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钮扣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00508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钮扣及其制作方法,尤指一种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钮扣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钮扣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常被用于衣服中,春夏流行关键字数码潮,色彩盛宴,运动风成为了服装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虽然不变的是条纹、撞色、棒球服、罩衫等经典运动元素……却有了更新鲜的表达方式,紫外、感温这类色彩丰富且富有科技感的产品,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性产品,产品风格特别适合运动品牌及时尚女装,将具有动感变色效果的钮扣作为服装的点缀,来满足服装的个性需求。感温变色是指在低温时为有色状态,当温度升至设定值时钮扣从有色变为无色或另一种色。从暗到明,或由深转浅,或是从一个色彩过渡到另一个色彩,充满变幻无穷的神秘浪漫气息。

现阶段辅料行业上能直接使得钮扣表面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还没有,感温变色中起主要起作用的是感温变色粉,常规感温变色粉由于变色效果不统一,色彩不可调、温度控制效果不明显,用在钮扣上来做感温变色效果基本没有,钮扣应用局限比较大。如何找到一种既能使得钮扣具有感温变色效果,又能满足钮扣在服装上使用时必须具备的功能性要求,如能在特定温度上下进行色彩变化,可以根据服装面料进行调色,同时能满足钮扣所具备的环保和理化性能等的钮扣制作方法,成为行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钮扣无法达到感温变色效果的问题。为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钮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钮扣采用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加入钴盐、甲乙酮和感温变色粉混合固化,再通过冷冻方法进行冷冻处理,使钮扣表面具有感温渐变效果,所述的感温变色粉包括有如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结晶紫内酯:5-15,三聚氰胺:10-20,硬脂酸甲酯:60-80,双酚s:1-10。

本发明的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钮扣的制作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a:感温变色粉的制作:将如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通过微胶囊技术制成粉状微粒,结晶紫内酯:5-15,三聚氰胺:10-20,硬脂酸甲酯:60-80,双酚s:1-10;

b:纽扣基体的制作: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加入钴盐、甲乙酮和感温变色粉混合均匀后通过注塑、切割制成纽扣;

c:对钮扣表面的冷冻处理。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包括:

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钴盐、甲乙酮和感温变色粉的重量比例为:不饱和聚酯树脂:钴盐:甲乙酮:感温变色粉为:1:(0.08±0.001):(0.12±0.001):(0.02±0.001)。

步骤a中,所述粉状微粒粒径在1~7μm之间。

步骤b中,纽扣基体的制作过程中,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加入钴盐、甲乙酮和感温变色粉,重量比例为:不饱和聚酯树脂:钴盐:甲乙酮:感温变色粉为:1:(0.08±0.001):(0.12±0.001):(0.02±0.001),经过化学反映发热使树脂从液体变为固体,感温变色粉起到变色的作用,从而制成钮扣。

所述的冷冻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将做好的纽扣铺平放置在模板上;

(2)、冷柜的温度调到0度至零下5度之间;

(3)、将钮扣放入冷柜中0-15分钟,取出既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按照本发明的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钮扣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纽扣能够在31度以下为本色,31度以上实现变色,根据感温粉的不同配比实现不同本色和不同的变色。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钮扣,采用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加入钴盐、甲乙酮和感温变色粉混合固化,再通过冷冻方法进行冷冻处理,使钮扣表面具有感温渐变效果。感温变色粉包括有如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结晶紫内酯:5-15,三聚氰胺:10-20,硬脂酸甲酯:60-80,双酚s:1-10。本实施例中,不饱和聚酯树脂、钴盐、甲乙酮和感温变色粉的重量比例为:不饱和聚酯树脂:钴盐:甲乙酮:感温变色粉为:1:(0.08±0.001):(0.12±0.001):(0.02±0.001)。

本发明的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钮扣的制作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a:感温变色粉的制作:将如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通过微胶囊技术制成粉状微粒,结晶紫内酯:5-15,三聚氰胺:10-20,硬脂酸甲酯:60-80,双酚s:1-10;本实施例中,粉状微粒粒径在1~7μm之间,并具有耐高温、抗氧化等微胶囊所改质的特性。本发明的感温变色粉通过不同组分的配比,配出不同的颜色,基本十五色:红色、玫瑰红、桃红、朱红、桔色、黄色、黄绿、草绿、绿色、天空蓝、土耳其蓝、蓝色、深蓝、紫罗兰、黑色。各色可相互混合,也可添加其它染颜料调色。31度以下是一种基本色,31度以上实现变色,如绿变黄,31度紫变蓝,31度蓝变红,31度黑变蓝,等系列色。

b:纽扣基体的制作: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加入钴盐、甲乙酮和感温变色粉混合均匀后通过注塑、切割制成纽扣;本实施例中,钴盐和甲乙酮是作为一种催化剂,加入不饱和聚酯树脂材料后经过化学反映发热使不饱和聚酯树脂从液体变为固体,感温变色粉起到变色的作用,从而制成钮扣,固定重量比例如下不饱和聚酯树脂:钴盐:甲乙酮:感温粉为1:(0.08±0.001):(0.12±0.001):(0.02±0.001)(实际调配时每种材料按比例换算成实际重量,通常不饱和聚酯树脂采用一公斤时,称重时甲乙酮和钴盐、感温粉的误差为正负1克),从而生产出感温变色钮扣。

c:对钮扣表面的冷冻处理:

冷冻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将做好的纽扣铺平放置在模板上;

(2)、冷柜的温度调到0度至零下5度之间;

(3)、将钮扣放入冷柜中0-15分钟,取出既可。

由于没有处理过的钮扣变色效果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色差变化较大,要经过至少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才会稳定性能,本方法可以使钮扣快速稳定感温变色粉的性能,统一变色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钮扣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纽扣能够在31度以下为本色(即一种基本色),31度以上实现变色,根据感温粉的不同配比实现不同的基本色和不同的变色。同时,还可以满足钮扣的各方面性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符合辅料行业的发展和环保要求。

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钮扣及其制作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钮扣无法达到感温变色效果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钮扣,所述的钮扣采用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加入钴盐、甲乙酮和感温变色粉混合固化,再通过冷冻方法进行冷冻处理,使钮扣表面具有感温渐变效果。按照本发明的具有感温变色效果的钮扣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纽扣能够在31度以下为本色,31度以上实现变色,根据感温粉的不同配比实现不同的本色和不同的变色。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联达钮扣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1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