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安装定位装置的智能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80617发布日期:2021-06-01 17:2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安装定位装置的智能卡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智能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安装定位装置的智能卡。



背景技术:

智能卡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主要是指内嵌有微芯片的塑料卡的通称。智能卡一般配备有cpu、ram和i/o,可自行处理数量较多的数据而不会干扰到主机cpu的工作。智能卡还能够对错误的数据进行过滤,从而减轻主机cpu的负担。适应于端口数目较多且通信速度需求较快的场合。

相关技术中的智能卡通常有过印刷工艺集成加工,芯片位于卡片基板的内部,为对智能卡更好的进行防护,通常利用卡套对智能卡进行收纳。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置于卡套内的智能卡在丢失后难以寻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便于寻找丢失的置于卡套内的智能卡,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安装定位装置的智能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安装定位装置的智能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安装定位装置的智能卡,包括卡体和卡套,所述卡套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卡体与容置槽滑移配合,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对卡体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容置槽内还设置有推动卡体向容置槽外滑移的推动组件,所述卡套外安装有定位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体置于容置槽后,通过定位组件对卡体进行定位,从而有利于增强卡体置于容置槽内时的稳定性,取出卡体时,通过推动组件推动卡体向容置槽外滑动,从而便于使用者将卡体从容置槽内取出。当置于卡套内的智能卡丢失时,利用定位器便可及时寻找卡套及卡体的所在位置,同时,卡套上的定位器能够对置于容置槽内的不同卡体进行定位,适用性强。

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解锁杆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容置槽的其中一槽壁开设有贯穿设置的固定槽,所述定位杆位于固定槽内并与固定槽滑移配合,所述固定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复位弹簧固定设置于定位杆与固定板之间,所述定位杆的一端穿出固定槽外,所述解锁杆固定连接于定位杆,所述解锁杆穿设于固定板并与固定板滑移配合,所述卡体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与定位孔插接配合,所述定位杆插入定位孔时,所述卡体容置于容置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解锁杆使得定位杆向固定槽内滑移,随后将卡体置于容置槽内,当卡体的定位孔与定位杆所在位置正对时,松开解锁杆,定位杆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入至定位孔中,从而对卡体所在位置进行稳定定位,使用者通过对解锁杆移动即可对卡体定位或不定位,操作简便。

可选的,所述定位杆包括限位部和定位部,所述限位部固定连接于解锁杆的一端,所述固定槽自其轴线向外扩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位于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滑移配合,所述定位部固定连接于限位部远离解锁杆的一端,所述定位部的截面尺寸小于限位部的截面尺寸,所述定位部的一端穿出固定槽外,且所述定位部穿出固定槽外的一端呈弧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体置于容置槽内并抵触于定位部的弧形面时,定位部受分力作用而自动向固定槽内滑移,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简便使用者对卡体进行定位的操作,同时,限位部对定位部穿出固定槽外的位置进行了限位,从而有利于保证定位部所在位置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解锁杆固定连接有卡位块,所述解锁杆与固定板转动配合,所述固定槽的槽壁开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至卡套外侧的卡位槽,所述卡位块位于卡位槽内并与卡位槽滑移配合,所述卡套外侧开设有与固定槽相连通且与卡位块卡接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卡位块位于定位槽内时,所述定位杆位于固定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解锁杆使得卡位块在卡位槽内滑移,当卡位块移动至卡套外时,转动解锁杆并将卡位块移动至定位槽内,此时,定位杆位于固定槽内,卡位块与定位槽的配合使得定位杆临时固定于固定槽内,卡体不再承受定位杆的定位作用,进而便于使用者通过较小的力将卡体从容置槽推出。

可选的,所述解锁杆穿出固定板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持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部的设置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便于施力的着力点,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施力对解锁杆移动。

可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夹持件和推动板,所述夹持件位于容置槽内并与容置槽滑移配合,所述夹持件包括水平部和两竖直部,两所述竖直部平行设置且分别固定连接于水平部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卡体置于容置槽内时,两所述竖直部正对的一面抵紧卡体的两侧,所述推动板连接于水平部,所述推动板穿出卡套远离容置槽槽口的一侧并与卡套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竖直部对卡体两侧的抵紧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卡体置于容置槽内时其所在位置的稳定性,推动推动板使得夹持件随之向靠近容置槽槽口的位置移动,进而便于使用者将穿出容置槽槽口外的卡体从容置槽内取出,同时,夹持件在向容置槽槽口处移动时,夹持件随之将容置槽内的积灰带出,进而便于保证容置槽内的洁净程度。

