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银屑病的外涂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526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银屑病的外涂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银屑病的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直接涂敷于患者患处的外涂中药。
背景技术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以红斑鳞屑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初期为点滴状棕红色斑点或斑丘疹,表皮覆盖着多层银白色鳞屑,以后逐渐扩展,相邻损害可以互相融合或扩大,境界清楚。损害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尤以四肢、肘、膝关节、头皮或骸、骨位为常见。头皮损害为斑丘疹,有银白色鳞屑覆盖,边缘清楚,头皮受损害牵制头发成束状,但不脱落,指趾甲也可以发生变化,甲板上有针头大小的凹坑或甲板发生沟纹或甲板增厚、污褐呈钩甲。手掌及足底,偶然引起角化过度及甲教裂。阴茎龟头也可发生境界明显的红色斑块,鳞屑往往很少。
该病有顽固性易复发的特点,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冬加重,夏季稍缓,全国总患病率达1.72%,且男性多于女性,北方多于南方,城市多于农村,西方国家的发病率明显多于我国。近十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认为与工业污染及工作环境有关。此病虽不直接影响生命,但对身体及身心健康有直接影响。该病不具备传染性,夫妻间无传染的病例。因非由病原微生物引起。中医分为血热、血燥、血淤三种类型。临床将该病分为寻常型、红皮病型、关节炎型、脓胞型。寻常型约占95%以上。
本病可归纳为下述原因造成的1、感染;2、免疫功能紊乱;3、代谢障碍,表皮细胞增殖加速,表皮细胞的成熟受到干扰;4、内分泌机能障碍;5、精神因素;6、外伤碰伤、射、搔抓;7、其他过敏、寒冷、潮湿、干燥、高温、饮酒、食海鲜等;8、遗传因素。
当前针对该病在临床方面存在的不足西医采用注射或服用皮质固醇类激素,有严重的副作用。或外用介子气软膏有毒物质,往往遗留色素沉着斑,下肢及头部皮损往往消退较迟,损害皮肤,以损害患者的健康为代价。
传统中医一般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认为病在血,治疗以清热凉血为主。一种以杀毒为主。如配以蝎、乌蛇、皂角、狼毒、娱蛤等。以上第一种方法,治疗极其缓慢,效果一般。第二种有一定疗效,但也以损害人体健康为代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该药物使用方便,疗程短,疗效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银屑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从祖国医学宝库中,经过仔细筛选确定的。具体的说,外是因,内是本,外因如感染、精神因素、外伤,或其他过敏、寒冷、潮湿等皆是发病的诱因,根本原因是患者的内分泌失调导致人的新陈代谢出现障碍,表皮细胞增殖加速,表皮增生,形成角质层,致使体内代谢垃圾不能宣泄。因此,该病的病灶即集中于皮肤,只要消除银屑,身体垃圾排泄正常,然后加强锻炼身体,调节饮食与生活,则该病即可痊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治疗银屑病的外涂中药,所述外涂中药是由相同重量份的蓖麻子仁、防风、丹参、益母草、白篙、白藓皮和鲜柳枝,用以下方法制备而成a、将所述蓖麻子仁、防风、丹参、益母草、白篙、白藓皮混合均匀,装入瓶形陶器内,将鲜柳枝插入瓶中并将瓶口塞紧;b、将装好药物的瓶形陶器倒置,并将其支撑于一个固定的位置;c、在所述瓶形陶器的周围堆放谷糠,所述谷糠将瓶形陶器的底部淹没;d、点燃谷糠,瓶形陶器内的药物组份经焖烤形成汁液,所述汁液自瓶口滴出;e、汁液滴净后,停止对瓶形陶器的焖烤,所述汁液即为该外涂中药。
蓖麻子仁性味甘平,无毒。功效驱逐湿气,去风痹顽癣,益毛发,长肌肉,滋润皮肤。
益母草药用茎叶,味苦,性寒,无毒,治荨麻疹,可作汤洗浴。消恶毒疗肿、痈肿及丹毒等,除癖血湿气,可令人容颜光泽。
丹参药用根,气味苦,微寒,无毒,活血祛瘀,凉血止痛,血热瘀滞,风湿热痹,清心安神,热病伤宫,心烦失眠,清热消肿,疮疡肿毒。
防风药用根,味苦,性温,无毒,主治风症眩痛,能除恶风、风邪、风行周身,骨节疼痛,烦懑胁风,偏头风,四肢挛动,虚风内动,男子劳精,补中益神,通利五脏关脉,劳七伤,赢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宁志,勾气脉。治上风邪,泻肺火,散头肿滞气,经络中留湿。
白篙药用苗根,味甘,性平,无毒,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疗心虚,治淋沥病,又治遍体恶疮、癫疾。
