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类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1638发布日期:2020-10-31 09:46阅读:83来源:国知局
鞋类物品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鞋类物品,其包括第一鞋底部分和第二鞋底部分。



背景技术:

在制鞋中,有多种方式来获得鞋的鞋底和鞋面之间的组件。通常,最常使用两种方式,其中第一种方法是粘牢,即使用粘合剂层将已经生产的鞋底(即中底和/或外底)粘合到鞋面的底侧,以将鞋底固定到鞋面。第二种方法例如可被视为直接注射成型,其中鞋面位于直接注射成型机中,并且使用膨胀的聚合材料将鞋的鞋底注射到限定鞋底的外部部分的模具中,并形成鞋底,同时将被注射的鞋底相对于鞋面附接,而不使用粘合剂材料。

传统上,不同的技术具有不同的外观,这是因为粘牢的鞋底可由诸如聚合物、天然橡胶、皮革的多种材料制成,而直接注射的鞋底至少部分总是由聚合物材料构造成,其中被注射的鞋底材料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可见的。因此,传统上难以构造具有例如皮革外底、皮革跟、皮革饰边或其他类型的不基于聚合材料的饰边的直接注射鞋。另一个课题可能是鞋的皮革部分和被注射材料之间的粘合对于鞋制造商而言可能不是可接受的质量。

在鞋中使用直接注射成型材料的一个优点是,鞋底可能比例如具有粘牢或缝合到鞋面上的皮革鞋底更舒适,这是因为被注射材料可提供缓冲作用,这可改善舒适度。

因此,需要一种鞋类产品,其中粘牢的鞋的优点可用于鞋底组件被直接注射成型的鞋中。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鞋类物品,其包括:鞋面,其具有第一朝向地面的表面;以及第一鞋底部分,其具有第一朝向脚的表面、第二朝向地面的表面和周缘表面,所述第一朝向脚的表面限定了用于在第一近侧表面和鞋面的第一远侧表面之间的横截面区域中接收被注射材料的第一体积;第二鞋底部分,其具有第二朝向脚的表面和第二朝向地面的表面,其中,第二鞋底部分在鞋面和第一鞋底部分之间延伸。

通过提供具有用于接收被注射材料的第一体积的第一鞋底部分,可使用被注射材料来将第一鞋底部分附接至鞋面。此外,由于被注射材料可被接收在第一体积中,所以被注射材料可以能够在第一鞋底部分和鞋面之间提供一材料层,其中被注射材料可改善鞋类物品的预定特征。

在鞋中使用直接注射成型材料的一个优点是,鞋底可能比例如具有粘牢或缝合到鞋面上的皮革鞋底的鞋更舒适,这是因为被注射材料可提供可提高舒适度的缓冲作用。

鞋面的朝向地面的表面可被视为鞋面的远侧表面,而第一部分的近侧表面可被视为第一部分的朝向鞋面的表面。术语“远侧”和“近侧”可相对于脚来定义,因此远侧表面可被视为是背离脚的表面,而近侧表面可朝向脚。

第一鞋底部分可以是可为鞋类物品提供美学外观和/或功能特征的任何种类的鞋底部分,其中,第二鞋底部分可为鞋类物品提供功能特征,例如在鞋面的朝向地面的表面和第一鞋底部分之间的减震。第一鞋底部分的提供可例如意指第一鞋底部分可以用耐用的并且能够耐受与地面接触的材料来提供,而第二鞋底部分可以用对鞋类物品提供更柔软的感觉的材料来提供。因此,第一鞋底材料和第二鞋底材料可由具有不同特性的不同材料制成。

第二鞋底部分可填充第一朝向脚的表面的第一体积,其中当鞋类物品已经制成时,被注射材料可构成第二鞋底部分。第二鞋底部分可为鞋类物品提供位于鞋面和地面之间的层,使得第二鞋底部分可例如在鞋类物品的鞋底中提供缓冲层。第二层可填充第一体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第二层位于第一鞋底部分和鞋面的第一朝向地面的表面之间。当被注射材料膨胀并固化时,被注射材料会粘合到第一鞋底部分的朝向鞋面的表面,使得被注射材料填充第一体积

