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旅行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4651发布日期:2019-02-22 21:3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旅行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行箱,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旅行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旅行箱体积较大,虽然可以容纳很多东西,但由于旅行箱大多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在旅行箱闲置时,旅行箱较大的体积占用放置空间,给人们室内生活造成不便。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折叠的旅行箱,以减少旅行箱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折叠、减少占用空间的一种可折叠旅行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旅行箱,包括前壁、与前壁相应的后壁、左壁、与左壁相应的右壁、上壁、与上壁相应的下壁,所述前壁的底部边缘与下壁边缘枢轴连接,前壁的左侧边缘、顶部边缘、右侧边缘分别与靠近前壁的左壁边缘、上壁边缘、右壁边缘通过拉链连接,所述后壁的底部边缘与下壁边缘枢轴连接,后壁的左侧边缘、顶部边缘、右侧边缘分别与靠近后壁的左壁边缘、上壁边缘、右壁边缘通过拉链连接;

前壁、后壁表面均具有大折痕,所述大折痕沿着所在前壁或后壁的一侧边缘向另一侧边缘延伸,大折痕分别平行于所在前壁或后壁的底部边缘;左壁、右壁表面均具有小折痕,所述小折痕沿着所在左壁或右壁的一侧边缘向另一侧边缘延伸,小折痕分别平行于所在左壁或右壁的底部边缘;

当所述一种可折叠旅行箱折叠时,大折痕、小折痕使其所在壁置于下壁之上并使所述上壁与前壁或后壁或左壁或右壁接触。

当旅行箱闲置时,拉开前拉链和后拉链,沿大折痕和小折痕进行折叠,能够使旅行箱的体积缩到最小,从而减少空间的占用。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大折痕之间的距离、靠近前壁顶部边缘的大折痕与前壁顶部边缘之间的距离、靠近前壁底部边缘的大折痕与前壁底部边缘之间的距离、靠近后壁顶部边缘的大折痕与后壁顶部边缘之间的距离、靠近后壁底部边缘的大折痕与后壁底部边缘之间的距离均小于下壁的宽度,能够使折叠后的前壁、后壁置于下壁上表面的范围内,减少空间的占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钮扣,所述第一钮扣包括第一子扣、第一母扣,所述上壁顶面连接拱形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连接包扎带,包扎带上具有所述第一子扣,下壁底面上设置所述第一母扣,当所述一种可折叠旅行箱折叠完全时,第一子扣与第一母扣扣合连接,固定已经折叠好的旅行箱,防止已经折叠好的旅行箱散架。

进一步地,在左壁、右壁的外表面分别设置与相应第一子扣配合的第二母扣,当旅行箱在使用状态时,第一子扣与第二母扣扣合,可以将第一子扣固定住,防止第一子扣在旅行箱在使用过程中遗失。

进一步地,在所述把手顶面上设置第三钮扣,所述第三钮扣包括第三子扣、与第三子扣配合的第三母扣,其中第三子扣设置在把手一端,第三母扣设置在把手另一端,第三子扣与第三母扣扣合连接或分离,能够调整把手的长短,以适应不同需求。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当旅行箱闲置时,拉开前拉链和后拉链,沿大折痕和小折痕进行折叠,能够使旅行箱的体积缩到最小,从而减少空间的占用;能够使折叠后的前壁、后壁置于下壁上表面的范围内,减少空间的占用;当所述一种可折叠旅行箱折叠完全时,第一子扣与第一母扣扣合连接,固定已经折叠好的旅行箱,防止已经折叠好的旅行箱散架;当旅行箱在使用状态时,第一子扣与第二母扣扣合,可以将第一子扣固定住,防止第一子扣在旅行箱在使用过程中遗失;第三子扣与第三母扣扣合连接或分离,能够调整把手的长短,以适应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状态图。

标号说明:1、前壁;2、后壁;3、左壁;4、右壁;5、上壁;6、下壁;7、枢轴;8、大折痕;9、小折痕;10、把手;11、包扎带;111、第一子扣;122、第二母扣;131、第三子扣;132、第三母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折叠旅行箱,该一种可折叠旅行箱由现有布料包裹硬质材料制成,包括前壁1、与前壁相应的后壁2、左壁3、与左壁相应的右壁4、上壁5、与上壁相应的下壁6。前壁1、后壁2、左壁3、右壁 4同高,其高度小于或等于下壁6宽度的三倍、小于或等于下壁6的长度。

结合图2,前壁1的底部边缘与下壁6边缘枢轴7连接,前壁1的其余三边与前壁1相邻的壁之间由拉链连接,后壁2的底部边缘与下壁6边缘枢轴7连接,后壁2的其余三边与后壁2相邻的壁之间由拉链连接。

前壁1、后壁2表面均具有大折痕8,大折痕8的宽度大于所在壁的厚度的两倍,大折痕8在前壁1、后壁2的数量分别为两条且位置对应,大折痕8沿着所在壁的一侧边缘向另一侧边缘延伸,大折痕8平行于所在壁的底部边缘,且大折痕8之间的距离、居上的大折痕8到所在壁的顶部边缘、居下的大折痕8到所在壁的底部边缘均小于下壁6的宽度;左壁3、右壁4表面均具有小折痕9,小折痕9的宽度大于所在壁的厚度的两倍,小折痕9在左壁3、右壁4的数量分别为一条且位置对应,小折痕9在所在壁的居中位置,小折痕9沿着所在壁的一侧边缘向另一侧边缘延伸,小折痕9平行于所在壁的底部边缘。

在上壁5上表面连接一拱形把手10,该把手10由软性材料制成,把手10 两端固连在上壁5上表面,把手10除两端外的其余部分与上壁5分离。把手10 两端分别向外连接包扎带11,包扎带11上具有第一子扣111,下壁6的下底面固设与第一子扣111配合的第一母扣,第一子扣111与第一母扣组成第一钮扣。在把手10顶面一端设置一第三子扣131,在把手10顶面另一端设置与第三子扣131配合的第三母扣132,第三子扣131与第三母扣132组成第三钮扣。在左壁 3、右壁4的外表面分别设置与相应第一子扣111配合的第二母扣122。

参考图3-7,当一种可折叠旅行箱闲置状态时,如图3,用拉链将前壁1从左壁3、上壁5、右壁4上分离,将后壁2从左壁3、上壁5、右壁4上分离。如图4,将前壁1沿前壁1上的大折痕8折叠,将折叠后的前壁1通过其与下壁6 的枢轴7叠放在下壁6上。如图5,将后壁2沿后壁2上的大折痕8折叠,将折叠后的后壁2通过其与下壁6的枢轴7叠放在折叠的前壁1上。如图6,左壁3 和右壁4同时沿小折痕9向下壁6中心方向折叠,并叠放在折叠的后壁2上。叠放次序可以有所变化,只需当一种可折叠旅行箱折叠时,大折痕8、小折痕9使其所在壁置于下壁6之上并使上壁5与前壁1或后壁2或左壁3或右壁4接触。如图7,当一种可折叠旅行箱折叠好后,将第一子扣111与第一母扣扣合连接,固定已经折叠好的旅行箱。

参考图2,当旅行箱在使用状态时,将第一子扣111与第一母扣分离,展开旅行箱,用拉链将前壁1与左壁3、上壁5、右壁4连接,将后壁2与左壁3、上壁5、右壁4连接,将第一子扣111与第二母扣122扣合。把手10上的第三子扣131与第三母扣扣合132时,把手10较短;第三子扣131与第三母扣132 分离时,把手10较长。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