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PE防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762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PE防护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套,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PE防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各行各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随之产生了一些特定环境或场所,例如,防尘车间、高精密度实验室、化验室等,在这些场所下,如果人们仍然直接穿着原有衣物自由出入该场所,则会给该场所的工作与科研带来一定的影响,严重时会影响工作效果与研究成果,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适用于人体自身的防护隔离套,例如,防尘套、鞋套等,这些护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尘防细菌,也可保护人体自身与特定场所之间无尘交互。

同时,在潮湿或下雨天气,人们也会使用雨披等工具来防雨,目前的这种雨披与上述之防尘套无明显交集,不可进行一物多用,因而,在加工生产上也需要不同的流程,加工成本较高。

由上可知,本案需要重点指出的是,目前的雨披、清洁卫生或车间防护的防尘套、骑自行车的防护套等工具无法在不同领域交互使用,同时,这种护套的密封性较差,结构不合理,不利于方便的展开与穿着。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有效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一次性使用、清洁卫生、材料可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一次性PE防护套,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性PE防护套,包括防护套体,所述防护套体顶部两侧分别向上凸起而形成左、右各一个手袖部,每个手袖部里侧边缘处带有袖内密封结构,该手袖部外端带有袖口部;两个手袖部之间的套体外侧带有头开口部,所述防护套体下端具有底部开口。

相应地,所述头开口部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头开口部后方设置后帽,防护套体的袖口部、头开口部、底部开口或增设松紧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PE防护套的有益效果为:

⑴通过在一体式的防护套体顶部两侧分别向上凸起而形成左、右各一个手袖部,同时,将两个手袖部之间的套体外侧设置头开口部,从而对防护套体自身结构没有做出较大的裁剪,因而,该结构节省了制作成本,便于加工生产、提高工效;

⑵便于一次性使用、清洁卫生、材料可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

⑶可同时用于雨披、骑自行车、清洁卫生、车间防护、内联厂等各种特定场所的防护工具;

⑷每个手袖部里侧边缘处带有袖内密封结构,提高了耐用性与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次性PE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次性PE防护套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

1、防护套体;2、手袖部;3、袖内密封结构;4、袖口部;5、头开口部;6、底部开口;7、后帽;8、人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次性PE防护套,包括防护套体1,所述防护套体1顶部两侧分别向上凸起而形成左、右各一个手袖部2,每个手袖部2里侧边缘处带有袖内密封结构3,该手袖部2外端带有袖口部4;

相应地,两个手袖部2之间的套体外侧带有头开口部5,此头开口部5为半圆形结构,根据不同需求,所述头开口部5后方设置后帽7;

相应地,所述防护套体1下端具有底部开口6。

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次性PE防护套,使用时,将防护套体1套入人体8,头部从头开口部5伸出,两臂分别从左、右手袖部2的袖口部4伸出,从而形成可同时用于雨披、骑自行车、清洁卫生、车间防护、内联厂等各种特定场所的防护工具。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次性PE防护套,包括防护套体1,所述防护套体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手袖部2,该手袖部2外端带有袖口部4;两个手袖部2之间的套体外侧带有头开口部5;所述防护套体1下端具有底部开口6。

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次性PE防护套,使用时,将防护套体1套入人体8,头部从头开口部5伸出,两臂分别从左、右手袖部2的袖口部4伸出,从而形成可同时用于雨披、骑自行车、清洁卫生、车间防护、内联厂等各种特定场所的防护工具。

实施例3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次性PE防护套,包括防护套体1,所述防护套体1顶部两侧分别向上凸起而形成左、右各一个手袖部2,该手袖部2外端带有袖口部4;

相应地,两个手袖部2之间的套体外侧带有头开口部5;所述防护套体1下端具有底部开口6,防护套体1的袖口部4、头开口部5、底部开口6或增设松紧带。

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次性PE防护套,使用时,将防护套体1套入人体8,头部从头开口部5伸出,两臂分别从左、右手袖部2的袖口部4伸出,从而形成可同时用于雨披、骑自行车、清洁卫生、车间防护、内联厂等各种特定场所的防护工具。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案的揭示,对于本案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