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全方位综合防治近视文具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具用品,主要提出一种全方位综合防治近视文具盒。
如何有效控制眼睛近视的上升趋势,最为关键的是要从患发近视的“本源”(源头)入手,首先学习掌握视力保健科普知识,懂得用眼卫生和如何防治近视。这就是医学上讲的“固本”。第二,在防治近视相关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近视手段,方可取得全方位防治近视的“冶标”功效。
本实用新型完成其发明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盛放文具的盒体和仪表盘;在仪表盘中设置有防近词语音提示装置,其由贮存预防近视提示语言的语音集成片XE和三极管BG1,发声元件Y构成,其中,语音集成片XE分别连接三极管的基极和电源正极,发声元件Y接三极管BG1的输出端。其可以在开始学习时以细微、温柔的音量给以语音提示。设置光线检测仪和闪烁治疗仪并将两个仪器的电子线路设计为一体;主要由光敏元件RP、脉冲发生器IC1、脉冲放大器IC2、时序控制器IC3、运算放大器IC4、三极管Q1、Q2和发光二极管、喇叭FM构成,其中,脉冲发生器IC1接电源正极并通过电容C2与脉冲放大器IC2耦合,并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并联;脉冲放大器IC2接电源正极和开关K2的A点,并通过电容C3与时序控制器IC3连接,时序控制器IC3接电源正极和开关K2的A点,其端脚分别接发光二极管D1和D8,D2和D7,D3和D6,D4和D5的正端,运算放大器IC4连接开关的B点,其端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Q1的发射极与电源正极相接,集电极接入二极管D1和D8的正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2和D7的正极相接,基极与电源正极相通,集电极接电源正极,光敏元件RP一端接电源负极。光线检测仪主要对学习的环境光线给予自动检测并给予显示、声示;闪烁治疗仪,使多个红、绿发光二极管按照编排好的程序、有节奏的交替闪烁,对眼睛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仪表盘中设置用以提示坐姿、眼距的防近镜,透镜由五个面组成,上部镜面的两侧内夹角分别为65°、55°,底部顶角为105°,由底部顶角与两侧夹角的向下引线相交所形成的夹角为27°和28°,在内夹角为65°的斜镜面上有提示坐姿的字样,在底部顶角位置设置图案画片。在仪表盘中,设置握笔校正器插孔,用以置放握笔校正器。设置有预防近视架,并将防近架板设置在盒体的抽拉槽内,相应在盒体上还设置防近架插槽,使用时,将防近架板从抽拉槽中取出,将其前端插入插槽中呈直立状态,可防止学习看书时眼睛随意靠近书本。在盒体上设置用以置放防近视药物嗅剂和滴眼液的格槽,盒体上具有置放矫正近视镜的带盖横槽。
本实用新型全方位综合防治近视文具盒,在设计上,依据中小学生患发近视的各种因素,从多方面、各个角度对学习看书时的坐姿、眼距、光线、用眼疲劳等给予提示、指导、纠正,使学生养成成正确的学习用眼习惯,并结合学生近视的发病病因分析,按照视觉生理学和眼科屈光学的基本理论,设置了闪烁治近仪和预防近视嗅剂,预防近视滴眼液及矫正近视镜,使其对眼睛近视,尤其是假性近视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治疗、恢复原有视力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近视起到预防、治疗以至恢复原有视力的作用。
附图2为语音提示装置电原理图。
附图3为防近镜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防近镜结构侧视图。
附图5为光线检测、闪烁治疗仪电子线路原理图。
图中,1-仪表盘按键,2-防近词语音提示装置,3-光线检测仪,4-带盖横槽,5-闪烁治疗仪,6-隔板插槽,7-防近架板,8-插孔,9-插槽,10-防近镜,11-格槽,12-视力检查表,1 3-抽屉,14-电子表,1 5-插笔筒,16-指南针。
