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371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内裤或尿布等穿着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下列专利文献公开有可再次穿着的吸收性物品。在这些专利文献中,没有公开覆盖连接部分的保护层。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3-520627号公报(说明书摘要)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3-526406号公报(说明书摘要)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3-527153号公报(说明书摘要)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03-529398号公报(说明书摘要)专利文献5日本特表2003-529399号公报(说明书摘要)专利文献6日本特表2003-530904号公报(说明书摘要)专利文献7日本特表2003-527152号公报(说明书摘要)专利文献8日本特表2003-528649号公报(说明书摘要)专利文献9日本特表2003-528650号公报(说明书摘要)专利文献10日本特表2003-529400号公报(说明书摘要)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覆盖可拆下的部分,防止吸收部不慎从贴身部分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穿着物品,具备贴在穿着者的腰周的贴身部,和覆盖穿着者的胯间,吸收来自穿着者的体液的吸收部。上述吸收部具有与上述贴身部连接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述吸收部的第一端部可从贴身部拆下。设置有覆盖上述第一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保护层(cover sheet)。
由此,通过用保护层覆盖、保护相当于从贴身部可拆下的第一端部的部分,不会发生上述第一端部的不慎脱落。
本发明中,对上述保护层的一部分实施用于断开该保护层的加工,在上述保护层中的已实施加工的部分的附近,在上述吸收部或上述贴身部上,优选配置上述可拆下的部件。
实施用于断开保护层的加工,可容易的断开保护层。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贴身部具备覆盖穿着者的腹侧的腹部和覆盖穿着者的背侧的背部,上述吸收部的第一端部连接于上述贴身部的腹部,上述吸收部的第二端部连接于上述贴身部的背部。上述第一端部与上述贴身部以可拆下的方式面接合,上述保护层中的覆盖上述第一端部的部分或者其附近形成为可断开的结构。
由此,在穿着后,通过断开上述保护层的一部分,使上述第一端部露出,从贴身部剥落吸收部,由此可以确认吸收部的脏污状态。此外,解开吸收部和贴身部之间的连接,可以更换部分吸收部。之后,根据需要,将吸收部连接在贴身部上,也可以再次船上穿着物品。
此外,也可以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在上述保护层上形成有实施用于断开该保护层的加工的断开部,沿着该断开部断开上述保护层,露出至少一部分上述第一端部。
此外,更优选,在上述面接合的第一端部中,上述吸收部的内表面与上述贴身部的腹部的外表面相对,同时上述保护层的内表面与上述吸收部的外表面相对,在相当于上述第一端部的位置,上述贴身部、上述吸收体和上述保护层从内侧按顺序被叠层。


图1(a)和图1(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穿着物品的概略立体图,图1(a)表示断开保护层的状态,图1(b)表示该断开后的状态。
图2(a)是该实施例1的主要部位的概略截面图,图2(b)、图2(c)和图2(d)为表示断开部的例子的平面图。
图3(a)是实施例2的尿布的主要部位的IIIa-IIIa线的概略截面图,图3(b)为展开该尿布的平面图。
图4是实施例3的尿布的主要部位的概略平面图。
图5是实施例1的断开部和接合部件的配置例的平面图。
