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温灸单元及其温灸护膝、温灸护腰和温灸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2469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石墨烯温灸单元及其温灸护膝、温灸护腰和温灸背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灸领域的技术方案,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温灸单元及其温灸护膝、温灸护腰和温灸背心。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温灸单元包括内胆和遮挡盖,在使用时,将艾条、艾绒等放入内胆内进行燃烧,然后盖上遮挡盖便可进行使用,但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点:

1、燃烧带来的安全隐患,容易引起火灾,或引起衣服被点燃;

2、温度不容易控制,容易烫伤人体;

3、产生烟雾,引起人体不适,会使周围的PM2.5迅速升高,艾条燃烧产生的烟雾,对人体的肺部是有损害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温灸单元及其温灸护膝、温灸护腰和温灸背心,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控制温度的问题。

一种石墨烯温灸单元,包括遮挡盖、内胆、发热体和控制装置;所述遮挡盖能够与所述内胆拆卸分离,所述遮挡盖和/或所述内胆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内胆的内部导通;所述内胆的外部设有控制接口;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内胆的内部,所述发热体通过所述控制接口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发热体进行发热,所述发热体为石墨烯或石墨烯复合红外发热体。

其中,所述内胆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控制接口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发热体的发热温度,并将检测结果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发热体的发热状态。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控制接口与所述发热体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蓄电池对所述发热体供电。

其中,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还包括布囊,所述遮挡盖和所述内胆均至于所述布囊内,所述控制装置置于所述布囊外。

其中,所述布囊设有能够开闭的袋口,所述遮挡盖和所述内胆能够与所述布囊拆卸分离。

其中,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还包括绳槽和拉绳,所述绳槽沿所述袋口的边缘布置,所述拉绳的一部分穿入所述绳槽内,所述拉绳的两端置于绳槽外,所述拉绳用于调节所述袋口的大小。

其中,所述袋口处设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袋口,所述魔术贴能够与所述布囊粘合和拆离。

一种温灸护膝,包括上述的石墨烯温灸单元,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设于所述温灸护膝与人体膝部理疗位置相对处。

一种温灸护腰,包括上述的石墨烯温灸单元,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设于所述温灸护腰与人体腰部理疗位置相对处。

一种温灸背心,包括上述的石墨烯温灸单元,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设于所述温灸背心与人体肩部、背部理疗位置相对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内胆的内部,所述发热体通过所述控制接口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发热体进行发热,即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电热方式对艾条、艾绒等进行加热,无需进行明火燃烧,从而使得艾条、艾绒的加热温度能够进行准确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石墨烯温灸单元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石墨烯温灸单元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石墨烯温灸单元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石墨烯温灸单元结构示意图四;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温灸护膝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温灸护腰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温灸背心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如下:

11、内胆;12、遮挡盖;13、发热体;14、温度传感器;15、控制接口;16、通孔;

2、控制装置;21、控制电路;22、控制面板;23、电源接口;24、电源管理电路;25、发热驱动电路;26、中央处理单元;27、蓄电池;

3、布囊;31、袋口;32、绳槽;33、拉绳;34、魔术贴;

4、温灸护膝;

5、温灸护腰;

6、温灸背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从图1至9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石墨烯温灸单元,包括遮挡盖12、内胆11、发热体13和控制装置2;所述遮挡盖12能够与所述内胆11拆卸分离,所述遮挡盖12和/或所述内胆11上设有多个通孔16,所述通孔16与所述内胆11的内部导通;所述内胆11的外部设有控制接口15;所述发热体13设于所述内胆11的内部,所述发热体13通过所述控制接口15与所述控制装置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2用于控制所述发热体13进行发热,所述发热体13为石墨烯或石墨烯复合红外发热体。

在进行使用时,可先将遮挡盖12拆离,然后将艾条、艾绒等放置于内胆11内,待重新盖上遮挡盖12后,便可通过控制装置2启动发热体13进行发热,受热的艾条、艾绒将产生活性成分从通孔16排出,以此对使用者进行温灸,从而产生了以下的有益效果:

