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壳体、框架和锁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598530阅读:来源:国知局
中间部分形成,以将容纳在其中的闩锁130定位在行李箱100的每个侧部的中央位置。当通过携带手柄136提起行李箱100时,这种构造可以允许位于行李箱100的重心的上方和下方的闩锁130与重心对准并防止闩锁130打开。位于行李箱100的每个侧部上的闩锁130的不同位置可以针对其他因素设计。一个或者多个闩锁130可以被构造成具有锁定机构244,例如号码锁,以防止未经允许而进入行李箱100的内部隔室。
[0061]进一步参照图1、2和3,每个凹部240可以由在前框架构件146的顶侧部、底侧部或右侧部150、154、162的外部形成的凹进部分240a和在后框架构件148的相应侧部152、156、164的外部形成的凹进部分240b共同限定。前框架构件146和后框架构件148的每个凹进部分240a、240b可以由大体呈U形的周边框架部248a、248b限定。U形周边框架部248a、248b可以围绕凹入框架表面254a、254b延伸。前框架构件146的U形周边框架部248a可以远离行李箱100的打开线且朝向前壳体104的主面面板110弯曲,并且朝向后框架构件148开口。后框架构件148的U形周边框架部248b可以远离行李箱100的打开线且朝向后壳体106的主面面板112弯曲,并且朝向前框架构件146开口。因此,框架组件102在形成用于在其中收容闩锁或锁130的凹部240的位置处朝向前壳体104或后壳体106的主面面板110、112具有增加的宽度尺寸。
[0062]每个U形周边框架部248a、248b可以被构造成具有与框架构件146、148的其他纵向部分基本相同的宽度尺寸,并且具有与邻近壳体面板114、116、118、120、126、128大致齐平的外表面。U形周边框架部248a、248b可以以与上文参照图4针对框架构件146、148的其他纵向部分所描述的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接合邻近的壳体周边。前壳体104和后壳体106在顶侧面板、右侧面板和/或底侧面板114、116、118、120、126、128的边沿/边缘的、构造有框架组件102的凹部240的位置处可以包括U形凹部或切口 258a、258b(参见图3)。前壳体104和后壳体106的凹进或切口部分258a、258可以被构造成具类似于壳体104、106的其他周边部分的缩进区域或凸缘200、202。
[0063]进一步参照图3,后框架构件148的凹进部分240b的凹入框架表面254b可以被构造成具有安装座260。具有闩锁板130a和连结组件130b的闩锁可以通过由机械紧固件或杆、轴或销等将连结组件130b结合至安装座260而结合至后框架构件148。闩锁板130a可以在闩锁板130a的一端可移动地结合至连结组件130b,并且在闩锁板130a的另一端包括钩状部或类似部件130c。前框架构件146的凹入框架表面254a可以包括唇部形式的卡件262,以可释放地接合闩锁板130a的钩状部或类似部件260。或者,前框架构件146的凹入表面254a可以包括用于在其中安装闩锁130的结构,并且后框架构件148的凹入表面254b可以包括用于可释放地接合闩锁130的卡件262。
[0064]前框架构件146和后框架构件148的凹进部分240a、240b可以具有适当的深度,使得容纳在其中的闩锁或锁130的外表面在闩锁130在闩锁位置定位时可以,如上所述,与框架组件102和行李箱壳体104、106的邻近部分的外表面大致齐平。优选的是,在框架组件102的可以构造有闩锁或锁130的凹部240处,框架组件102的每个框架构件146、148可以具有朝向行李箱100的内部的增加的厚度。于是,闩锁或锁130在闩锁位置时不仅可以与框架构件146、148和行李箱壳体104、106接近凹部240的邻近部分大致齐平,或者低于框架构件146、148和行李箱壳体104、106接近凹部240的邻近部分,而且与行李箱100的相同侧部上的整个框架组件102和行李箱侧部面板大致齐平。
[0065]参照图5,该图示出了后框架构件148的上部分,限定框架构件148的外部U形凹部的外臂部182和中间臂部186可以在凹进部分240b处朝向行李箱100的内部弯曲。部分限定后框架构件148的内部U形凹部的内臂部190也可以朝向行李箱100的内部稍微弯曲。具体地说,内臂部190可以从后框架构件148的左侧顶角和右侧顶角朝向形成有凹进部分140b的位置处延伸,例如朝向后框架构件148的顶侧部分152的中央延伸,并且同时朝向行李箱100的内部稍微弯曲。在内臂部190上形成的脊222邻近凹进部分240b可以具有逐渐增加的高度尺寸。这有助于保持前框架构件146和后框架构件148之间的舌部-沟槽接合之间的严密配合。
[0066]采用类似的方式,前框架构件146的顶侧部分150的厚度可以在凹进部分240a处朝向行李箱100的内部增加。前框架构件146和后框架构件148的右侧部分和/或底侧部分162、164、154、156的厚度在用于在其中容纳闩锁130的凹进部分240a、240b处可以朝向行李箱100的内部增加。
