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035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急性咽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咽部疾病,于春、秋、冬季节为多见,该病的易感人群较多,往往由于多种原因而诱发,如工作、生活环境不佳、缺乏阳光、如磨粉厂、制革厂、羽毛厂、卷烟厂的工人,接触氯、溴、氨等有刺激性物质,或平时缺乏锻炼,对冷热潮湿等不良的刺激无适应能力,因而对外来的感染抵抗力降低,或由于疲劳、烟酒过度、营养不良、体制衰弱导致全身抵抗力减弱,均容易患该病,另外如果全身或局部的疾病亦容易诱发本病,如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增值体肥大或慢性扁桃体患者、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感退或慢性全身性疾病如肾病、关节炎、恶性肿瘤等都容易诱发急性咽炎,并且该病是其他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百日咳、伤寒、斑症伤寒、天花等。一旦患本病如身体抵抗力低下或治疗不及时,则炎症扩散,如传染向上蔓延,可发生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向下发展可发生急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若致病菌或其病毒侵入血循环,则可引起败血病,因此,一旦患该病必须及时有效地治疗,但目前临床针对该病的中成药稀有,尚在使用的有六神丸、珍黄丸、十味龙胆花颗粒,但对该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因此,人们对疗效更好的急性咽炎的中药剂仍存在需求。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有关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报道。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并通过动物和临床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更好疗效的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内服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便于临床使用、更为有效治疗急性咽炎的一种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药物是选择牛蒡子、黄芩、射干、土茯苓、浙贝母、山豆根、汉防己、野菊花和甘草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更有效治疗急性咽炎。其中选择牛蒡子作为君药,是因为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其味苦清淡;选用黄芩和射干作为臣药,是因为黄芩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并能清噍之火;射干,解毒利咽,祛痰止咳。选用土茯苓、浙贝母、山豆根、汉防己、野菊花为佐药,是因为土茯苓清热解毒、除湿,能治毒火上行,咽喉痛溃;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山豆根,苦寒,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是功专泻心保肺,及降阴经火逆,是解咽喉肿痛的第一要药;汉防己,化痰解毒,用于瘰疬疮毒;野菊花,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用于疔疮痛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选用甘草为使药,是因为甘草能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相辅相成、共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
为达到更好的疗效,本发明的药物还与玄参组合,这是因为玄参能佐助君臣之品、凉血滋阴、泻火解毒。
为使得急性咽炎伴有发热现象的病人能得到最佳疗效。本发明的药物在佐药上还可加入细辛、柴胡、马勃、车前子和桔梗,这是因为细辛能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柴胡,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用于咽肿痛、咳嗽失音;车前子,利水通淋、清热明目、祛痰止咳,用于急性喉珠、小解不通;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外感咳嗽、咳痰不爽、风热咳、痰多胸闷。将这15味药进行组合,清热解毒和消肿利咽功能更强,治疗急性咽炎的疗效最佳。
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有较好疗效,牛蒡子3~6份、黄芩3~6份、射干3~6份、土茯芩10~20份、山豆根2~5份、野菊花3~6份、汉防己3~6份、浙贝母3~6份、甘草2~5份。
优选为牛蒡子3份、黄芩3份、射干3份、土茯芩10份、山豆根2份、野菊花3份、汉防己3份、浙贝母3份、甘草2份。
本发明药物名组分用量还可以是牛蒡子3~6份、黄芩3~6份、射干3~6份、土茯芩10~20份、山豆根2~5份、野菊花3~6份、汉防己3~6份、浙贝母3~6份、玄参3~6份、甘草2~5份。
