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保温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794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鼻部保温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简便的鼻部保温罩,它在防止花粉等微粒侵入鼻腔的同时,利用使鼻部保温能够预防、缓和或者消除花粉症等过敏性鼻尖的诸症状发生。
一般,花粉症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表现为喷嚏、清鼻涕、鼻子不通气、鼻腔粘膜肿大等。已经知道,这些诸症状是由于柳杉花粉、粉尘、螨、废气等变应原附着在鼻腔内粘膜上而发生的。上述诸症状一明显出现,就给患者以极大的痛苦和不舒服感,因此迄今正尝试为了预防、或者缓和这些症状的各种处理办法。
例如,作为预防或缓和上述诸症状的处理办法之一,最通常地有戴上用纱布等制作成片状的罩。此时,因为仅用纱布不能充分阻止变应原的侵入,所以也使用将活性炭或陶瓷等层叠成变应原的吸附材料或过滤层的罩。这是通过用上述罩覆盖住鼻子,以便物理地阻止变应原向鼻腔内侵入。另外,作为除此以外的方法,或者服用抑制上述诸症状的药剂,或者也使用将液状药剂喷雾到鼻腔内、涂布在鼻腔粘膜上等的药物治疗或缓和手段。
但是,在使用上述的罩的方法中,在戴用中中央部因呼吸气的湿气和鼻涕等而闭塞,由于形成空气从侧部流通,所以不能继续阻止变应原侵入的效果。另外要想防止由水分而引起的闭塞,就要使罩孔粗大,这就降低阻止变应原的效果,所以实际上对诸症状的预防和缓和几乎是没有用的。
另外,服用药剂的方法,即使在预先服用的药剂的作用期内能缓和诸症状,但是作用期一过就再发生诸症状,此后即便再次服用,但至发生效用的期间也被症状造成痛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长期、定期地持续服用。这些就是服用药剂方法存在的问题。另外,一般地说,依赖于药剂的方法是不令人满意的。
在鼻腔内粘膜上通过喷雾而涂布药剂的方法中,随着从鼻腔内粘膜分泌出来的清鼻涕等涂布的药剂流失,就难以持续性地继续预防诸症状。另外,近年来,虽然也考虑称为减敏作用疗法的免疫疗法,但是现状不能说十分普及。
本发明可解决上述的课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伴随副作用并能够有效且简便地预防、缓和或消除花粉症等过敏性鼻炎诸症状发生的鼻部保温罩。
本发明在片状的罩主体的中央部分上形成在戴在面部时至少覆盖住鼻部的鼻部保温部该鼻部保温部有至少覆盖鼻部的上部的上端部,该上端部由从罩主体的一侧的边部突出设置而构成鼻部保温罩。
本发明人知道,若使鼻部及其周围保温,或者加温,就能够预防、缓和或消除花粉症等过敏性鼻炎的诸症状。在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中,罩主体防止花粉等的微粒变应原侵入鼻腔,鼻部保温部将鼻部及其周围保温或者加温,能够预防、缓和或消除诸症状的发生。
另外,将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戴着在面部时,鼻部保温部的上端部从罩主体的边部突出而设置,借此至鼻部的上部能够保温或加温,而且不会因罩主体而妨碍视野。


图1是表示戴着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的一个实施例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2(a)是从图1的鼻部保温罩内侧看到的该鼻部保温罩的正面图,图2(b)是以X-X线切断的箭头指示的剖面图。
图3是人面部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正面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金属条的形状的平面图,及用d-d线切断的局部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正面图。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正面图,图7(b)是以Z-Z线切断的箭头指示的剖面图。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正面图,图8(b)是以X-X线切断的箭头指示的截面图。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正面图,图9(b)是以X-X线切断的箭头指示的剖面图,图9(c)是以Z-Z线切断的箭头指示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温度记录法试验例的面部正面图。
图11(a)是从所示内侧看到的本发明鼻部保温罩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正面图,图11(b)是以X-X线切断的箭头指示的剖面图,图11(c)是以Z-Z线切断的箭头指示的剖面图。
