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滴水折叠伞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10096307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8]本实用新型的折叠伞不受限某种特定的折叠伞,例如,它可以是二折叠伞、三折叠伞、四折叠伞、五折叠伞、六折叠伞、七折叠伞、或是自动伞等等。
[0049]【符号说明】
[0050]10 已知一防滴水折叠伞
[0051]101 折叠伞伞杆
[0052]102 折叠伞伞布
[0053]103 折叠伞伞架
[0054]104 折叠伞伞面
[0055]11 可伸缩伞套
[0056]111 可伸缩伞套的第一套筒或最底套筒
[0057]1111固定在最底套筒封闭端内侧的一内柱
[0058]1112 螺纹
[0059]1113固定在最底套筒封闭端内侧的一第一内柱
[0060]1114第一连接器
[0061]1117固定在第一内柱内的一第二内柱
[0062]11171在第二内柱上的一内螺纹
[0063]1118可伸缩伞套的最底套筒封闭端的内侧
[0064]112 可伸缩伞套的第二套筒
[0065]113 可伸缩伞套的第三套筒
[0066]114 可伸缩伞套的第四套筒
[0067]115 可伸缩伞套的第五套筒或最高套筒
[0068]188 用以盖住折叠伞伞杆顶部的盖子
[0069]189 连接折叠伞伞杆顶及盖子的连结绳
[0070]1151可伸缩伞套的最高套筒的边缘呈现一往外弧线喇叭状延伸
[0071]401 折叠伞空心伞杆
[0072]4011第二环形凹带
[0073]4012圆形插销孔
[0074]4013 圆球
[0075]402 可移动伞顶
[0076]4021可移动伞顶上的螺纹
[0077]4022沿着伞顶长度方向的一长条开口
[0078]40221长条开口的第一端
[0079]40222长条开口的第二端
[0080]4023第一环形凹带
[0081]403 弹性压迫环
[0082]404 圆柱插销
[0083]405 第一伞杆
[0084]406 第二伞杆
[0085]40112 小孔
[0086]40113 下巢。
【主权项】
1.一种防滴水折叠伞,其包括一折叠伞包括一可伸缩伞杆及由复数的依次套接且可伸缩的套筒组成的一伞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该伞杆内一可移动伞顶,该可移动伞顶的一第一端或靠近该第一端上设有一第一连接器,至少该可移动伞顶的一部分或是全部可插入该可伸缩伞杆内,该可移动伞顶可在该可伸缩伞杆内一限定的距离之内上下移动,至少该可移动伞顶的一部分可从该可伸缩伞杆内拉出;该伞套包括复数个依次套接且可伸展收缩的套筒,其中一最底套筒为一端开放一端封闭,其他套筒为两端开放,一第二连接器固定在该最底套筒封闭端内侧用以连接该第一连接器,当该第二连接器连接该第一连接器造成该伞套与该可移动伞顶的连接,该伞套可沿着伸缩伞杆的长度方向伸展、收缩,伸展该伞套可将至少该折叠伞的一部分包覆其内,其使力方向同时将该可移动伞顶往空心伞杆之内推进;当收缩该伞套将该折叠伞从该伞套内拉出,其使力方向同时将该可移动伞顶从该空心伞杆往外拉出,该可移动伞顶被拉出到至少一长度如此该折叠伞的伞布可完全被撑开;该第二连接器与该第一连接器是一可分离的设计,当该第二连接器与该第一连接器分离造成该伞套与该可移动伞顶的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滴水折叠伞,其特征在于:一第一内柱垂直固定在该伞套该最底套筒封闭端内侧中心位置,该第一内柱靠近其顶端上设该第一连接器,该第一内柱的高度低于该伞套该最底套筒的高度;延伸该伞套去包覆该折叠伞时,其使力方向同时将该可移动伞顶往该空心伞杆之内推进,至少该伞套的该最底套筒的部分空间可以容纳该折叠伞;当收缩该伞套将该折叠伞从该伞套内拉出,其使力方向同时将该可移动伞顶从该空心伞杆往外拉出,该可移动伞顶被拉出到至少一长度如此该折叠伞的伞布可完全被撑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滴水折叠伞,其特征在于:一第一内柱垂直固定在该伞套该最底套筒封闭端内侧中心位置,一第二内柱插入固定在该第一内柱内,靠近该第二内柱其顶端上设该第一连接器,该第一内柱及该第二内柱的总高度低于该伞套该最底套筒的高度;延伸该伞套去包覆该折叠伞时,其使力方向同时将该可移动伞顶往该空心伞杆之内推进,至少该伞套的该最底套筒的部分空间可以容纳该折叠伞;当收缩该伞套将该折叠伞从该伞套内拉出,其使力方向同时将该可移动伞顶从该空心伞杆往外拉出,该可移动伞顶被拉出到至少一长度如此该折叠伞的伞布可完全被撑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滴水折叠伞,其特征在于:沿着该可移动伞顶其长度方向开一长条开口,在该可移动伞顶上设往内凹一第一环形凹带;该空心伞杆的一端上设往内凹一第二环形凹带,在该第二环形凹带上沿者该第二环形凹带四周设置至少一个圆形开口,该每一圆形开口置入一圆球,一弹性压迫环具弹性套在该