优选为牛蒡子3份、黄芩3份、射干3份、土茯芩10份、山豆根2份、野菊花3份、汉防己3份、浙贝母3份、玄参3份、甘草2份。
本发明药物进一步组分的用量为牛蒡子3~6份、黄芩3~6份、射干3~6份、土茯芩10~20份、山豆根2~5份、野菊花3~6份、汉防己3~6份、浙贝母3~6份、玄参3~6份、细辛1~2份、柴胡3~6份、马勃2~5份、车前子5~10份、桔梗3~6份、甘草2~5份。
优选为牛蒡子3份、黄芩3份、射干3份、土茯芩10份、山豆根2份、野菊花3份、汉防己3份、浙贝母3份、玄参3份、细辛1份、柴胡3份、马勃2份、车前子5份、桔梗3份、甘草2份。
本发明中所述的牛蒡子是菊科植物牛蒡Aritium C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常规内服剂,但由于在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制备时,所提取的浸膏量较大,难以制成片剂或胶囊剂,故将本发明药物制备成颗粒剂最为适宜。优先地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如下a)、称取各原料药药物牛蒡子、黄芩、射干、土茯芩、山豆根、野菊花、汉防己、浙贝母、甘草,备用;b)、将所述重量份的野菊花加水提取挥发油,母液备用;c)、将所述重量份的黄芩用沸水煎煮两次,合并两次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A,备用;d)、将所述重量配比的牛蒡子、射干、土茯芩、山豆根、汉防己、浙贝母、甘草加水,浸泽后并入野菊花母液,煎煮二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的浸膏B;e)、将制得的浸膏B加入4 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7 0%的乙醇进行醇沉,回收乙醇并浓缩,制得浸膏B′;f)、合并浸膏A和浸膏B′,搅拌均匀,就制备成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
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内含有玄参时,其制备方法为a)、称取各原料药药物牛蒡子、黄芩、射干、土茯芩、山豆根、野菊花、汉防己、浙贝母、玄参、甘草,备用;b)、将所述重量份的野菊花加水提取挥发油,母液备用;c)、将所述重量份的黄芩用沸水煎煮两次,合并两次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A,备用;d)、将所述重量配比的牛蒡子、射干、土茯芩、山豆根、汉防己、浙贝母、玄参、甘草加水,浸泽后并入野菊花母液,煎煮二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的浸膏B;e)、将制得的浸膏B加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70%的乙醇进行醇沉,回收乙醇并浓缩,制得浸膏B′;f)、合并浸膏A和浸膏B′,搅拌均匀,就制备成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
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内还含有细辛、柴胡、马勃、车前子、桔梗时,其制备方法为a)、称取各原料药药物牛蒡子、黄芩、射干、土茯芩、山豆根、野菊花、汉防己、浙贝母、玄参、细辛、柴胡、马勃、车前子、桔梗、甘草,备用;b)、将所述重量份的野菊花加水提取挥发油,母液备用;c)、将所述重量份的黄芩用沸水煎煮两次,合并两次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A,备用;d)、将所述重量配比的牛蒡子、射干、土茯芩、山豆根、汉防己、浙贝母、玄参、细辛、柴胡、马勃、车前子、桔梗、甘草加水,浸泽后并入野菊花母液,煎煮二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的浸膏B;e)、将制得的浸膏B加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70%的乙醇进行醇沉,回收乙醇并浓缩,制得浸膏B′;f)、合并浸膏A和浸膏B′,搅拌均匀,就制备成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
上述制备方法中,制备成的活性组分加入以重量比为1∶1的乳糖作为填充剂,采用流化制粒工艺,喷入野菊花挥发油制成颗粒剂,其中优选步骤b)、中加入水的重量是野菊花的10倍;优选步骤c)中,将黄芩加沸水煎煮时,每次加水量是黄芩重量的10倍,每次煎煮1.5小时,优选步骤d)中,将原料药所加的水是原料药重量的10倍,浸泽1小时后并入野菊花母液,第一次煎煮1.5小时,第二次煎煮时所加的水重量为原料药的8倍,煎煮时间为2小时;所述4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浸膏B后将其PH值调配至7.5。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抑菌、抗炎、止痛等功能,并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且无毒副作用,用于治疗急性咽炎风热症。