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的特点在于,其鼻部保温部可以与罩主体形成一体。另外,该鼻部保温部也可与罩主体分体形成,至少以1点接合在罩主体上。在任一种情况下,鼻部保温部的至少上端部形成覆盖至少鼻部的上部的立体形状而得到的鼻部保温部是理想的。在鼻部保温部与罩主体分体形成的情况下,以其下端部接合在罩主体上是理想的。
在上述的任一种情况下,为了使鼻部保温部的至少上端部形成立体形状,至少沿其上端部的边缘配置金属条是理想的。该金属条也可以是平板状的。该金属条也可以在鼻部保温罩面内形成环状。另外,该金属条也可以用形状记忆合金形成。
另外,该鼻部保温部与罩主体一体或者分体形成,至少其上端部预先形成覆盖至少鼻部的上部的立体形状,而且在分体形成的情况时,该鼻部保温部可以至少以1点接合在罩主体上。这种接合在鼻部保温部的下端部实行为好。
在鼻部保温部与罩主体分体形成的情况下,两者可以合分自由地接合。
在上述任一种鼻部保温罩的情况下,至少鼻部保温部的外表面为皮肤色是令人满意的。
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在上述任一种情况中,至少鼻部保温部是织布、编织布、非织造布、毡、纸、棉、塑料、泡沫塑料、橡胶、泡沫橡胶、海绵、天然皮革、合成皮革、人工皮肤和金属箔中的任一种以上,或者将它们中的任一种以上层叠的层叠体而形成是令人满意的。
鼻部保温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用透明体形成。
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至少在鼻部保温部可以复合以金属箔、远红外线辐射材料、铁粉为主成分的发热材料,以氧化钙为主成分的发热材料,血液循环促进剂和磁铁中的任一种以上。另外,至少在鼻部保温部的内侧上可以形成为了使鼻部保温部固定在鼻部的粘着层。
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相对其中心垂直线平行且对称的垂直褶裥。或者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相对其中心线垂直的水平褶裥。
另外,在罩主体上在至少一侧的边部上可以配设金属条,并且还可以形成吸附或过滤变应原的薄膜层。
下面,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表示在面部戴着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鼻部保温罩的状态。在图1中,在戴着在面部时,鼻部保温罩1在长方形片状的罩主体2的中央部覆盖住鼻部n及其左右周围,形成大致凸字形的鼻部保温部3,在戴着时该鼻部保温部3具有覆盖鼻部n的上部及其周围的上端部4,该上端部4从罩主体2的一侧的边部5(以下叫做“上边部5”)突出设置。这里所谓的鼻部n意指扩展至面部正中线Y左右的鼻隆起部的全体。
该实施例的鼻部保温罩1的罩主体2是用纱布的层叠体形成的,鼻部保温部3是皮肤色的毡制成的,与罩主体2分体预先形成覆盖鼻部及其周围的立体形状,以其下端部7通过缝合接合在罩主体2上。
罩主体2,沿其上边部5埋设平板状的金属条11,该金属条用于在戴着时使罩主体2符合面部形状,并且在罩主体2的两侧边缘部12、12上安装分别挂在耳朵上用于固定鼻部保温罩1的挂带6。
如图2所示,该鼻部保温罩1在使罩主体2保持平面形状时,鼻部保温部3从罩主体的内面(面部侧)向上边部5的方向形成凸的弯曲面以便立起,以下端部7预先立体地缝合在罩主体2上。
该鼻部保温罩1在使装有鼻部保温部3的面朝内侧戴在面部时,因罩主体2按照面部向水平方向弯曲,而且上端部4应该压在鼻部上部上,所以鼻部保温部的上端部4上倾,使鼻部上部及其四周立体地贴紧而覆盖住,如图1那样从正面看时,形成从罩主体的上边部5突出。该上端部4的突出高度最好是在戴在面部时从上边部5起5mm至30mm的范围内。
该鼻部保温罩1因为罩主体2和鼻部保温部3都是用可挠性的片形成的,所以在保管或者携带中能够保持平面的原样,或以适当折叠保持。
在戴着时,使鼻部保温部3朝向面部侧,而且使其上端部4向上,与通常的罩同样用挂带6挂在耳朵上,若使埋设金属条11的罩主体的上边部5沿面部的水平方向弯曲而赋形的话,则鼻部保温部3就配置在覆盖鼻部n全部的位置上,鼻部保温3立体地覆盖鼻部n及其周围。
该立体形成的鼻部保温部3由于罩主体压紧而适度地贴紧在面部上,而且因为鼻部保温部的上端部4立体地覆盖鼻部n的上部,所以鼻部n的全体及其周围能有效地保温。而且,因为眼睛不被罩主体2遮闭,所以不会因戴着该鼻部保温罩1而妨碍视野。另外,在外观上,从通常的纱布罩的上端仅能看到皮肤色的上端部4,没有不谐调感。
本发明借助从外部使至少鼻腔或者鼻腔和副鼻腔两者保温或者加温,能预防所谓花粉症等过敏性鼻炎的诸症状发生,或者即使症状已经发生也能缓和或消除,以此完成了本发明。即,像以后用试验例说明的那样,在测定面部的温度分布时,过敏性鼻炎患者与健康的被检者相比,鼻棱附近的温度低。已知如果能使温度维持与健康体质相同程度或者在其以上,就能预防或缓和或者消除过敏症状。
