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分的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701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拆分的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分的管组件,这种管组件主要应用在医疗器械中,用以防止意外的松脱和泄漏。
对于灌注疗法的引入装置、鼻胃管或鼻十二指肠管、血液透析的血管装置、腹膜透析的输送管装置、输气管的呼吸管路以及导尿管等而言,传统的连接方式可被分为以下几类a.直接轴对轴连接如图5所示,一个导管的一个滑动接头上设有外凸部分,并且该滑动接头被直接插入另外一个导管的轴孔内。当需要将该滑动接头从轴孔中卸下时,使用者只需轻轻地转动该滑动接头并将其从轴孔中拔出。经过长期使用后,这种连接有可能发生泄漏。另外,病人的移动还有可能造成这种连接的意外松脱。
b.路厄氏锁紧连接一个导管的一端带有一个螺纹接头,用于通过螺纹连接拧入另一个导管的轴孔内。这种连接方式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将该接头连接到轴孔内,并且血液有可能从导管中泄露出来。
c.滑动路厄氏连接这种连接结合了直接轴对轴连接和路厄氏锁紧连接两种连接方式。使用者首先应使用直接轴对轴连接方式,然后将螺纹接头拧入另外一个导管的轴孔内。与路厄氏锁紧连接方式类似,本连接方式也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将接头连接到轴孔内。另外,连接件的不充分插入或路厄氏接头的不完全固定都有可能造成连接的松脱,并由此导致空气或血液的泄露。
d.简单插入管和容纳管连接如图6所示,一个导管的接头被置于一个血管内,并且一个三通连接件的锥形阳端被插入该导管的锥形阴端内,该阳端在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被保持在阴端内。然而,由于两连接件之间的锁紧机构很薄弱,使这种连接成为了最容易意外松脱的一种连接方式。
e.Saf-T-Clik式连接如图7所示,一个导管的较大直径端附近的侧壁上加工有一个L形的小凹槽。另外一个导管的较小直径端附近的侧壁上加工有一个小圆形凸块。通过将该导管的端部插入另一个导管的端部内,同时将圆形凸块插入凹槽内并转动该圆形凸块直至听到“咔”的锁紧声,就可以将这两个导管连接并锁紧在一起。在导管的连接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直至听到“咔”的锁紧声。如果圆形凸块不能被完全插入凹槽内,则该连接就是不完全的。
使用上述任何一种连接方式,都很容易发生导管之间的松脱。对于有较高压力存在的输气管或泵入灌注治疗的情况,其中的压力会造成松脱或泄露。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医疗护理的专业人员就需要一种简单高效的装置,用于固定连接管件、导管或管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标就是提供一种可拆分的管组件,其中管件(特别指医用管件、导管或管路)的端部可以被牢固地连接和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可拆分的管组件,其中不会产生泄漏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可拆分的管组件,其中可以防止两个管件的意外松脱。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可拆分的管组件,其中可以方便地使两个管件相互连接和/或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可拆分的管组件,其中可以避免管件被沾污。
为达到这些目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分的管组件包括一个插入管,该插入管具有一个插入管体和一对相对布置的臂,其中插入管体有一个外表面和一个接合端,并且每一个臂包括一个固定在插入管体的外表面上的固定部分;一个从该固定部分向上延伸的中间斜角部分;一个从所述中间斜角部分向上延伸的手柄部分,其中中间斜角部分和手柄部分不与插入管体的外表面相接触;一个容纳管,该容纳管包括一个具有一个与插入管体的接合端紧密配合的连接端的容纳管体;和一个与容纳管体的连接端相连接并且与该容纳管体相连通的接纳室,其中该接纳室有一个上部开口和两个沿直径方向的凸出中空侧翼,形成了一种容纳固定在插入管体上的两个相对臂的中间斜角部分的结构,并且该接纳室的上部开口处设有防止臂的斜角部分从接纳室中脱出的内部凸缘。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推荐实施例进行说明,由此,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目标。


图1是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分管组件的透视图;图2是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分管组件的零件分解图;图3是一个沿
