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达莫粉针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439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银杏达莫粉针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达莫和β-环糊精衍生物组成的药物粉针剂,该粉针剂适用于对人类心血管类疾病的治疗,同时还涉及银杏达莫粉针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又名白果,俗称鸭脚、公孙树,为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孑遗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银杏作为药用植物由来已久,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药物提取工艺标准化和药理作用活性研究的深入,世界各国已将银杏叶提取物(GBE)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EGB的药用成份除主要是银杏黄酮类、萜类外,还有酚类、醇类、酸类。国际上采用的提取物标准(代号GBE761)含银杏黄酮类24%,萜类6%(其中银杏苦内酯3.1%,白果内酯2.9%),花青素7%及其它。在中国,上市的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名为“杏叶酮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3-227(Z-028)-2002(Z)],含总黄酮以芦丁(C27H30O16)计不得少于44%,含总黄酮醇苷(银杏总黄酮)不得少于24%,含萜类内酯以银杏内酯A(C20H24O9)、银杏内酯B(C20H24O10)、银杏内酯C(C20H24O91)和白果内酯的含量之和计算不得少于6%。
双嘧达莫(Dipyridamole)(别名潘生丁、双嘧哌胺醇、双嘧啶氨醇、哌醇定、联嘧啶氨醇、骈嘧啶氨醇、Anginal,Gardoxin,Coribon,Curantyl,Dilaplus,Dilcor,Dilcoromon,Novodil,Padicor,Peridamol,Persantin,Stimolcardio,Trancocard,Viscor)为一种选抗血小板药。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它可抑制血小板的第一相聚集和第二相聚集。高浓度时(50μg/ml)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这种作用的发生可能与人体内存有的前列腺素(PGI2)有关。如体内缺乏PGI2或应用了超剂量的乙酰水杨酸则无效。本品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对出血时间无影响。临床可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双嘧达莫(Dipyridamole)为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氯仿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丙酮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在稀酸中易溶但不稳定。
由银杏叶提取物[GBE,含银杏总黄酮24%,萜类6%(银杏苦内酯3.1%,白果内酯2.9%)]与双嘧达莫组成的复方制剂——银杏达莫注射剂(银杏酮酯双嘧达莫为101)具有如下的药理作用(1)血调节流动力学扩张动脉血管、降低血管壁通透性、改善水肿;(2)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缺血粘度、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的高聚集性、增加红细胞的变形性;(3)调节心血管系统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4)改善组织代谢稳定细胞膜、维持正常的细胞结构和功能;(5)保护神经直接保护神经元,加强神经传导、加快神经递质的更新。临床上可用于(1)脑血栓、脑血管痉挛、急慢性脑功能不全(老年性痴呆、中风后遗症、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2)颅脑外伤后遗症;(3)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塞);(4)眩晕、突发性耳聋、耳鸣、听力下降(5)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激光治疗副反应;(6)外周血管疾病(雷诺氏征、静脉曲张、下肢动脉炎)。
