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注射针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51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注射针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安全注射针筒,指一种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中,一种具有保护套设计的可抛弃式注射筒。
背景技术
根据,美国专利编号第4,772,272号发明专利“注射针保护套”(NEEDLEPROTECTIVE SLEEVE),是利用一个可于针筒上滑动并于不同位置上定位的保护套(protective sleeve 10)的设计,以避免使用者受到针头扎伤而有感染的危险。
前述此种第4,772,272号的“注射针保护套”美国发明专利,其在保护套的设计上虽然十分优异,由于其设计上是配合目前医疗器材中较特殊的不锈钢注射筒来使用,而此种不锈钢注射筒由于造价高昂,因此通常是消毒后再重复使用,一旦消毒不够完全时便会造成病患遭感染的虞。
另外,如图10所示,此种不锈钢注射筒B在装填药剂管I时,是将该不锈钢注射筒B末端的推杆向下扳折,而使注射筒末端露出一个入口P,再将药剂管I由后方入口P装填入注射筒B内,以此更换不同的注射药剂I,故在药剂的更换作业上似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有鉴于此,经不断的试验及测试,终于改良发明出一种安全注射针筒,包括一针筒本体、一针头本体、一推杆及一保护套管,其中该针筒本体内部具一容置孔,该针筒本体一端为可供推杆嵌入的推杆导孔,另端则形成一衔接部,该衔接部的自由端则凹设一内螺孔,该内螺孔以一穿孔与容置孔相连通,又该针筒本体的一侧筒身上,则形成一药剂装填槽,该药剂装填槽连通于容置孔,并使该药剂装填槽的宽度略大于制式药剂管的直径,而该药剂装填槽的长度,则略大于制式药剂管的长度,并使针筒本体位于药剂装填槽的两侧筒身是形成略具弹性的状态;该推杆的一端是可由针筒本体的推杆导孔嵌入于针筒本体容置槽中;该针头本体朝针筒本体的一端是凸伸出一刺针,而该针头本体的另端相对于刺针的位置处,则凸伸出一注射针,该注射针与该刺针内部以细小穿孔形成连通,又该针头本体靠近注射针端的周侧上,凸出分布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导引凸块、一弹性卡块及一斜凸块,并使该针头本体靠近刺针端部的周侧,则设有一可螺合于该针筒本体的衔接部内螺孔的螺合部;该保护套管内孔的内径略大于针筒本体的直径,该保护套管的一端形成可套置于该针头本体及针筒本体的开口内孔,该保护套管内孔相对于针头本体的各导引凸块位置处,凹设可供头本体导引凸块通过的导引槽,又该保护套管对应于针头本体斜凸块的相对位置处,则穿设一定位槽,以使保护套管套置于针头本体时,以定位槽来供斜凸块卡嵌形成定位,而该保护套管相当于定位槽的另侧,则设有一可在保护套管套置于针头本体时,对应推压弹性卡块的弹性卡扣,又该保护套管异于内孔开口的另端,则颈缩形成一可供该针头本体的注射针通过的穿针孔。
特别的是,该针头本体的螺合部,是于针头本体靠近刺针一端的周缘上,凸设出两个螺凸块,两螺凸块是呈180度间隔分布,藉以使两螺凸块可螺入于针筒本体衔接部的内螺孔中。
其中,该针头本体具刺针的一端,是凹设形成一可与习用不锈钢注射筒的端部螺纹形成螺合的内螺孔。
其中,该针筒本体为塑料制品。
其中,该针头本体的导引凸块是为两个,并使两导引凸块呈180度对称分布。
其中,该针头本体的弹性卡块,是设置于错开导引凸块与斜凸块的位置,并呈弹性状态凸伸。
其中,该针头本体的斜凸块,是以相对于弹性卡块的另侧,并朝刺针方向朝针头本体外侧形成斜向凸伸。
藉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本发明利用药剂装填槽的设计,而使药剂管直接可自药剂装填槽中装填所需药剂,具有药剂装填方便、不会因操作不慎而遭针头刺伤的优点。
二、本发明的针筒可利用塑料制成,在使用完毕后直接丢弃,无需重复消毒使用,具有杜绝因消毒不慎而感染疾病的优点。
三、本发明的针头本体可与习用的不锈钢注射筒相螺合,因而使本发明的针头本体可同时适用于本发明塑料针筒及习用的不锈钢注射筒。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功效及特征能更具体了解,现以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辅以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安全注射针筒的外观立体图;图2A为本发明安全注射针筒的立体分解图;图2B为图2A的局部放大图;图2C为图2B的组合剖面图;图3为本发明安全注射针筒装入药剂未使用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4~7为本发明安全注射针筒第一至第四使用步骤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安全注射针筒的针头本体与习用不锈钢注射筒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为图8的组合剖面图;图10为习用不锈钢注射筒的使用情形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请配合参看图1~3所示,本发明的安全注射针筒主要是由一药剂管50、一针筒本体10、一推杆20、一针头本体30及一保护套管40所构成,其中,该药剂管50,现皆为制定规格,制式直径的圆管体,一端为由软形材质所封闭的封闭端51,另端则为可于药剂管50内形成纵向移动的活塞52,药剂管50的活塞52与封闭端51间则容置注射药剂。