图6(a)是断开变形例的穿着物品的保护层之前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图6(b)是保护层断开之后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7是用于制造图2(a)的穿着物品的设备的概略结构图。
图8是用于制造图3(a)的穿着物品的设备的概略结构图。
图9(a)是实施例4的穿着物品的概略立体图,图9(b)是展开该穿着物品的部分平面图。
图10(a)和图10(b)是图2(a)的穿着物品的制造工艺的概略平面图。
符号说明1贴身部;1F腹部;1B背部;2吸收部;23第一端部;24第二端部;3接合部件;4保护层;41断开部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并通过以下适宜的实施例的说明明确理解本发明。但是,实施例和附图用于图示及说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只通过权利要求来决定。附图中,多个附图中的同一部品的符号,表示同一或相当部分。
实施例1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穿着物品具备束紧穿着者腰部的贴身部1和吸收穿着者排出的体液的吸收部2。
如图2(a)所示,贴身部1至少在2片无纺布10、11之间夹有弹性部件12。作为弹性部材12,也可以使用线橡胶、平橡胶、SCREAM、热熔性弹性体、薄膜(film)、聚氨酯泡沫等。贴身部1具备覆盖穿着者腹侧的腹部1F和覆盖穿着者背侧的背部1B。
例如,如图1(a)所示,夹着弹性部件12,分别生成腹部1F和背部1B,通过熔接上述腹部1F和背部1B的端部1e、1e之间,可以生成环状的贴身部1。此外,图6(a)、(b)的实施例中,贴身部1为无端状,并且,图示为环状,贴身部1不是必须形成环状,也不是必须形成无端状。
弹性部件12设置在贴身部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即可。例如,在贴身部1中的吸收部2重合的部分也可以不设置弹性部件12。这种结构,由于不易使厚的吸收部2发硬,因此,可提高穿着感。
吸收部2具有表层(top sheet)20、芯(core)21和背层(back sheet)22。吸收部2还可以在表层20和芯21之间具有第二层(second sheet)。表层20可以透过穿着者的体液,例如尿或血液。其中,表层20或第二层具有防止体液逆流的功能。即,体液从表层20流向芯21时,几乎不会产生逆流。
芯21可以吸收、保持体液。作为这种芯21,例如,可以采用用解纤机(粉碎机)将浆料解纤(粉碎)为纤维状的片状浆料,或者将在该片状浆料中混入高吸水性聚合粒子(高分子吸收体)的原料堆积成棉状的物质。芯21具有吸收性。此外,作为芯21,或者,作为构成芯21的一部分的材料,也可以使用无尘纸(airlaidエアレイド)。
背层22不透过液体。作为背层22,可以使用聚乙烯薄膜等。
图1(a)的吸收部2的第一端部(一端)23,通过可装拆的接合部件3,以可拆下的方式连接在贴身部1的腹部1F的第一部13上,吸收部2的第二端部(另一端)24,连接在贴身部1的背部1B的第二部14上。
作为可拆下的接合部件3,可以使用面扣钉或粘接胶带等。接合部件3安装在贴身部1的第一部13或吸收部2的第一端部23上。例如,雄面扣钉或雌面扣钉可以固定在贴身部1上,雌面扣钉或雄面扣钉可以固定在吸收部2上。
由此,通过吸收部2和贴身部1面接合,可以从贴身部1上拆下吸收部2的第一端部23。
此外,可以将第一端部23连接在贴身部1的背部1B的第二部14上,也可以将第二端部24连接在贴身部1的腹部1F的第一部13上。
如图1(a)所示,保护层4至少覆盖上述贴身部1和吸收部2重合的部分,即接合部5。图1表示的例子中,保护层4覆盖贴身部1的大约整个外表面。配置在贴身部1上的吸收部2的第一端部23也被保护层4覆盖。即,保护层4覆盖贴身部1上的吸收部2的第一端部23的上边缘2e。此外,保护层4覆盖安装在贴身部或吸收部上的接合部件3。
这样,通过利用保护层4覆盖接合部5,在穿着时可以防止在接合部5,吸收部2从贴身部1不慎脱落。
图2(a)中,吸收部2也可以安装在贴身部1的内侧,通过重合安装在贴身部1的外侧,易于从贴身部1取下。即,在第一端部23,优选隔着接合部件3,吸收部2的内表面与贴身部1的腹部1F的外表面相对。在这种情况下,更优选在第一端部23,保护层4的内表面与吸收部2的外表面相对。通过这样的设计,在相当于第一端部23的位置,贴身部1、吸收部2和保护层4从内侧依次叠层。即,吸收部2的第一端部23由贴身部1和保护层4夹住。