如鼻棱附近形成低温,就发生过敏性鼻炎的诸症状的原因虽然还不明确,但认为是由于通过鼻部或其周围使鼻腔内粘膜形成低温,就会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各细胞陷入氧不足或营养障碍,因各细胞的机能降低形成代谢不活跃等,就鼻腔内粘膜本来有的生理机制来说,引起不利的变化,其结果,鼻腔粘膜对变应原附着等的刺激变成极其敏感的状态。因此,若使鼻部保温,以使至少鼻腔或者鼻腔和副鼻腔两者的粘膜不形成低温的话,就能预防或缓和或消除诸症状。进而,不单单是保温,若进行加温时,就能指望更可靠的预防或迅速缓解及消除。
在图3中示出面部的鼻腔和副鼻腔的大概位置。在该图中,以面部中央部位的正中线Y为中心向其左右扩展的空洞部分是鼻腔M,在该鼻腔M的两侧,分别与鼻腔M连通、延伸至眼腔附近的筛骨洞S1和延伸至颧骨附近的上颚洞S2的两者是副鼻腔。其中,筛骨洞S1和上颚洞S2的一方或双方叫做副鼻腔S。
在图1所示的戴着状态,因大略凸字形的鼻部保温部3相应于鼻部n及其周围的曲面而呈立体地形成,所以鼻腔M和副鼻腔S两者都被保温。
在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1中,作为鼻部保温部3的材料,除上述的毡外,如果是能使鼻部n及其周围保温的无论是怎样的材料都可以使用。作为其例子,可以举出织布、编织布、非织造布、纱布、薄棉纸等薄纸、或者它们中任何1种以上的层叠体、将纱布和脱脂棉等空气保持性高的原材料层层叠的层叠体、塑料、泡沫塑料、橡胶、泡沫橡胶、海绵、金属箔、天然皮革、人造皮革、骨胶原制和聚谷氨酸酯制等人造皮肤、及含它们中的任何1种以上的层叠体等。
该鼻部保温部3的形状虽然如图2所示那样大致呈凸字形,有利于使鼻部n及其周围、尤其是两颊下的副鼻腔周围保温,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圆形、椭圆形、长圆形、将角弄圆的三角形、梯形、菱形等多角形状、心脏形等哪一种都可以。
鼻部保温部3若在至少其上端部4的外表面着色成皮肤色,从罩主体2突出的部分是皮肤色,不会引起别人注目,所以在戴着时的外观上没有不谐调感。
另外,该鼻部保温部3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是透明体。在此情况下若至少其上端部4是透明体,因为能透过而看到皮肤,得到与戴用通常的罩时显著不同的外观,所以能没有不谐调感而使用。
作为透明体的例子,可以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丁烯、聚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聚酯、聚碳酸酯、ABS树脂、聚苯乙烯、硅氧烷树脂、天然或合成橡胶、明胶、纤维素系树脂、凝胶状聚合物等。在此情况下,至少外表面去掉光泽,若实现模仿皮肤凹凸的压纹模样,则能进一步改善戴着时的外观。
在鼻部保温部3的至少挨着面部的一侧上可以进行起绒处理、植绒加工或者轧纹加工。一进行这些加工,因为在面部和鼻部保温部3之间就形成绝热空气层,所以借此更加提高鼻部保温3的保温性。
虽然该鼻部保温部3的导热率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在1×10-3cal/cm·sec·℃以下是理想的。若超过这个范围,则因为放热变大,除了使用加温手段的场合以外,实用上使鼻部保温就变得困难。
在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1中,罩主体2是在戴着时至少覆盖鼻孔和口部两者的通气性的片,该罩主体2在吸附或者阻止通过成为变应原的空气中的微粒的同时,防止寒冷空气直接吸入鼻腔内而从内侧刺激鼻腔M和副鼻腔S的粘膜。虽然其形状通常是长方形,但是也可以是椭圆形或者大致呈三角形。其材质是片状而且有通气性,迄今在该领域中使用的无论是怎样的材质都可以。通常,虽然纱布的层叠体或者纱布与脱脂棉的复合体是适用的,但是棉纸等薄纸的层叠体、非织造布或者通气性的泡沫塑料片或者泡沫橡胶片等也是可以的。
在罩主体2的至少上边部5可以埋设在戴着时使罩主体2仿照面部形状用的金属条11。该金属条11最好从上边部5的两端进一步延伸至两侧边缘部12、12的下端。借此,罩主体2不形成折皱,而且依照面部形状扩展进而覆盖面部。
另外,在该罩主体2的两侧边缘部12、12装有与通常的罩同样挂在耳朵上的挂带6,或者环绕头部的带等戴着件。
在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1中,鼻部保温部3也可以与罩主体2形成一体。例如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用纱布形成的罩主体2的上边部5的中央部分沿垂直线X突出,形成上端部4。沿成为该罩主体2的鼻部保温部3的区域的整个周边埋设环状金属条9,以便使该领域能相应于鼻部n的曲面立体地赋形。
当戴着图4的鼻部保温罩1时,若与图2的实施例同样地使其上端部4向上,与通常的罩同样地用挂带6挂在耳朵上时,成为鼻部保温部3的区域就配置在覆盖整个鼻部n的位置上。此时,将环状的金属条9压紧在面部上,根据情况,为使上端部4立体地覆盖鼻部上部,如果夹住该部分金属条进行赋形,则成为罩主体2的鼻部保温部3区域的全体就相应于鼻部n及其周围的面部形状被赋予立体的形状。