在本发明的意义内,第一近侧表面和鞋面的第一朝向地面的表面之间的横截面区域可看作在鞋类物品的静止位置的竖直方向上。因此,横截面积可被视为在两个表面之间沿竖直方向延伸。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术语“体积”可被视为以诸如立方毫米(mm3)、立方厘米(cm3)等的立方单位测量的空间的量,其中流体和/或固体的三维物体可占据该体积。该体积可例如为被定义为开放体积和/或封闭体积。

第二鞋底部分可被视为鞋类物品的一部分,其中第二鞋底部分将第一鞋底部分粘合到鞋面的面对地面的表面。第一鞋底部分可具有第一硬度,并且第二鞋底部分可具有第二硬度,其中第一硬度可大于第二硬度。第一鞋底材料的第一硬度可被用于通过在第一鞋底部分的朝向地面的表面上提供牵引元件来改善牵引力,通过以能够耐受地面表面与第一部分的面对地面的表面之间的摩擦的材料提供第一鞋底来提高耐用性。第二鞋底部分可以由具有低于第一硬度的第二硬度的材料提供,其中第二鞋底部分在使用时可位于穿着者的脚与第一鞋底部分及地面之间。因此,较软的材料可通过提供可吸收步态期间出现的冲击的缓冲层来改善鞋类物品的舒适度。

鞋类物品例如可以是其中可预先制造鞋面和第一鞋底部分来制造的,其中通过在第一体积内部提供被注射材料,并将鞋面相对于第一鞋底部分的正确位置定位,使得被注射材料膨胀并填充第一体积,并且从而形成第二鞋底部分,从而完成鞋类产品的制作。第一鞋底部分和/或第二鞋底部分可包括热塑性聚合物,例如热塑性橡胶(tpr)、热塑性聚氨酯(tpu)或聚氨酯(pu)或其组合。第二鞋底材料可以是膨胀进入模腔的聚氨酯泡沫。第一鞋底材料可以是热塑性聚氨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鞋底部分限定了第二鞋底部分的模腔,其中,第一鞋底部分的第一体积可限定第二鞋底部分的模腔。如果第一鞋底部分具有与第一体积流体连通的第二和/或第三体积,则第二体积和/或第三体积可以是第一体积的一部分。因此,第二体积和/或第三体积可限定第二鞋底部分的模腔的一部分。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鞋底部分和/或鞋面的朝向地面的表面限定了第二鞋底部分的整个模腔。因此,当第二鞋底部分被注射成型时,直接注射成型的模腔将第一鞋底部分保持在其位置,而第一鞋底部分的第一体积限定第二鞋底部分的外表面。鞋面的朝向地面的表面可限定用于第二鞋底部分的模腔的上部部分,而第一鞋底部分可限定模腔的周缘部分和底部部分。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鞋的鞋底组件可以是分层结构,其中第一鞋底部分可以是鞋类物品的外底,其中第一鞋底部分可限定在正常使用期间鞋类与地面接触的部分。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鞋的鞋底组件可以是分层结构,其中第二鞋底部分可以是用于鞋类物品的中底,其中中底可主要用于减震和/或为鞋类物品提供可能会减弱穿着者的脚与地面之间的接触的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体积可被定义为鞋面的朝向鞋底的表面与第一鞋底部分的朝向脚的部分之间的立方空间。第一体积的上部部分可邻接鞋面的朝向地面的表面,并且第一体积的下部部分可邻接第一鞋底部分的朝向脚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体积、第二体积和/或第三体积的周缘限制可由侧壁限定,其中侧壁可以是第一鞋底部分的一部分。第一体积、第二体积和/或第三体积可以是在第一鞋底部分的上部部分中的开口,并且其中开口在开口的底部和/或侧面部分中被封闭。因此,第一体积、第二体积和/或第三体积可由具有内表面的侧壁和/或底壁限定,使得被注射材料可穿透开口,使得当被注射材料固化时,被注射材料可粘合到开口的侧壁和/或底壁的内表面。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鞋底部分可具有周缘边界,其中第一鞋底部分的周缘边界可邻接鞋面的下部部分,其中周缘边界可沿着周缘边界的整个内部和/或上部部分邻接鞋面的下部部分。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鞋底部分可包括柄(shank),其中可使用第二鞋底部分将柄附接到鞋类物品。柄可被嵌入第二鞋底部分中,其中第二鞋底部分围绕部分或整个柄。柄可被绑定到第二鞋底部分,并且可被定位在鞋面的朝向地面的表面和第二鞋底部分和/或第一鞋底部分之间的区域中。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朝向脚的表面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腔体,该腔体限定用于接收被注射材料的第二体积。腔体可提供腔体表面区域,其中腔体可具有侧壁和/或底壁,腔体的形状可适于增大被注射材料可与第一鞋底部分粘合的表面区域。第二体积可以是可设置在第一鞋底部分的朝向脚的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腔体,其中第二体积可在第一鞋底部分的朝向鞋面的表面中提供增加的表面区域。因此,被注射材料和/或第二鞋底部分可从第一体积穿透第二体积,使得被注射材料可与腔体的表面区域粘合。即第二体积可为第一鞋底部分的朝向脚的表面提供增大的表面区域,从而允许增强第一鞋底部分和第二鞋底部分之间的粘合,这是因为第二体积在第二鞋底部分可与第一鞋底部分粘合之处提供了增大的表面区域。