[0067]朝向行李箱100的内部增加框架厚度可以在将闩锁130以闩锁位置容纳在凹部240中时允许闩锁130与行李箱100的框架构件146、148和壳体104、106的外表面大致齐平或者低于行李箱100的框架构件146、148和壳体104、106的外表面。大致齐平的外表面可以使行李箱100的外部尺寸以及内部隔室尺寸最大化,如上文所讨论的。另外,检测结果显示,形成有大致齐平的外表面和稍微向内弯曲的内表面的框架构件与形成有平行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的框架构件相比更不易弯曲并且更难以变形。
[0068]参照图1、2、3、6A和6B,行李箱10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携带手柄136,该携带手柄136在行李箱100的一个或者多个侧部定位。每个携带手柄136可以横向地偏离行李箱100的打开线。携带手柄136的端部可以各自容纳在外壳或者套环构件(colarmember) 264中并且由枢转销266可枢转地固定在其中。外壳或套环构件264各自可以穿过在行李箱壳体106中形成的开孔268定位(参见图3)并且容纳在在后框架构件148的唇部或横向延伸部272 (如下文所述)中形成的位于行李箱100的壳体106下方或者通向行李箱100的壳体106的内部的竖直凹部270中。因此,携带手柄136的枢转轴线和/或携带手柄136的枢转端部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在行李箱壳体106的外表面之下在框架组件102的竖直凹部270中定位(参见图6A和6B)。携带手柄136可以锚定到前框架构件146或者后框架构件148。携带手柄136的端部可以相对于行李箱100的同侧上的闩锁或锁130对称地定位。闩锁或锁130和容纳闩锁或锁130的凹部240可以在携带手柄136的端部之间定位。
[0069]继续参照图3、6A和6B,唇部或横向延伸部272可以在框架构件146的凹进部分240b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任一侧上形成,从凹部240b的侧壁和框架接合元件178的邻近部分朝向壳体106的主面面板112延伸。框架构件146的唇部或横向延伸部272可以具有变化的宽度尺寸,该宽度尺寸可以从框架构件146的凹进部分240b或者中央部分朝向框架构件146的角部部分逐渐减小。因此,框架构件146可以具有变化的宽度尺寸,中央部分相对较宽,并且随着框架构件146朝向两侧纵向延伸而逐渐降低。在一些实施例中,宽度尺寸在框架构件146的角部处可以再次增加,因为可以布置横向延伸部形式的角部加强构件。
[0070]每个唇部或横向延伸部272可以包括朝向行李箱100的内部的竖直凹部270,其中可以容纳携带手柄136的外壳或套环构件264。外壳或套环构件264可以在竖直凹部270中由紧固件、粘合剂、固定螺丝等保持就位。每个唇部或横向延伸部272可以包括由多于一层的延伸部形成的多层结构,并且肋部(rib)可以在多层延伸部之间形成以改善其结构强度。
[0071]将携带手柄136的端部锚定至框架组件102的位于行李箱壳体106之下的竖直凹部270可以允许携带手柄136的端部被构造成为了强度而具有足够的厚度而无需使行李箱100的外部轮廓突起。携带手柄136的连接携带手柄136的握持部分和端部的部分可以形成为相对平坦或薄的轮廓。如此构造的携带手柄136可以抵靠壳体106的外表面基本平坦地布置,并且在从行李箱的前面观看时变得较少能够看到。类似于将闩锁或锁130构造在框架组件102的横向凹部240内,将携带手柄136的端部容纳在框架组件102的竖直凹部270中并且使用薄或平坦的手柄可以使行李箱100的外部尺寸以及内部隔室尺寸最大化。此外,由于闩锁或锁130和手柄136可以锚定至框架组件102而不是行李箱壳体104、106,因此行李箱壳体104、106可以形成为相对较薄,壳体或者片材厚度为0.5mm至2mm,优选为0.5mm至1.5mm,更优选为0.5mm至1.2mm。而且,由于施加于携带手柄136上的提力或拉力传到框架组件102而不是直接施加在壳体104、106上,因此壳体104、106可以不受到或者几乎不受到可能将壳体104、106从与壳体组件102的接合拉开的力。
[0072]框架组件102的框架构件146、148可以通过注射成形来形成。行李箱100的壳体104、106可以通过热成形来形成。激光切割可以用来形成沿着行李箱壳体104、106的切口。本文描述的框架构件146、148和/或行李箱壳体104、106可以使用塑性材料来形成,所述塑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
[0073]应当注意的是,所有方向性和/或尺寸参照词(例如上、下、向上、向下、左、右、向左、向右、顶部、底部、上方、下方、下面、前、后、背面、向前、向后、背向、内部、外部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