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组合式底架及轮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537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李箱组合式底架及轮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行李箱组合式底架及轮座结构,尤指一种可自行组装于行李箱上之底架及轮座结构,其主要之构件为一主置箱体,前、后轮座,两连接管,两连结管及可在连结管上组装一辅助置物板所组装构成,乃使本实用新型于未组用时,呈分解型态,而可减小包装体积,于使用时可简易组合,更可依箱体尺寸配合实施,达到组合后,可自行锁装于行李箱之底部,使行李箱具有底架及轮座之功效者。
具有拉杆、滚轮之行李箱,必有轮座之设置,而传统式之轮座,大体上皆如


图1所示,系“永固式”之轮座,乃一体主置箱体2后上端设拉杆1,两侧并穿设轮轴杆3组设轮具4,前端则为一体前缘板5及定位凸块6(其一体主置体2与一体前缘板5相互一体连结者,亦有各呈独立体者),箱体41则组置其上;上述之结构,看似简单却潜在有下列缺点①可理解的,系一种固定尺寸之结构,体积较大,在运送、半成品包装方面皆较占体积、不便、浪费包装运成次数成本。②固定式只能适用单一规格箱体,不同之规格必需不同模具制成,增加成本与制造之不便。③此种型态只适用于制造厂,无法由业界购回使用于原本无拉杆设备之箱体(DIY)。④轮具4之作动方向为固定方同,不能依组合时设定之。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乃在于克服上述之缺憾,突破传统式之型态,使轮座呈可拆、组之组合式结构,而可以依需组合符合要求之尺寸,在未使用时可减小体积,构成一种DIY(自行组合)之设计与功效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李箱组合式底架及轮座结构,包括一主置箱体,设为一平板板体,板体下设一限位座,该限位座设有贯穿之组合孔,两侧设有拉杆组;前轮座,系左、右相对设成,为一板片状之辅助置箱板,设有结合孔,底部则设可转动之轮具及相对垂直角中空之结合座及中空之接合座;后轮座,系左、右相对设成,为一板片状之辅助置箱板,设有结合孔,底部则设可转动之轮具及相对垂直角之中空结合座及中空接合座;两连接管,为矩形之中空管,其管端可与前、后轮座之结合座插入套合;两连结管,为矩形之中空管,其管端可与前、后轮座之接合座插入套合;一输助置物板,一端设有一套合板,其套合板两侧设有套合孔;藉由上述元件之组成,其特征在于系将一连接管穿过主置箱体的限位座之组合孔后,其连接管两端则凸出于限位座外,并分别装置于两后轮座的结合座上;将两连结管一端分别插入于两后轮座的接合座上;而两前轮座之结合座,以一连接管连接,再一起将两前轮座之接合座插入两连结管之另一端,进而达到组合后,可自行锁装于行李箱之底部,及可在连接管上组装一辅助置物板,进而使行李箱具有底架及轮座之功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辅助置物板可依连接管而被抽出置放其它物件或被推入收藏不占体积者。
根据本实用新型,轮座之轮具转向,可依需要组装而配合箱体之作动方同者根据本实用新型,辅助置物板下可改设成定位凸块者。
为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兹配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组成、功效特征,详细说明于后
图1为传统式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轮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及辅助置物板使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化尺寸使用例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宽度变化使用例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长度变化使用例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轮具实施例图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主要包含各自独立之一主置箱体10、两前轮座30、两后轮座35、两连接管20、两连结管21所构成;其中主置箱体10,设为一平板板体,板体下设一限位座11,该限位座11设有贯穿之组合孔12,其板体可置合箱体41,两侧设有拉杆1;前、后轮座30、35,(该轮座之构造相同,仅左、右方向不同,仅举一轮座说明,如图2A所示),为一板片状之辅助置箱板31,设有结合孔33,底部则设可转动之轮具40及相对垂直角中空之结合座32,及中空之接合座34;两连接管20,为矩形之中空管,其管端可与前、后轮座30、35之结合座32插入套合;两连结管21,为矩形之中空管,其管端可与前、后轮座30、35之接合座34插入套合;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及辅助置物板使用示意图,如图面所示,为其组合后之使用例,该辅助置物板50,一端设有一套合板51,其套合板51之两侧设有可套合连结管21之套合孔52,而套合板51可依连结管21做抽出或收入之动作;其组装之动作为请覆参阅