像这样形成的鼻部保温罩1,成为鼻部保温部3的区域适度地贴紧在鼻部n及其周围的面部上,而且上端部4延伸至鼻部n的上部,将其立体地覆盖,因此整个鼻部n及其周围被有效地保温。因为罩主体2不遮闭眼睛,所以不会由于戴着该鼻部保温罩1而妨碍视野。
在图4的鼻部保温罩1中使用的金属条9虽然沿成为鼻部保温部3的区域的整个边缘形成环状,但是金属条9的配置并不限定于此,至少是沿上端部4的周缘配设也可以。另外,该金属条如用图5的符号9a所示那样,也可以由平板借助冲裁等成形成大致“U”字或“V”字形等形状。可以有效地使用平板状而且成形成环状的金属条。另外,该金属条本身也可以用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等塑料涂覆,或者也可以将金属条埋设在塑料条中。
另外,该金属条9从上端部4的周边延伸至罩主体两侧的上边部5、5的两侧末端,或者像图6的实施例所示那样,也可以延伸至两侧边缘部12、12的下端部那样而埋设。在此情况下,将鼻部保温罩1戴在面部,金属条9部分压紧在面部上,根据情况,夹住其部分金属条进行赋形,以便上端部4立体地覆盖鼻部上部。另外,若使上边部5、5部分依照面部的弯曲进行赋形时,成为鼻部保温部3的区域不仅使鼻部n及其周围有效地保温,而且罩主体2覆盖遍及面部的较大范围,提高了保温效果和防尘效果。并且因为罩主体2不易形成折皱,所以也改善戴着时的外观。
金属条9也可以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形状记忆合金例如是具有超弹性的镍钛合金,在加热时具有恢复原形状的性质。因此,相应于鼻部n及其周围的立体形状,如使用成形成原形的形状记忆合金制的金属条制造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1的话,那么在保管或者携带中不论是使该鼻部保温罩保持怎样的形状,一旦戴着,由于面部或吐气的热等,该金属条就恢复原形。因此,鼻部保温部3被赋予相应于鼻部n的立体形状。
在上述的鼻部保温罩中,为了赋予鼻部保温部的至少上端部4以立体形状而配设有金属条9,但是赋形与立体形状的手段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或用可挠性的金属箔,如铝箔等形成鼻部保温部3的全体;或鼻部保温部3的全部或者部分地层叠金属箔等的方法也是可以的。
尤其在鼻部保温部3与罩主体2形成一体的情况中,相对鼻部保温罩1的中心垂直线X平行地形成至少一个垂直褶裥,或者相对中心垂直线X垂直地形成至少一个水平褶裥,借此能够赋予至少鼻部保温部的上端部4以立体形状。
在图7中示出有垂直褶裥的鼻部保温罩的实施例。该鼻部保温罩1的鼻部保温部3与罩主体2一体用棉纸层叠片形成,相对其中心垂直线X平行且对称地形成4个垂直方向的褶裥P1、P2、P3和P4,各个褶裥上端在上端部4中,下端粘结固定在罩主体的下边部。在该鼻部保温罩1中,放入金属条的塑料条9从上端部4的周边延伸至达到罩主体两侧的上边部5、5的两末端而埋设。
若戴上图7所示的鼻部保温罩1,罩主体2在用左右挂带6伸拉的同时,由于鼻部的隆起,成为鼻部保温部3的区域鼓起变形。伴随这种变形,上端部4依照鼻部上部的立体形状覆盖该鼻部上部而弯曲。而且使塑料条9的部分压紧在面部,根据情况,夹住其部分金属条进行赋形,以便上端部4立体地覆盖鼻部上部。另外,如依照面部的弯曲使上边部5部分进行赋形,则成为鼻部保温部3的区域不仅使鼻部n及其周围有效地保温,而且因为罩主体2覆盖遍及面部的较大范围,所以提高了保温效果和防尘效果,而且在外观上也是良好的。
该鼻部保温罩1由于用棉纸制成,所以能作为用后扔掉的廉价的鼻部保温罩1而使用。
图8表示有水平褶裥的鼻部保温罩的实施例,该鼻部保温罩1的鼻部保温部3与罩主体2形成一体。在其罩主体2上形成3个水平方向的褶裥P1、P2和P3,各个褶裥固定在罩主体2两侧边缘部12、12上。另外,在该鼻部保温罩1中,形状记忆合金制的金属条9从上端部4的周边延伸至罩主体两侧的上边部5、5和两侧边缘部12、12的下端部而被埋设。
如戴上图8的鼻部保温罩1,罩主体2在用左右挂带6伸拉的同时,由于鼻部的隆起,成为鼻部保温部3的区域鼓起变形。这种变形的结果,使罩主体2沿垂直线X形成向外凸的形状而弯曲,还通过褶裥P1、P2和P3的延展可以使上端部4在垂直线X的方向延展,这就能适合鼻部上部的位置而进行上下调节。再者,金属条9被体温等加热时就现出形状记忆合金潜在的原形,上端部4依照鼻部上部的立体形状进行赋形,以便将其覆盖。
在垂直褶裥或水平褶裥的任一种情况下,其褶裥群的取向可以如在图7的剖面图中所示那样相对排列,或者也可以如在图8的剖面图中所示那样依次排列。
在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1中,至少鼻部保温部3的上端部4可以预先形成覆盖至少鼻部n的上部的立体形状。这种情况的鼻部保温部3可以与罩主体2形成一体,或者也可以分体形成。
图9是表示鼻部保温部3与罩主体2形成一体而且鼻部保温部3预先形成覆盖鼻部n的立体形状的实施例。在图9中,该鼻部保温罩1的棉纸层叠片制的罩主体2的中央部分作为依照鼻部n的曲面的鼓起的鼻部保温部3而进行立体成形,而且该鼻部保温部3的上端部4从罩主体的上边部5突出设置。在不损害通气性限度条件下,在罩主体2上施加例如聚乙烯醇系的浆料,利用热压成形等完成这种成形。
