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砂结构的防水透气鞋底和具有该鞋底的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6842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砂结构的防水透气鞋底和具有该鞋底的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尤其是一种具有防砂结构的防水透气鞋底和具有该鞋底的鞋。



背景技术:

人类的脚部皮肤分泌出来的汗液,绝大多数集中在脚底部,而脚底大的汗腺在脚趾间、脚前掌、和脚掌掌心部位,脚底汗腺是人体重要出汗的部位。由于鞋底长时间吸收汗液,汗液积聚在鞋底无法及时挥发的原因,鞋底难免发臭,滋生细菌,使人们罹患脚部疾病。尤其是青少年经常穿用运动鞋,更容易使鞋发臭。现有的鞋,比如是运动鞋,是通过提高鞋帮面透气性来实现使汗液挥发功能的。

由于人类的脚掌汗腺主要集中在脚底,因而通过鞋底将脚底汗汽排出,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好方法。本申请人先后于2011年11月30日、2013年4月8日以及2013年12月20日申请了公告号为202456701U、203234113U以及203748754U等实用新型专利,这些专利从加工、防水、制造等各个方向对防水透气鞋底进行了改进。

但是无论是哪种结构的防水透气鞋(当然也包括其他现有的防水透气鞋),由于防水透气膜是很薄的一层薄膜,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外界的泥浆、砂浆通过鞋底的通孔进入鞋底接触到防水透气膜,防水透气膜就会受到砂粒的摩擦和侵蚀而破裂,导致防水失效。因此,如何防止外界砂粒进入鞋底破坏防水透气膜,就成为提高防水透气鞋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防水透气鞋底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砂结构的防水透气鞋底,其通过在防水透气膜的下方设置一防砂结构,从而使外界的细砂或泥浆等无法渗入到防水透气膜,保证了防水透气膜不会破裂。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防水透气鞋底的鞋。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防砂结构的防水透气鞋底,其包括鞋大底以及防水透气膜组件,所述鞋大底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直至鞋大底的底面,所述防水透气膜组件包括防水透气膜以及贴于防水透气膜上、下两侧的上防水承托片和下防水承托片,所述防水透气膜组件安装于鞋大底的上表面,且下防水承托片位于该至少一个通孔的上侧,所述上防水承托片和下防水承托片相对应位置上分别开设有上透气沟和下透气沟,且所述下透气沟与至少一个通孔相对应,还包括用于防砂的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设置在防水透气膜与下防水承托片之间、或设置下防水承托片与鞋大底之间、或设置在鞋大底的内部、或设置在鞋大底的底面。

所述鞋大底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至少一个通孔设置于该凹槽的底面上,所述防水透气膜组件安装于该凹槽内,且下防水承托片位于该凹槽的底部。

所述通孔的底端设有防砂凹槽,所述防砂凹槽为通孔底端外沿向外的延伸,所述防砂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或矩形。防砂凹槽的存在,使得通孔的底端(即进入口)离开鞋底面一定距离,从而使得鞋底的泥浆、砂浆不容易进入到通孔中,进而可以减少砂粒进入到鞋底内部。

所述下透气沟底端外沿小于通孔顶端外沿。其作用也是形成底端大、上端小的梯形孔结构,进一步减少进入到下透气沟的砂粒。

所述上防水承托片的上表面与鞋大底的上表面之间的缝隙处设有一层防水加固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鞋,其包括鞋帮和鞋底,所述鞋帮和鞋底固定,所述鞋底为所述的具有防砂结构的防水透气鞋底。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1、通过在防水透气膜的下方设置用于防砂的网状结构,使得外界细砂或泥浆等无法侵入到防水透气膜底面,保证防水透气膜不会破裂,增加防水透气效果,延长防水透气鞋的寿命。

2、通过在通孔底端设置防砂凹槽、以及将下透气沟设置得比通孔小,从而形成阶梯状通孔结构,可以有效避免砂粒的进入,进一步降低防水透气膜被破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透气鞋底实施例1方式一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透气鞋底实施例1方式二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透气鞋底实施例1方式三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透气鞋底实施例1方式四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透气鞋底实施例2方式一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透气鞋底实施例2方式二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透气鞋底实施例3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透气鞋底实施例4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透气鞋底实施例5的剖视图;

