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撑及鞋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6875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鞋撑及鞋撑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类定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鞋撑及鞋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鞋撑广泛应用于各类鞋子中,以对鞋子进行定型。对于一般的鞋子而言,利用鞋模对鞋子定形。常用的鞋撑为报纸、海绵及软性材料等,将报纸、海绵及软性材料塞入鞋子的内空间,这种粗略的定形只适合于板鞋或跑鞋定形。对于皮鞋等,采用上述方案并不能取得较佳的定型效果,甚至引起鞋子的变形。通常采用的方案是采用木质的鞋撑,以进行定型处理,但是木质鞋撑加工不便,且制造成本高。为此,有必要对上述的鞋撑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鞋撑,能够方便加工、节省材料,并且具有较佳的定形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鞋撑,包括内部形成有支撑空间的鞋撑本体,所述鞋撑本体包括呈拱形分布的鞋撑面以及与鞋撑面相连的衔接面,所述鞋撑面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相连的龙骨面,所述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及龙骨面的一端收敛形成鞋头,所述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及龙骨面的另一端分别与衔接面相连。

优选地,所述鞋撑的衔接面靠近鞋撑底部的部位开设有缺口。

优选地,所述缺口的形状为圆弧形,且缺口的边缘呈倒角或圆角设置。

优选地,所述鞋撑本体的材质为纸或塑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鞋撑模具,包括鞋撑公模及与所述鞋撑公模配合的鞋撑母模;

所述鞋撑母模包括第一板体、凸设于所述第一板体上的第一凸台,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模仁;所述鞋撑公模包括第二板体、凸设于所述第二板体上的第二凸台,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二凸台的第二模仁;所述第一模仁与第二模仁配合的一面内凹形成配合空间,所述第二模仁凸入所述配合空间后与第一模仁之间围成待注料形成鞋撑的型腔,所述鞋撑包括内部形成有支撑空间的鞋撑本体,所述鞋撑本体包括呈拱形分布的鞋撑面以及与鞋撑面相连的衔接面,所述鞋撑面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相连的龙骨面,所述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及龙骨面的一端收敛形成鞋头,所述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及龙骨面的另一端分别与衔接面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模仁的外壁面包括呈拱形的支撑面,以及与所述支撑面的一端相连的衔接面,所述支撑面的另一端收敛形成鞋头。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台与第一凸台对接的一面呈凹面设置,且凹面沿所述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台设有与凹面对应的内凸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的厚度大于第二凸台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台上设有至少一凸柱,所述第一凸台对应设有凹槽,所述凸柱伸入凹槽内,使鞋撑公模与鞋撑母模限位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模仁的外壁面凸设有钢印区,或所述第一模仁的内壁面凹设有钢印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内部具有支撑空间的鞋撑本体,该鞋撑本体具体包括呈拱形分布的鞋撑面以及与鞋撑面相连的衔接面,鞋撑面用以抵接鞋子的内空间的鞋面内壁,衔接面起到支撑鞋撑面的作用。具体的,鞋撑面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相连的龙骨面,龙骨面可以直接抵接鞋面的顶部,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抵接鞋面的两侧壁,如此,通过鞋撑能够对鞋子的前端及中端具有较佳的定形作用。另外,由于鞋撑本体内部形成支撑空间,相比于实心的鞋撑具有节省材料,生产成本低的优点。整体的鞋撑结构精简,便于生产加工和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撑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鞋撑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鞋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鞋撑模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鞋撑母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鞋撑母模的侧视图;

图7为图4的鞋撑公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鞋撑本体10:第一支撑面11;龙骨面12;第二支撑面13;衔接面14;支撑空间15;缺口16;

鞋撑母模20:第一板体21;第一凸台22;第一模仁23;内支撑面231;内衔接面232;钢印区24;

鞋撑公模30:第二板体31;第二凸台32;凹面321;第二模仁33;支撑面331;衔接面332。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及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鞋撑包括内部形成有支撑空间15的鞋撑本体10,所述鞋撑本体10包括呈拱形分布的鞋撑面以及与鞋撑面相连的衔接面14,所述鞋撑面包括第一支撑面11、第二支撑面13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面11及第二支撑面13相连的龙骨面12,所述第一支撑面11、第二支撑面13及龙骨面12的一端收敛形成鞋头,所述第一支撑面11、第二支撑面13及龙骨面12的另一端分别与衔接面14相连。