1、由于发热体13为电热加热,所以能够通过控制装置2进行温度控制,解决现有技术发热温度无法调控的问题,避免过高的温度烫伤使用者;

2、电热发热不会产生明火,不容易引起物料的燃烧,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艾条只是进行加热激活,并不会产生燃烧现象,避免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以及引起人体的不适。

4、石墨烯和石墨烯复合红外发热体,通电后可以发出纯净的远红外射线,其波长主要集中在5~15um,非常适合人体理疗。

其中,上述通孔16可以单独设置于遮挡盖12上,或单独设置于内胆11上,或同时设置于遮挡盖12和内胆11上,通过设置充足的通孔16,便可保证活性成分能够充分排出,为理疗效果提供了保障。

另外,控制装置2内部可设有控制电路21,控制电路2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26、控制面板22、发热驱动电路25、电源管理电路24和电源接口23,其中,控制面板22和电源接口23可以设于控制装置2的外部,中央处理单元26、发热驱动电路25和电源管理电路24可设于控制装置2的内部;在使用时,电源接口2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源管理电路24将外部电源的输入电压转换为石墨烯温灸单元所需的工作电压,并通过发热驱动电路25对发热体13进行供电,另外,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面板22输入操作指令,中央处理单元26将根据输入的操作指令控制发热体13的发热状态,譬如控制发热体13的发热温度和发热时长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的一种改进可以如图1至4所示,所述内胆11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温度传感器14通过所述控制接口15与所述控制装置2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4用于检测所述发热体13的发热温度,并将检测结果送至所述控制装置2,所述控制装置2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发热体13的发热状态。

设置温度传感器14后,能够更准确控制发热体13的发热温度,譬如限定发热体13的最高发热温度为50℃,若温度传感器14检测发热体13的发热温度低于50℃,则控制装置2继续控制发热体13进行发热加温,若温度传感器14检测发热体13的温度大于等于50℃,则控制装置2可停止发热体13进行发热加温,直至发热体13的温度低于50℃,控制装置2再控制发热体13进行发热加温,通过循环操作,确保发热体13的发热温度保持在50℃。

其中,温度传感器14可以设于内胆11内,并靠近发热体13布置,若发热体13为多个,可以设置数量对应的温度传感器14,使得每个温度传感器14对应测量一个发热体13的发热温度,确保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另外,如图8和9所示,温度传感器14的检测结果可以送至控制装置2的中央处理单元26,中央处理单元26接收检测结构后便可及时进行准确控制,确保发热体13的发热温度一直处于所需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的一种改进可以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装置2内设有蓄电池27,所述蓄电池27通过所述控制接口15与所述发热体1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2还用于控制所述蓄电池27对所述发热体13供电。

通过增设蓄电池27,能够使得石墨烯温灸单元的使用更加灵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外接电源使用石墨烯温灸单元,此时外部电源对石墨烯温灸单元进行供电,发热体13将进行发热工作,与此同时,外部电源还对蓄电池27进行充电;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支持下,可以直接使用蓄电池27进行供电,以此确保石墨烯温灸单元的正常使用。

其中,如图8和9所示,蓄电池27可以与控制装置2的电源管理电路24进行电性连接,所以中央处理单元26能够控制电源管理电路24对蓄电池27进行充电,或者控制电源管理电路24使用蓄电池27进行供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的一种改进可以如图2至4所示,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还包括布囊3,所述遮挡盖12和所述内胆11均至于所述布囊3内,所述控制装置2置于所述布囊3外。

增设布囊3后,可以通过布囊3直接与人体接触,不但触感良好,而且能够防止内胆11温度过高而烫伤使用者,更进一步的,布囊3的透气性好,活性成分能够轻易穿过布囊3排出,不会降低温灸的理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的一种改进可以如图3和4所示,所述布囊3设有能够开闭的袋口31,所述遮挡盖12和所述内胆11能够与所述布囊3拆卸分离。