如戴着图9的鼻部保温罩1,则因为在罩主体2中央部成形的鼻部保温部3的区域立体地覆盖鼻部n及其周边,所以戴着后不必要使鼻部保温部3适合鼻形而进行赋形。另外,因该鼻部保温罩1全体是棉纸制的,也不使用金属条,所以全体可作为廉价的可燃物用后而扔弃的鼻部保温罩1而使用。
如在图2中所例示的那样,在鼻部保温部3与罩主体2分体形成的场合,其鼻部保温部3与罩主体2的接合至少用鼻部保温部3的下端部7进行是理想的。在戴着时,鼻部保温部3的上端部支持在鼻棱和罩主体的上边部5上而被稳固地保持,如用下端部7接合在罩主体上而防止滑落的话,借此鼻部保温部3的全体保持在规定位置上。
该鼻部保温部3与罩主体2的接合,可以利用粘结、缝合、扣针固定等进行,以便长期固定,但是使用例如按扣、(尼龙)搭链、挂钩、拉锁、连接带等也能分合自由地接合。在此场合,因为可以摘下鼻部保温部3洗涤罩主体2,所以很方便。另外,保留鼻部保温部3,仅把罩主体2使用后扔弃,或者与此相反等也是可以的。尤其在这种接合中若使用(尼龙)搭链等,则通过错动接合位置可以调节鼻部保温部的上端部4的伸出长度,所以能够适应于从幼儿至男女成人的各式各样的面部形状和尺寸。
在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1中,为了提高保温性或者赋予加温性,至少鼻部保温部3可以复合形形色色的原材料。
例如至少鼻部保温部3可以和金属箔复合。若鼻部保温部3的全部或部分复合金属箔,则该金属箔反射来自皮肤面等的辐射的热线而不向外部放出,所以热量蓄积在鼻部保温部和鼻部的空间中,有提高保温效果的作用。
作为金属箔,适合使用铝箔、铝合金箔等。鼻部保温部3也可以仅用这些金属箔形成。另外,在布或者塑料制的鼻部保温部3的一个面上贴上金属箔,或者也可以涂布将金属箔片分散在合适的媒液中的含金属涂料。也可以利用蒸镀、电镀、层压等形成上述金属的薄层。
不仅鼻部保温部3可以施加金属箔,而且必要的话,罩主体2的全部或部分也可以施加金属箔。
本发明鼻部保温罩1的至少鼻部保温部3也可以复合远红外线辐射材料。这里所谓远红外线辐射材料是接受从人体或外部辐射的热能转化成远红外线的材料,作为其例子,例如Al2O3、SiO2、TiO2、Cr2O3、ZrO2、MgO、Fe2O3等金属氧化物,SiC、TiC、ZrC、B4C等碳化物,Si3N4、BN、AlN等氮化物、或者它们中的2种以上的复合物等所谓的远红外线辐射性陶瓷都可以使用。
如将这些远红外辐射材料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复合在鼻部保温部3上及必要时在罩主体2的全体或部分上,则在戴上所得到的鼻部保温罩1时,不仅能够保温,而且能够使鼻腔和副鼻腔加温。
这些远红外线辐射材料制成粉末,然后分散或悬浮在适宜的介质或载体中,借助含浸或者涂布等可以复合在鼻部保温部3上及必要时复合在罩主体2上。或者,使鼻部保温部3形成2层以上的多层,也可以将远红外线辐射材料介于这些层之间。此时,粉末状的远红外线辐射材料在层间流动,为使其不漏出,或在鼻部保温部3全体上施行绗缝,或用粘结剂等固定远红外线辐射材料,或者也可以用可挠性粘合剂预先将远红外线辐射材料成形成片状。另外,若鼻部保温部3具有塑料层或橡胶层,则可以在这些层中预先掺入粉末状的远红外线辐射材料,形成鼻部保温部。
至少鼻部保温部3可以复合以铁粉作为主成分的发热材料。这种发热材料利用铁粉与空气中的氧和水分反应时的反应热,这是公知的,其组成例子例如是含铁粉和食盐及根据需要含氧化催化剂的发热材料。使用发热材料的鼻部保温罩1最好包装在不透过氧或水蒸汽的袋中,避免在保存中发生发热反应。
如将适量的以这种铁粉为主成分的发热材料复合在至少鼻部保温部3上,则所得到的鼻部保温罩1在戴着时,不仅能够保温,而且由于平稳的发热反应,能够连续长时间地使鼻腔和副鼻腔加温。
利用与上述远红外线辐射材料情况相同的方法,该发热材料可以复合在鼻部保温部3上。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发热反应中氧和水分是必要的,所以作为鼻部保温部3使用有通气性的多层原材料,在其层间介入发热材料是理想的。
另外,至少鼻部保温部3也可以复合以氧化钙为主成分的发热材料。该发热材料利用氧化钙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时的反应热,这是公知的,其发热程度通过控制与氧化钙接触的水分量可以调节。最好将使用该发热材料的鼻部保温罩1包装在不透过水蒸汽的袋中,以便保存中抑制发生发热反应。
如将适量的以氧化钙为主成分的发热材料复合在至少鼻部保温部3上,则所得到的鼻部保温罩1,在戴着时不仅能保温,而且由于稳定的发热反应,能够连续长时间地使鼻腔和副鼻腔加温。
该发热材料利用与以上述铁粉为主成分的发热材料情况相同的方法,能够复合在鼻部保温部3上。
至少鼻部保温部3也可以复合血液循环促进剂。这里所谓血液循环促进剂,是通过其挥发性成分渗透到皮肤中,能促进皮下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的生理上安全的物质。作为这种例子,可以举出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醇类、各种芳香油类、柏油、罗汉柏油、辣椒酊等。因为这些物质对眼和皮肤的粘膜有刺激,所以应当注意适用部位和使用量。如以适度的量用在所选择的部位,则所得到的鼻部保温部1在戴着时,不仅能够保温,而且由于稳定的血液循环促进作用,能够连续长时地防止鼻腔和副鼻腔受凉。