在本说明书的意义内,腔体可以是隔室、孔、腔室、开口和/或容器,或者是允许靠近可被注射到该体积中的材料的任何类型的中空空间。

第二体积可与第一体积流体连通,使得当将被注射材料被引入第一体积中时,被注射材料可在膨胀期间或在压力下经由第一体积流入第二体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鞋底部分被直接注射成型到第一体积中。被注射材料可形成第二鞋底部分,其中可将被注射材料引入第一鞋底部分的第一体积中,并且当被注射材料已经膨胀和固化时,被注射材料形成第二鞋底部分。使用直接注射成型来形成第二鞋底部分意味着第二鞋底部分将适应于第一鞋底部分和鞋面的朝向地面的表面的形状。这意味着被注射材料将填充第一体积,使得被注射材料将穿透并扩展到第一体积的所有部分,并且如果存在第二体积和/或第三体积的话,可能扩散到第二体积和/或第三体积的所有部分。

鞋类物品可使用直接注射成型注射设备来制造,其中鞋面和第一鞋底部分可位于模具中,并且其中被注射材料可在闭合模具之前位于第一体积内。因此,被注射材料可在模具内膨胀和固化,使得在被注射材料膨胀期间鞋面和/或第一鞋底部分保持在它们的位置,使得当被注射材料固化时,被注射材料经由第二鞋底部分,即固化的被注射材料,将第一鞋底部分粘合到鞋面。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鞋底部分从鞋面的第一朝向地面的表面延伸到第一鞋底部分的第一朝向脚的部分,和/或其中,第二鞋底部分限定了第二朝向脚的表面和第二朝向地面的表面,其中第二朝向脚的表面附接到鞋面的第一朝向地面的表面,该第二朝向地面的表面附接到第一鞋底部分的第一朝向脚的表面。第二鞋底部分可适于将第一鞋底部分附接至鞋面,其中第二鞋底部分在鞋面的朝向地面的部分向着第一鞋底部分的第一朝向脚的表面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因此,第二鞋底部分可粘合到第一朝向脚的表面和第一朝向地面的表面。第二鞋底部分可从第一鞋底部分的内侧延伸到第一鞋底部分的外侧,使得第一鞋底部分从内侧并连续地向着外侧附接到鞋面。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朝向地面的表面限定了附接区域,该附接区域被构造成容纳第三鞋底部分,可选地,其中第三鞋底部分具有第三朝向脚的表面和第三朝向地面的表面。可替代地,附接区域可定位在第一鞋底部分的背离鞋面的表面上,例如在第一鞋底部分的第二朝向地面的表面或周缘表面上。