由于银杏总黄酮、银杏苦内酯及白果内酯及双嘧达莫均难溶于水,要想制备成药剂上可接受的注射给药溶液则需加入增溶剂如吐温-80、K-30等物质(如CN1466946A),这样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溶血和刺激性;也有利用银杏内酯结构中部分内酯环与碱开环成盐的形式,使其溶于水中,经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到一定体积,加入适量丙酮析出固体,然后过滤干燥得银杏内酯盐后再制备成针剂(如CN1315175A)。但象白果内酯等倍半萜内酯类物质,因其结构本身不稳定,在水溶液中易分解,特别是加碱开环后不易再还原,这样造成产品质量更不稳定(中国中药杂志1999年第三期第一页)。为了解决其稳定性问题,处方中也有加入抗氧剂、金属离子络合剂,调节pH值,超滤和通惰性气体等,以解决注射液质量不稳定易变色、易产生沉淀的问题(如CN1298738A)。
目前市面上的银杏达莫注射液[5ml或10ml安瓿装,每1ml含银杏酮酯以银杏总黄酮计为0.90-1.10mg,双嘧达莫(C24H40N8O4)为0.36-0.44mg],为了同时解决银杏总黄酮和双嘧达莫的溶解度问题,一般均需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增溶剂如吐温-80和乙醇及聚乙二醇等。由此制备的银杏达莫注射剂不仅副作用较大、有明显的溶血反应,而且对光和热均不稳定,长时间放置还会出现沉淀。因此,在保证银杏总黄酮和双嘧达莫药效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其溶解性能、增加其稳定性、避免制剂处方中因使用大量助溶剂和稳定剂而引起毒副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羟丙基-β-环糊精和磺丁基醚-β-环糊精是近年来研究成功、可用于注射的β-环糊精衍生物。两者均具有水溶性好、肾毒性小及溶血作用小等优点。由HP-β-CD或SBE-β-CD与活性物质组成的药物注射剂在国外已有商品上市,如由HP-β-CD包合的Itroconazole注射剂[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年,33(6)304]和由SBE-β-CD包合的Ziprasidone注射剂[中国新药杂志,2004年,13(1)15]。
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是β-环糊精(β-CD)与1,2-环氧丙烷缩合而成的亲水性衍生物,其水溶性较β-环糊精显著提高(β-环糊精的水溶性小于2%,而羟丙基-β-环糊精易溶于水,在室温下溶解度可高达50%),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可供静脉注射的β-环糊精衍生物。动物实验表明按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以小鼠、大鼠、家兔、犬、马、猴等为实验动物,最高剂量腹膜内和静脉给药10g/kg,口服15g/kg,给药后观察动物的行为、饮食习惯,并将动物的器官进行组织学检查均无不利影响。20%、40%、50%的的溶液,对皮肤.眼睛.肌肉均无刺激性。
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Cydex公司开发成功的离子化的β-CD衍生物,是由β-环糊精与1,4-丁烷磺酸内酯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常用的SBE-β-CD为取代度分别为4和7的SBE4-β-CD和SBE7-β-CD,其中SBE7-β-CD的商品名为Captisol,常用其钠盐。其水溶性在室温下也大于50%,pH为5-7。给小鼠、大鼠、家兔、犬和人分别静脉给注射14C标记的SBE-β-CD后发现,SBE-β-CD原形药快速地经尿排出,其清除度接近肾小球的滤过率,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低。动物急性、亚急性实验表明,SBE-β-CD对人体比较安全。药10g/kg,口服15g/kg,给药后观察动物的行为、饮食习惯,并将动物的器官进行组织学检查均无不利影响。20%、40%、50%的的溶液,对皮肤.眼睛.肌肉均无刺激性。鉴于现有的银杏达莫注射剂(5ml或10ml装,每1ml含银杏总黄酮为0.90-1.10mg,双嘧达莫(C24H40N8O4)为0.36-0.44mg,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为10∶4)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光和热均不稳定,长时间放置还会出现沉淀,且副作用明显,用量较大(一次2-5支)]。
