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及逐层嵌套式减震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740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及逐层嵌套式减震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以及一种逐层嵌套式减震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其功能最初只是用来保护脚部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使行走的安全性得到保障。随着生活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鞋子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有的具有透气干爽效果,有的具有保暖效果,有的具有防滑效果。

然而,人们对鞋子的减震效果更是重视,因为鞋子的减震效果直接影响到穿着的舒适度和运动效果。尤其是在竞技领域中尤为突出,一双具有良好减震效果且穿着舒适的鞋子不仅能保护运动员的双脚,更能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传统的鞋子只是通过简单的改良鞋底结构来达到减震作用,或是在鞋底上层加个由弹性材料做的减震垫,但单纯依靠减震垫的减震作用根本达不到运动时的减震要求,且大多数的减震垫都比较单一死板,就算要提高减震效果也是一味的增加厚度而已,这种方式效果甚微还增加了成本。

现有技术提供了多种减震结构,如气垫、弓形板、弹性球体等,但同时也都存在自己的不足,如成本过高、回弹率低、体积较大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供多级缓冲减震、回弹率高的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以及一种设置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的逐层嵌套式减震鞋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包括弹性件,以及设置于弹性件两侧大嵌套环、小嵌套环,小嵌套环与大嵌套环的中心空间相对,压缩减震单元时,小嵌套环与大嵌套环形成相对运动,小嵌套环嵌套进入大嵌套环的中心空间。

作为优选,设置多个嵌套环,相邻嵌套环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嵌套环按内径从大到小依次设置;相邻的嵌套环中,内径较大的嵌套环的中心空间足够内径较小的嵌套环嵌套进入。

作为优选,嵌套环为规则形状。

作为优选,嵌套环为圆环、多边形的环状。

作为优选,弹性件为弹性片,弹性片覆盖相邻的嵌套环中,内径较大的嵌套环的内径范围。

作为优选,弹性片为橡胶制成的橡胶弹性片。

作为优选,弹性件为橡胶弹性条,一条或多条橡胶弹性条连接于设置于相邻的嵌套环中内径较大的嵌套环上,且橡胶弹性条穿过内径较小的嵌套环的外径范围,或者连接于内径较小的嵌套环上。

作为优选,当设置多条橡胶弹性条时,橡胶弹性条交叉设置,交叉点位于相邻的嵌套环中,内径较小的嵌套环的外径范围内;或者以内径较小的嵌套环为中心呈放射状结构。

作为优选,弹性条为橡胶制成的橡胶弹性条。

一种逐层嵌套式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大底与中底之间在后跟、前掌、全掌或周圈的位置设置所述的减震单元。

作为优选,大底与减震单元为一体结构,与中底粘合为整体;或者,中底与减震单元为一体结构,与大底粘合为整体;或者,大底、中底、减震单元为独立结构,并进行粘合为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及设置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的逐层嵌套式减震鞋底,采用弹性件对嵌套环的压缩过程进行减震的同时,形成拉伸形变而蓄能,特别是采用橡胶制成的橡胶弹性片,当释放嵌套环后,基于橡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回弹率的特性,使减震单元能够提供近乎极限的高回弹率,则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运动鞋,能够提供更快更强的回弹力,提升运动鞋的运动性能。

相邻的嵌套环之间存在高度差,而且小嵌套环可嵌套进入大嵌套环的中心空间,在释放状态下,大嵌套环与小嵌套环之间形成让位空间,使得减震压缩时,弹性件能够发生更大的拉伸形变,提高减震效果,同时存储更多的势能,在高回弹率的特性下,能够提供更多的回弹力。

利于本实用新型具有的高回弹率,可将本实用新型进行相似的变形,应用于其他需要缓冲减震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弹性件实施为弹性片);

图2是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的剖视图(弹性件实施为弹性片);

图3是弹性件实施为多条弹性条的俯视图(多条弹性条交叉);

图4是弹性件实施为多条弹性条的俯视图(多条弹性条呈现放射状连接);

图5是逐层嵌套式减震鞋底的结构爆炸图(后跟位置设置减震单元);