具体实施例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所述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了本发明药物(利咽颗粒)的药效等试验和毒性试验。[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体外抑菌试验选本发明药物利咽颗粒和咽舒欣胶囊(阳性对照药),对上呼吸道常见细菌均有抑菌作用。两种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萄)甲型链球菌的抑菌强度一致,但利咽颗粒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微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的抑菌作用略强于咽舒欣,而咽舒欣对肺炎克雷伯氏菌,流行性感冒杆菌的抑菌作用则略强于利咽颗粒。[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体内抑菌试验选本发明药物利咽颗粒,呈剂量依赖抑制金葡萄液注射引起的死亡率,ED50(95%可信限)为14.8(12.1~18.13)g/kg。将利咽颗粒10、20g/kg组分别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0.01)。咽舒欣胶囊20g/kg对金葡萄液注射引起死亡率的抑制率为14.3%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丁胺卡那1g/kg组对金葡萄液注射引起死亡率的抑制率为100%。利咽颗粒和咽舒欣胶囊对乙型链球菌液注谢引起的死亡均无明显保护作用。[试验例3]本发明药物的抗炎作用选取本发明药物利咽颗粒分别与吲哚美辛、咽舒欣作对比试验,发现利咽利颗10g/kg、20g/kg和吲哚美辛5g/kg(ig)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胸腔炎性渗出液增多,减少白细胞浸润(P<0.05),利咽颗粒4g/kg组以及对照药咽舒欣20g/kg却无明显作用,取利咽颗粒5g/kg、10g/kg和20g/kg对角叉菜胶诱导小鼠足跖肿胀抑制率分别为28.2、37.8、59.2%,明显强于对照药咽舒欣20g/kg组。选利咽颗粒4g/kg、8g/kg和16g/kg抑制白三烯D4诱导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其抑制率分别为25.4、77.6和71.6%,明显强于对照药咽舒欣16g/kg组的抑制率26.9%。[试验例4]本发明药物对细胞和体液免疫的影响选取利咽颗粒5g/kg剂量,能明显增强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P<0.05),但10g/kg、20g/kg和对照药咽舒欣20g/kg(ig)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利咽颗粒在低浓度时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而在高剂量时却无明显作用。另外选利咽颗粒5g/kg、10g/kg和20g/kg(ig)均显著抑制免疫小鼠脾细胞在补体攻击下引起的绵羊红细胞(SRBC)溶血反应,表明利咽颗粒对体液免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试验例5]本发明药物的镇痛作用选利咽颗粒5g/kg、10g/kg和20g/kg作热板法测定,显示该三个剂量组均出现明显的镇痛作用,其痛阈值分别为18.59±5.04Sec,19.35±7.33Sec和21.75±5.55Sec,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14.71±3.07Sec,且呈明显的剂量-药效反应关系,同样选取上述三组剂量对其进行光热刺激鼠尾—逃避法测定,显示利咽颗粒三个剂量组均有明显镇痛作用,其痛阈值分别为13.38±8.17Sec,12.67±6.18Sec,20.88±6.43Sec,明显超过生理盐水对照组7.63±3.93Sec(P<0.05)。
上述试验例均是对老鼠进行实验的。
综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是具有利咽、消肿、止痛等功效,其机制与抑菌、抗炎、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由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山豆根具有毒性,所以把本发明药物作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通过该试验来说明本发明的药物是无毒副作用的。[试验例6]本发明药物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材料本发明药物利咽颗粒,外观为棕色粉末。测试样本批号为020801。实验时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的药物悬液。试验动物Sprague-Dawley品系大鼠20只,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2001001。体重170~200克。标准配方块状饲料喂养,自由饮水。动物饲养室温度20~25℃,相对湿度30~60%,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剂量设计根据我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编制的《中药新药研究指南(药学药理学毒理学)》的有关要求、利咽颗粒的溶解度以及有关资料,试验选用10g/kg体重一个剂量进行最大可给药量试验。给药途径及体积采用2次灌胃给药方法,每次给20g/kg体重,总给药量为40ml/kg。试验方法大鼠按性别分笼饲养,每笼5只,观察饲养一周后称重、编号。给药前禁食16小时,不禁水。给药当日每隔1~2小时观察一次,以后每日观察两次,连续观察两周。详细记录大鼠给药后可能出现的中毒症状、症状出现和消失的时间以及死亡情况。