图1中线3-3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一个剖视图,表示了一个在两侧加有弹簧的插入管体;图5示意性地表示了传统的轴对轴连接方式的使用;图6是一个表示了传统的插入管和容纳管连接的透视图;和图7是一个表示了传统的Saf-T-Clik式连接的方案视图。

图1和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拆分管组件1包括一个插入管3、一个容纳管5和一个止动环7。
插入管3具有一个插入管体4和一对相对布置的臂11。其中插入管体4有一个外表面和一个接合端8。每一个臂11大体是一个扁平矩形板,并且最好使用可变形的材料。如图2和3所示,臂11的一部分被向上弯折,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尖角边缘14的固定部分13,而剩余部分被弯折成一个具有尖角边缘17的中间斜角部分15。如图2所示,固定部分13被固定在插入管体4的锥形部分9的外表面上。推荐插入管体4有一个直径渐增的第一锥形部分9,该部分从接合端8向上延伸至每一个臂11的固定部分13被固定的位置处。部分9和13之间的固定连接推荐使用超声波焊接或粘结剂粘接的方法,但也可以使用其它方法。另外,斜角部分15和手柄部分19不与插入管体4的外表面相接触,这样,两个相对的手柄部分19就可以被弹性挤压,并且,当它们被释放后,臂11将恢复其原始形状,而不会造成永久变形。一个凸出部分21从臂11的每一个手柄部分19延伸向插入管体4的外表面。
容纳管5包括一个容纳管体6和一个接纳室24。容纳管体6具有一个连接端23。推荐容纳管体6在连接端23处的直径渐增,从而形成一个能够通过过盈配合紧密容纳插入管体4的第一锥形部分9的第二锥形部分22。接纳室24与连接端23相连接,并且与容纳管体6相连通。
接纳室24大体由一个中空圆柱体构成,该圆柱体具有一个上部开口25、一个下部开口26和两个沿直径方向的凸出中空侧翼27,用以形成一种容纳固定在插入管体4上的臂11的斜角部分15的结构。上部开口25用于使插入管体4从此处插入,并且设有内部凸缘29。在安装过程中,当手柄部分19受压后,斜角部分15产生弹性变形。内部凸缘29只允许已发生弹性变形的斜角部分15通过上部开口25,从而防止当手柄部分19被释放后,臂11的已恢复原形的斜角部分15从接纳室24中脱出。下部开口26与容纳管体6加工为一体,并用于此处的连通。
如图3所示,接纳室24的横截面大体成梯形。接纳室24的每一个侧翼27具有一个大体平行于容纳管体6的中心轴线的内臂31。如图3所示,接纳室24的每一个内壁31上加工有数个水平凹槽33,这样,当每一个臂11的斜角部分15的尖角边缘17被容纳在接纳室24内时,就可以使该尖角边缘17的一部分与其中一个凹槽33相啮合。
止动环7呈圆柱体状,该止动环7上加工有两个沿直径方向的相对凹口35,并且与插入管体4滑动配合,这样,通过使臂11的凸出部分21分别被容纳在并被置于两个凹口35处,就可以使止动环7被固定在插入管体4上。
如图3所示,为了组装插入管3和容纳管5,推荐将一个垫圈37安装在插入管体4的锥形部分9上,并使该垫圈37与臂11的尖角部分14相接触。用手指将手柄部分19向插入管体4的方向下压,从而捏住插入管体4,并将其插入接纳室24的上部开口25中,直至变形的斜角部分15被容纳在侧翼27中。此时,手柄部分19被释放,并且两个恢复原形的臂11的斜角部分15分别被保持在两个侧翼27内。另外,插入管体4的锥形部分9与容纳管体6的锥形部分22相配合,并且垫圈37被压紧在臂11的尖角边缘14和容纳管体6的连接部分23之间,用以对插入管体4的接合端8和容纳管体6的连接部分23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从而防止泄漏。
为了防止因意外地挤压手柄部分19而导致的松脱,安装在插入管体4上的止动环7被移向插入管体4的接合端8,当臂11的两个凸出部分21被分别置于止动环7上的凹口35内时,该止动环7就与凸出部分21相啮合。止动环7使臂11的手柄部分19不能够被挤压,这样,臂11的的尖角边缘17就被分别推入其中一个凹槽33内,因此,斜角部分15就被限制在凸缘29下面的接纳室24内。尖角边缘17和凹槽33之间的啮合可以防止意外的松脱。另外,通过操纵手柄部分19使尖角边缘17在凹槽33上产生向上和向下运动,就可以调节插入管体4的接合端8和容纳管体6的连接端23之间的配合松紧度,同时可以调节垫圈37所受的压力。另外,由于连接点被封闭在接纳室24内,因此就可避免沾污管道。
当需要使插入管3与容纳管5相分离时,手柄部分19被向外拉,这样,凸出部分21就可从凹口35内脱出,从而使止动环7能够与插入管3的臂11相分离。然后,用手指挤压手柄部分19,从而使尖角边缘17离开凹槽33,并且使斜角部分15产生变形。然后臂11的斜角部分15就可以通过上部开口25被从接纳室24中拨出,并且同时插入管体4的接合端8可以被从容纳管体6的连接端23中拨出。
尽管本实用新型主要被应用于对灌注治疗的引入装置、鼻胃管或鼻十二指肠管、血液透析的血管装置、腹膜透析的输送管装置、输气管的呼吸管路以及导尿管的端部进行固定连接和密封,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并不仅限于上述领域。例如,对于内部有加压流体的管件的连接,可以在固定部分13和斜角部分15之间加装一个弹簧,用以提供进一步的支撑,从而使尖角边缘17能够被紧压在凹槽33上,如图4所示。另外,插入管3的接合端8和臂11、容纳管5的接纳室24以及止动环7可以选用透明的材料,从而使连接可以被清楚地观察到。