可选的,所述推动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连接于活动部,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铰接于第一板体、另一端铰接于第三板体,所述卡套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三板体卡接配合的收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纳槽以及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相铰接的设置便于对推动板折叠收纳,从而减小推动板占用的外部空间,进而有利于增强便携性。

可选的,所述第三板体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收纳槽的槽壁安装有与第一磁铁相吸引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附时,所述第三板体位于收纳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间的引力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第三板体收纳于收纳槽时其所在位置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三板体远离第二板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对第三板体移动时的位置进行了限位,从而使得第三板体推动夹持件移动时不易与卡套相脱离。

可选的,两所述竖直部远离水平部的一端均呈倾斜设置,两所述竖直部正对的一面为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部的倾斜面起到对卡体置于容置槽内时的斜面导向作用,进而便于使用者将卡体置于两竖直部之间。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当置于卡套内的智能卡丢失时,利用定位器便可及时寻找卡套及卡体的所在位置,同时,卡套上的定位器能够对置于容置槽内的不同卡体进行定位,适用性强。

使用者通过对解锁杆移动使得定位杆插入至定位孔中即可对卡体位于容置槽内时的所在位置稳定定位,操作简便。

推动推动板使得夹持件随之向靠近容置槽槽口的位置移动,进而便于使用者将穿出容置槽槽口外的卡体从容置槽内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卡套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卡体;2、卡套;3、安装盒;4、定位器;5、容置槽;6、定位杆;601、限位部;602、定位部;7、解锁杆;8、复位弹簧;9、固定槽;10、限位槽;11、固定板;12、定位孔;13、握持部;14、卡位块;15、卡位槽;16、定位槽;17、夹持件;171、水平部;172、竖直部;18、推动板;181、第一板体;182、第二板体;183、第三板体;19、限位板;20、收纳槽;21、第一磁铁;22、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安装定位装置的智能卡。参照图1,可安装定位装置的智能卡包括卡体1和卡套2,卡套2大致呈矩形板状结构,卡套2面积较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盒3,安装盒3的一侧呈开口状,安装盒3内安装有定位器4,以用于对卡套2的所在位置进行定位。

参照图2和图3,卡套2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对卡体1进行容置的容置槽5,容置槽5内设置有两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均包括定位杆6、解锁杆7以及复位弹簧8,容置槽5远离安装盒3的槽壁开设有贯穿设置的固定槽9,固定槽9靠近容置槽5的槽口设置,定位杆6包括限位部601和定位部602,固定槽9自其轴线向外扩设有限位槽10,限位槽10延伸至卡套2远离安装盒3的一侧,限位部601位于限位槽10内并与限位槽10滑移配合,定位部602固定连接于限位部601朝向容置槽5的一侧,定位部602与限位部601的横截面均呈圆形,且定位部602的横截面尺寸小于限位部601的横截面尺寸,限位槽10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复位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1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部601,以使得定位部602在复位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穿出固定槽9外。

继续参照图2和图3,卡体1开设有与两定位部602位置对应并与定位部602插接配合的定位孔12,两定位部602插入两定位孔12时,卡体1容置于容置槽5内,定位部602与定位孔12的插接配合有利于增强卡体1位于容置槽5内时的稳定性。为便于使用者将卡体1插入至定位部602与定位孔12正对的位置,定位部602穿出固定槽9外的一端呈半球状的弧形设置,卡体1抵触于定位部602的弧形面时,定位部602受分力作用而自动向固定槽9内滑移。

解锁杆7固定连接于限位部601远离定位部602的一侧,复位弹簧8套设于解锁杆7外,解锁杆7穿出固定板11外并与固定板11滑移且转动配合,解锁杆7远离限位部6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大致呈圆形板状的握持部13,握持部13位于限位槽10外,以便于使用者施力移动解锁杆7。

