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缓冲鞋底及其缓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96170发布日期:2021-02-09 12:2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缓冲鞋底及其缓冲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鞋底制造领域和缓冲功能机械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缓冲鞋底及其缓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鞋子的种类有很多种,有登山靴、体操鞋、田径鞋、球鞋、休闲鞋等,休闲鞋是鞋类的一种,主要特色是以一种简单,舒适的设计理念,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穿着的需求,鞋子是大家生活中的必需品,自古以来,鞋有履、靴、屐、鞳等称谓。鞋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中国不仅是文明大国,鞋服等也有这源远流长的文化,上古时期的人类是没有鞋子的,长期赤脚,脚底长出厚厚的茧子,痛觉自然没有那么敏感,后来随着人类迁徙,生存环境改变,加上经常外出狩猎,脚部难免会有磕磕碰碰。聪明的古人为了保护双脚,学会用动物的皮毛和植物根茎裹脚,既坚韧耐磨又可以御寒保暖。鞋子可提供使用者足部的保护,以运动用途的鞋子来说,除了要能提供足部保护,还要能稳定足部、以及提供与地面较佳的接触效果。以足球鞋为例,由于使用者长时间的奔跑,鞋底容易产生磨损,须要有耐磨的鞋底结构。
[0003]
经过了三十多年的粗放式快速发展,中国的制鞋业积累了很多经验,中国鞋业已进入了产业转型期。例如,以出口为主的制鞋产业,面对国际市场的萎缩,又加之来自主要市场国的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中国制鞋业的下行压力较大,规模企业出现的同时,一批小企业倒闭。早在几年前,因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以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就有不少鞋企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生产基地。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鞋业发展迅速,更使得我国制鞋业受到制约。
[0004]
鞋底作为鞋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人们提供平稳性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的市场中,生产鞋子的厂家主要以鞋底的材料作为研究对象,而对其结构特征不加以重视,利用材料自身的性质解决人们对不同功能鞋子的需求,很少生产者对鞋底内部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在鞋子的减震方面,当人们起跳幅度较大,或者是脚底落地时惯性力太大,如果减震效果不够好,很容易损伤我们的身体,造成扭伤等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很多鞋子鞋子并不能辅助调节平衡状态,穿戴者很难获得一定的舒适感,且鞋底的减震范围非常有限,不能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因此,急需一种缓冲效果更好的鞋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缓冲鞋底及其缓冲方法。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缓冲鞋底及其缓冲方法,包括:鞋底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内部的若干个支撑架组件,所述鞋底本体包括:通过环形凸台连接的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下底板底面连接所述支撑架组件;所述支撑架组件包括:平衡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平衡机构两端的支架机构。
[0007]
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装配柱体以及设置在装配柱体两端的固定架体,所述装配柱体设置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设置配重滑块,所述固定架体包括固定件以及设置在固定件上的第一弹性转轴和第一定滑轮。
[0008]
所述支架机构包括:通过第二弹性转轴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表面设置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卷收器,所述卷收器通过预紧带连接所述配重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杆底面设置铰接件,所述铰接件连接所述下底板。
[0009]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转轴和所述第二弹性转轴内部均设置弹簧。
[0010]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底板底部设置防滑凸起,且所述防滑凸起由橡胶材质制成。
[0011]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底板底面设置若干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采用橡胶材质。
[0012]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过橡胶软板连接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
[0013]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滑轮与所述第二定滑轮腰部均设置凹槽。
[0014]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预紧带经过所述第一定滑轮与所述第二定滑轮连接所述卷收器和所述配重滑块。