由此可见羟丙基-β-环糊精和磺丁基醚-β-环糊精是一种毒性较低的药物包合剂,可用作注射给药剂的包合剂及增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杏达莫粉针剂,这种药物粉针剂在水溶液中具有较好的溶解度,而且对光和热均比较稳定,长时间放置不发生分解反应,同时避免制剂处方中因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而引起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备银杏达莫粉针剂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便,成本低廉,质量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该发明所述的银杏达莫是由银杏叶提取物与双嘧达莫组成的混合物,其中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份为黄酮类和萜类,在中国,上市的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名为“杏叶酮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3-227(Z-028)-2002(Z)],含总黄酮以芦丁(C27H30O16)计不得少于44%,含总黄酮醇苷(银杏总黄酮)不得少于24%,含萜类内酯以银杏内酯A(C20H24O9)、银杏内酯B(C20H24O10)、银杏内酯C(C20H24O91)和白果内酯的含量之各计算不得少于6%。
参照目前上市的银杏达莫注射液(曾用名为杏丁注射液),处方中银杏叶提取物与双嘧达莫组成比约为10∶1,以银杏总黄酮计约为10∶4。
所用的β-环糊精衍生物为羟丙基-β-环糊精或磺丁基醚-β-环糊精。这两种β-CD的衍生物均具有水溶性好、肾毒性小及溶血作用小等优点。且由这两种β-CD的衍生物与活性物质组成的药物注射剂在国外已有商品上市。试验表明这两种β-CD的衍生物均可与杏叶酮酯或双嘧达莫或杏叶酮酯与双嘧达莫的混合物形成包合物并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每支粉针剂由下列原料制成(用量为重量份)银杏酮酯 10-200双嘧达莫 1-20β-环糊精衍生物 20-10000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银杏酮酯 20-180双嘧达莫 2-18β-环糊精衍生物 40-1000本发明的最佳方案为银杏酮酯 40双嘧达莫 4β-环糊精衍生物 100在上述方案中可以加入冻干赋型剂0-1、稳定剂0-1,认为有必要时,在药物中可加抗氧剂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维生素C、半胱氨酸等,金属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其钠盐或钙盐等,pH调节剂如盐酸或氢氧化钠等酸性或碱性物质。在认为有必要时,在药物中可加入冻干赋型剂作为骨架,冻干赋型剂为甘露醇、山梨醇、乳糖、右旋糖苷和氯化钠等。
所述的本发明银杏酮酯与双嘧达莫的比例为10∶1,在银杏达莫中加入β-环糊精衍生物,β-环糊精衍生物与银杏酮酯的比例为2-50∶1,所述的β-环糊精衍生物为羟丙基-β-环糊精或磺丁基醚-β-环糊精,其与银杏酮酯的比例为10-50∶1,优选比例为10-20∶1。
银杏达莫(银杏酮酯∶双嘧达莫为10∶1)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A.取羟丙基-β-环糊精或磺丁基醚-β-环糊精,加入注射用水溶解,再加银杏达莫;B.搅拌或研磨或超声使银杏达莫溶解并形成包合物;C.在包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或金属络合剂或冻干赋型剂,并用活性炭脱色;D.过滤除菌,分装于灭菌西林瓶中,然后经冷冻干燥或减压干燥或喷雾干燥,即得银杏达莫粉针剂。
按该方法制备的银杏达莫无菌粉针剂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质量稳定等优点,同时所制备的产品对光和热均比较稳定。该粉针剂不仅可以静脉注射,而且还可以肌肉注射,刺激性明显低于其它银杏达莫针剂。
银杏达莫粉针剂的性能试验1、光稳定性试验取按实施例一制备的银杏达莫粉针剂样品、银杏达莫原料药(对照例一)、银杏达莫的吐温-80粉针剂(对照例二)、市购银杏达莫注射液样品(对照例三)的样品,除去外包装后,同时置阳光下照射一定时间后,对其含量进行检查(参照中国国家药品标准方法WS3-227(Z-028)-2002(Z),WS-10001-(HD-0087)-2002),结果见表一所示。由表一可知按本处方制备的银杏达莫粉针剂对光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其它3种样品。