如图1(a)、图1(b)所示,在保护层4上设置有断开部41。即,在覆盖该保护片4中的上述第一端部23的部分和/或其附近的部分,已实施用于破坏保护层4的加工。断开部41例如通过半切或线状的孔眼形成。通过沿着上述断开部41断开保护层4,如图1(b)所示,接合部5的吸收部2即吸收部2的第一端部23露出。由此,易于解开贴身部1和吸收部2之间的连接。此外,也易于再次连接贴身部1和吸收部2。断开部41即可以形成如图2(b)所示的T字型,也可以形成如图2(c)所示的I字型,或者,形成如图2(d)所示的两条纵线。
如图1(b)所示,在保护层4的背面设置有接合部件7。由此,在断开保护层4之后,通过接合部件7,能够将保护层4接合在贴身部1上。断开部41和接合部件7的配置,也可以为图5(a)~图5(f)表示的配置。
实施例2图3(a)、(b)表示实施例2。
本实施例2的穿着物品为具备贴身部1、吸收部2、接合部件3和按压片6的一次性尿布。本实施例2中,在保护层4和无纺布10之间夹有弹性部件12。按压片6配置在接触穿着者身体的表面的一侧,覆盖吸收部2的一部分及无纺布10的一部分或全部。
本实施例2中,贴身部1具有断开部41。即,在贴身部1的保护层4、无纺布10和弹性部件12上形成有断开部41。在断开部41处,弹性部件12处于切断状态或可切断的状态。
为了达到这种状态,对贴身部1实施压花加工。压花加工按下述方式实施在通过具有多个凸部的压花滚筒和砧座滚筒夹入贴身部1的状态下,对贴身部1的弹性部件12施加热、压力或其两者。此外,也可以通过照射激光光线等,使弹性部件12处于切断状态或可切断的状态。
此外,也可以将弹性部件12不设置在上述断开部41的位置,使断开部41可以断开。
在吸收部2的内侧和/或外侧,也可以配置接合部件3。即,通过接合部材3进行的接合,可以在吸收部2的内侧、吸收部2的外侧或吸收部2的内外两侧进行。特别是,如果通过接合部件3接合贴身部1和吸收部2,则由于吸收部2相对贴身部1难以发生错位,所以,能够使穿着者在稳定的状态下穿着穿着物品。也可以在贴身部1的内侧配置接合部件3代替在吸收部2的外侧配置的接合部件3。
在通过接合按压片6和吸收部2,使穿着者可以穿着穿着物品的情况下,不一定需要通过接合部件3进行贴身部1和吸收部2之间的接合。
实施例3图4表示实施例3的主要部位。
吸收部2也可以具有裙边25。在此情况下,如图4所示,按压片6的中央部附近也可以只切断呈规定的形状,形成切口部50。由于按压片6的中央部附近被切断,因此,贴身部1上的吸收部2的一部分不被按压片6覆盖。由此,吸收体整面可以直接与穿着者接触,可以充分发挥吸收体的吸收能力。此外,即使是贴身部1附近的吸收部2,裙边25也可发挥防漏效果。
贴身部1和吸收部2重合的宽度W1,优选为贴身部1的宽度W的约1/5~约4/5。贴身部1和吸收部2重合的宽度W1即使在超过贴身部1的宽度W的1/2的情况下,如果按压片6的中央部附近被切断,则吸收体整面也能够直接与穿用者接触,能够充分发挥吸收体的吸收能力。此外,吸收部2的裙边25的防漏效果不会受损。
实施例4图9(a)、图9(b)表示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具有断开部41的保护层4仅设置在腹部1F一侧,在背部1B一侧未设置。此外,保护层4不覆盖上述贴身部1和吸收部2的整个结合部5,仅覆盖其一部分。即,保护层4设置为,仅覆盖吸收部2的一部分第一端部23及其附近。在该余地较小地形成保护层4,则可以削减必要的材料,能够降低成本。保护层4也可以仅形成覆盖第一端部23的上边缘2e及其附近的大小。
这种保护层4的边缘熔接在贴身部1上,但是,在断开断开部41时,也可以穿着者可以从贴身部1剥离保护层4的方式熔接。由此,穿着者可以剥离保护层4,废弃之。在此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断开部41。即,穿着者不断开保护层4而剥离其。
此外,如上所述,保护层4也可以较小地形成,但是,也可以形成从贴身部1的下边缘或上边缘露出那样的大小。
制造方法下面,说明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
图7表示图2(a)的穿着物品的制造设备。
首先,说明吸收部2的制造方法。
如图7所示,无纺布100用切条机60被分割为两片。在每一个被分割的各无纺布100上配置线橡胶101后,各无纺布100在立体折叠部(セ一ラ一)61被折叠,形成裙边25。上述裙边25配置在表层20上,其后,该表层20向滚筒62搬送。