本实施例中,鞋撑主要包括鞋撑本体10,鞋撑本体10分成拱形鞋撑面及支撑于鞋撑面一端衔接面14搭接而成,鞋撑本体10的内部具有支撑空间15,因此,相比于实心的鞋撑来说,具有节省材料的作用。同时,拱形的鞋撑面结构及衔接面14,不仅能够满足鞋撑的机械强度要求,还能满足轻质的要求。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提高鞋撑的定形效果,鞋撑面还可以分成第一支撑面11、第二支撑面13及龙骨面12,龙骨面12可以直接抵接鞋面的顶部,第一支撑面11及第二支撑面13抵接鞋面的两侧壁,如此,鞋模的各表面均能够与鞋子的内壁面接触,因此,具有较佳的定型效果。优选的,所述鞋撑本体10的材质为纸或塑料。以便于材料的回收利用。另外,鞋撑本体10上还可设置钢印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内部具有支撑空间15的鞋撑本体10,该鞋撑本体10具体包括呈拱形分布的鞋撑面以及与鞋撑面相连的衔接面14,鞋撑面用以抵接鞋子的内空间的鞋面内壁,衔接面14起到支撑鞋撑面的作用。具体的,鞋撑面包括第一支撑面11、第二支撑面13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面11及第二支撑面13相连的龙骨面12,龙骨面12可以直接抵接鞋面的顶部,第一支撑面11及第二支撑面13抵接鞋面的两侧壁,如此,通过鞋撑能够对鞋子的前端及中端具有较佳的定形作用。另外,由于鞋撑本体10内部形成支撑空间15,相比于实心的鞋撑具有节省材料,生产成本低的优点。整体的鞋撑结构精简,便于生产加工和批量生产。

请参照图2和图3,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鞋撑的衔接面14靠近鞋撑底部的部位开设有缺口16。本实施例,通过该缺口16能够方便拔出塞入鞋内的鞋撑,也方便对鞋撑进行悬挂。当然,该缺口16的位置可以根据的实际的位置要求来设计,如开设于衔接面14中间位置等。

具体的,所述缺口16的形状为圆弧形,且缺口16的边缘呈倒角或圆角设置。通过将缺口16设置成圆弧形,以及缺口16边缘的倒角或圆角的设置,有利于把持,防止鞋撑的边缘擦伤手指。

请参照图4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鞋撑模具包括鞋撑公模30及与所述鞋撑公模30配合的鞋撑母模20;

所述鞋撑母模20包括第一板体21、凸设于所述第一板体21上的第一凸台22,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一凸台22的第一模仁23;所述鞋撑公模30包括第二板体31、凸设于所述第二板体31上的第二凸台32,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二凸台32的第二模仁33;所述第一模仁23与第二模仁33配合的一面内凹形成配合空间,所述第二模仁33凸入所述配合空间后与第一模仁23之间围成待注料形成鞋撑的型腔,所述鞋撑包括内部形成有支撑空间15的鞋撑本体10,所述鞋撑本体10包括呈拱形分布的鞋撑面以及与鞋撑面相连的衔接面14(如图1),所述鞋撑面包括第一支撑面11、第二支撑面13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面11及第二支撑面13相连的龙骨面12,所述第一支撑面11、第二支撑面13及龙骨面12的一端收敛形成鞋头,所述第一支撑面11、第二支撑面13及龙骨面12的另一端分别与衔接面14(如图1)相连。

本实施例中,鞋撑模具主要分为鞋撑公模30与鞋撑母模20,该鞋撑母模20采用在第一板体21凸设的第一凸台22上设置第一模仁23,相应的该鞋撑公模30采用在第二板体31凸设的第二凸台32上设置第二模仁33,现有技术中的模具直接在板体上对模仁进行设计,导致模具的结构的设计难度大的,并且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方案采用在第一板体21上增设第一凸台22,有利于提高鞋撑的稳定性和操作的便捷性。另外,第一凸台22与第一板体21,以及第二凸台32与第二板体31可以一体设置,也可以嵌入设置。第一模仁23、第二模仁33的材料均可为金属或合金材料。具体地,所述第二模仁33的外壁面凸设有钢印区,或所述第一模仁23的内壁面凹设有钢印区。另外,为了提高鞋撑母模20与鞋撑公模30的配合稳定性,所述第二凸台32上设有至少一凸柱,所述第一凸台22对应设有凹槽,所述凸柱伸入凹槽内,使鞋撑公模30与鞋撑母模20限位配合。形成设定厚度的鞋模,提高鞋模的精度。

本鞋撑模具主要包括鞋撑公模30及鞋撑母模20,该鞋撑母模20包括第一板体21、第一凸台22以及第一模仁23;所述鞋撑公模30包括第二板体31、第二凸台32以及第二模仁33,通过第一模仁23与第二模仁33的配合能够形成供待注料的型腔,此时,向型腔灌注浆体(如纸浆等)就能形成鞋撑模胚,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木质鞋撑,能够节省成本,并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能够进行批量生产。

请参照图5至图7,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仁33的外壁面包括呈拱形的支撑面331,以及与所述支撑面331的一端相连的衔接面332,所述支撑面331的另一端收敛形成鞋头。本实施例中,第二模仁33大体可以分成支撑面331及衔接面332,第一模仁23的内空间形成有与支撑面331对应的内支撑面231,与衔接面332对应的内衔接面232,以形成设定间距,满足鞋模厚度的要求。

请参照图5至图7,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台32与第一凸台22对接的一面呈凹面321设置,且凹面321沿所述第二板体3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台32设有与凹面321对应的内凸面。该凹面321的设置,对溢出的浆料具有导引作用,防止鞋模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浆料的飞溅。同时,通过第二凸台32的凹面321与第一凸台22的内凸面的设置,能够使第一模仁23与第二模仁33的配合更稳定。另外,该第二凸台32还有利于对模仁的设计。

具体的,所述第一凸台22的厚度大于第二凸台32的厚度。以方便对第一模仁23的设计,降低第一模仁23的设计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