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夹持红领巾功能的校服衣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7610阅读:27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夹持红领巾功能的校服衣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领,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夹持红领巾功能的校服衣领。



背景技术:

目前,学校的校服衣领结构单一,无法对红领巾实行固定作用,当学生长时间佩戴红领巾时,红领巾会出现偏斜等现象,此时,佩戴红领巾学生的个人形象易受到影响,同时还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形象,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带有夹持红领巾功能的校服衣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夹持红领巾功能的校服衣领,来解决目前传统的校服衣领无法对红领巾起到固定作用,影响了学生个人以及学校整体形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夹持红领巾功能的校服衣领,包括衣服、衣袖和衣领,还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第三魔术贴、第四魔术贴、子扣、母扣,所述的第一连接带位于衣领内壁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带与衣领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带位于衣领内壁右侧,所述的第二连接带与衣领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位于衣领内壁左侧,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衣领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位于衣领内壁右侧,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衣领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魔术贴位于第一连接带后端右侧,所述的第三魔术贴与第一连接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四魔术贴位于第二连接带后端左侧,所述的第四魔术贴与第二连接带缝合相连,所述的子扣位于衣领外壁两侧,所述的子扣与衣领缝合相连,所述的母扣位于衣服前端两侧,所述的母扣与衣服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连接带前端右侧还设有第五魔术贴,所述的第五魔术贴与第一连接带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连接带前端左侧还设有第六魔术贴,所述的第六魔术贴与第二连接带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衣服上端左侧还设有第七魔术贴,所述的第七魔术贴与衣服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衣服上端右侧还设有第八魔术贴,所述的第八魔术贴与衣服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外壁还贯穿有日字扣,所述的日字扣分别与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活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衣服下端两侧还设有储物袋,所述的储物袋与衣服缝合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带有夹持红领巾功能的校服衣领,使用时,首先学生将衣服和衣袖分别穿戴至自己的上躯干以及双臂处,学生再将红领巾佩戴至自己的颈部,当红领巾佩戴完毕后,学生可将衣领翻盖至红领巾外壁处,在子扣和母扣相互连接的作用下,使得衣领将学生颈部的红领巾部分完全包裹住且衣领包裹的状态被固定,学生再用手将第三魔术贴和第一魔术贴分离即让第一连接带的一端与衣领分离,同步,学生用手将第四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分离即让第二连接带的一端与衣领分离,学生再用手将第五魔术贴与第八魔术贴相互粘贴,并将第六魔术贴与第七魔术贴相互粘贴,其目的是为了让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在学生胸前处于交叉的状态,在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相互交叉方式的作用下,使得学生胸前红领巾部分被完全固定,通过以上方式,最终使得红领巾被完全定位,该带有夹持红领巾功能的校服衣领,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通过使用该装置,可对学生佩戴的红领巾进行有效的定位,提高了学生的个人形象以及学校的整体形象,同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学生可使用日字扣对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长度进行调节,确保了交叉状态中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对红领巾位置固定的稳定性,储物袋是为了方便学生放置随身用品。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有夹持红领巾功能的校服衣领的局部主视图;

图2是衣领的局部展开主视图;

图3是衣领的局部展开俯视图。

衣服 1 衣袖 2

衣领 3 第一连接带 4

第二连接带 5 第一魔术贴 6

第二魔术贴 7 第三魔术贴 8

第四魔术贴 9 子扣 10

母扣 11 第七魔术贴 101

第八魔术贴 102 储物袋 103

第五魔术贴 401 日字扣 402

第六魔术贴 5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带有夹持红领巾功能的校服衣领,包括衣服1、衣袖2、衣领3、第一连接带4、第二连接带5、第一魔术贴6、第二魔术贴7、第三魔术贴8、第四魔术贴9、子扣10、母扣11,所述的第一连接带4位于衣领3内壁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带4与衣领3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带5位于衣领3内壁右侧,所述的第二连接带5与衣领3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魔术贴6位于衣领3内壁左侧,所述的第一魔术贴6与衣领3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魔术贴7位于衣领3内壁右侧,所述的第二魔术贴7与衣领3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三魔术贴8位于第一连接带4后端右侧,所述的第三魔术贴8与第一连接带4缝合相连,所述的第四魔术贴9位于第二连接带5后端左侧,所述的第四魔术贴9与第二连接带5缝合相连,所述的子扣10位于衣领3外壁两侧,所述的子扣10与衣领3缝合相连,所述的母扣11位于衣服1前端两侧,所述的母扣11与衣服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带4前端右侧还设有第五魔术贴401,所述的第五魔术贴401与第一连接带4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带5前端左侧还设有第六魔术贴501,所述的第六魔术贴501与第二连接带5缝合相连,所述的衣服1上端左侧还设有第七魔术贴101,所述的第七魔术贴101与衣服1缝合相连,所述的衣服1上端右侧还设有第八魔术贴102,所述的第八魔术贴102与衣服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带4和第二连接带5外壁还贯穿有日字扣402,所述的日字扣402分别与第一连接带4和第二连接带5活动相连,所述的衣服1下端两侧还设有储物袋103,所述的储物袋103与衣服1缝合相连。

该带有夹持红领巾功能的校服衣领,使用时,首先学生将衣服1和衣袖2分别穿戴至自己的上躯干以及双臂处,学生再将红领巾佩戴至自己的颈部,当红领巾佩戴完毕后,学生可将衣领3翻盖至红领巾外壁处,在子扣10和母扣11相互连接的作用下,使得衣领3将学生颈部的红领巾部分完全包裹住且衣领3包裹的状态被固定,学生再用手将第三魔术贴8和第一魔术贴6分离即让第一连接带4的一端与衣领3分离,同步,学生用手将第四魔术贴9和第二魔术贴7分离即让第二连接带5的一端与衣领3分离,学生再用手将第五魔术贴401与第八魔术贴102相互粘贴,并将第六魔术贴501与第七魔术贴101相互粘贴,其目的是为了让第一连接带4和第二连接带5在学生胸前处于交叉的状态,在第一连接带4和第二连接带5相互交叉方式的作用下,使得学生胸前红领巾部分被完全固定,通过以上方式,最终使得红领巾被完全定位,同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学生可使用日字扣402对第一连接带4和第二连接带5的长度进行调节,确保了交叉状态中的第一连接带4和第二连接带5对红领巾位置固定的稳定性,储物袋103是为了方便学生放置随身用品。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