[0015]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两端均设置阻挡凸台。
[0016]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当鞋底在偏斜状态落地时,会出现其中一侧的支架机构首先受到下底板产生的作用力,首先受到下底板作用力的一侧支架机构上的预紧带便会出现短时间的松弛现象;与此同时,设置在同一所述支撑架组件上的两个卷收器同时收缩,一直处于张紧状态的另一个卷收器带动所述配重滑块沿所述通孔滑动,通过改变所述配重滑块在所述通孔内的位置,平衡机构的重心向配重滑块运动方向偏移,减弱鞋底落地时对地面的斜向作用力,同时使鞋底快速调整到平衡状态,平稳落地。
[0017]
当鞋底的下底板水平接触地面时,装配柱体两端的支架机构受力相等,同步收缩,配重滑块不再运动,仅通过第一弹性转轴和第二弹性转轴自身产生的扭矩力,阻止弹性转轴保持持续转动的趋势,达到抗震的效果。
[0018]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当同一通孔内的的配重滑块恰好位于所述通孔中间位置时,所述鞋底为平衡状态。
[0019]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预紧带、配重滑块和卷收器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对缓冲鞋底平衡状态的调整,取代了传统的陀螺仪等电子仪器的使用,利用各构件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配合,实现对支架机构的伸缩度调整,进而确保鞋底快速达到平衡状态,同时卷收器因受力而收缩,能够起到缓冲的效果,增强其抗震性能。
[0020]
(2)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弹性转轴和第二弹性转轴内部设置弹簧,达到缓冲目的,当第一弹性转轴和第二弹性转轴转动时,设置在内部的弹簧会产生扭矩力,以阻止弹性转轴保持持续转动的趋势,使第一弹性转轴和第二弹性转轴具备一定的韧性,当鞋子落地的瞬间,支撑机构能够缓冲鞋底撞击地面的作用力,起到防震的作用。
[0021]
(3)本发明中预紧带经过两个定滑轮连接卷收器和配重滑块,能够有效增强减少
预紧带与折叠构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鞋底调节平衡状态的灵敏度,在定滑轮腰部均设置凹槽,能够引导预紧带在凹槽内运动,防止预紧带从侧向滑出定滑轮,保证配重滑块运动的灵敏性。
[0022]
(4)本发明通过安装架将卷收器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保证卷收器能够沿能够在安装架上自由旋转,当支架机构伸缩程度改变,设置在其上方的预紧带方向随之改变,卷收器能够根据预紧带的轴线方向的牵引力,灵活调整方向调整其开口方向,使卷收器开口方向始终与预紧带的轴线方向始终一致,防止卷收器开口处与预紧带接触产生摩擦力,从而降低配重构件的灵敏度,同时防止预紧带过早损坏。
[0023]
(5)本发明中通过在通孔两端设置凸台,有效防止配重滑块脱离滑轨,导致脚架无法达到平衡状态,进而破坏鞋底的平衡;通过防滑凸起的设置能够增大下底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人行走时鞋底出现侧滑现象,进而失去其平稳性,给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且防滑凸起由橡胶材质制成,由于橡胶材质自身的性质,在保证增大摩擦力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进一步缓冲脚部落地时的冲击效果。
[0024]
(6)本发明中通过铰接件连接第二支撑杆和下底板,能够保证下底板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调节连接状态,使下底板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始终保持正向作用力,防止因第二支撑杆因伸缩,而使第二支撑杆和下底板无法保持连接。
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支撑架组件的透明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支架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图3中支撑架组件的a处局部放大透明示意图。
[0027]
具体地,110-上底板,111-脚跟部,120-下底板,121-防滑凸起,130-橡胶软板,200-平衡机构,210-配重滑块,220-预紧带,230-通孔,300-支架机构,310-第一弹性转轴,311-弹簧,320-第二弹性转轴,330-第一定滑轮,340-固定架体,350-第一支撑杆,360-第二支撑杆,361-安装架,362-卷收器,363-铰接件,370-第二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
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缓冲鞋底及其缓冲方法,包括: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缓冲鞋底及其缓冲方法,包括:鞋底本体和设置在鞋底本体内部的若干个支撑架组件,鞋底本体包括:通过环形凸台连接的上底板110和下底板120,下底板120底面连接支撑架组件;支撑架组件包括:平衡机构300以及设置在平衡机构300两端的支架机构300。
[0033]
如图3所示,平衡机构300包括:装配柱体以及设置在装配柱体两端的固定架体340,装配柱体设置贯穿的通孔230,通孔230内部设置配重滑块210,固定架体340包括固定件以及设置在固定件上的第一弹性转轴310和第一定滑轮330。
[0034]
如图4和图5所示,支架机构300包括:通过第二弹性转轴320连接的第一支撑杆350和第二支撑杆360,第一支撑杆350上设置第二定滑轮370,第二支撑杆360上表面设置安装架361,安装架361上设置卷收器362,卷收器362通过预紧带220连接配重滑块210,第二支撑杆360底面设置铰接件363,铰接件363连接下底板120。
[0035]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过预紧带220、配重滑块210和卷收器362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对缓冲鞋底平衡状态的调整,取代传统的陀螺仪等电子仪器的使用,利用各构件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配合,实现对支架机构300的伸缩度调整,进而确保鞋底快速达到平衡状态,同时卷收器362因受力而收缩,能够起到缓冲的效果,增强其抗震性能。