中毒死亡和观察两周后处死的大鼠均作大体解剖检查。试验结果雌、雄大鼠在给药后及观察14天均未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全部存活大鼠第15天处死,大体尸体解剖检查,主要脏器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利咽颗粒对雌、雄Sprague-Dawley品系大鼠经口LD50均大于10g/kg体重。[试验例7]本发明药物的长期毒性试验试验材料本发明药物利咽颗粒,外观为棕色粉末。测试样本批号为020802。实验时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的药物悬液。试验动物Sprague-Dawley品系大鼠,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2001001。实验开始时雌鼠体重130~160克,雄鼠130~170克。标准配方块状饲料喂养,自由饮水。动物饲养室温度20~25℃,相对湿度30~60%,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每组用大鼠2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分笼饲养观察。剂量设计根据本发明药物利咽颗粒的溶解度及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试验选用最高溶解度及最大给药体积的剂量为高剂量,然后按2倍组距设中、低剂量组,具体分组如下A组阴性对照组(蒸馏水20ml/kg);B组本发明药物利咽颗粒1250mg/kg体重(相当于人临床拟用量的1倍);C组本发明药物利咽颗粒2500mg/kg体重(相当于人临床拟用量的2倍);
D组本发明药物利咽颗粒1250mg/kg体重(相当于人临床拟用量的4倍)。给药途径及体积试验采用经口给药方法,每天1次,每周7次,连续一个月。各组均按20ml/kg体重的给药体积灌胃。试验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雌、雄各10只,给药期间每天观察大鼠的外观、毛色、活动、进食、粪便性状等一般情况和可能出现的各种中毒体征。每周称重1次,根据体重变化调整给药量。末次给药后24小时采血,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等,白细胞分类计数采用人工方法。处死一半大鼠,采股动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血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O)、尿素氮(BUN)、肌肝(Crea)、总胆固醇(T-CHO)等各项指标。处死后进行解剖,肉眼观察主要脏器病变,取出心、肺、脾、肾、脑、肾上腺、胸腺、睾丸、附睾、前列腺、子宫、卵巢等脏器称重并计算脏/体比然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另一半大鼠停药后继续观察4周,观察期结束后处死,用同样方法进行上述各项检查。试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大鼠经口摄入利咽颗粒1250、2500、5000mg/kg,按体表面积折算分别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1、2、4倍(高剂量组为最大可给药量),给药期间没有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利咽颗粒各剂量组雌、雄大鼠的体重在给药期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恢复期结束时,各组雌、雄大鼠的增重与对照组相比都有增加趋势,其中雌性大鼠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可能与给药组大鼠停药后摄食相对增加有关。雄性大鼠给药1个月后,低剂量组大鼠肝脏的脏/体比较对照组下降,但中剂量组较对照组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因无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恢复期结束后观察,高剂量雄性大鼠肝脏的脏/体比虽略比对照组缩小(P<0.05),但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异常,不能肯定为药物所引起的损害。其余脏器脏/体比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雄性和雌性大鼠给药结束时,给利咽颗粒各组的白细胞计数各项血液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期结束后观察,雄性大鼠利咽颗粒中剂量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略低于对照组,但仍在正常范围,且没有剂量-效应关系。利咽颗粒高剂量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略高于对照组,但仍在正常范围。雌性大鼠恢复期结束后观察,各项血液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都没有明显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以认为,在本实验条件下,利咽颗粒对大鼠血液学指标没有明显的影响。雄性大鼠给药结束时,利咽颗粒各剂量组的血清总胆固醇都略高于对照组,但仍在正常范围。雄性大鼠各给药组的胆固醇都没有明显升高。此外,雌、雄大鼠其它各项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期结束时检查,利咽颗粒各剂量组雄性大鼠各项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雌性大鼠利咽颗粒低剂量组胆固醇略高于对照组,虽然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认为不是药物所致。此外,利咽颗粒各剂量组的碱性磷酸酶有升高趋势,其中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剂量组之间没有剂量-效应关系,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尚不能认为是药物所引起。