第三鞋底部分例如可以是皮革、橡胶或任何适于鞋的外底材料的层。第三鞋底部分可由与第一鞋底部分和/或第二鞋底部分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其中第三鞋底部分可在附接区域中为第一鞋底部分提供不同的特征区域。附接区域可定位在第二朝向地面的表面,其中第三鞋底部分的应用例如可提供面对地面的表面,其中第三鞋底部分位于地面和第一鞋底部分的第二朝向地面的表面之间提供面对地面的表面。因此,第三鞋底部分可提供与第一鞋底部分不同的朝向地面的表面。

第一鞋底部分的高度在附接区域中可低于地面接触表面,使得附接区域,即第一鞋底部分的附接表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地面接触表面。即当第一鞋底部分与地面接触面一起位于地面上时,地面接触表面比附接区域更靠近地面。因此,如果将第三鞋底部分的层施加到附接区域或附接表面,则第三鞋底部分的高度可等于或高于地面接触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鞋底部分可形成第一鞋底部分的地面接触表面的一部分。附接区域可具有带第一法线的表面,并且地面接触表面具有第二法线,其中第一法线和第二法线可彼此平行。

因此,附接区域可例如是在第一鞋底部分的朝向地面的表面上形成的凹槽,该凹槽可容纳第三鞋底部分。第三鞋底部分例如可被粘附到第一鞋底部分上,或者可将第一鞋底部分注射成型在第三鞋底部分周围。

第三鞋底部分可限定脚跟的外侧壁,其中第三鞋底部分可被插入到脚跟的附接区域中,其中附接区域可以是凹槽或脚跟的侧壁的尺寸减小处,其中凹槽可容纳第三鞋底部分。因此,与如果鞋底组件的脚跟的外壁由与第一鞋底相同的材料制成相比,则第三鞋底部分可限定鞋底组件的脚跟的外表面,从而赋予鞋跟不同的美学外观。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鞋底部分可形成鞋类物品的地面接触表面的多至50%,其中第一鞋底部分可形成鞋类物品的地面接触表面的剩余50%。因此,鞋类物品和/或鞋底组件的地面接触表面可部分地是第三鞋底部分并且部分地是第一鞋底部分。鞋底组件可以是第一鞋底部分、第二鞋底部分、第三鞋底部分、第四鞋底部分或任何后续鞋底部分的组件。鞋底组件在使用期间可以是鞋类物品的位于地面和鞋面之间的部分。

附接区域也可在第一鞋底部分的周缘部分上,其中附接区域可具有垂直附接区域,该垂直附接区域可具有表面区域,该表面区域具有可与垂直轴线正交的第三法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鞋底部分可被第一鞋底部分包围,使得第二鞋底部分不能从鞋类物品的外部看到或接近。例如应当理解,在不穿透第一鞋底部分和/或鞋面的情况下不能接近第二鞋底部分。因此,第一鞋底部分和/或鞋面的朝向地面的表面可包围第二鞋底部分和/或第一、第二或第三体积,使得被注射材料膨胀进入的体积从所有侧面被封闭。因此,这可能意味着第一体积是封闭体积,其中该体积的一部分被鞋面封闭,而其余体积的封闭可通过第一鞋底部分获得。换句话说,第一鞋底部分可限定鞋类物品的鞋底组件的外表面。这可意味着第二鞋底可被第一鞋底部分隐藏,并且因此鞋类物品在制成时可能看不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其中第一鞋底部分的周缘表面限定了适于容纳第四鞋底部分的附接区域,可选地,其中第四鞋底部分具有径向向内的表面以用于附接到所述周缘表面和向外的表面。附接区域也可在第一鞋底部分的周缘部分上,其中附接区域可具有垂直附接区域,该垂直附接区域可具有包括第三法线的表面区域,其中第三法线可与垂直轴线正交。第四鞋底部分可以是可沿着第一鞋底部分的周缘部分延伸的饰件,其中,饰件可以是与第一鞋底部分不同的材料。饰件例如由皮革、橡胶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饰件可沿着第一鞋底部分的整个周缘延伸,从而沿着第一鞋底部分的外围形成不间断的饰件。因此,饰件可以是围绕第一鞋底部分的周缘的闭合线。