图中:10是嵌套环,20是弹性片,21是弹性条,30是大底,31是中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减震鞋底各自存在的成本高、回弹率低、体积大等不足,提供一种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以及一种设置所述的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的逐层嵌套式减震鞋底。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在纵向上具备多级减震的效果,而且结构简单,实现简化工艺步骤、降低成本、提升回弹率等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供更强的减震效果、更大的回弹力。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包括弹性件,以及设置于弹性件两侧大嵌套环、小嵌套环,小嵌套环与大嵌套环的中心空间相对,理论上,大嵌套环围成的范围足够小嵌套环挤压弹性件进入,发生压缩运动,即可形成减震效果。压缩减震单元时,小嵌套环与大嵌套环形成相对运动,小嵌套环嵌套进入大嵌套环的中心空间。实际上,大嵌套环围成的范围即大嵌套环的中心空间,为小嵌套环提供让位空间,以更大程度挤压并拉伸弹性件,提高减震效果,同时存储更多的势能,在高回弹率的特性下,能够提供更多的回弹力。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施需求,设置多个嵌套环10,相邻嵌套环10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嵌套环10按内径从大到小依次设置;即,可设置内径最大的嵌套环10设置在最底层,然后按内径从大到小依次朝上堆叠设置。相邻的嵌套环10,内径较大的嵌套环10的中心空间足够内径较小的嵌套环10嵌套进入,以保证能实现逐层嵌套压缩。

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组装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嵌套环10为规则形状,可实施为圆环,或多边形的环状,如三角形环、四边形环等。组装时则不需要考虑方向。为了使减震效果与回弹力以整个减震单元的中心轴向四周形成均匀分布,则将圆环结构的嵌套环10的圆心约束在减震单元的中心轴上。

弹性件的目的是在拉伸过程中形成反作用力,实现缓冲减震的效果,因而,弹性件只需要能够对相邻嵌套环10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阻挡,即可实现减震效果,即,提供回弹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两种结构思路:

一、弹性件为弹性片20,弹性片20覆盖相邻的嵌套环10中,内径较大的嵌套环10的内径范围。即较小的嵌套环10在整个运动进入相邻较大的嵌套环10的中心空间时,能够挤压弹性片20,形成拉伸效果,形成减震并蓄能,用于释放时提供回弹力。

二、如图3所示,弹性件为弹性条21,一条或多条弹性条21连接于设置于相邻的嵌套环10中,内径较大的嵌套环10上,且弹性条21穿过内径较小的嵌套环10的外径范围,或者连接于内径较小的嵌套环10上。将弹性件实施为若干弹性条21的结构,可以理解为是对弹性片20的简化。

实施时,可设置一条或多条弹性条21。当设置一条弹性条21时,为了保证压缩过程的稳定性,可选择设置为较宽的弹性条21,可接近较小的嵌套环10的内径或外径,当较小的嵌套环10大大小于较大的嵌套环10时,弹性条21甚至可以宽于较小的嵌套环10的外径。

当设置多条弹性条21时,弹性条21交叉设置,交叉点位于相邻的嵌套环10中,内径较小的嵌套环10的外径范围内;或者以内径较小的嵌套环10为中心呈放射状结构。多条弹性条21形成的结构可理解为在弹性片20上形成放射状的镂空。

多条弹性条21也可以平行设置在内径较小的嵌套环10的外径范围内,其结构可理解为在较宽的单条弹性条21上沿长度方向形成镂空。

本实施例中,为了得到高回弹率,弹性片20为橡胶制成的橡胶弹性片,弹性条21为橡胶制成的橡胶弹性条;基于橡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回弹率的特性,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能够提供近乎极限的高回弹率。

基于所述的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逐层嵌套式减震鞋底,如图5所示,大底30与中底31之间设置所述的逐层嵌套式减震单元。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产品设计需求,提供不同位置的减震效果,可在后跟、前掌、全掌或周圈的位置设置减震单元,以实现不同效果的减震功能。

根据具体实施要求,大底30、中底31与减震单元之间的连接可采用如下三种实施方式:

1)大底30与减震单元为一体结构,并与中底31粘合为整体;

2)中底31与减震单元为一体结构,并与大底30粘合为整体;

3)大底30、中底31、减震单元为独立结构,并进行粘合为整体。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