[0036]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转轴310和第二弹性转轴320内部均设置弹簧311,通过在第一弹性转轴310和第二弹性转轴320内部设置的弹簧311,达到缓冲目的,当第一弹性转轴310和第二弹性转轴320转动时,设置在内部的弹簧311会产生扭矩力,以阻止弹性转轴保持持续转动的趋势,使第一弹性转轴310和第二弹性转轴320具备一定的韧性,当鞋子落地的瞬间,支撑机构能够缓冲鞋底撞击地面的作用力,起到防震的作用。
[0037]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预紧带220通过两个定滑轮连接卷收器362和配重滑块210,能够有效增强减少预紧带220与折叠构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鞋底调节平衡状态的灵敏度,通过在定滑轮腰部均设置凹槽,能够引导预紧带220在凹槽内运动,防止预紧带220从侧向滑出定滑轮,保证配重滑块210运动的灵敏性。
[0038]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过安装架361将卷收器362设置在第二支撑杆360上,保证卷收器362能够沿能够在安装架361上自由旋转,当支架机构300伸缩程度改变,设置在其上方的预紧带220方向随之改变,卷收器362能够根据预紧带220的轴线方向的牵引力,灵活调整方向调整其开口方向,使卷收器362开口方向始终与预紧带220的轴线方向始终一致,防止卷收器362开口处与预紧带220接触产生摩擦力,从而降低配重构件的灵敏度,同时防止预紧带220过早损坏。
[0039]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过在通孔230两端设置凸台,有效防止配重滑块210脱离滑轨,导致脚架无法达到平衡状态,进而破坏鞋底的平衡;下底板120底部设置防滑凸起121,且防滑凸起121由橡胶材质制成,通过防滑凸起121的设置能够增大下底板120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人行走时鞋底出现侧滑现象,进而失去其平稳性,给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且防滑凸起121由橡胶材质制成,由于橡胶材质自身的性质,在保证增大摩擦力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进一步缓冲脚部落地时的冲击效果。
[0040]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过铰接件363连接第二支撑杆360和下底板120,能够保证下底板120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调节连接状态,使下底板120和第二支撑杆360之间始终保持正向作用力,防止因第二支撑杆360因伸缩,而使第二支撑杆360和下底板120无法保持连接。
[0041]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将上底板110的上顶面设置有一定坡度,上底板110一端设置脚跟部111,脚跟部111设置为水平形状,这种设计符合人在行走时的人体工学,增加整体舒适度,同时可以在上底板110顶面设置透气孔,具有一定的透气效果,以保证其在行走时更凉爽,适应夏季高温天气。根据人体力学,由于脚跟处受力较大,可以将设置在脚跟部111下方的平衡机构300间距相对于其它位置的间距适当减小,能够保证上底板110下表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不影响穿戴者的舒适度体验。
[0042]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过橡胶软板130连接上底板110和下底板120侧面,橡胶软板130利用其具有一定弹性的性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形变,在确保鞋底内部封闭性的同时,能够根据支架机构300的伸缩程度调整自身形态,保证支架机构300伸缩不受影响。将橡胶软板130环绕设置在上底板110和下底板120侧面,能够对鞋底的内部起到封闭作用,防止灰尘进入鞋底内部对内部构件造成损坏,同时能够起到防水的作用,在经过浅水区时,不至于水流经过上底板110和下底板120之间缝隙处进入鞋底内部,进一步保证了穿戴者的舒适度体验。
[0043]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当鞋底的下底板120水平接触地面时,装配柱体两端的支架机构300受力相等,配重滑块210不再运动,此时,第一弹性转轴310和第二弹性转轴320自身产生的扭矩力,阻止弹性转轴保持持续转动的趋势实现缓冲,达到抗震的效果,同时,卷收器362产生一定收缩,防止弹性转轴产生过大的扭矩力,促使支架机构300瞬间伸展,对脚部造成伤害。
[0044]
本发明使用时,当人们行走在不平整的地面时,鞋底在偏斜状态下落地,上底板110的下表面会出现一定的倾斜角度,其中一侧的支架机构300首先受到下底板120对其产生的作用力,此时,由于人体自身的重力会迫使支架机构300收缩一定高度,首先受到下底板120作用力的一侧支架机构300上的预紧带220便会出现短时间的松弛现象;与此同时,设置在同一支撑架组件上的两个卷收器362同时收缩,一直处于张紧状态的另一个卷收器362
带动配重滑块210沿通孔230滑动,通过改变配重滑块210在通孔230内的位置,平衡机构300的重心向配重滑块210运动方向偏移,减弱鞋底落地时对地面的斜向作用力,同时使鞋底快速调整到平衡状态,使鞋底平稳落地;在第一弹性转轴310和第二弹性转轴320转动时,设置在内部的弹簧311会产生扭矩力,以阻止弹性转轴保持持续转动的趋势,实现缓冲效果。
[0045]
需要说明的是,当同一通孔230内的的配重滑块210恰好位于通孔230中间位置时,鞋底为平衡状态。
[0046]
综上:本发明通过支架机构300以及其中各部件之间的动作配合,有效提高鞋底的缓冲效果,同时通过配重滑块210在通孔230中位置的移动,辅助调节平衡机构300重心位置,实现平衡状态调整功能。
[004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48]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