当附接到第一鞋底部分时,第四鞋底部分可限定第一鞋底部分的末端周缘部分。因此,当注射第二鞋底部分时,第四鞋底部分可邻接鞋面的侧壁,使得第四鞋底部分相对于鞋面的朝向地面的部分封闭第一体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朝向脚的表面限定第三体积,其中第三体积在第一鞋底部分的脚跟区域中,和/或其中第三体积具有大于前脚区域和/或脚弓(arch)区域中的第一体积的横截面高度。第三体积可延伸到第一鞋底部分的脚跟中,其中离鞋面的朝向地面的表面和脚跟的朝向脚的表面的距离大于例如脚弓和/或前脚区域中的距离。因此,第三体积可形成其中第二材料的较厚层可位于使用者的脚跟下方的部分,以增加步态期间脚跟撞击期间的减震。因此,脚跟区域中的第二材料的高度可大于脚弓区域和/或前脚区域中的第二材料的高度。该高度可被视为鞋面的朝向地面的表面和第一鞋底部分的朝向脚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体积由第一鞋底部分的脚跟区域中的脚跟开口限定,其中第一端部中的脚跟开口通入第一体积中,且在第二端部中为封闭的。第三体积可以是脚跟腔体,其中该腔体的一端在朝向脚的部分被第一鞋底部分的朝向脚的表面封闭,而在相对的一端(朝向脚的端部)通入第一脚底部分的第一体积中。脚跟腔体可通过形成在第一鞋底部分中的侧壁被封闭到内侧、后侧、前侧和外侧。脚跟区域可以是从鞋底的脚跟端部向着鞋底组件的脚弓区域延伸的区域。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脚跟开口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从脚跟开口的一个侧壁连接到脚跟开口的第二侧壁。支撑元件可整合在脚跟、腔体和/或第三体积内的第一鞋底部分中。支撑元件可以是支撑梁,或者是多个支撑梁,其从脚跟腔体/体积的一个侧壁沿对角线方向延伸到脚跟腔/体积的另一侧壁,其中支撑元件可提供脚跟元件侧壁中的增加的稳定性。支撑臂可能能够为侧壁提供结构强度,从而允许侧壁保持其形状,并减小当向脚跟施加力时侧壁翘曲或弯曲的风险。支撑元件可附接到脚跟元件、腔体和/或第三体积的至少一个侧壁和/或至少一个底壁。脚跟开口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支撑元件,其中,这些支撑元件被布置为在与脚跟腔体的侧壁的连接处彼此间隔一定距离。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体积从第一鞋底部分的脚跟端部延伸到第一鞋底部分的脚趾端部。第二鞋底部分可被布置成使鞋底组件和/或鞋类物品的整个长度从前端延伸到后端。第二鞋底部分可沿脚跟部分、脚弓部分和前脚部分不间断地延伸,使得第二鞋底部分可沿鞋底组件的整个长度从脚脚跟端部部向着脚趾端部提供缓冲和/或减震。可选地,第二鞋底部分可从脚趾端部向着鞋底端延伸鞋底组件的整个宽度,从而沿着鞋底组件的整个宽度和长度在第一鞋底部分和第二鞋底部分之间形成缓冲元件。