这种血液循环促进剂溶解、分散或悬浮在有机介质中,可以通过进行含浸或涂布而复合在鼻部保温部3上及必要时复合在罩主体2的全体或者部分上。为了调节这种血液循环促进剂的挥发性,利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使这些物质向聚乙烯醇膜、明胶膜等内部分散,或者进行微胶囊化。
至少鼻部保温部3也可以复合磁铁。该磁铁的磁力线作用于皮下毛细血管,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因此,复合磁铁而得到的鼻部保温罩1在戴着时,不仅能够保温,而且由于稳定的促进血液循环作用,能够连续长时间地防止鼻腔和副鼻腔受凉。
利用与上述远红外线辐射材料情况相同的方法,作为粉末的这种磁铁可以复合在鼻部保温部3上及必要时复合在罩主体2的全体或者部分上。另外,作为磁铁片也可以埋入鼻部保温部3的适当位置进行复合。
能够用于此的磁铁的磁通密度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理想的是800高斯乃至1200高斯左右。
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1在戴着使用中,由于激烈运动等,鼻部保温部3发生移动,可能有鼻部n及其周围部分地露出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可以至少在鼻部保温部3的内侧形成粘着在鼻部n上的粘着层。这种粘着层最好是在鼻部保温部3的内侧全体上或侧部等的部分上形成。尤其是如依照鼻部保温部3的周边部分形成环状,在戴着时,因为在鼻部保温部3和鼻部n之间形成滞留性的空气层,所以提高保温效果,这是更为理想的。
这种粘着层用能粘着在皮肤上且不刺激皮肤膜的原材料形成。作为用于形成粘着层的粘着材料可以使用种种材料,但是作为其例子,是例如在橡皮膏等中使用的公知粘着剂、在外敷软膏剂等中使用的粘着剂、聚丙烯酸钠、粘合带、粘合性凝胶材料等。
可以使用用例如粘合性凝胶材料等形成鼻部保温部3全体,其外侧面用塑料片和塞璐玢等包覆而制成非粘着性的鼻部保温部3。
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1最好在其罩主体2部分上形成用于吸附或过滤变应原的过滤层。该过滤层可以是具有微细通孔的微过滤层,或者也可以活性炭、离子交换性树脂、陶瓷、静电吸附材料等层组成。关于这些过滤层在该同业界是公知的。这种过滤层也可以脱离和结合自由地插入罩主体2的层间。
试验例在此,描述有关表示通过鼻部的保温或加温能够预防、缓和或消除花粉症等过敏性鼻部疾患的试验例。
被检者被检者A和B是所谓的花粉症患者。另外,被检者N是不呈现花粉症症状的健康体质。
花粉症发作时期是1993年4月12日,用温度记录法测定了被检者A、B及N的面部温度分布。此时被检者A和B呈现花粉症的症状。
测定的结果,被检者N的整个面部以均匀的橙色表示,与此相反,被检者A和B,以图10的符号L表示的鼻部上部以显示低温的绿色表示,其他部分是橙色。该结果显示,被检者A和B的鼻部上部L比面部的其他部分和被检者N的鼻部上部温度低。
此时,被检者A的体温是37.5℃,用表面温度计测定的鼻部上部L的温度是34.0-34.5℃,眼下颊部的温度是35.9-36.3℃。
接着使被检者A的鼻部上部L接触发热的铁粉系加温材料(商品名“ホカロン”,加热10分钟后除去加温材料,测定鼻部上部L的温度是43.5-45.0℃。在加温过程中消除了花粉症的诸症状。
将被检者A放置,若任凭鼻部上部L的温度降低,则再发生症状,再次加温就消失。
由以上结果可知,花粉症等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部及其周围的温度比健康人低,在这种状态如变应原刺激鼻腔粘膜,则发生症状,如使该鼻部及其周围保温或者加温,就能够预防、缓和或消除这些诸症状。
实施例以下,说明实施例和关于使用该实施例时的过敏性鼻炎症状的缓和效果的试验例。
实施例1制作图2所示的鼻部保温罩1。该鼻部保温罩1是通过预先立体地形成戴在面部时覆盖鼻部n及其周围面部的形状的皮肤色毡制鼻部保温部3的下端部7缝合固定在罩主体2的中央部分而形成的,所述的罩主体2是由形成长90mm、宽135mm的长方形的12层纱布层叠片构成的。沿罩主体2的上边部5埋设平板状的金属条11,另外罩主体2的两侧边缘部12、12形成套状,以使挂带穿过,在各个套中插入各自的挂带6,连结成环。
该鼻部保温部3形成大致凸字形,沿鼻棱方向(垂直方向)的长度是35mm,水平方向的最大长度是80mm,厚度是1mm。在将鼻部保温罩戴在面部使鼻部保温部3沿着鼻部n时,该鼻部保温部3的上端部4比罩主体的上边部5突出约20mm装配在罩主体2的内侧面上。
该鼻部保温部3由毡制的片立体成形制造。
实施例1的鼻部保温罩1和通常的罩同样将各自的挂带6挂在耳朵上,使鼻部保温部3朝向面部侧而进行戴着,若金属条11依照面部形状弯曲,则鼻部保温部3就立体地覆盖鼻部及其周围的面部,能够有效地保温。另外,不会因这种戴着而妨碍视野。
戴着试验1用实施例1的鼻部保温罩1进行戴着试验。戴着者全都是花粉症患者的被检者A、B和C。在花粉症发生期的2-4月,各被检者进行日常生活,在此期间以1小时作为时间带,测定戴着实施例1的鼻部保温罩的时间带(戴着时)和不戴着的时间带(非戴着时)的症状程度。但是,就寝时都不戴着。症状的程度以1个时间带中擤鼻涕的次数(处置次数)表示。被检者A的第1次试验结果、第2次试验结果和第3次试验结果分别在表1、表2和表3中示出。