给药结束处死大鼠,进行大体尸解,肉眼观察时发现,各组均有个别大鼠有轻度肺部感染,病理组织学观察为轻度间质性肺炎,镜下可见肺泡中隔略增宽、肺泡壁等间质血管轻度扩张充血,伴有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细胞浸润,但支气管及细支气管管壁完整,未见粘膜上皮脱落。其它心、肝、脾、肾、脑、肾上腺、胸腺、睾丸、附睾、子宫、卵巢等脏器无论肉眼观察还是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的病变。结论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Sprague-Dawley品系大鼠每天经口给予本发明药物利咽颗粒1250、2500、5000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分别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2、4倍),连续给药1个月,对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增长、血液学、血液生物化学、主要脏器的脏/体比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的病变。因此可知,本发明药物利咽颗粒的无毒作用剂量≥5000mg/kg,按体表面积折算该剂量为临床拟用剂量的4倍,而且已经是最大可以给药的剂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颗粒的制备方法a)、称取各原料药药物牛蒡子、黄芩、射干、土茯芩、山豆根、野菊花、汉防己、浙贝母、甘草,备用;b)、将所述重量份的野菊花加入10倍重量的水蒸馏提取挥发油,母液备用;c)、将所述重量份的黄芩用沸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是黄芩重量的10倍,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A,备用;d)、将所述重量配比的牛蒡子、射干、土茯芩、山豆根、汉防己、浙贝母、甘草加入10重量的水,浸泽后并入野菊花母液,煎煮1.5小时,再用8倍重量的水煎煮第二次,合并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的浸膏B;e)、将制得的浸膏B加入40%的氢氧化钠并将PH值调配至7.5,再加入70%的乙醇进行醇沉,回收乙醇并浓缩,制得浸膏B′;f)、合并浸膏A和浸膏B′,搅拌均匀,就制备成了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g)、将制备成的活性组分按重量比1∶1加入乳糖作为填充剂,采用流化制粒工艺,喷入野菊花挥发油,就制备成了本发明药物的颗粒剂。
上述药物的流化制粒工艺,喷雾制成颗粒剂时,以80目乳糖为种子粉,经优化确定以下工艺参数物料温度60℃~75℃;进风温度50℃~80℃;鼓风温度100℃~115℃;喷嘴内压0.22Mpa;喷嘴外压0.20Mpa;输液频率3.0~4.5Hz。
按上述工艺方法制成的药物颗粒剂为棕色或棕黄色颗粒;味微苦,气清香。
本发明药物中,如果再加入玄参、或细辛、柴胡、马勃、车前子、桔梗,其制备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步骤c)中加水时,将所有的佐药及使药全部放入煎煮。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牛蒡子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牛蒡子甙(C27H34O12),将本发明药物利咽颗粒进行测试,其牛蒡子甙含量均在7.5%以上,换算成牛蒡子药材中的牛蒡子甙含量,相当于提取转移率50%以上,故将含量限度定为每克利咽颗粒含牛蒡子甙(C27H34O12)不得低于7.5mg。
本发明的药物利咽颗粒,还对烂沙喉、虚烂喉风、匝舌喉风、紫色虚喉、声哑喉、喉疳、烂边舌、舌上痈、声哑喉痈等疾病有疗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牛蒡子3~6份、黄芩3~6份、射干3~6份、土茯芩10~20份、山豆根2~5份、野菊花3~6份、汉防己3~6份、浙贝母3~6份、甘草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牛蒡子3份、黄芩3份、射干3份、土茯芩10份、山豆根2份、野菊花3份、汉防己3份、浙贝母3份、甘草2份。
