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面料。
背景技术:
纺织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我国棉花产量丰富,棉纤维是最常用的天然纤维之一。棉纤维制品具有轻松保暖、柔和贴身,且吸湿性、透气性俱佳的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服装制作。但是棉布同时还存在易缩、易皱、不挺括、不耐磨等缺陷,面料刚性和弯曲性较差,常在穿着之前需要熨烫,而且容易受损变形,不耐穿。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面料需求呈多样化,而单纯的棉布也不具备抗静电等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功能。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变形、不易皱,耐磨损,进一步具有优异的吸湿放湿性能和抗静电之功能的新式面料。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新式面料,包括内外缝制连接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以棉纤维为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该经线和纬线中嵌置有若干根包芯纱,该包芯纱有金属纤维内芯和包裹于金属纤维内芯的外部的表层;所述外层由海岛纤维和聚酯纤维加捻制成的混合纱编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包芯纱的表层由竹炭纤维制成,或者由竹炭纤维和棉纤维合股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纤维内芯为镀银纤维内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新型为一种新式面料,具有内外两层,内层除了有棉纤维,通过嵌置具有若干根金属纤维芯的包芯纱,金属纤维弹性好,有刚性,不仅使得内层弯曲可变,立体感较强,不易缩,不易皱,同时具有抗静电的效果。本新型还增设外层,外层采用海岛纤维和聚酯纤维加捻制成的混合纱编织,两种纤维结合紧密有致,很好保护了内层,使得面料有优良的耐皱性、弹性和尺寸稳定性,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耐日光,耐摩擦,不霉不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
1、内层;
2、外层;
3、包芯纱,31、金属纤维内芯,32、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新型提供一种新式面料,包括内外缝制连接的内层1和外层2,所述内层1以棉纤维为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该经线和纬线中嵌置有若干根包芯纱3,具体地,包芯纱3穿过纬线和经纬的经纬组织点而嵌设在内层1里,包芯纱3可以穿过每一个经纬组织点,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面料的结构强度,包芯纱3等间隔嵌置,横纵交叉形成一个网状,同时也减轻了面料质量。
该包芯纱3有金属纤维内芯31,和包裹于金属纤维内芯31的外部的表层32,表层32可保护金属纤维内芯31,金属纤维弹性好,有刚性,不仅使得内层弯曲可变,立体感较强,不易缩,不易皱,而且形成的一个金属网还具有抗静电的效果。所述金属纤维内芯31为镀银纤维内芯,镀银纤维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除具有较好的防辐射作用外,还能抗静电;此外,银是一种天然元素,不仅没有一般化学性产品之毒副作用,反而对人体有一定的抑菌保养作用,兼具保健功能。
优选地,所述包芯纱3的表层32由竹炭纤维制成,或者由竹炭纤维和棉纤维直接合股制成,即将竹炭纤维丝和棉纤维丝在不考虑混合比的条件下混编成纱线,黏合,棉纤维吸湿性能好,但是放湿性能欠佳,而竹炭纤维的横截面布满了大大小小椭圆形的孔隙,可以瞬间吸收并蒸发大量的水分。因此,表层32加入竹炭纤维,使得内层吸湿和放湿性能都很好,可保持干爽舒适的触感。
优选地,为了增强内层1的耐磨性、耐腐性、耐晒性、抗风性,所述外层2由海岛纤维和聚酯纤维加捻制成的混合纱编织而成,即将海岛纤维丝和聚酯纤维丝在不考虑混合比的条件下加捻成纱线,海岛纤维细腻,聚酯纤维性能丰富,外层2的结构紧密防风,通过两种纤维,给了内层1良好的保护,使得面料有优良的耐皱性、弹性和尺寸稳定性,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耐日光,耐摩擦,不霉不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