表一、按实施例一制备的银杏达莫粉针剂与对照例对光的稳定性比较

*注括号内数据为标示百分含量,初始值均以100%计。
2、热稳定性试验取按实施例一制备的银杏达莫粉针剂样品、银杏达莫原料药(对照例一)、银杏达莫的吐温-80粉针剂(对照例二)、市购银杏达莫注射液样品(对照例三),除去外包装后,同时在100℃的温度下条件下放置2天后,对其含量进行检查(参照中国国家药品标准方法WS3-227(Z-028)-2002(Z),WS-10001-(HD-0087)-2002),结果见表二所示。由表二可知按本处方制备的银杏达莫粉针剂对热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其它3种样品。
表二、按实施例一制备的银杏达莫粉针剂与对照例对热的稳定性比较

*注括号内数据为标示百分含量,初始值均以100%计。
3、动物刺激性试验取按实施例一制备的银杏达莫粉针剂样品1瓶,加100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每1ml含银杏总黄酮1mg和双嘧达莫0.4mg),和市购银杏达莫注射液样品(取样品1支,加100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每1ml含银杏总黄酮1mg和双嘧达莫0.4mg)同法对兔股四头肌进行刺激性,实验方法取家兔2只,分别于左侧后肢的股四头肌处注射上述实施例一制备的银杏达莫粉针剂样品溶液1ml,右侧后肢的股四头肌处注射上述市购银杏达莫注射液样品溶液1ml,48小时后解剖取出股四头肌,纵向切开,观察注射部位肌肉组织的刺激性反应。
刺激性反应评分标准判断刺激性反应时,可将肌肉组织的反应分为6级若四块股四头肌的刺激性反应级之和大于10,则有刺激性。
0级 无明显变化;1级(+) 轻度充血,充血范围直径在0.5~1.0cm以下;2级(++) 中度充血,充血范围直径在1cm左右;3级(+++) 重度充血,伴有肌肉变性(肌肉红肿、发紫、光泽消失、可见坏死点);4级(++++)发现坏死,有褐色变性(肌肉红肿、发紫、光泽消失、坏死直径达0.5cm左右);5级(+++++)出现广泛性坏死;实验结果由两只兔的实验结果可知,市购银杏达莫注射液样品溶液对肌肉有刺激性。即发现组织充血(2级),而实施例一制备的银杏达莫粉针剂样品溶液对肌肉无明显的刺激性反应。
4、溶血试验取按实施例一和对照例二制备的银杏达莫粉针剂样品各1瓶,分别加100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每1ml含银杏总黄酮1mg和双嘧达莫0.4mg),同法进行溶血试验。
实验方法取家兔1只,从其耳缘静脉取血20ml,边接血边用玻棒搅拌血液,以除去纤维蛋白。取除去纤维蛋白的血液10ml,加生理盐水10ml,搅拌均匀,离心除去上清液,再加生理盐水洗涤3-4次,使离心后的上清液不再出现红色为止,弃去上清液。最后根据所得血球体积用生理盐水配制成2%的混悬液,即得红细胞混悬液。
取试管7支,按表下三(1)、四(1)排列先后加入各种溶液后,混合均匀,然后置37℃的恒温箱中,观察样品在0.5、1、2和3小时的溶血情况。
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后见表三(2)、四(2)所示,实施例一制备的样品溶液试验管同生理盐水对照管一样,均未产生溶血现象。而对照例二制备的银杏达莫粉针剂样品在高浓度时出现部分溶血现象。
表三(1) 实施例一制备的样品溶血试验各种溶液加入量及顺序

表三(2) 实施例一制备的样品溶血试验结果

注-表示不凝集也不发生溶血;+表示凝集;++表示部分溶血;+++表示完全溶血。
表四(1) 对照例二制备的样品溶血试验各种溶液加入量及顺序

表四(2) 对照例二制备的样品溶血试验结果

注-表示不凝集也不发生溶血;+表示凝集;++表示部分溶血;+++表示完全溶血。
对照例一的制备取银杏酮酯10g和双嘧达莫1g,研细,混合均匀,即得银杏达莫原料药,用西林瓶分装。
对照例二的制备取银杏酮酯10g和双嘧达莫1g,研细,加10g吐温-80和500ml水使溶解,分装于西林瓶中,然后冷冻干燥,得含有表面活性剂的银杏达莫粉针剂。
对照例三的制备 取市购的银杏达莫注射液(棕色安瓿装),除去内外包装后,转入西林瓶分装,即得。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取羟丙基-β-环糊精50g,加入400ml的注射用水使溶解后,加入银杏酮酯4g和双嘧达莫0.4g不断搅拌使完全溶解,加活性炭脱色30分钟,必要时加0.1mol/L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7,粗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500ml,精滤除菌至澄明,按每瓶5ml分装于西林瓶中,在-40℃下冷冻干燥,即得银杏达莫无菌冻干粉针剂(淡黄色块状物,每瓶含双嘧达莫4mg,银杏总黄酮10mg)100支。