参照图3,解锁杆7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卡位块14,卡位块14位于固定板11顶部,固定槽9的槽壁开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至卡套2远离安装盒3一侧的卡位槽15,卡位块14位于卡位槽15内并与卡位槽15滑移配合,卡套2远离安装盒3的一侧还开设有与固定槽9相连通且与卡位块14卡接配合的定位槽16,移动并转动解锁杆7使得卡位块14位于定位槽16内时,定位杆6位于固定槽9内,此时,位于容置槽5内的卡体1不再承受定位杆6的定位作用,进而便于使用者通过较小的力将卡体1从容置槽5推出。

参照图4,为便于使用者将卡体1从容置槽5内取出,容置槽5内还设置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包括夹持件17和推动板18,其中,夹持件17位于容置槽5内并与容置槽5滑移配合,夹持件17包括水平部171和两竖直部172,两竖直部172分别固定连接于水平部171长度方向的两侧,两竖直部172平行并与水平部171相垂直设置且两竖直部172相远离的一侧分别抵触于容置槽5正对的两槽壁,以使得夹持件17向容置槽5槽口处运动时,水平部171以及两竖直部172同时能够对容置槽5内的积灰进行清理。

继续参照图4,卡体1容置于容置槽5内时,两竖直部172正对的一侧抵紧卡体1宽度方向的两侧,从而对卡体1容置于容置槽5内的位置进一步固定。两竖直部172远离水平部171的一端均呈倾斜设置,两竖直部172正对的一面为倾斜面,以起到对卡体1置于容置槽5内时的斜面导向作用,从而便于将卡体1移动至两竖直部172之间。

参照图2和图4,推动板18包括第一板体181、第二板体182以及第三板体183,第一板体181、第二板体182以及第三板体183均大致呈矩形板状结构,且第一板体181、第二板体182以及第三板体183的宽度尺寸相等,第一板体181固定连接于水平部171远离竖直部172的一侧并位于其所在面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第一板体181穿出卡套2远离容置槽5槽口的一侧并与卡套2滑移配合,第二板体182的一端铰接设置于第一板体181远离水平部171的一端、另一端铰接设置于第三板体183长度方向的一端,以便于对推动板18进行收纳。转动第三板体183和第二板体182至水平状态,并推动第三板体183朝容置槽5槽口处移动时,夹持件17随之向靠近容置槽5槽口的位置移动,进而便于使用者将穿出容置槽5槽口外的卡体1从容置槽5内取出。

继续参照图2和图4,第三板体183远离第二板体182的一端规定连接有限位板19,限位板19的宽度大于第三板体183的宽度,以对第三板体183移动时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使得第三板体183推动夹持件17的水平部171移动时不易与卡套2相脱离。为便于对第三板体183进行收纳,卡套2远离安装盒3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20,第三板体183与收纳槽20卡接配合,当第三板体183卡接配合于收纳槽20内时,第三板体183与第一板体181相平行,且第三板体183远离第一板体181的一侧与卡套2远离安装盒3的一侧相平齐设置,第二板体182与第一板体181相垂直且第二板体182远离第一板体181的一侧与卡套2远离容置槽5槽口的一侧相平齐设置,从而进一步保证第二板体182和第二板体182收纳后的平整性。

参照图4,限位板19远离第三板体183的一端与卡套2开设有容置槽5的一侧相平齐设置,以便于使用者施力转动第三板体183。为进一步增强第三板体183收纳于收纳槽20内时的稳定性,第三板体183朝向收纳槽20的一侧嵌设安装有第一磁铁21,收纳槽20的槽壁嵌设安装有与第一磁铁21位置相对应且与第一磁铁21相吸引的第二磁铁22,第一磁铁21与第二磁铁22相吸附时,第三板体183收纳于收纳槽20内。卡套2的棱角处均呈圆弧过渡设置,以使得使用者施力移动卡套2时不易出现因与卡套2的棱角处相触碰而划伤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安装定位装置的智能卡的实施原理为:将卡体1置于容置槽5后,通过定位杆6与定位孔12的插接配合对卡体1进行定位,从而有利于增强卡体1置于容置槽5内时的稳定性,取出卡体1时,转动第三板体183并推动夹持件17向容置槽5槽口移动,卡体1随之一同向容置槽5外滑动,从而便于使用者将卡体1从容置槽5内取出。当置于卡套2内的智能卡丢失时,利用定位器4便可及时寻找卡套2及卡体1的所在位置,同时,卡套2上的定位器4能够对置于容置槽5内的不同卡体1进行定位,适用性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