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箱包拉杆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标签夹的箱包拉杆。
背景技术:
拉杆作为箱包的配件之一,具有拉动、推运箱包的作用。有了拉杆的设置,箱包在推运过程显得更为方便和轻巧。在旅行途中,箱包在存放、运输、转运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遗失的现象,或者款式、颜色相近的箱包之间很容易出现混淆,提错箱包的情况。通常提到箱包时,箱包所有者很少会打开箱包以确认这个箱包是否属于自己。即使,拿到箱包发现不属于自己时,也不能当场就找到被人提错的箱包,没有任何消息提供,这样就给箱包所有者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标签夹的箱包拉杆。
本发明解决的是现有的箱包上缺少显示箱包所有人信息的模块,造成箱包遗失或提错后无法寻回失主,造成严重损失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底座、拉杆、底托和手柄;所述拉杆的下端部安插在底座上,所述手柄安装在拉杆的上端部,所述的底托安装在拉杆中部。所述底托上设有“l”型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下方设有插接口,所述的插接口处安装标签夹。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的下方设有存储区域,所述的存储区域由开口底部、两侧板、底托前挡板、底托底板围合而成;所述两侧板上设有水平支撑板;所述的水平支撑板与开口底部之间形成滑移通道,所述的存储区域与插接口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标签夹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柱,所述的滑柱位于滑移通道内,并限位于底托前档板处。
进一步的,所述标签夹的一侧设有安装槽孔,所述的其中之一滑柱上安装弹簧并连同弹簧插接于安装槽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标签夹的一侧面为平面,另一侧面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与开口处底板的厚度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处底板上设有凹形槽,所述的凸起结构上设有凸起边耳。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为“l”型结构,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插口,所述的插口处安装拉杆;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凸起的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分布在底座底部的两端,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为开口结构,所述的开口结构朝向相反于设有拉杆的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拉杆的底托处增加了标签夹。标签夹可以隐藏于底托处。需要确认标签上的内容时,只需要将标签夹抽离出来即可。
标签夹上安装有弹簧,当标签夹被抽离,然后翻转成竖直状,在弹簧复位力的作用下,标签夹被支撑起;当标签夹水平翻折后,利用标签夹两侧的滑柱在滑移通道内滑动,即可使得标签夹水平安插在存储区域。
底座下方的连接块是连接拉杆与箱体的过渡件,箱体上的支撑柱安插于开口结构处,起到稳固拉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底托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之底托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之标签夹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之底托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是本发明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拉杆;3.底托;4.手柄;5.标签夹;10.插口;11.连接块;12.开口结构;30.开口;31.插接口;32.存储区域;33.底托底板;34.底托前挡板;35.滑移通道;50.凸起结构;51.安装槽孔;52.滑柱;53.弹簧;54.滑柱;300.开口底部;301.凹形槽;320.水平支撑板;321.侧板;500.凸起边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底座1、拉杆2、底托3和手柄4。拉杆1的下端部安插在底座1上,手柄4安装在拉杆2的上端部,底托3安装在拉杆2中部。
如图1、图2所示,底托3上设有“l”型的开口30,开口30的作用是安置手柄4,当拉杆2被收缩时,手柄4可存放在此处。开口30的下方设有插接口31,插接口31处安装标签夹5。标签夹5的作用是可填写箱包所有人的身份信息,便于箱包所有人及时确认箱包是否自己所有,以及遗失后能让他人及时联系。
如图3所示,开口30的下方设有存储区域32。存储区域32由开口底部300、两侧板321、底托前挡板34、底托底板33围合而成。两侧板321上设有水平支撑板320,水平支撑板320与开口30底部之间形成滑移通道35,存储区域32与插接口31相通。
如图4所示,标签夹5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柱52和滑柱54,滑柱位于滑移通道35内,并限位于底托前档板34处。标签夹5的一侧设有安装槽孔51,其中之一滑柱52上安装弹簧53并连同弹簧53插接于安装槽孔51内。弹簧53的作用是利用弹簧53的复位力将标签夹5支撑,保持标签夹5的竖直状态。滑移通道35具有导向的作用,保证标签5夹依靠滑柱52和滑柱54在滑移过程中不偏移。当标签夹5移动至插接口31处时,标签夹5以滑柱为支撑点,翻转至竖直状态,由于底托前档板34的限制,不会移动过度。
如图4和图5所示,标签夹5的一侧面为平面,另一侧面设有凸起结构50,凸起结构50的高度与开口处底板300的厚度相适配。这样,当标签夹5处于水平状,并安插于存储区域32内,凸起结构50的表面与开口处底板300相平,如图6所示。这种结构上的配合,不仅能够避免间隙口的产生,而且凸起结构50具有限位作用,避免了标签夹5被插入插接口后,顺着滑移通道35滑落下来。
开口处底板300上设有凹形槽301,凸起结构50上设有凸起边耳500。凸起边耳500作为拨动标签夹5的端部,便于标签夹5的移动。
如图7所示,底座1为“l”型结构,底座1的侧壁上设有插口10,插口10处安装拉杆2。底座1的底部设有凸起的连接块11,连接块11分布在底座1底部的两端。连接块11的一端为开口结构12,开口结构12朝向相反于设有拉杆2的一侧。连接块11是连接拉杆2与箱体的过渡件,箱体上的支撑柱安插于开口结构12处,起到稳固拉杆的效果。插口11和开口结构12成90°夹角,分别从水平和竖直方向稳固拉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