另一方面,通过用粉碎机63粉碎卷浆(roll pulp)102、解纤,生成片状物(flap)。将片状物在提花滚筒(pattern drum)64上叠层,形成叠层体。上述叠层体在上述滚筒62中被配置在表层20上。该叠层体还被夹在具有裤腿褶皱(leg gather)用的线橡胶103的背层22和表层20之间。其后,切断为较小的接合部件3利用滚筒65被连接在上述表层20上,形成连续体104。
上述连续体104在刀具66处被切断为规定的大小,形成多个吸收部2。该吸收部2供给到角度调整旋转滚筒(re-pitch-turn-drumリツピチタ一ンドラム)67。
下面,说明保护层4的制造方法。
带状片(树脂薄膜)105用切条机71被分割为两片片材105F、105B。该两片片材105F、105B中,通过冲切机72,在成为覆盖腹部1F的部位的片材105F上形成断开部41。此外,切断为较小的接合部件7利用滚筒73被连接在上述片材105F上。
然后,上述片材105F、105B在互相平行的状态下向上述角度调整旋转滚筒(re-pitch-turn-drum)67搬送。在该滚筒67上,跨过一对片材105F、105B,配置上述吸收部2,生成复合体106(图10(a))。吸收部2中的上述第一端部23的端部123,由片材105F的断开部41及其附近部分覆盖。
下面,说明贴身部的制造方法。
弹性部件12夹在两片无纺布10、11之间,生成叠层体(织物)110。上述叠层体110用切条机80分割为两个叠层体110F、110B。在成为腹部1F的叠层体110F上,连接切断为较小的接合部件3。另一方面,在成为背部1B的叠层体110B上,从涂敷机81涂敷粘结剂。上述两叠层体110F、110B在互相平行的状态下,向角度调整旋转滚筒(re-pitch-turn-drum)67的下流的滚筒91搬送。
下面,说明从上述各部件生成制品的工序。
上述复合体106向滚筒91搬送,上述叠层体110F、110B分别配置在上述片材105F、105B上(图10(b))。上述叠层体110F、110B在上述片材105F、105B的配置吸收部2的一侧重合。这里,上述叠层体110F、110B以吸收部2跨过两叠层体110F、110B之间的方式配置。此时,吸收部2中的第一端部23的端部123重合在叠层体110F上。由此,在上述叠层体110F和片材105F之间,夹入吸收部2的端部123。
然后,片材105F、105B的一部分在中部折返部(セ一ラ)92处折回。成为穿着物品的片状物111在用两折装置93折叠为两个之后,形成为各个穿着物品的端部的部位在热封口94处熔接。其后,上述片状物111在制品刀具95处,被切断为各个制品。由此,制造图2(a)的穿着物品。
下面,说明其他的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
图8表示图3(a)的穿着物品的制造设备。
如图8所示,保护层4在插有弹性部件12的状态下,叠层为无纺布10。这样,生成叠层体120。上述叠层体120在切条机71A处被分割为两个叠层体120F、120B。上述叠层体120F、120B中,在成为腹部1F的叠层体120F上,用加热装置72A形成规定形状的断开部41。然后,切断成较小的接合部件3与上述叠层体120F连接。另一方面,上述叠层体120F、120B中,在成为背部1B的叠层体120B上从涂敷机涂敷粘接剂。
在上述各叠层体120F、120B上,在角度调整旋转滚筒(re-pitch-turn-drum)67上配置吸收部2。由此,生成复合体106A,向滚筒91搬送。
另一方面,按压片6在切条机80A处被分割为两片按压片6F、6B。之后,切断为较小的接合部件3与上述按压片6中成为腹部1F的按压片6F接合。上述两片按压片6F、6B向上述滚筒91搬送。
在上述滚筒91处,上述一对按压片6F、6B分别叠层为上述复合体106A的一对叠层体120F、120B。
此外,其他方法,和上述图7的例子相同,对同一部分或者相当部分赋予同一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参照

了适宜的实施方式,若为本领域人员,阅读本说明书既可容易想到在适当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正。
例如,可以将吸收部的两端以可自由拆下的方式接合在贴身部上,用保护层覆盖该两个接合部或一个接合部。
此外,保护层即可以仅设置在接合部,也可以仅设置在腹部或背部之一上,覆盖接合部。
例如,也可以如日本特表2003-520627号(摘要)所述,在展开穿着物品的状态下,构成贴身部的腹部或背部的部件覆盖大致整个吸收体。再者,构成腹部的部件可以延伸到背部形成,构成背部的部件可以延伸到腹部形成。