图1,系将一连接管20穿过主置箱体10的限位座11之组合孔12后,其所穿入之连接管20两端则凸出于限位座11外,恰可以分别装置于两后轮座35的结合座32上;另将两连结管21穿过辅助置物板50上套合板51的套合孔52后,其一端分别插入于两后轮座35的接合座34上;而两前轮座30之结合座32,则以一连接管20连接,再一起将两前轮座30之接合座34套入已组装有辅助置物板50的两连接管21之另一端内,即形成具有底架及轮座之结构,可将箱体41置设主置箱体10上,并同时由前、后轮座30、35之辅助置箱板31所承置,并配合螺丝61锁固,则可让箱体41同时具有拉杆、底架及轮座之构造;由上述之说明,可理解的,本实用新型完全呈各元件独立及可组合式,在未组用于箱体前,其体积可减小而方便包装、运送,且此种型态可独立贩买,可供业界购回组装于原本无拉杆设计之箱体,此乃传统式所无之功效。且、箱体41系置装于主置箱体10与前、后轮座30、35之辅助置箱板31上,呈全面式承受重量,并配合连接管20与连结管21之强度辅助,而得极佳之承载强度。
另、辅助置物板50系呈可抽出、收入之功能,可依需要抽出辅助置放其它物件,或不需要时予推入收藏不占体积。
请参阅图4,当欲使用于各种不同大小尺寸、体积之箱体时(对箱体制造业者言,箱体规格种类极多),承上述所言之组装,如(图4A、图4B)所示,而将其中连结各前、后轮座30、35之连接管20与连结管21改成配合箱体宽幅之长度,而可完全符合与箱体之组配。故,藉由本实用新型,完全不受箱体尺寸限制,不必每个尺寸需一模具,而降低制造成本与方便性。
请参阅图5,在轮具40方面,本实用新型亦有可依需要变化之效果,可理解的,不能依使用箱体型态而变换,本实用新型则可变换;以同样箱体41言,于装置呈横向(A)或直向(B)时,轮具40之转动方向皆可配合之,只要在组定前、后轮座30、35亦可设成非轮具式,(如图5C)所示,系辅助置箱板31下设成定位凸块60即可。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确实不同于传统式之结构,且具有①可拆、组,未组装时缩小体积②可由业界自行组装③不受箱体尺寸限制,一模具之制品即可符合各规格采用④轮具转向可依需要组设定,⑤故障之排除、换新。不需整组拆卸、整组报废,只需针对故障部分处理即可,极具实用性与增进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行李箱组合式底架及轮座结构,包括一主置箱体,设为一平板板体,板体下设一限位座,该限位座设有贯穿之组合孔,两侧设有拉杆组;前轮座,系左、右相对设成,为一板片状之辅助置箱板,设有结合孔,底部则设可转动之轮具及相对垂直角中空之结合座及中空之接合座;后轮座,系左、右相对设成,为一板片状之辅助置箱板,设有结合孔,底部则设可转动之轮具及相对垂直角之中空结合座及中空接合座;两连接管,为矩形之中空管,其管端可与前、后轮座之结合座插入套合;两连结管,为矩形之中空管,其管端可与前、后轮座之接合座插入套合;一输助置物板,一端设有一套合板,其套合板两侧设有套合孔;藉由上述元件之组成,其特征在于系将一连接管穿过主置箱体的限位座之组合孔后,其连接管两端则凸出于限位座外,并分别装置于两后轮座的结合座上;将两连结管一端分别插入于两后轮座的接合座上;而两前轮座之结合座,以一连接管连接,再一起将两前轮座之接合座插入两连结管之另一端,进而达到组合后,可自行锁装于行李箱之底部,及可在连接管上组装一辅助置物板,进而使行李箱具有底架及轮座之功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行李箱组合式底架及轮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辅助置物板可依连接管而被抽出置放其它物件或被推入收藏不占体积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行李箱组合式底架及轮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轮座之轮具转向,可依需要组装而配合箱体之作动方同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行李箱组合式底架及轮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辅助置物板下可改设成定位凸块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李箱组合式底架及轮座结构包括一主置箱体,前、后轮座,两连接管,两连结管及可在连结管上组装辅助置物板,将一连接管穿过主置箱体的限位座之组合孔后,其连接管两端则凸出于限位座外,并分别装置于两后轮座的结合座上;将两连结管一端分别插入于两后轮座的接合座上;而两前轮座之结合座,以一连接管连接,再一起将两前轮座之接合座插入两连结管之另一端。
文档编号A45C13/00GK2262367SQ96206270
公开日1997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2日
发明者周正赞 申请人:周正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