在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内,第一鞋底部分可以是用于诸如鞋的鞋类物品的外底,和/或其中第二鞋底部分可以是用于诸如鞋的鞋类物品的中底。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朝向地面的表面包括地面接触表面。第一鞋底部分的地面接触表面可以是鞋类物品的最低部分,即第一鞋底部分的最外部分。朝向地面的表面可包括被构造成增加鞋类物品的牵引力、摩擦力的图案、胎面或其他表面元件。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地面接触表面在脚跟区域和/或前脚区域中。第一鞋底部分可具有在使用过程中第一鞋底部分适于与地面接触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地面接触区域例如在前脚区域和/或脚跟区域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鞋底部分的地面接触表面可在前脚区域和脚跟区域中,其中前脚区域和脚跟区域是鞋类物品与地面之间的主要接触点。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鞋底部分围绕地面接触表面的周缘区域。第一鞋底部分的地面接触表面的周缘部分可定位成距第一鞋底部分的周缘边缘一定距离,其中附接区域可位于第一鞋底部分的周缘边缘和地面接触表面的周缘边缘之间。地面接触表面可处于低于附接区域的高度,从而允许第三层的层定位在附接区域上,在第一鞋底部分的周缘边缘与地面接触表面的周缘边缘之间。这允许从鞋类物品的侧面可看到将被提供第三鞋底部分的第一鞋底部分的周缘部分,其中例如当第三鞋底部分是皮革层时,第三鞋底部分例如可提供与第一鞋底的材料不同的美学外观。在第一鞋底部分的朝向地面的表面的第一区域中,第一鞋底部分是鞋底组件的最外层,而在不同于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中,第三鞋底部分可以是最外层。当鞋类物品和/或鞋底组件位于平面表面上时,第一鞋底部分的高度可被视为距地面或平面表面的高度。因此,可在垂直方向上从地面且向上地看到该高度。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鞋底部分包括周缘边界,其中周缘边界邻接鞋面的外表面。周缘边界可以具有附接区域,其中附接区域可具有一个或多个附接区域,其中附接表面可适应于附接诸如第三鞋底部分的鞋底部分。第三鞋底部分例如可以是皮革部分,或其他类型的可能在美学上令人愉悦的部分。周缘边界还可包括面向鞋的鞋面的内部接触区域,其中内部接触区域可在周缘边界和鞋面之间的区域中封闭第一体积或适应于容纳被注射材料的体积,以确保被注射材料不能从鞋的外部看到。

根据说明书,还提供了一种第一鞋底部分,其具有:第一朝向脚的表面,其在第一近侧表面与鞋面的第一远侧表面之间的横截面中限定用于接收被注射材料的第一体积;第二朝向地面的表面;以及周缘表面,其中第一朝向脚表面被配置为邻接鞋类物品的鞋面的第一朝向地面的表面,并且被配置为接收在鞋面的第一朝向地面的表面和第一鞋底部分的朝向脚的表面之间延伸的被注射鞋底材料。

在下文中,当相关时,参考附图描述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和细节。应当注意,附图可按比例绘制,也可不按比例绘制,并且在整个附图中,相似结构或功能的元件由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还应注意,附图仅旨在便于实施例的描述。它们不旨在作为本发明的穷举性描述或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另外,示出的实施例不必具有所示的所有方面或优点。结合特定实施例描述的方面或优点不必限于该实施例,并且即使未如此示出或未如此明确地描述,也可在任何其他实施例中实践。