实施例2取磺丁基醚-β-环糊精10g,甘露醇50g,加入300ml的注射用水使溶解后,加入银杏酮酯(银杏叶提取物)4g和双嘧达莫0.4g不断搅拌使完全溶解,加活性炭脱色30分钟,必要时加0.1mol/L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7,粗滤除炭,加注射用水至500ml,精滤除菌至澄明,-40℃下冷冻干燥,即得银杏达莫无菌粉末,研细,分装得银杏达莫粉针剂100支(每支含双嘧达莫4mg、银杏总黄酮10mg)。
实施例3取羟丙基-β-环糊精200g,加入500ml的注射用水使溶解后,加入银杏酮酯(银杏叶提取物)4g和双嘧达莫0.4g不断搅拌使完全溶解,加焦亚硫酸钠0.05g、EDTA0.05g及适量的加活性炭脱色30分钟,必要时加0.1mol/L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7,粗滤除炭,精滤除菌至澄明后,减压干燥,研细,分装得银杏达莫针50支(每支含双嘧达莫8mg、银杏总黄酮20mg)。
实施例4
取羟丙基-β-环糊精100g,加入500ml的注射用水使溶解后,加入银杏酮酯(银杏叶提取物)4g和双嘧达莫0.4g不断搅拌使完全溶解,加活性炭脱色30分钟,必要时加0.1mol/L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7,粗滤除炭,精滤除菌至澄明,然后喷雾干燥,研细,分装得银杏达莫针200支(每支含双嘧达莫2mg、银杏总黄酮5mg)。
权利要求
1.一种银杏达莫粉针剂,有效成分为银杏酮酯和双嘧达莫,每支粉针剂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银杏酮酯 10-200双嘧达莫 1-20β-环糊精衍生物20-10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达莫粉针剂,其特征在于每支粉针剂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银杏酮酯 20-180双嘧达莫 2-18β-环糊精衍生物 40-1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达莫粉针剂,其特征在于每支粉针剂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银杏酮酯40双嘧达莫4β-环糊精衍生物 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达莫粉针剂,其特征在于银杏酮酯和双嘧达莫的比例为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达莫粉针剂,其特征在于β-环糊精衍生物为羟丙基-β-环糊精或磺丁基醚-β-环糊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达莫粉针剂,其特征在于β-环糊精衍生物与银杏酮酯的比例为2-50∶1。
7.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达莫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A.取羟丙基-β-环糊精或磺丁基醚-β-环糊精,加入注射用水溶解,再加银杏达莫;B.搅拌或研磨或超声使银杏达莫溶解并形成包合物;C.在包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或金属络合剂或冻干赋型剂,并用活性炭脱色;D.过滤除菌,然后经冷冻干燥或减压干燥或喷雾干燥,即得银杏达莫粉针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达莫粉针剂及制备方法。该粉针剂按重量比含有银杏达莫,羟丙基-β-环糊精或磺丁基醚β-环糊精以及其它药用辅料。取羟丙基-β-环糊精或磺丁基醚β-环糊精,加入适量的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处方量的银杏达莫,搅拌或研磨或超声使银杏达莫溶解并形成包合物,然后冷冻干燥或减压干燥或喷雾干燥,即得银杏达莫粉针剂。本发明与其它银杏达莫注射剂比较,不仅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水溶性好、质量稳定,而且使用更安全。
文档编号A61P9/00GK1593420SQ20041001333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3日
发明者刘万忠 申请人:湖北荷普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