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3272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防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防护服。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自然界的平衡被破坏,目前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突发性、未知性和危害性等特点,防生救援人员直接进入事件现场,面对未知病原体的威胁,其自身防护至关重要。临床医护人员、公共卫生工作人员接触传染病病人或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时,个人防护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人生命安全、医院院内感染、传染病疫情蔓延等。防护包括物理防护、免疫防护和药物防护,其中物理防护的关键之一是防护服。医用防护服是医护人员的工作着装,可以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性溶液、盐溶液,从而保持环境洁净。因此,防护服在防生救援人员健康保护中举足轻重。

现有的医用防护服,样式很多,但都各有利弊,不能将所有的优点集中于一套防护服上,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中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对防护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防护服常常都采用上衣、裤子、手套、帽子和鞋子分开的设计,而且医护人员的身材各异,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只能制作出多种尺码。当工作人员因突发状况需紧急穿戴防护服时,会出现错穿、漏穿现象,而造成更衣室的混乱场面,会给穿戴带来麻烦进而影响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完全一体式且可根据医护人员体型调整尺寸,安全性好且便捷舒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防护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且防护服本体1由头套2、上衣3及手套4、下裤5及鞋套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套2、上衣3及手套4、下裤5及鞋套6为一体式结构,其上衣3与头套2、下裤5均为正面固定连接,背面拉链7连接,且上衣3背面中间设有拉链7,其头套2正面设有目视窗8,所述头套2下部、上衣3衣袖上部、上衣3衣体下部和下裤5裤腿下部均设有筒形结构的多层折叠衔接件9,上衣3衣袖口上部设有裹臂条11,下裤5裤腰及裤腿口均设有收紧带10,其多层折叠衔接件9外表面交替设有软纤维层12和刺毛层13,其裹臂条11中间设有弹性条14,另一端设有按扣15,且上衣3衣袖上设有与按扣15相匹配的嵌扣16。

所述鞋套6底部设有防滑耐磨层。

所述防护服本体1和多层折叠衔接件9从里到外依次由全面水刺防水布层、防辐射层、抗菌层、防水透气膜层。

所述拉链7外表面设有纳米二氧化钛涂覆层。

所述裹臂条11外壁设有防水层,内壁设有按摩突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头套下部、上衣衣袖上部、上衣衣体下部和下裤裤腿下部均采用多层折叠衔接件,在软纤维层和刺毛层的配合下可根据医护人员体型调整头套、上衣、下裤的尺寸,既能避免制作多种尺码的防护服,又能保证舒适度。

(2)防护服本体采用一体式的结构,在突发状况需紧急穿戴防护服时,不会出错,快速便捷。而且采用裹臂条能将上衣衣袖下部裹紧可避免衣袖给工作带来干扰。

(3)鞋套底部的防滑耐磨层,拉链外表面的二氧化钛涂覆层,裹臂条外壁的防水层,内壁的按摩突起,以及防护服本体本身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好的改善防护作用,为医护人员保证优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防护服本体1、头套2、上衣3、手套4、下裤5、鞋套6、拉链7、目视窗8、多层折叠衔接件9、收紧带10、裹臂条11、软纤维层12、刺毛层13、弹性条14、按扣15、嵌扣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和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且防护服本体1由头套2、上衣3及手套4、下裤5及鞋套6组成,所述头套2、上衣3及手套4、下裤5及鞋套6为一体式结构,其上衣3与头套2、下裤5均为正面固定连接,背面拉链7连接,且上衣3背面中间设有拉链7,其头套2正面设有目视窗8,所述头套2下部、上衣3衣袖上部、上衣3衣体下部和下裤5裤腿下部均设有筒形结构的多层折叠衔接件9,上衣3衣袖口上部设有裹臂条11,下裤5裤腰及裤腿口均设有收紧带10,其多层折叠衔接件9外表面交替设有软纤维层12和刺毛层13,其裹臂条11中间设有弹性条14,另一端设有按扣15,且上衣3衣袖上设有与按扣15相匹配的嵌扣16。

所述鞋套6底部设有防滑耐磨层。

所述防护服本体1和多层折叠衔接件9从里到外依次由全面水刺防水布层、防辐射层、抗菌层、防水透气膜层。

所述拉链7外表面设有纳米二氧化钛涂覆层。

所述裹臂条11外壁设有防水层,内壁设有按摩突起。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是:

防护服本体1采用一体式的结构,且上衣3与头套2、下裤5均为一半固定连接,另一半拉链7连接,在使用防护服时,医护人员先穿上下裤5,再穿上衣3与头套2,并拉好拉链7。接着就是根据自身的体型,通过多层折叠衔接件9,把头套2、上衣3和下裤5各个长出来的部分进行折叠,利用软纤维层12和刺毛层13把相邻折叠面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防护服合身。最后用裹臂条11将上衣3衣袖下部裹紧,可避免衣袖给工作带来干扰。如此的结构设计可根据医护人员体型调整头套2、上衣3、下裤5的尺寸,既能避免制作多种尺码的防护服,又能保证舒适度。又因防护服本体1采用一体式的结构,在突发状况需紧急穿戴防护服时,不会出错,快速而便捷。

此外,利用鞋套6底部的防滑耐磨层保证防滑耐磨性,利用拉链7外表面的二氧化钛涂覆层的抗菌性来避免细菌从拉链7缝隙进入,还有裹臂条11外壁的防水层,内壁的按摩突起,以及防护服本体1本身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好的改善防护作用,为医护人员保证优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防护服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只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核心思想。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修饰和改进,这些修饰和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