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3116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用具,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在日常护理操作中,目前临床上存在许多弊端:1、吸痰时护理人员为暴露吸痰部位,将患者的被子和衣服拉开,这样不仅会造成患者保暖不当以及暴露患者隐私。2、吸痰过程不免会有痰液喷出,污染床单位及衣物。3、在平时不进行吸痰操作时,为了保暖,很容易将被子覆盖在病人气管套管口,造成患者通气不畅甚至窒息,也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切患者的防护用具,在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对患者胸、肩部能起到保暖和防污的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其中,该防护围兜包含前片和固定带,所述的前片为一片单片的背心形,所述的固定带为长条形,包含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两条,第一固定带设置在前片的腰部,第二固定带设置在前片的颈部。

上述的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其中,所述的防护围兜,其表层为防水面料,两层防水面料之间夹置一层真空棉。

上述的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其中,所述的前片,其大小能够覆盖住患者的正面躯干部;前片的颈部为无领的弧形,能够充分暴露颈部气管切口处。其肩部设有向两侧斜下的袖口部,能够覆盖患者的肩部和上臂,袖口部下方分别设有一个朝向腋下的缺口,使防护围兜更合身,便于固定和活动。

上述的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其中,所述的前片,其颈部的一侧与第二固定带的一端相连,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设有尼龙钩带。

上述的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其中,所述的前片,其颈部的另一侧设有毛圈布,能够与第二固定带另一端的尼龙钩带配合,构成尼龙搭扣而固定。

上述的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其中,所述的前片,其颈部的另一侧设置的毛圈布包含若干块,由颈部向肩部方向平行排列。第二固定带绕过患者颈部后,末端的尼龙钩带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调整位置与不同的毛圈布固定。

上述的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其中,所述的第二固定带长度为20~30cm,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

上述的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其中,所述的前片,其腰部的一侧与第一固定带的一端相连,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设有尼龙钩带。

上述的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其中,所述的前片,其腰部的另一侧与第一固定带和前片相连处对应的位置设有毛圈布,能够与第一固定带另一端的尼龙钩带配合,构成尼龙搭扣而固定。

上述的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其中,所述的第一固定带的长度为60~80cm;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第一固定带上的尼龙钩带包含若干块,沿第一固定带由末端向内平行排列。第一固定带从患者腰部绕过后背后,末端的尼龙钩带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调整,以位置不同的尼龙钩带与毛圈布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具有以下优点:

该防护围兜覆盖在气管切开患者的胸、肩部起防护作用,防止吸痰操作时,痰液喷出导致的污染,同时可以充分保暖人体胸、肩部以上部位及患者隐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包含前片1和固定带。

前片1为一片单片的背心形。固定带为长条形,包含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两条,第一固定带2设置在前片1的腰部,第二固定带3设置在前片1的颈部。

防护围兜表层为防水面料,两层防水面料之间夹置一层真空棉。

前片1的大小能够覆盖住患者的正面躯干部;前片1的颈部为无领的弧形,能够充分暴露颈部气管切口处。其肩部设有向两侧斜下的袖口部,能够覆盖患者的肩部和上臂,袖口部下方分别设有一个朝向腋下的缺口,使防护围兜更合身,便于固定和活动。

前片1颈部的一侧与第二固定带3的一端相连,第二固定带3的另一端设有尼龙钩带5。前片1颈部的另一侧设有毛圈布4,能够与第二固定带3另一端的尼龙钩带5配合,构成尼龙搭扣而固定。前片1颈部的另一侧设置的毛圈布4包含若干块,由颈部向肩部方向平行排列。第二固定带3绕过患者颈部后,末端的尼龙钩带5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调整位置与不同的毛圈布4固定。

第二固定带3长度为20~30cm,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

前片1腰部的一侧与第一固定带2的一端相连,第一固定带2的另一端设有尼龙钩带5。前片1腰部的另一侧与第一固定带2和前片1相连处对应的位置设有毛圈布4,能够与第一固定带2另一端的尼龙钩带5配合,构成尼龙搭扣而固定。

第一固定带2的长度为60~80cm;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第一固定带2上的尼龙钩带5包含若干块,沿第一固定带2由末端向内平行排列。第一固定带2从患者腰部绕过后背后,末端的尼龙钩带5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调整,以位置不同的尼龙钩带5与毛圈布4固定。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表层为防水面料,两层防水面料之间夹置一层真空棉。

该防护围兜包含前片1和固定带。前片1为一片单片的背心形。

固定带为长条形,包含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两条,第一固定带2设置在前片1的腰部,第二固定带3设置在前片1的颈部。第一固定带2的长度为70cm。第二固定带3长度为25cm。

前片1的大小能够覆盖住患者的正面躯干部;前片1的颈部为无领的弧形,肩部设有向两侧斜下的袖口部,袖口部下方分别设有一个朝向腋下的缺口。

前片1颈部的一侧与第二固定带3的一端相连,第二固定带3的另一端设有尼龙钩带5。前片1颈部的另一侧设有毛圈布4,能够与第二固定带3另一端的尼龙钩带5配合,构成尼龙搭扣而固定。前片1颈部的另一侧设置的毛圈布4包含由颈部向肩部方向平行设置的两块。第二固定带3绕过患者颈部后,末端的尼龙钩带5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调整位置与不同的毛圈布4固定。

前片1腰部的一侧与第一固定带2的一端相连,第一固定带2的另一端设有尼龙钩带5。前片1腰部的另一侧与第一固定带2和前片1相连处对应的位置设有毛圈布4,能够与第一固定带2另一端的尼龙钩带5配合,构成尼龙搭扣而固定。第一固定带2上的尼龙钩带5包含两块,沿第一固定带2由末端向内平行排列。第一固定带2从患者腰部绕过后背后,末端的尼龙钩带5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调整,以位置不同的尼龙钩带5与毛圈布4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气切患者胸肩部的防护围兜,主要是由防水面料布、真空棉组成,防水面料布上设有毛圈布4,两根固定带设有与之匹配的尼龙钩带5,使用时,把防护围兜覆盖于人体胸、肩部之上,较短的第二固定带3缠绕过人体颈部后充分暴露颈部气管切口处,通过尼龙钩带5固定在胸、肩部防护围兜的肩部处毛圈布4上,较长的第一固定带2缠绕过人体背部后,通过尼龙钩带5固定在胸、肩部防护围兜的腰部处毛圈布4上(可根据患者的体重胸围调节)。该防护围兜能够防止吸痰操作时,痰液喷出导致的污染,同时可以充分保暖人体胸、肩部以上部位及患者隐私。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