3.一种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a)、称取各原料药物牛蒡子、黄芩、射干、土茯芩、山豆根、野菊花、汉防己、浙贝母、甘草,备用;b)、将所述重量份的野菊花加水提取挥发油,母液备用;c)、将所述重量份的黄芩用沸水煎煮两次,合并两次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A,备用;d)、将所述重量配比的牛蒡子、射干、土茯芩、山豆根、汉防己、浙贝母、甘草加水,浸泽后并入野菊花母液,煎煮二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的浸膏B;e)、将制得的浸膏B加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70%的乙醇进行醇沉,回收乙醇并浓缩,制得浸膏B';f)、合并浸膏A和浸膏B',搅拌均匀,就制备成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药还有玄参3~6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用量为牛蒡子3份、黄芩3份、射干3份、土茯芩10份、山豆根2份、野菊花3份、汉防己3份、浙贝母3份、玄参3份、甘草2份。
6.一种按权利要求4或5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a)、称取各原料药物牛蒡子、黄芩、射干、土茯芩、山豆根、野菊花、汉防己、浙贝母、玄参、甘草,备用;b)、将所述重量份的野菊花加水提取挥发油,母液备用;c)、将所述重量份的黄芩用沸水煎煮两次,合并两次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A,备用;d)、将所述重量配比的牛蒡子、射干、土茯芩、山豆根、汉防己、浙贝母、玄参、甘草加水,浸泽后并入野菊花母液,煎煮二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的浸流膏B;e)、将制得的浸膏B加4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70%的乙醇进行醇沉,回收乙醇并浓缩,制得浸膏B′;f)、合并浸膏A和浸膏B′,搅拌均匀,就制备成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药还有细辛1~2份、柴胡3~6份、马勃2~5份、车前子5~10份、桔梗3~6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牛蒡子3份、黄芩3份、射干3份、土茯芩10份、山豆根2份、野菊花3份、汉防己3份、浙贝母3份、玄参3份、细辛1份、柴胡3份、马勃2份、车前子5份、桔梗3份、甘草2份。
9.一种按权利要求7或8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a)、称取各原料药物牛蒡子、黄芩、射干、土茯芩、山豆根、野菊花、汉防己、浙贝母、玄参、细辛、柴胡、马勃、车前子、桔梗、甘草,备用;b)、将所述重量份的野菊花加水提取挥发油,母液备用;c)、将所述重量份的黄芩用沸水煎煮两次,合并两次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A,备用;d)、将所述重量配比的牛蒡子、射干、土茯芩、山豆根、汉防己、浙贝母、玄参、细辛、柴胡、马勃、车前子、桔梗、甘草加水,浸泽后并入野菊花母液,煎煮二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的浸膏B;e)、将制得的浸膏B加4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70%的乙醇进行醇沉,回收乙醇并浓缩,制得浸膏B′;f)、合并浸膏A和浸膏B′,搅拌均匀,就制备成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
10.根据权利要求3、6或9所述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b)中加入水的重量份是野菊花的10倍。
11.据权利要求3、6或9所述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c)中将黄芩加沸水煎煮时,每次加水量是黄芩重量的10倍,每次煎煮1.5小时。
12.根据权利要求3、6或9所述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d)中将原料药所加的水是原料药物重量的10倍,浸泽1小时后,并入野菊花母液第一次煎煮1.5小时,第二次煎煮时所加的水重量是原料药的8倍,煎煮时间为2小时,所述4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浸膏B后将其PH值调配至7.5。
13.根据权利要求3、6、9、10、11、12或13所述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成的活性组分,加入乳糖作为填充剂,采用流化制粒工艺,喷入野菊花挥发油制成颗粒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和乳糖的重量比为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药物,其主要特征是由牛蒡子、黄芩、射干、土茯芩、山豆根、野菊花、汉防己、浙贝母、甘草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它可以被制备成一种常用内服颗粒剂。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抑菌、抗炎、止痛的功能,且无毒副作用,治疗急性咽炎风热症,见效快、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P11/04GK1457844SQ03128700
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9日
发明者林小寅 申请人:林小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