此外,由于插入管体4的接合端8通过过盈配合被紧密地安装在容纳管体6的连接端23内,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安装垫圈37。另外,插入管体4的部分9和容纳管体6的部分22没有必要被加工成锥形,而是可以象插入管体4和容纳管体6一样被加工成等直径体,只要保证部分9能够紧密配合在部分22内即可。在这种替代实施例中,插入管体4和容纳管体6之间的连接是一种轴对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尽管上文结合了推荐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清楚地知道,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不同的修改和替换,然而,这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拆分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插入管,该插入管具有一个插入管体和一对由可变形材料制成的相对布置的臂,其中插入管体有一个外表面和一个接合端,并且每一个臂包括一个固定在插入管体的外表面上的固定部分;一个从该固定部分向上延伸的中间斜角部分;和一个从所述中间斜角部分向上延伸的手柄部分,其中中间斜角部分和手柄部分不与插入管体的外表面相接触;一个容纳管,该容纳管包括一个具有一个与插入管体的接合端紧密配合的连接端的容纳管体;和一个与容纳管体的连接端相连接并且与该容纳管体相连通的接纳室,其中该接纳室有一个上部开口和两个沿直径方向的凸出中空侧翼,形成了一种容纳固定在插入管体上的两个相对臂的中间斜角部分的结构,并且该接纳室的上部开口处设有防止臂的斜角部分从接纳室中脱出的内部凸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分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个手柄部分上都加工有一个从该手柄部分延伸向插入管体的外表面的凸出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分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止动环,该止动环有一个呈圆柱体的环体,该环体上加工有两个沿直径方向的相对凹口,通过使所述臂的凸出部分分别被容纳在并被置于两个凹口处,就可以使止动环被固定在插入管体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分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接纳室还包括一个与容纳管体的连接端加工为一体的下部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分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安装在插入管体的接合端上的对插入管体的接合端和容纳管体的连接部分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的垫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分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接纳室的每一个内壁上加工有数个水平凹槽,在每一个臂的斜角部分的尖角边缘被容纳在接纳室之内情况下,该尖角边缘的一部分与其中一个凹槽相啮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分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插入管体有一个直径渐增的第一锥形部分,该部分从接合端向上延伸至每一个臂的固定部分被固定的位置处,并且其中容纳管体在连接端处具有渐增直径,形成了一个能够通过过盈配合紧密容纳插入管体的第一锥形部分的第二锥形部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分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弹簧,每一个弹簧都位于臂的固定部分和斜角部分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可拆分的管组件,包括:一个插入管,该插入管具有一个插入管体和一对相对布置的臂,其中插入管体有一个外表面和一个接合端,并且每一个臂包括:一个固定部分;一个不与插入管体的外表面相接触的中间斜角部分和手柄部分;一个容纳管,该容纳管包括:一个容纳管体和一个接纳室,其中该接纳室有一种容纳固定在插入管体上的两个相对臂的中间斜角部分的结构,该接纳室的上部开口处设有防止臂的斜角部分从接纳室中脱出的内部凸缘。
文档编号A61M25/16GK2461587SQ01200729
公开日2001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12日
发明者李汉斌 申请人:李汉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