附图说明

下面是参考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其中

图1示出了第一鞋底部分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鞋类物品的前脚部分的横向截面图,

图3示出了鞋类物品的脚跟部分的横向截面图,以及

图4示出了鞋类物品的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第一鞋底部分10的立体图,其中第一鞋底部分10包括前脚部分2、脚弓部分3和脚跟部分4以及周缘边缘5,该周缘边缘5适于围绕第一鞋底部分10的周缘。第一鞋底部分包括面对地面的表面6和朝向鞋面的表面7,其中朝向鞋面的部分7包括第一体积42以及第二体积9和第三体积11。第二体积9的实施例可以是多个腔体9的形式,其中,腔体9适于增加朝向鞋面的表面7的表面积,其中,这些腔体被构造成接收第二鞋底部分12的被注射材料。第三体积11可位于第一鞋底部分10的脚跟部分4中,其中第三体积11可适于接收一定体积的被注射材料,其中被注射材料的厚度大于前脚部分2以及脚弓部分3。第三体积11和/或脚跟部分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元件13,其中支撑元件跨第三体积从一个侧壁15向着脚跟部分4的第二侧壁17延伸。

图2示出了以鞋的形式的鞋类物品1的前脚部分的截面图,其中鞋包括具有第一鞋底部分10和第二鞋底部分12的鞋底组件以及鞋面14。第一鞋底部分10的内侧周缘18沿轴线x在横向方向上从鞋面14的内侧16延伸,其中外侧周缘20邻接鞋面14的外侧22。第一鞋底部分10包括朝向地面的表面24和朝向鞋面的表面26,其中面对地面的表面24在第一鞋底部分10的中央部分30中提供地面接触表面28。

鞋面14包括内底(insole)32,内底32附接到鞋面14的内侧下端34和外侧下端36。内底32具有朝向脚的部分38和朝向地面的部分40,其中朝向地面的部分40可被视为鞋面14的朝向地面的表面40。

第一鞋底部分10限定第一体积42,其中第一体积42可被视为一立方体体积,其由内侧周缘18的内表面44以及外侧周缘的内表面45限定到各个侧,以及被限定为从朝向鞋面的表面26到底部。当鞋面已经定位在其当前位置时,鞋面14的朝向地面的表面限定了第一体积42的上部边界。

第二鞋底部分12延伸到第一鞋底部分10的第一体积42中,其中,第二鞋底部分在鞋面14的朝向地面的表面40和第一鞋底部分的朝向鞋面的表面26之间沿竖直方向y延伸。第二鞋底部分12可包括被注射材料,其中被注射材料适于在第一体积42内膨胀,使得被注射材料填充整个第一体积,使得第一体积42可被视为第二鞋底部分12的模具。

第一鞋底部分10的周缘部分18、20包括附接区域48,其中附接区域48可具有一个或多个附接表面50,其中附接表面50可适于附接第三鞋底部分52和/或第三鞋底部分54。第三鞋底部分52可例如是可以是不同于第一鞋底部分10的材料的面对地面的材料的层,例如皮革,其中第三鞋底部分可围绕前脚部分的地面接触表面28,或者可跨整个前脚部分和/或脚弓部分在横向方向x上延伸,使得第三部分包括第一鞋底部分的前脚部分2的地面接触表面。第四鞋底部分54可附接到第一鞋底部分10的周缘部分46的侧壁56,其中饰件边缘58可附接到第一鞋底部分10,向第一鞋底部分10提供例如预定义的美学外观。

第三鞋底部分52和第四鞋底部分54可以是分开的部分,其可彼此附接以形成接合的鞋底部分60,或者可由一材料构造以限定鞋底组件的侧表面62和底表面64。第四和/或第三鞋底部分可例如是用皮革制成。

图3示出了鞋类物品1的脚跟部分4的截面图,其中脚跟部分4包括:脚跟74,其可使鞋面14相对于前脚部分2从地面抬起;鞋面14,其具有内底32,其中使用第二鞋底部分12将第一鞋底部分10附接到鞋面14,其中可将第二鞋底部分注射到第一体积42中。脚跟部分4中的第一体积42可包含第一体积42以及第三体积11,该第三体积11延伸到由脚跟腔体66的侧壁15和17限定的脚跟腔体66中。在脚跟区域4中的第一鞋底部分10可具有地面接触表面68,其可在脚跟部分4的横向方向x上沿着整个朝向地面的部分70延伸。脚跟74的侧壁72可包括脚跟附接区域76,材料层78可被附接到附接区域76,以赋予脚跟74预定义的美学外观。材料层78可例如是皮革层。侧壁72还可包括第二附接区域80,其中第二材料82可被附接到第二附接区域80,以为鞋产生预定的美学外观。第二材料可例如是皮革。