另外,被检者B的试验结果、被检者C的试验结果分别在表4、表5中示出。
表1试验日1994年3月5日 天气 (阴)被检者 A检查物鼻部保温置(实施例1
注)戴着○;有、×;无、△;就寝、-;未测定。处置数字是擤鼻次数。表2试验日1994年3月10日 天气(阴)被检者A检查物鼻部保温罩(实施例1)
注)戴着○;有、×;无、△;就寝、-;未测定。处置数字是擤鼻次数。表3试验日1994年4月6日 天气(晴)被检者A检查物鼻部保温罩(实施例1)
注)戴着○;有、×;无、△;就寝、-;未测定。处置数字是擤鼻次数。表4试验日1994年3月27日 天气(晴好)被检者B检查物鼻部保温罩(实施例1)<
注)戴着○;有、×;无、△;就寝、-;未测定。处置数字是擤鼻次数。表5试验日1994年2月9日 天气(阴)被检者C检查物鼻部保温罩(实施例1
注)戴着○;有、×;无、△;就寝、-;未测定。处置数字是擤鼻次数。
比较例被检者A在进行第1次试验的次日,用大致相同的条件,但是不使用实施例1的鼻部保温罩,使用市售的防除花粉用纱布罩(带过滤)反复进行
注)戴着○;有、×;无、△;就寝、-;未测定。处置数字是擤鼻次数1994年度,杉花粉飞散个数在全国是例年的10%-20%左右,所以在A、B、C中症状都是轻微的。但是从表1-5的结果可以清楚,除了就寝外,任何被检者在任何场所中,戴着实施例1的鼻部保温罩时和不戴着时的处置次数的差别是显著的,该鼻部保温罩能预防、缓和或消除花粉症的症状发生。
参照表6所示的比较例的情况,断定实施例1的鼻部保温罩比以往的鼻部罩有更显著的效果。
戴着试验2关于实施例1的鼻部保温罩1进行严酷的戴着试验。即,有关被检者A在日常生活中,在10时,故意大量吸入装在乙烯袋中的杉花粉。接下来的1小时不让戴着鼻部保温罩,观察症状的发展。
在吸入2-3分钟后,开始打喷嚏,大量的清鼻涕流出,鼻腔粘膜肿大,出现疼痛,不久两鼻腔都完全形成闭塞状态。
在11时戴上鼻部保温罩,观察此后的发展,该试验的状况示于表7中。表7试验日1994年3月11日被检者A检查物鼻部保温罩(实施例1)
注)戴着○;有、×;无、△;就寝、-;未测定。处置数字是擤鼻次数从表7的严酷试验的结果可以得知,鼻部保温罩的着用迅速缓和由吸入花粉而引起的激烈症状。
实施例2制作图7所示的鼻部保温罩1。该鼻部保温罩1的鼻部保温部与罩主体2形成一体,由12层的纱布层叠片形成,长90mm、宽135mm的长方形的罩主体2的上边部5的中央部沿垂直线X突出20mm形成上端部4。
在该鼻部保温罩1中,相对中心垂直线X平行且对称地形成4个垂直方向的褶裥P1、P2、P3和P4,各个褶裥的上端在上端部4中,并且下端缝合在罩主体的下边部上而固定。
另外,在该鼻部保温罩1中,埋入一条形状记忆合金制的金属条的塑料条9从上端部4的周边延伸至两侧的上边部5、5的末端埋设。该形状记忆合金制的金属条预先给与记忆依照面部形状的形状。
罩主体2的两侧边缘部12、12为使挂带穿过形成套状,在各个套中插入分别挂在耳朵上的挂带6,连结成环。
若戴着该图7的鼻部保温罩1,由于鼻部的隆起,保温部3的区域形成鼓起,所以上端部4沿鼻部上部的立体形状弯曲,将其覆盖。再有,放入形状记忆合金的塑料条9被体温一加热,就显现所给与的形状记忆,即使不用手赋形,上端部4也自动变形,立体覆盖鼻部上部,使鼻部n及其周围有效地保温。该鼻部保温罩1全体很好地贴紧在面部上,提高保温效果和防尘效果,而且在外观上也是良好的。
实施例3制作图11所示的鼻部保温罩1。该鼻部保温罩的鼻部保温部3与罩主体2分体形成。即,形成鼻部形状的毡制的鼻部保温部3沿其下端部7的外侧用(尼龙)搭链13接合在由形成长90mm、宽135mm的长方形的12层纱布层叠片构成的罩主体2的中央部。因为用(尼龙)搭链13接合,所以该鼻部保温部3根据需要可以从罩主体2上取下,并且可以装上。
该鼻部保温部3从下端部7到上端部4形成逐渐缩径的拱形,在其内侧,贴附含有铁粉和食盐组成的发热材料的非织造布袋。为了不使这种发热材料在袋内流动,用设置在袋内的粘接材料固定。
与通常的罩一样,该鼻部保温罩1使装有鼻部保温部3的一侧向内侧戴着时,鼻部保温部3依照鼻部n的形状形成立体形状,所以上端部4配置在覆盖鼻部上部的位置。在此状态,鼻部保温部3内侧的发热材料适度发热,连续长时间将鼻部及其周围部分有效地加温,能够消除花粉症状。
该鼻部保温罩1用(尼龙)搭链13接合在罩主体2上,分合自由,使从罩主体的上边部5至鼻部保温部的上端部4的长度可以在10mm乃至25mm的范围内任意调节,因此,对照戴着者的面部形状、尺寸,通过调节上端部4的高度,能够适用于从幼儿至男女成人大范围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另外,取下发热终了的鼻部保温部3,更换上新的鼻部保温部3,可以再延长加温时间。而且,作为预备的未使用的鼻部保温部3可以放入真空包装中保存。
本发明的鼻部保温罩在片状的罩主体的中央部分上,在戴着时形成覆盖至少鼻部的鼻部保温部,该鼻部保温部具有覆盖至少鼻部的上部的上端部,该上端部因为从罩主体的一侧的边缘部突出设置,所以在戴着时不妨碍视野,至鼻部的上部能有效地保温或加温,对预防、缓和或消除花粉症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发生极其有效。