该针筒本体10,是为一长型的圆筒体,并可为塑料制品,该针筒本体10内部具有一容置孔11如图2、3所示;该针筒本体10一端的端部上,贯穿一直径小于容置孔11且与容置孔11相连通的推杆导孔12;该针筒本体10的另端则形成一衔接部13,该衔接部13的自由端则凹设一内螺孔14,该内螺孔14内部并形成一穿孔15与针筒本体10的容置孔11形成连通;该针筒本体10筒身的至少一侧上,则形成一药剂装填槽16,该药剂装填槽16与针筒本体10的容置孔11相连通,并使该药剂装填槽16的宽度略小于药剂管50的直径,而该药剂装填槽16的长度,则略大于药剂管50的长度,且由于该针筒本体10是以塑料制成,而药剂装填槽16又位于针筒本体10的筒身中央,故使该药剂装填槽16的两侧缘形成略具弹性的状态,以供使用者在装填药剂管50时,利用外力强压即可将药剂管50由装填槽16塞入于容置孔11中容置定位,如图2的虚线箭头所示。
该推杆20是为一长型杆体,推杆20的第该推杆的第一端具有一把手部22,而其第二端则形成一直径略小于药剂管50活塞52的推抵端21,另端则形成形可方便供使用者握持或推压的推柄22(如图2所示)。
该针头本体30(如图2B、2C所示)为一短型圆柱体,该针头本体30朝针筒本体10的一端是凹设形成一内螺孔300,该内螺孔300是可与习用的不锈钢注射筒B的端部螺纹B1形成螺合(如图8-9所示),而该内螺孔300的内部中央,则朝内螺孔300开口凸伸出一可刺穿药剂管50封闭端51端面的刺针31(如图2B、2C所示),而该针头本体30的另端相对于刺针31的位置处,则凸伸出一注射针32,该注射针32上则套设一护针管320,并使该注射针32与刺针31内部以一细小穿孔形成连通(由于该细小穿孔太小,且为习知注射针的设计概念,故在图面中不另行绘出);又该针头本体30靠近注射针32端的周侧上,凸出分布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导引凸块33,一弹性卡块34及一斜凸块35;其中本说明书所举的较佳实施例,是揭露一种具有两个导引凸块33,且两导引凸块33是形成180度对称分布的实施态样(如图2B所示);该弹性卡块34则是异于异于导引凸块33与斜凸块35的位置处形成弹性状态凸伸;至于斜凸块35则是以朝刺针方向朝针头本体30外侧斜向凸伸(如图2A-2B所示)。
另外,该针头本体30靠近刺针31端部的周侧,则设有一可螺合于针筒本体10衔接部13内螺孔14的螺合部36(如图2B所示),其中该螺合部36较佳实施方式,是可于针头本体30靠近刺针32一端的周侧上,至少凸设出两个螺凸块360(如图2A-2B所示),并使两螺凸块360是呈180度间隔的方式分布,藉由两螺凸块360来螺入于针筒本体10衔接部13的内螺孔14中,以使该针头本体30可螺合于针筒本体10的衔接部13端部上(如图2所示)。
该保护套管40是为一长型管体,该保护套管40内孔41的内径略大于针筒本体10的直径,该保护套管40的一端形成内孔41开口,以使保护套管40的内孔41可将已组合的针头本体30及针筒本体10前端形成套置(如图3所示),该保护套管40内孔41相对于针头本体30的各导引凸块33位置处,则各凹设有可供针头本体30导引凸块33嵌入的导引槽42,其中各导引槽42是由保护套管40内孔41开口侧向内纵向延伸(如图2A所示);又该保护套管40对应于针头本体30斜凸块35的相对位置处,则穿设一定位槽43(如图2、3所示),藉以使保护套管40将针头本体30套置时,以定位槽43来供斜凸块35卡嵌形成定位。而保护套管40相当于定位槽43高度的另侧,则设有一可在定位时对应推压弹性卡块34的弹性卡扣44(如图2、3所示);另外,该保护套管40的另端,则颈缩形成一仅可供护针管320穿设通过的穿针孔45(如图2A-2C所示)。
藉此,当本发明的安全注射针筒于组合时(如图2、3所示),是将针头本体30的螺合部36与针筒本体10衔接部13的内螺孔14形成螺合(如图2C中所示),并以保护套管40内孔41具开口的一端套置于该针头本体30及针筒本体10上,以该保护套管40内孔41的导引槽42套置于针头本体30的导引凸块33上,并在套置后由保护套管40上的定位槽43及弹性卡扣44卡制于针头本体30上的斜凸块35及弹性卡块34,藉以使保护套管40得以套置定位于针头本体30与针筒本体10上,以此避免使用者遭注射针32刺伤的危险。
当本发明欲注射使用时(如图4-7所示),则将药剂管50由针筒本体10的药剂装填槽16强力嵌入于容置孔11内(如图4所示),再推动推杆20的推柄22,以该推杆20的推抵端21推动药剂管50移动,并以封闭端51抵住于针筒本体10的容置孔11与内螺孔15相连接处的端壁上,同时使该针头本体30的刺针31刺入于药剂管50的封闭端51内与药剂接触(如图5所示)。
