平面。在此,所谓“大致平面”,是指平坦度为大致100%的面,由于在对拉链牙进行成形时的制造误差等,平坦度存在容许的一定偏差,因而平坦度不可能为严格意义上的100%而是接近于100%的数值。

[拉链牙带的制造方法]

以下,参照图6以及图7,对拉链牙带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6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拉链牙带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7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拉链牙带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拉链牙形成工序>

首先,通过加深链带射出机的任意模具齿的深度,使由链带射出机射出后的链带上的某些任意拉链牙的高度变高。

即,在拉链链布的缘部,形成多个拉链牙,使得拉链牙包括第1拉链牙和高度大于第1拉链牙的第2拉链牙。第1拉链牙的高度为h1’,第2拉链牙的高度为h2’,h1’小于h2’。

另外,在拉链牙形成工序中,在拉链链布的缘部,也可以形成多个拉链牙,使得在将多个拉链牙中连续且高度相同的1个或多个拉链牙定义为一组拉链牙组的情况下,包括多组拉链牙组,多组拉链牙组中,至少任意2组拉链牙组中的拉链牙的个数彼此不同。

<覆膜工序>

接着,通过贴上热转印膜来对第1拉链牙以及第2拉链牙的表面进行覆膜,得到图6所示的示意图。在图6中,表示在覆膜工序之前在第1拉链牙的表面与第2拉链牙的表面之间形成有0.15~0.25mm的高低差。如果在第1拉链牙的表面与第2拉链牙的表面之间形成的高低差小于0.15mm,则高度小的第1拉链牙的表面在打磨工序中也会被打磨掉,如果在第1拉链牙的表面与第2拉链牙的表面之间形成的高低差大于0.25mm,则不容易进行覆膜,因此,通过使在第1拉链牙的表面与第2拉链牙的表面之间形成的高低差为0.15~0.25mm的范围,从而可以防止第1拉链牙的表面在打磨工序中被打磨掉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覆膜。

<打磨工序>

接着,通过物理研磨的方式,对第2拉链牙进行打磨,直至在第1拉链牙的表面上形成有覆膜并且第2拉链牙的表面露出。

由此完成了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拉链牙以及第2拉链牙。此时,第1拉链牙的高度为h1,第2拉链牙的高度为h2,h1小于h2。

另外,在打磨工序中,也可以对第2拉链牙进行打磨,直至在第1拉链牙的覆膜的表面和第2拉链牙的表面之间形成有0.02~0.03mm的高低差(参见图7)。这样,通过在覆膜的表面和第2拉链牙的表面之间形成0.02~0.03mm的高低差,从而能够确保拉链牙的表面的覆膜不被拉链拉头所划伤,并且能够确保拉链拉头滑动时的滑动感。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拉链的大致结构的部分立体图。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上部M1与下部M2的形状彼此不同,相对于此,在本变形例中,拉链牙M’具备彼此形状相同的上部M1’以及下部M2’,上部M1’的外表面S1’以及下部M2’的外表面S3’均为大致平面。除此以外,本变形例所涉及的拉链牙M’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牙M均相同,在此省略相同部分的说明。

即使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2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牙带的示意图。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牙带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牙带的不同点在于,在拉链链布11上,交替地形成有拉链牙组L11、拉链牙组L12以及拉链牙组L13,拉链牙组L11由10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12由5个高度为h2的第2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13由5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h1小于h2。其他方面相同,因而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同一拉链链布上,以深色条纹图案表示形成有覆膜,以浅色表示未形成有覆膜。

即使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链带的示意图。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链带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链带的不同点在于,在拉链链布11上,交替地形成有拉链牙组L21以及拉链牙组L22,在拉链链布21上,仅形成有拉链牙组L23,拉链牙组L21由12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22由8个高度为h2的第2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23由20个高度均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h1小于h2。其他方面相同,因而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同一拉链链布上,以深色条纹图案表示形成有覆膜,以浅色表示未形成有覆膜。