第一体积42和第三体积11可彼此流体连通,从而允许第二鞋底部分12从内底32的朝向地面的表面40向着脚跟腔体66的朝向鞋面的表面83延伸以及从第一侧壁15向第二侧壁17延伸以填充脚跟腔体66,并且从而填充第一体积42和第三体积11。第二鞋底部分12在脚跟区域4中的高度大于第二鞋底部分12在前脚区域2中的高度(如图2所示),这意味着脚跟区域4中的第二鞋底部分12能够吸收比前脚区域更大的力。

第二鞋底部分12可由比第一鞋底部分10的材料更软的材料制成,其中第二鞋底部分可被视为鞋底组件的减震部分。

图4示出了沿着鞋类物品的纵向长度截取的鞋类物品1的截面图。第一鞋底部分10从鞋1的前端84向着鞋1的脚跟端部86延伸,其中鞋面14和内底32经由第二鞋底部分12附接到第一鞋底部分10。鞋类物品具有前脚部分2、脚弓部分3和脚跟部分4,其中第二鞋底部分12从前端84连续地延伸到脚跟端部86,从而形成了在第一鞋底部分10和鞋面14之间沿鞋的整个纵向长度z延伸的缓冲层。从这里可看出,脚跟部分4中的第二鞋底部分12具有大于鞋1的前脚部分2中的第二鞋底部分的高度h2的高度h1,其中第二鞋底部分进入鞋底组件的脚跟腔体66和/或第三体积11。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其一”、“其二”、“其三”等的使用并不暗示任何特定顺序,而是被包括在内以标识各个元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其一”、“其二”、“其三”等的使用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或重要性,而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其一”、“其二”、“其三”等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注意,“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其一”、“其二”、“其三”等单词在这里和其他地方仅用于标记目的,并不旨在表示任何特定的体积或时间顺序。

此外,第一元件的标记并不暗示第二元件的存在,反之亦然。

要注意的是,单词“包括”并不一定排除所列出的其他元件或步骤的存在。

要注意的是,在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

还应注意的是,任何附图标记均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示例性实施例可至少部分地借助于硬件和软件来实现,并且若干“设备”、“单元”或“装置”可由相同的硬件物品呈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特征,但是应当理解,它们并不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发明,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要求保护的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要求保护的发明旨在覆盖所有替代、修改和等同形式。

附图标记

1鞋类物品

2前脚部分

3脚弓部分

4脚跟部分

5周缘边缘

6朝向地面的表面

7朝向鞋面的表面

8

9第二体积

10第一鞋底部分

11第三体积

12第二鞋底部分

13支撑元件

14鞋面

15脚跟部分的侧壁

16鞋面内侧

17脚跟部分的侧壁

18内侧周缘

20外侧周缘

22鞋面周缘

24朝向地面的表面

26朝向鞋面的表面

28地面接触表面

30第一鞋底部分的中央部分

32内底

34内侧下端

36外侧下端

38朝向脚的部分

40朝向地面部分

42第一体积

44内表面

45内表面

46周缘部分

48附接区域

50附接表面

52第三鞋底部分

54第四鞋底部分

56侧壁

58饰件边缘

60接合的鞋底部分

62侧表面

64底表面

66脚跟腔体

68地面接触表面

70面对地面的部分

72侧壁

74脚跟

76第一脚跟附接区域

78第二材料

80第二脚跟附接区域

82第二材料

84前端

86脚跟端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