接下来,使用者再以手按压保护套管40上的弹性卡扣44(如图6中段部分的箭头所示),使针头本体30上原本卡制定位于保护套管40弹性卡扣44上的弹性卡块34脱离卡制状态,再由使用者以手将整个保护套管40朝针筒本体10方向,即朝后方推移(如图7的箭头所示),而使针头本体30的注射针32得由该保护套管40的穿针孔45露出以便于施行注射。
另外,特别须加以强调的,由于本发明的针筒本体10、推杆20、针头本体30及保护套管40,皆可利用塑料加以制成,故而当本发明的安全注射针筒于使用完毕后,即可将保护套管40再拉回至原本卡制定位于针头本体30的状态,以避免他人遭到注射针32的刺伤后,即可将整个安全注射针筒作为医疗废弃物加以丢弃,以确实地达到绝对地安全卫生,以杜绝因消毒不慎而感染疾病的危险。
此外,请再配合参看图8~9所示,该针头本体30的前端所凹设的内螺孔300,如必要时尚可与习用的不锈钢注射筒B的端部螺纹B1相螺合,因而使本发明的针头本体30可广泛地同时适用于塑料针筒本体10及习用的不锈钢注射筒B,这是本发明的另一特色。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注射针筒,包括一针筒本体、一针头本体、一推杆及一保护套管,其特征为该针筒本体内部具一容置孔,该针筒本体第一端为可供推杆嵌入的推杆导孔,而该针筒本体第二端则形成一衔接部,该衔接部的自由端凹设一内螺孔,该内螺孔以一穿孔与容置孔相连通,又该针筒本体的至少一侧筒身上,则形成一药剂装填槽,该药剂装填槽连通于容置孔;该推杆的第一端具有一把手部,而其第二端则是可由针筒本体的推杆导孔嵌入于针筒本体的容置槽中;。该针头本体朝针筒本体的一端是凸伸出一刺针,而该针头本体的另端相对于刺针的位置处,则凸伸出一注射针,该注射针与该刺针内部以细小穿孔形成连通,又该针头本体靠近注射针端的周侧上,凸出分布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导引凸块、一弹性卡块及一斜凸块,并使该针头本体靠近刺针端部的周侧,则设有一可螺合于该针筒本体的衔接部内螺孔的螺合部;该保护套管内孔的内径略大于针筒本体的直径,该保护套管的第一端形成可套置于该针头本体及针筒本体的开口内孔,该保护套管内孔相对于针头本体的各导引凸块位置处,凹设可供针头本体导引凸块通过的纵长导引槽,又该保护套管对应于针头本体斜凸块的相对位置处,则穿设一定位槽,以使保护套管套置于针头本体时,以定位槽来供斜凸块卡嵌而形成定位,而该保护套管相当于定位槽的另侧,则设有一可在保护套管套置于针头本体时,对应推压弹性卡块的弹性卡扣,又该保护套管异于内孔开口的第二端,则颈缩形成一可供该针头本体的注射针通过的穿针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其特征为该针头本体的螺合部,是于针头本体靠近刺针一端的周缘上,至少凸设出两个螺凸块,两螺凸块是呈180度间隔分布,藉以使两螺凸块可螺入于针筒本体衔接部的内螺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其特征为该针头本体具刺针的一端,是凹设形成一可与习用不锈钢注射筒的端部螺纹形成螺合的内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其特征为该针筒本体为塑料制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其特征为该针头本体的导引凸块是为两个,并使两导引凸块呈180度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其特征为该针头本体的弹性卡块,是设置于错开导引凸块与斜凸块的位置,并呈弹性状态凸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其特征为该针头本体的斜凸块,是以相对于弹性卡块的另侧,并朝刺针方向朝针头本体外侧形成斜向凸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针筒,其特征为该药剂装填槽的宽度略大于制式药剂管的直径,而该药剂装填槽的长度,则略大于制式药剂管的长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安全注射针筒,主要是一种由针筒本体、推杆、针头本体及保护套管的注射针筒,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药剂管的装填是由针筒本体的侧面直接装入,藉此达到药剂方便装填及使7用安全的目的;并于针筒本体前端设置具有内螺纹的衔接部与针头本体螺合衔接,以达到可使针筒本体以可抛弃式塑料制品来形成,无需重复消毒使用后即可抛弃,以达到杜绝消毒不慎而感染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M5/178GK1676172SQ20041003166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日
发明者郑建勋 申请人:郑建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