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结肠一期吻合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044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左半结肠一期吻合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一期肠吻合的左半结肠手术使用的左半结肠一期吻合引流器。
背景技术
无肠道准备的急诊结肠术常规方法是行肠外置,临时造瘘,以后行二期结肠吻合术,历来不主张一期结肠吻合,因为一期结肠吻合,易发生吻合口瘘,危及生命,一期结肠吻合术发生吻合口瘘一直是外科临床的难题,特别是左半结肠癌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更是高达5~30%。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避免左半结肠一期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左半结肠一期吻合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左半结肠一期吻合引流器,包括弹性胶圈、引流管、管侧肠腔引流管、冲洗管,引流管是硅胶或乳胶管,有弹性和一定的韧性,一端和弹性胶圈连接,引流管和弹性胶圈连接端为广口的漏斗形,引流管外靠近引流管外壁设有管侧肠腔引流管、冲洗管,冲洗管在靠近弹性胶圈处设有冲洗管开口,管侧肠腔引流管的侧壁上设有侧引流口。
上述的左半结肠一期吻合引流器,弹性胶圈为充气弹性胶圈,引流管外靠近引流管外壁还设有充气导管,充气导管和弹性充气胶圈连通。
上述的左半结肠一期吻合引流器,引流管和充气弹性胶圈连接端为直口。
本实用新型的好处是在无肠道准备的大肠手术情况下可以行一期肠吻合,避免患者造瘘的痛苦和二次手术的痛苦及费用,还可预防其他大肠手术吻合口瘘的发生,已发生吻合口瘘可以用来进行治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图1有充气弹性胶圈和引流管端口为广口漏斗形的结构示意图图2引流管端口为广口漏斗形的充气弹性胶圈处示意图图5断面示意图图3有充气弹性胶圈和引流管端口为直口形的结构示意图图图4引流管端口为直口形的充气弹性胶圈处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一种左半结肠一期吻合引流器,包括充气弹性胶圈2、引流管8、充气导管4、冲洗管5、管侧肠腔引流管6,引流管8是硅胶或乳胶管,有弹性和一定的韧性,一端和充气弹性胶圈2连接,引流管8和弹性胶圈2连接端为广口的漏斗形1,引流管8外靠近引流管外壁设有管侧肠腔引流管6、冲洗管5、充气导管4,冲洗管5在靠近弹性胶圈处设有冲洗管开口3,管侧肠腔引流管6的侧壁上设有侧引流口7,充气导管4和弹性充气胶圈2连通。
上述的充气弹性胶圈2也可以采用非充气的弹性胶圈,这样的引流器包括弹性胶圈、引流管8、管侧肠腔引流管6、冲洗管5,省掉充气导管,结构更简单。
实施例2如图4、5所示,一种左半结肠一期吻合引流器,包括充气弹性胶圈2、引流管8、充气导管4、冲洗管5、管侧肠腔引流管6,引流管8是硅胶或乳胶管,有弹性和一定的韧性,一端和充气弹性胶圈2连接,引流管8和充气弹性胶圈2连接端为直口,引流管8外靠近引流管外壁设有管侧肠腔引流管6、冲洗管5、充气导管4,冲洗管在靠近弹性胶圈处设有冲洗管开口,管侧肠腔引流管的侧壁上设有侧引流口,充气导管和弹性充气胶圈连通。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左半结肠手术行一期结肠吻合术,在结肠断端吻合时,将引流器放入大肠腔,广口端置于吻合口近端,另一端顺肠腔经肛门引出固定,可将大肠腔内容物经过引流器引出体外,不经过肠吻合口,从而保持肠吻合口处肠腔无粪便、气体、液体,同时,可经冲洗管行抗生素液对肠腔冲洗,保证吻合口的愈合,即使有吻合口瘘发生,因吻合口处肠腔无液体粪便等内容物,也不会发生肠内容物外溢引起腹膜炎、盆腔炎等严重情况,吻合口瘘可很快愈合,度过肠瘘发生危险期,即可经肛门拔出引流器。
权利要求1.一种左半结肠一期吻合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胶圈、引流管、管侧肠腔引流管、冲洗管,引流管是硅胶或乳胶管,有弹性和一定的韧性,一端和弹性胶圈连接,引流管和弹性胶圈连接一端为广口的漏斗形,引流管外靠近引流管外壁设有管侧肠腔引流管、冲洗管,冲洗管在靠近弹性胶圈处设有冲洗管开口,管侧肠腔引流管的侧壁上设有侧引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半结肠一期吻合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弹性胶圈为充气弹性胶圈,引流管外靠近引流管外壁还设有充气导管,充气导管和弹性充气胶圈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左半结肠一期吻合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引流管和充气弹性胶圈连接一端为直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左半结肠一期吻合引流器。包括充气弹性胶圈、引流管、充气导管、冲洗管、管侧肠腔引流管,引流管是硅胶或乳胶管,有弹性和一定的韧性,一端和充气弹性胶圈连接,引流管和弹性胶圈连接端为广口的漏斗形或直口形,引流管外靠近引流管外壁设有管侧肠腔引流管、冲洗管、充气导管,冲洗管在靠近弹性胶圈处设有冲洗管开口,管侧肠腔引流管的侧壁上设有侧引流口,充气导管和弹性充气胶圈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好处是在无肠道准备的大肠手术情况下可以行一期肠吻合,避免患者造瘘的痛苦和二次手术的痛苦及费用,还可预防其他大肠手术吻合口瘘的发生,已发生吻合口瘘可以用来进行治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61B17/11GK2609507SQ0321272
公开日2004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8日
发明者宁泉波, 聂凤宁, 王玉民 申请人:宁泉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