其中:1、鞋大底;11、凹槽;12、通孔;13、防砂凹槽;2、防水透气膜组件;21、防水透气膜;22、上防水承托片;221、上透气沟;23、下防水承托片;231、下透气沟;3、网状结构;4、防水加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防水透气鞋底,其包括鞋大底1以及防水透气膜组件2,鞋大底1的上表面上设有一个凹槽11,凹槽11的底部开有至少一个通孔12直至鞋大底1的底面,防水透气膜组件2包括防水透气膜21以及贴于防水透气膜21上、下两侧的上防水承托片22和下防水承托片23,防水透气膜组件2安装于凹槽11内,且下防水承托片23位于凹槽11的底部,上防水承托片22和下防水承托片23相对应位置上分别开设有上透气沟221和下透气沟231,且所述下透气沟231与至少一个通孔12相对应。在上防水承托片22的上表面与鞋大底1的上表面之间的缝隙通过敷一层防水加固层4进行密封防水。

为了防止外界砂粒进入鞋底破坏防水透气膜21,延长防水透气鞋的寿命,在本实施例1的第一种方式中,通过在防水透气膜21与下防水承托片23之间增设一层防砂的网状结构3,该网状结构3可以为防砂布或防砂网,只要能够阻止砂粒穿过即可。其中,防水透气膜21的下表面与网状结构3的上表面粘合固定,网状结构3的下表面与下防水承托片23的上表面粘合固定。

在本实施例1的第二种方式中,请参照图4所示,是通过在下防水承托片23与凹槽11之间增设一层防砂的网状结构3,下防水承托片23的下表面与网状结构3的上表面粘合固定,网状结构3的下表面与凹槽11底面粘合固定。

在本实施例1的第三种方式中,请参照图5所示,网状结构3固设在鞋大底1内部,其大小与防水透气膜21的大小相匹配且覆盖所有的通孔12。

在本实施例1的第四种方式中,请参照图6所示,网状结构3设置在鞋大底1的底面,为了使网状结构3不凸出鞋底,可在鞋大底1的底面开设固定槽,把网状结构3粘合固定在其中。

需要说明的是:首先,凹槽11可以是很薄的结构,其厚度可以忽略,甚至在鞋大底中完全不设置凹槽,直接将防水透气膜组件2与鞋大底1压粘整合在一起,并且与防水透气膜组件2对应的鞋大底1上设有直至鞋大底1底面的通孔12即可,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任何鞋底,包括鞋大底很薄的结构;其次,防水透气膜组件2不止限于半脚掌,可以是整个鞋大底1上二次成型;再次,本实施例可以为多个上透气沟221和下透气沟231,并且,只需保证其中某一个下透气沟231与其中某一个通孔12有连通即可;最后,上、下防水承托片的通气沟的形状不限于圆形、方形、长方形、环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并且多数情况下是基于最有利于透气的不规则的形状。

实施例2

实施例2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请参照图7和图8所示,其在通孔12的底端设有防砂凹槽13,该防砂凹槽13为通孔12外沿向外的延伸,从而使得防砂凹槽13的截面尺寸比通孔12的截面尺寸大。其中图7中的防砂凹槽13的横截面为矩形,图8中的防砂凹槽13的横截面为梯形,其作用都是使通孔12的底端(即进入口)离开鞋底面一定距离,从而使得鞋底的砂粒不容易进入到通孔12中。最后,防砂凹槽13的形状不限于圆形、方形、长方形、环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并且多数情况下是基于最有利于防砂的不规则的形状,还可以是几个通孔12或一排通孔12共用一个防砂凹槽13。

实施例3

实施例3可以是在实施例1-2中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请参照图9所示,为了进一步防止进入到通孔12中的砂粒进入到下防水承托片23的下透气沟231中,采用实施例2同样的原理,将下透气沟231设计的比通孔12小。同时,上、下防水承托片可以是有外形一致或相符的相对应的透气沟,下透气沟也可以是略大于或略小于上透气沟外沿的设计,即是上下防水承托片的通气沟的外沿设计可以是不一致的设计。

实施例4

实施例4可以是在实施例1-3中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请参照图10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中不使用鞋大底1本身作为防水的承托面,而是使用了一上一下防水承托片夹中间的防水透气膜21的方式,因此,鞋大底1的凹槽11结构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粗糙面、倾斜面等结构。

实施例5

实施例5可以是在实施例1-4中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请参照图11所示,防水透气膜组件2的整体的外沿设计,沿着鞋大底周边可以进行防水加固,也可以结合防水加固层4的设计进行进一步起到防水加固的作用。防水透气膜组件2的整体的外沿设计可以是上防水承托片或者是下防水承托片本身或者上、下防水承托片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