当需要更换艾条、艾绒时,可以打开袋口31,将内胆11和遮挡盖12取出,然后打开遮挡盖12,换上新的艾条、艾绒,待重新装上遮挡盖12后,再将遮挡盖12和内胆11放回布囊3内,关闭袋口31,便可再次进行使用,过程简单便捷,为石墨烯温灸单元的重复使用提供了可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的一种改进可以如图3所示,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还包括绳槽32和拉绳33,所述绳槽32沿所述袋口31的边缘布置,所述拉绳33的一部分穿入所述绳槽32内,所述拉绳33的两端置于绳槽32外,所述拉绳33用于调节所述袋口31的大小。

当需要收紧袋口31时,只需同时拉紧拉绳33的两端,便可使得袋口31收窄,防止遮挡盖12和内胆11掉落至布囊3外;当需要打开袋口31时,只需拉开袋口31,拉绳33便会解除收紧状态,以便袋口31变大供遮挡盖12和内胆11的取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的一种改进可以如图4所示,所述袋口31处设有魔术贴34,所述魔术贴34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袋口31,所述魔术贴34能够与所述布囊3粘合和拆离。

当需要打开袋口31时,只需将魔术贴34与布囊3拆离,袋口31即处于打开状态,以便遮挡盖12和内胆11的取放;当需要关闭袋口31时,只需将魔术贴34与布囊3进行粘合,袋口31即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防止遮挡盖12和内胆11掉落至布囊3外。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的一种改进可如下,所述遮挡盖12和/或所述内胆11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凸点,各个所述凸点以相互分离的形式布置。

特别地,还可以在遮挡盖12和/或内胆11的外表面设置多个凸点,通过均匀布置多个凸点,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凸点进行按摩,从而提高了理疗效果和理疗过程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的一种改进可如下,所述石墨烯复合红外发热体包括有石墨烯、分散剂和粘结剂,所述粘结剂为环氧树脂、聚乙烯醇、丁苯橡胶、导热硅胶、聚氨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及硅酸盐系有机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石墨烯复合红外发热体中还可以包括一些相关辅料和溶剂,以确保石墨烯复合红外发热体的性能和质量。

从图5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灸护膝4,包括上述的石墨烯温灸单元,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设于所述温灸护膝4与人体膝部理疗位置相对处。

为了便于温灸护膝4的定位使用,可以在温灸护膝4的四个端角位置分别设置魔术贴(即图5中四个端角的阴影处),当需要使用温灸护膝4时,上侧的一对魔术贴相互粘合,下侧的一对魔术贴相互粘合,便可将温灸护膝4固定在用户的膝部,而需要拆下温灸护膝4时,只需将相互粘合的魔术贴撕开便可,使用过程简单便捷,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理疗体验。

在温灸护膝4固定后,便可启动石墨烯温灸单元进行工作,从而实现对使用者膝部的理疗,其中,石墨烯温灸单元可以设于图5中的椭圆形位置内。

从图6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灸护腰5,包括上述的石墨烯温灸单元,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设于所述温灸护腰5与人体腰部理疗位置相对处。

所述温灸护腰5可以设置为近似裤子的外形,以便使用者能够直接穿戴使用,另外,石墨烯温灸单元可以设于温灸护腰5的中部及两侧(即图6中的阴影位置),当使用者穿戴温灸护腰5后,石墨烯温灸单元将对准使用者的腰椎和腰部,以便石墨烯温灸单元能够在必要的位置上进行理疗。

从图7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灸背心6,包括上述的石墨烯温灸单元,所述石墨烯温灸单元设于所述温灸背心6与人体肩部、背部理疗位置相对处。

石墨烯温灸单元可以设于温灸背心6的肩部、肩胛部和背部等位置(即图7中的各个圆内),当使用者穿上温灸背心6后,石墨烯温灸单元将对准使用者的肩部、肩胛部和背部,以便石墨烯温灸单元能够在必要的位置上进行理疗。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