如附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用于盛放文具的盒体和仪表盘组成;仪表盘中设置有防近词语音提示装置2。如附图2所示,防近词语音提示装置2由贮存防近词的语音集成片XE、三极管BG1、喇叭Y和微动开关构成。其中,语音集成片XE分别接三极管的基极和电源正极,喇叭Y极接三极管BG1的输出端,三极管BG1的集电极接电源正极。当电源成通路后,即微动开关动作,引发集成片XE开始程序性工作状态,通过三极管放大,即以微弱的音调(音量25分贝)进行语音提示。语音集成片内贮存有用以对学习看书时的坐姿、眼距、光线及学习时间等提示的关键词语,如“请爱护您的眼睛,看书学习时,光线要充足,坐姿要端正,眼距一市尺,疲劳要解除,一拳一寸要坚持”。根据巴甫洛夫学说,学生听后,从心理上对预防近视自然建立第一信号系统,进而形成条件反射,逐而增强预防近视的行为意识。设置光线检测仪3和闪烁治疗仪5,如附图5所示,将两个仪器的电路设计为一体。主要由光敏元件RP、IC1脉冲发生器、IC2脉冲放大器、IC3时序控制器、IC4运算放大器、三极管Q1、Q2和八个发光二极管D1一D8及喇叭FM等元件组成;其中,IC1的脚1接电源正极,脚2分别与R1、R2相连,R1、R2另一端接IC1的3脚、4脚,通过电容C1接地。脚6通过电容C2耦合与IC2的脚2连接,最后并联于D1-D8的负极。IC2脚1接电源正极,脚2通过耦合电容C2与IC1连接,脚3接地,脚4通过耦合电容C3与IC3连通,脚5接入开关K2的A点。IC3脚1接电源正极,脚2通过电容C2与IC2相连,脚3接地,脚4、5、6、7分别接发光二极管D1和D8、D2和D7、D3和D6、D4和D5的正端,脚8连接K2的A点。IC4连接于开关K2的B点,其脚2与R3、RP相连,R3另一端接入电源正极。RP接电源负极,合IC4脚3接地,脚4分别接入FM和电容C4正端,FM另一端与电源正极对接,而C4接电源负极。IC4脚5接入三极管Q1的基极。Q1的发射极与电源正极相接,它的集电极接入D1和D8的正极。Q2的发射极与D2和D7的正端相接,基极通过R4与电源正极相通。集电极则接电源正极。D1-D8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发光体的负端与IC1的脚6连接。D1与D8、D2与D7、D3与D6、D4与D5正端分别与IC3时序控制器的脚4、脚5、脚6、脚7相接。FM的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IC4的脚4和电容C4的正端,电容C4负端接地。
光线检测部分工作原理当电源开关K1闭合时,测光电路呈工作状态。所测光线低于150LX光照度时,RP阻值会增大,经过IC4运算放大器时,放出低电平,使三极管Q1饱和导通,与此同时,IC1脉冲发生器也输出低电平脉冲,使红色发光二极管D3、D6按照IC1设置的节拍闪烁,随之,喇叭FM得电导通,并发出嘀、嘀……的报警声;当所测光线达到或高于150LX时,RP阻值减小,驱使RP与固定电阻R3分压后,经IC4对A点进行运算,并与内基电压进行比较,LC4输出高电平,A点电压降低,使三极管Q1截止,红色发光二极管D3、D6自行熄灭。这时三极管Q2的B极出现高电平,使得绿色发光二极管按照脉冲发生器IC1设置的节拍闪烁发光。
闪烁治疗部分工作原理,当电源开关K2闭合时,使其置于A点位,测光电路停止工作,闪烁治疗仪电路呈工作状态,这时IC2脉冲放大器、IC3时序控制器在节拍发生器(振荡电路)的控制下发出信号,经过电容C2耦合,传递到IC2脉冲放大器进行放大整流后,进入IC3时序控制器进行计数和顺序排列,使红、绿各四个发光二极管(D1-D8)按照编排好的程序,有节奏的(间隔5秒)交替闪烁。由于看近是引起近视的最主要原因,长期看近还会使眼轴拉长,转化为真性近视,按照视觉生理学的眼科屈光学的基础理论,把看近目标,模拟为远(绿灯),近(红色)不同的观察目标,把模拟远、近的各四个红、绿灯有秩序地排列于两侧,驱使八个红、绿灯有规则、有节奏的交替闪烁。仪表盘中设有隔板插槽6,即在闪烁治疗仪一排红、绿灯发光二极管的中间设置隔板插槽6,使用时将防近架板7从抽拉槽中抽出,竖向插入隔板插槽,呈直立状态,使左右两眼观察目标分离,让双眼在近视于自然的环境视觉中,忽而看远(绿灯),忽而看近(红灯),使眼肌体产生生理反应,自行降低眼压,对缓解睫状肌紧张,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细胞组织营养状态有积极作用。同时驱使眼球晶状体肌肉有节奏的舒张、收缩,这对提高携氧量和它的新陈代谢机能,以及维护它的透明性,达到晶状体本身的近视防治具有明显效果。如附