因此,如上述的变更和修正,可以解释为在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一次性尿布或内裤。
权利要求
1.一种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具备贴在穿着者的腰周的贴身部,和覆盖穿着者的胯间,吸收来自穿着者的体液的吸收部,所述吸收部具有与所述贴身部连接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吸收部的第一端部可从贴身部拆下,设置有覆盖所述第一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保护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层上实施用于断开该保护层的加工,在所述保护层中的已实施加工的部分的附近,在所述吸收部或所述贴身部上,配置有以可拆下的方式接合所述吸收部和所述贴身部的接合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身部具备覆盖穿着者的腹侧的腹部,和覆盖穿着者的背侧的背部,所述吸收部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贴身部的腹部连接,所述吸收部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贴身部的背部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以可拆下的方式与所述贴身部面接合,所述保护层中的覆盖所述第一端部的部分或其附近被形成为可断开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接合的第一端部,所述吸收部的内表面与所述贴身部的腹部的外表面相对,同时,所述保护层的内表面与所述吸收部的外表面相对,在相当于所述第一端部的位置,所述贴身部、所述吸收体和所述保护层从内侧依次叠层。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在所述保护层上形成实施用于断开所述保护层的加工的断开部,沿着该断开部断开所述保护层,露出所述第一端部的至少一部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构成为所述保护层至少覆盖所述吸收部的第一端部的上边缘。
7.一种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一边移动构成所述贴身部的织物,一边配置构成所述吸收部的部件和所述保护层,制造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具备将所述保护层的一部分加工为可断开状的工序;在所述织物的长度方向上搬送所述织物的工序;将构成所述吸收部的部件配置在所述织物上,使其重合在所述织物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工序;和将构成所述吸收部的部件配置在所述保护层上,使其重合在所述加工为可断开的保护层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工序,通过实行所述各工序,在所述加工为可断开的保护层和所述第一织物之间夹入构成所述吸收部的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用保护层覆盖可拆下的部分,防止吸收部不慎从贴身部脱离。本发明的穿着物品具备贴着穿着者的腰部的贴身部(1),和覆盖穿着者胯间,吸收来自穿着者的体液的吸收部(2)。所述吸收部(2)具有与所述贴身部(1)连接的第一端部(23)和第二端部(24)。所述吸收部(2)的第一端部(23)可从贴身部(1)拆下。设置有覆盖所述第一端部(23)的至少一部分的保护层(4)。对所述保护层(4)的一部分实施用于断开该保护层(4)的加工。
文档编号A61F13/66GK1897902SQ200480038788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4日
发明者桔育雄 申请人:株式会社瑞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