第二环形凹带挤压在其下的该圆球往内;在该空心伞杆的一端靠近该第二环形凹带开一圆形插销孔,将该可移动伞顶插入该空心伞杆之内,一圆柱插销从该圆形插销孔插入能深入到该长条开口之内,该长条开口允许该可移动伞顶在该空心伞杆内沿着其长度方向滑动而禁止该可移动伞顶与该空心伞杆做相对旋转运动;该长条开口非贯穿整个可移动伞顶,当该可移动伞顶从该空心伞杆拉出,当该长条开口的第一端碰到该圆柱插销该可移动伞顶的滑动会被挡住,当该可移动伞顶被推入该空心伞杆之内,当该长条开口的第二端碰到该圆柱插销该可移动伞顶的滑动会被挡住,所以该可移动伞顶只能在该空心伞杆内某一距离范围内前后滑动;当该可移动伞顶从该空心伞杆内拉出,当该长条开口的第一端碰到该圆柱插销,该可移动伞顶的该第一环形凹带进入该空心伞杆的第二环形凹带下,方便该第二连接器与该第一连接器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滴水折叠伞,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分别为一第一螺纹及一第二螺纹,该第一螺纹及该第二螺纹的螺合是可以分离的设计。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滴水折叠伞,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柱为塑胶材质,该第二内柱为金属材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滴水折叠伞,其特征在于:沿着该可移动伞顶其长度方向开一长条开口,在该可移动伞顶上设往内凹一第一环形凹带;该空心伞杆的一端上设往内凹一第二环形凹带,在该第二环形凹带上沿者该第二环形凹带四周设置至少一个圆形开口,该每一圆形开口置入一圆球,一弹性压迫环具弹性套在该第二环形凹带挤压在其下的该圆球往内;在该空心伞杆的一端靠近该第二环形凹带开一圆形插销孔,将该可移动伞顶插入该空心伞杆之内,一圆柱插销从该圆形插销孔插入能深入到该长条开口之内,该长条开口允许该可移动伞顶在该空心伞杆内沿着其长度方向滑动而禁止该可移动伞顶与该空心伞杆做相对旋转运动;该长条开口非贯穿整个可移动伞顶,当该可移动伞顶从该空心伞杆拉出,当该长条开口的第一端碰到该圆柱插销该可移动伞顶的滑动会被挡住,当该可移动伞顶被推入该空心伞杆之内,当该长条开口的第二端碰到该圆柱插销该可移动伞顶的滑动会被挡住,所以该可移动伞顶只能在该空心伞杆内某一距离范围内前后滑动;当该可移动伞顶从该空心伞杆内拉出,当该长条开口的第一端碰到该圆柱插销,该可移动伞顶的该第一环形凹带进入该空心伞杆的第二环形凹带下,方便该第二连接器与该第一连接器的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滴水折叠伞,其特征在于:该伞套一最高套筒的外缘呈现一往外弧线喇叭状延伸,该折叠伞还包括设置一盖子,该盖子用以盖住该可伸缩伞杆口。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滴水折叠伞,其特征在于:该伞套一最高套筒的外缘呈现一往外弧线喇机状延伸。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滴水折叠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一盖子及一绳子,该盖子用以盖住该可伸缩伞杆口,该绳子连接该盖子及该可伸缩伞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针对折叠伞提供一种可移动伞顶的设计及提供一种由若干的依次套接且可伸缩的套筒组成的一伞套,该可移动伞顶可插入该折叠伞的伞杆之内且可在该伞杆内上下移动;该可移动伞顶靠近伞外的一端设置一第二连接器,该伞套一第一套筒或最底套筒为一端封闭一端开放的管状体,其余的套筒为两端开放的管状体,在该第一套筒封闭端内侧中心位置设有垂直于该第一套筒封闭端小于该最底套筒高度的一内柱,该内柱上设一第一连接器用以连接该可移动伞顶的该第二连接器,经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将该伞套固定在该可移动伞顶,该伞套可沿着伸缩伞杆的长度方向伸展、收缩且伸展时可将该折叠伞包覆其内,收缩时可将该折叠伞从该伞套中移出;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的连接是可以分离的设计,当不下雨的时候,分离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可将该伞套与该折叠伞伞杆分离,而该伞套可当作该折叠伞的收纳盒。
【IPC分类】A45B25/00, A45B25/24
【公开号】CN205006139
【申请号】CN201520301986
【发明人】杨美蕙
【申请人】杨美蕙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2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