即使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4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链带的示意图。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链带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链带的不同点在于,拉链牙M1、N1形成为前端变尖的形状,在拉链链布11上,交替地形成有拉链牙组L31、拉链牙组L32以及拉链牙组L33,在拉链链布21上,交替地形成有拉链牙组L34、拉链牙组L35以及拉链牙组L36,拉链牙组L31由12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32由4个高度为h2的第2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33由4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34由13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35由4个高度为h2的第2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36由4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h1小于h2。其他方面相同,因而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同一拉链链布上,以深色条纹图案表示形成有覆膜,以浅色表示未形成有覆膜。

即使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5实施方式)

图12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拉链牙的排列模式的示意图。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不同点在于,在一个拉链链布上,交替地形成有拉链牙组L41、拉链牙组L42、……、拉链牙组L41、拉链牙组L42、拉链牙组L45,在另一个拉链链布上,交替地形成有拉链牙组L43、拉链牙组L44、……、拉链牙组L43、拉链牙组L44,拉链牙组L41由2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42由1个高度为h2的第2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45由1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43由1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44由2个高度为h2的第2拉链牙构成,h1小于h2。其他方面相同,因而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同一拉链链布上,以深色条纹图案表示形成有覆膜,以浅色条纹图案表示未形成有覆膜。

即使在第5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6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拉链牙的排列模式的示意图。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不同点在于,在一个拉链链布上,交替地形成有拉链牙组L51、拉链牙组L52、……、拉链牙组L51、拉链牙组L52,在另一个拉链链布上,交替地形成有拉链牙组L53、拉链牙组L54、……、拉链牙组L53、拉链牙组L54、拉链牙组L53、拉链牙组L55,拉链牙组L52、L54分别由2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51、L53分别由2个高度为h2的第2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55由1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h1小于h2。其他方面相同,因而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同一拉链链布上,以深色条纹图案表示形成有覆膜,以浅色条纹图案表示未形成有覆膜。

即使在第6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7实施方式)

图14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链带的示意图。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链带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链带的不同点在于,在拉链链布11上,交替地形成有拉链牙组L61、L62、L63、……、L62、L63、L64,在拉链链布21上未形成有拉链牙,拉链牙组L62由2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61由1个高度为h2的第2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63由2个高度为h2的第2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64由3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h1小于h2。其他方面相同,因而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深色条纹图案表示形成有覆膜,以浅色表示未形成有覆膜。

即使在第7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8实施方式)

图15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链带的示意图。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链带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链带的不同点在于,在拉链链布11上,交替地形成有拉链牙组L71、L72、……、L71、L72,在拉链链布21上,交替地形成有拉链牙组L73、L74、L73、L74、……、L73、L74、L75,拉链牙组L71由2个高度为h2的第2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72由2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73由2个高度为h4的第2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74由2个高度为h3的第1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75由1个高度为h4的第2拉链牙构成,h1~h4互不相同,h1小于h2,h3小于h4。其他方面相同,因而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同一拉链链布上,以深色条纹图案表示形成有覆膜,以浅色或方格条纹图案表示未形成有覆膜。

即使在第8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9实施方式)

图16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拉链牙的排列模式的示意图。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的不同点在于,在一个拉链链布上,交替地形成有拉链牙组L81、L82、……、L81、L82、L83,在另一个拉链链布上,交替地形成有拉链牙组L84、L85、……、L84、L85,拉链牙组L81由2个高度为h2的第2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82由1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83由1个高度为h2的第2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84由1个高度为h2的第2拉链牙构成,拉链牙组L85由2个高度为h1的第1拉链牙构成,h1小于h2。其他方面相同,因而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深色条纹图案表示形成有覆膜,以浅色表示未形成有覆膜。

即使在第9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拉链牙带、拉链链带、拉链以及拉链牙带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