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晴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2059发布日期:2018-07-31 17:4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用品,尤其是一种晴雨伞。



背景技术:

目前,晴雨伞大都在雨伞的外侧涂覆一层紫外线折射层,以达到雨伞遮阳的效果,但是采用这种方式的晴雨伞在下雨天紫外线折射层直接暴露在雨水中,经过多次雨水的冲刷有时甚至会遇到酸雨或碱雨,会对紫外线折射层造成极大的损害,严重影响紫外线折射层折射紫外线的能力,缩短了伞的使用寿命,因此人们在紫外线较强的阳光下即使打着伞也依然存在晒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晴雨伞,它结构设计合理,在雨天和紫外线较强的晴天均能使用,且雨水并不会对雨伞的紫外线折射层造成损坏,保证了伞的使用寿命,给人们带来便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晴雨伞,包括伞面,所述伞面的外侧为防雨布,在伞面的内侧涂覆有紫外线折射层,在伞面的中间垂直与伞面设有一中空的伞杆,伞面通过伞支撑骨架与伞杆相连,在伞杆的内部活动设有伞柄,伞柄的顶端伸至伞杆的顶部外侧,伞柄的底端伸至伞杆的底部外侧,在伞柄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一能够与伞杆相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纹安装在伞柄端部的连接环,在连接环靠近伞杆的一端内侧设有一与伞杆相配合的环形槽,在环形槽内设置有螺纹,在伞杆的顶部和底部外侧均设有与环形槽内螺纹相配合的螺纹。

在伞面的内侧设有遮阳布,所述遮阳布的一端与伞面的边沿相连,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与伞面的内侧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在雨天和紫外线较强的晴天均能使用,且雨水并不会对雨伞的紫外线折射层造成损坏,保证了伞的使用寿命,给人们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在进行遮挡紫外线使用时状态图。

图中,1、伞面,2、防雨布,3、紫外线折射层,4、伞杆,5、伞支撑骨架,6、伞柄,7、连接环,8、环形槽,9、遮阳布,10、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一种晴雨伞,包括伞面1,所述伞面1的外侧为防雨布2,在伞面1的内侧涂覆有紫外线折射层3,在伞面1的中间垂直与伞面1设有一中空的伞杆4,伞面1通过伞支撑骨架5与伞杆4相连,在伞杆4的内部活动设有伞柄6,伞柄6的顶端伸至伞杆4的顶部外侧,伞柄6的底端伸至伞杆4的底部外侧,在伞柄6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一能够与伞杆4相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纹安装在伞柄6端部的连接环7,在连接环7靠近伞杆4的一端内侧设有一与伞杆4相配合的环形槽8,在环形槽8内设置有螺纹,在伞杆4的顶部和底部外侧均设有与环形槽内螺纹相配合的螺纹。

在伞面1的内侧设有遮阳布9,所述遮阳布9的一端与伞面1的边沿相连,另一端通过魔术贴10与伞面的内侧相连。

在雨天使用时,将伞柄6移动至伞杆4的最底部,通过拧动设置在伞柄6顶部的连接环7,使得伞杆4的顶部逐渐进入连接环7的环形槽8内,实现伞杆4与连接环7的紧密连接,从而实现伞杆4与伞柄6之间的固定,然后撑开伞,即可进行挡雨。

在紫外线较强的晴天使用时,松开伞柄6顶端的连接环7,将伞柄6移动至伞杆4的最顶端,通过伞柄6底部的连接环7与伞杆4实现连接,将伞撑开后进行反转,将涂覆有紫外线折射层3的一面朝向外侧,即可实现遮挡紫外线的功能。如果将遮阳布9从伞上拆下,垂放下来,可将遮阳布9位于太阳照射方向一侧,能进一步起到全方位遮挡太阳光的作用。

采用本发明的晴雨伞,在雨天和紫外线较强的晴天均能使用,尤其是在伞面1的内侧涂覆有紫外线折射层3,避免了以往折射层在外部导致雨水对雨伞的紫外线折射层造成损坏,保证了伞的使用寿命,实用性较强,给人们带来便利。

伞柄6可以在中空的伞杆4中上下移动,从而进行遮阳模式与遮雨模式之间的自由切换,创新性强且使用方便,构思更加新颖。

遮阳布9能从伞上拆下并垂放下来,可将遮阳布9设置在位于太阳照射方向一侧,能进一步起到全方位遮挡太阳光的作用,想法周全,能完全满足遮阳要求。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晴雨伞,在雨天和紫外线较强的晴天均能使用,且雨水并不会对雨伞的紫外线折射层造成损坏,保证了伞的使用寿命,给人们带来便利。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