图1所示,仪表盘设置有用以提示坐姿、眼距的防近镜10。如附图3、4所示,防近镜10由5个镜面,利用光学(光的折射、反射)原理设计面成,上端镜面两侧内夹角分别为65°和55°,底部顶角为105°,由底部顶角与两侧夹角的向下引线相交所形成的夹角为27°和28°,在透镜底部顶角位置设置图案画片,在内夹角为65°的斜镜面上有提示坐姿的字样。只有正确的坐姿、视角(45°)和眼距时,才能够看清设置在透镜底部顶角的图案,否则,图案模糊不清,看清的是“请坐端正”的忠告。
如附
图1所示,在文具盒盒体设置有抽拉槽,槽中插入有防近架板7。盒体上并具有插槽9,使用时将防近架板7从抽拉槽中抽出,竖向插入插槽9,并呈直立状态,构成防近架,用以起到防护坐姿不端正,眼距过近的问题。调整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始终保持在33公分左右。盒体设计的格槽11,其内分别放置具有提神、醒脑、明目的作用的药物嗅剂和防近滴眼液,滴眼液选用苏州太湖美医药保健品厂生产的“珍珠明目液”[批号85苏卫药准字第175701号]。如附
图1所示,仪表盘上方设置圆形插孔8,用以放置握笔校正器,使学生保持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文具盒盒体上部设有置放近视治疗镜的带盖横槽4,近视治疗镜选用130°低度数的凸透镜。
如附
图1所示,仪表盒设置有微型标准视力检查表12,方便学生随时随地检查视力,掌握各时期眼睛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早防治,并可用以追踪观察视力的进步情况。
权利要求1.一种全方位综合防治近视文具盒,具有盛放文具的盒体和仪表盘,其特征是A、设置有防近词语音提示装置(2),其主要由贮存有防近视提示语言的语音集成片XE、三极管BG1,发声元件Y构成;其中,语音集成片XE分别连接三极管BG1的基极和电源正极,发声元件Y接三极管BG1的输出端;B、设置光线检测仪(3)和闪烁治疗仪(5)并将两个仪器的电子线路设计为一体;主要由光敏元件RP、脉冲发生器IC1、脉冲放大器IC2、时序控制器IC3、运算放大器IC4、三极管Q1、Q2和发光二极管、喇叭FM构成,其中,脉冲发生器IC1接电源正极并通过电容C2与脉冲放大器IC2耦合,并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并联;脉冲放大器IC2接电源正极和开关K2的A点,并通过电容C3与时序控制器IC3连接,时序控制器IC3接电源正极和开关K2的A点,其端脚分别接发光二极管D1和D8,D2和D7,D3和D6,D4和D5的正端,运算放大器IC4连接开关的B点,其端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Q1的发射极与电源正极相接,集电极接入二极管D1和D8的正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2和D7的正极相接,基极与电源正极度相通,集电极接电源正极,光敏元件RP一端接电源负极;C、仪表盘中设置用以提示坐姿、眼距的防近镜(10),透镜由五个镜面组成,上部镜面的两侧内夹角分别为65°、55°,底部顶角为105°,由底部顶角与两侧夹角的向下引线相交所形成的夹角为27°和28°,在底部顶角位置设置图案画片,在内夹角为65°的斜镜面上有提示坐姿、眼距的忠告词;D、设置有防近架板(7),并在盒体上有供防近架板置入其内的抽拉槽,盒体上并具有供防近架板前端竖向插入构成防近架的插槽(9);E、设置有用以置入握笔校正器的插孔(8);F、设置有用以置入提神、醒脑、明目药物嗅剂和防近滴眼液的格槽(11);G、具有置放矫正近视镜的带盖横槽(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学习用具。其提出的全方位综合防治近视文具盒,根据青少年患发近视的各种原因和眼科学、卫生学、视觉生理学基础理论,设置有防近视语音提示、光线检测仪、防近镜、防近架、握笔校正器、闪烁治近仪、矫正近视镜、微型视力表等与学生使用的文具盒溶为一体,形成全方位防治近视体系,使其对不符合用眼卫生的坐姿、眼距、光线、视角给予警示、指导、纠正,可从多个角度帮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有效防治假性近视、预防真性近视发生。
文档编号A61F9/00GK2473973SQ0026642
公开日2002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8日
发明者席冠洲 申请人:席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