另外,鼻部保温部分合自由地接合在罩本体上,除了能使罩本体与鼻部保温部分离,进行洗涤、更换、保存等之外,可以对照面部尺寸形状调节罩主体和鼻部保温部的相对位置,以便能够适合于许多患者。
如鼻部保温部的至少上端部的外表面是皮肤色,或者至少上端部是用透明体形成的,则在戴着时鼻部保温部的上端部不引人注目,外观上的不谐调感就少。
如至少在鼻部保温部上复合加温部件或加温性材料,则更提高预防、缓和或消除过敏性鼻炎症状发生的效果。
权利要求
1.鼻部保温罩,在片状的罩主体的中央部分上形成在戴着时覆盖至少鼻部的鼻部保温部,该鼻部保温部具有覆盖至少鼻部的上部的上端部,该上端部从罩主体的一侧的边部突出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鼻部保温部与罩主体形成一体,至少其上端部可以赋形为覆盖至少鼻部的上部的立体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鼻部保温部与罩主体分体形成,至少其上端部可以赋形为覆盖至少鼻部的上部的立体形状,而且该鼻部保温部至少以1点接合在罩主体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为了使鼻部保温部的至少上端部赋形为立体形状,至少沿其上端部周边配设金属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条在鼻部保温罩的面内形成环状。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金属条是平板状。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金属条用形状记忆合金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鼻部保温部与罩主体形成一体,至少其上端部预先形成覆盖至少鼻部的上部的立体形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鼻部保温部与罩主体分体形成,至少其上端部预先形成覆盖至少鼻部上部的立体形状,而且该鼻部保温部至少以1点接合在罩主体上。
10.如权利要求3或9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鼻部保温部以其下端部接合在罩主体上。
11.如权利要求3、9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鼻部保温部分合自由地接合在罩主体上。
12.如权利要求1至11项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鼻部保温部的至少上端部的外表面是皮肤色。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至少鼻部保温部是由织布、编织布、非织造布、毡、纸、棉、塑料、泡沫塑料、橡胶、泡沫橡胶、海绵、天然皮革、合成皮革、人造皮肤和金属箔中的任一种以上,或者含有它们中的任一种以上的层叠体构成。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鼻部保温部的至少一部分用透明体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至少在鼻部保温部上复合以金属箔、远红外线辐射材料、铁粉为主成分的发热材料,以氧化钙为主成分的发热材料,血液循环促进剂和磁铁中的任一种以上。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在至少鼻部保温部的内侧形成用于将鼻部保温部固定在鼻部上的粘着层。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鼻部保温罩具有至少一个平行于其中心垂直线的垂直褶裥。
18.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鼻部保温罩具有至少一个垂直于其中心垂直线的水平褶裥。
19.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在罩主体的至少一侧的边部上配设金属条。
20.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鼻部保温罩,其特征在于在罩主体上形成吸附变应原的过滤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缓和或消除花粉症等过敏性鼻炎的诸症状发生的有效且简便的鼻部保温罩。鼻部保温罩以在片状的罩主体2的中央部分上形成在戴着时覆盖至少鼻部n的鼻部保温部3,该鼻部保温部3具有覆盖至少鼻部n的上部的上端部4,该上端部4从罩主体2的一侧的边部5突出设置。
文档编号A41D13/11GK1119549SQ9411957
公开日1996年4月3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3日
发明者三浦增男 申请人:宜家利净化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