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17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磨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鞋底。
通常皮鞋鞋底的鞋跟磨损最历害,往往在皮鞋的其它部分尚好的时候,鞋跟磨损严重使鞋帮变形及致使整只鞋报废,在鞋跟磨损严重的部位钉上铁的或皮的保护层,铁钉或铁的保护层会损坏地毯、地木板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使用寿命长、不损坏地面的鞋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耐磨鞋底包括前掌部分和鞋跟部分,其中鞋跟部分由鞋跟基块和鞋跟镶块组成,鞋跟基块和鞋跟镶块采用插接结构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鞋跟,鞋跟基块和鞋跟镶块的连接通过这两部分在配合面上设置的凸块和凹孔的相互配合实现。
为了实现鞋跟基块和鞋跟镶块的连接,可以在鞋跟镶块的配合面上设置若干个定位固定凸块。在鞋跟基块的配合面上设置若干个和定位固定凸块相配合的定位固定凹孔。
为了实现鞋跟基块和鞋跟镶块的连接,也可以在鞋跟镶块的配合面上设置定位固定凸块和定位固定凹孔、在鞋跟基块的配合面上设置和鞋跟镶块相配合的定位固定凹孔和定位固定凸块。
由于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鞋跟部分由鞋跟基块和鞋跟镶块组成,鞋跟镶块可以折下或装上,一只鞋可以配上两个或两上以上的鞋跟镶块供用户更换使用,另外鞋跟镶块可以独立生产,因此可以采用与鞋底其他部位不同的耐磨性更好的材料又不会导致成本太高,鞋跟镶块采用耐磨塑料或橡胶可保证不损坏地面,总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鞋底具有耐磨、使用寿命长、不损坏地面的良好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采用耐磨鞋底的皮鞋的结构示图。
图2为
图1的仰视图。
图3为鞋跟镶块的结构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
图1的A-A剖面图。
其中1、鞋面;2、前掌部分;3、鞋跟基块;4、鞋跟镶块;5、定位固定凸块;6、定位固定凹孔。

图1、图2所示,该鞋包括鞋面1和鞋底,其中鞋底包括前掌部分2和鞋跟部分,鞋跟部分由鞋跟基块3和鞋跟镶块4组成。如图3、图4、图5所示,鞋跟镶块4的配合面上设有两个定位固定凸块5、鞋跟基块3的配合面上设有和两个定位固定凸块5相配合的两个定位固定凹孔6。
为了使鞋跟基块3和鞋跟镶块4的连接更加牢固,可以在鞋跟基块3上设置螺纹孔,连接螺钉将鞋跟基块3和鞋跟镶块4连接,连接螺钉可深埋于鞋跟镶块4内而不损坏地面。

图1、图2所示为鞋跟比较宽的一类鞋,这种鞋鞋底的磨损主要集中在鞋跟底部的后半部,因此鞋跟镶块4的位置设置在鞋跟的后半部;对于鞋跟比较窄小的一类鞋,可以把鞋跟镶块4设计成履盖鞋跟部分的整个底部。
权利要求1.一种耐磨鞋底,包括前掌部分(2)和鞋跟部分,其特征在于鞋跟部分由鞋跟基块(3)和鞋跟镶块(4)组成,鞋跟基块(3)和鞋跟镶块(4)采用插接结构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鞋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鞋底,其特征在于鞋跟镶块(4)的配合面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固定凸块(5),鞋跟基块(3)的配合面上设有若干个和定位固定凸块(5)相配合的定位固定凹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鞋底,其特征在于鞋跟基块(3)上设有螺纹孔,连接螺钉将鞋跟基块(3)和鞋跟镶块(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耐磨鞋底,其特征在于鞋跟镶块(4)分布在鞋跟部分底部的后半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耐磨鞋底,其特征在于鞋跟镶块(4)履盖鞋跟部分的整个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鞋底,其特征在于鞋跟镶块(4)的配合面上设有定位固定凸块(5)和定位固定凹孔(6),鞋跟基块(3)的配合面上设有和鞋跟镶块(4)相配合的定位固定凹孔(6)和定位固定凸块(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磨鞋底,包括前掌部分(2)和鞋跟部分,其中,鞋跟部分由鞋跟基块(3)和鞋跟镶块(4)组成,鞋跟基块(3)和鞋跟镶块(4)采用插接结构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鞋跟,这种鞋底具有耐磨、使用寿命长、不损坏地面的特点。
文档编号A43B13/22GK2384474SQ98224538
公开日2000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10日
发明者朱健晹 申请人:朱健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