白藓皮味苦,性寒,无毒,主治头风、黄疸、咳逆、风疮、疥癣、赤烂等症。创柳枝味苦,性寒,无毒,治天行热病,阴虚发热,下水气,解丹毒,可治漆疮及恶疥疮,接筋骨。
谷糠味甘,性平,无毒,谷糠中含有纤维素较高,它在燃烧中能散发出一定数量的谷糠油,而谷糠油中的阿魏酸脂能使人身体的胆固醇分解,并能促进其排泄,对血液中代谢物的排出产生重要作用。本药中,一方面,部分谷糠油通过烟熏的方式进入汁液,另一方面,谷糠为无火焰燃烧,加热温度低,燃烧缓慢,时间长,当用其对瓶形陶器加热时,瓶内的药物组份不容易被烤焦。
临床试验证明,本药物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中药制剂,外涂用药,无需内服,使用方便,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2、症状消除迅速,疗程短。
3、不刺激、不伤害皮肤,无色素沉淀,愈后能迅速恢复健康肤色。
4、对其他皮肤病,如鱼鳞病、皮炎、脚气等也有显著作用。
5、愈后不易复发,偶有复发者继续用少量该药涂抹后很快就能除去,并且身体不会产生抗体。
6、经济性好,患者负担轻。
7、适应各种类型的银屑病,对寻常型银屑病具有疗效显著,治疗快,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的特点。对其他已久治不愈型、身体健康受损的有明显减轻作用,疗程要长于寻常型,一般能达到恢复健康,病情明显好转,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效果。
使用方法将上述汁液分装于瓶中,每瓶15克。用小毛刷蘸取汁液点在患者患处,一天三次,晚上入睡前涂抹效果最好。
使用禁忌患者需要忌生、冷、辛辣刺激性、海鲜、河鲜等食物。有饮酒习惯需忌酒,痊愈后也需要忌酒。
具体实施例方式
所述外涂中药是由相同重量份的蓖麻子仁、防风、丹参、益母草、白篙、白藓皮和鲜柳枝,用以下方法制备而成a、将所述蓖麻子仁、防风、丹参、益母草、白篙、白藓皮混合均匀,装入瓶形陶器内,将鲜柳枝插入瓶中并将瓶口塞紧;b、事先预制好一块水泥板,水泥板中间留孔,孔的大小以能插入瓶形陶器的口为宜,将水泥板四角以方砖支起,离地间隙以能放上一个接药小碗为宜;c、将装好药物的瓶形陶器倒置,将其瓶口插入水泥板的预留孔中;d、水泥板上倒上谷糠,以能没瓶子的底部为宜,将谷糠点燃后,让其自燃,瓶形陶器内的药物组份经焖烤形成汁液,徐徐自瓶中滴出,流入接药小碗中;e、汁液滴净后,停止对瓶形陶器的焖烤,所述汁液即为该外涂中药,整个焖烤时间大约在18~22小时;f、将上述汁液分装于瓶中,每瓶15克。
临床试验在92例患者中,男71例,女21例,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70岁,平均年龄48.3岁,其中寻常型银屑病例8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12例。治愈寻常型银屑病患者65例,治愈率81.3%,有效率95%,治愈红皮病型银屑病7例,治愈率58.3%,有效率89%。以下是典型病例张女士女,37岁,潍坊市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患寻常型银屑病,先从臀部开始发病,后扩散至全身,包括头部。经多家医院治疗均无效,使用本药物10瓶,一月后痊愈。
郑女士女48岁,安丘市人民保险公司。患寻常型银屑病,经中西医治疗多年均无效,使用本药物15瓶,一月后痊愈。
鞠先生男,70岁,坊子煤矿退休工人。患头部银屑病,用多种药液涂抹均无效,使用本药1瓶痊愈。
岳女士42岁,坊子区个体粮油经营户。患寻常型银屑病约10年左右,经多爱医院治疗均无效。用本药12瓶,一个月后痊愈。
魏女士29岁,安丘市白芬子镇黑埠子村,农民,患手癣已达8年之久。用本药液1瓶,痊愈。
王先生男,38岁,寒亭区郭家村个体经营户,患寻常型银屑病,从头部蔓延至全身,用本药5瓶,治疗月余痊愈。
刘先生42岁,坊子区三马路小学教师,30岁左右,患寻常型银屑病,用药10瓶痊愈。因该男士有饮酒习惯,不能戒掉,致使偶有复发,复发时为小面积星状,迅速以本药液涂抹三次即可消除。
权利要求
治疗银屑病的外涂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涂中药是由相同重量份的蓖麻子仁、防风、丹参、益母草、白篙、白藓皮和鲜柳枝,用以下方法制备而成a、将所述蓖麻子仁、防风、丹参、益母草、白篙、白藓皮混合均匀,装入瓶形陶器内,将鲜柳枝插入瓶中并将瓶口塞紧;b、将装好药物的瓶形陶器倒置,并将其支撑于一个固定的位置;c、在所述瓶形陶器的周围堆放谷糠,所述谷糠将瓶形陶器的底部淹没;d、点燃谷糠,瓶形陶器内的药物组份经焖烤形成汁液,所述汁液自瓶口滴出;e、汁液滴净后,停止对瓶形陶器的焖烤,所述汁液即为该外涂中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银屑病的外涂中药,由相同重量份的蓖麻子仁、防风、丹参、益母草、白篙、白藓皮和鲜柳枝,用以下方法制备而成a.将所述蓖麻子仁、防风、丹参、益母草、白篙、白藓皮混合均匀,装入瓶形陶器内,将鲜柳枝插入瓶中并将瓶口塞紧;b.将装好药物的瓶形陶器倒置,并将其支撑于一个固定的位置;c.在所述瓶形陶器的周围堆放谷糠,所述谷糠将瓶形陶器的底部淹没;d.点燃谷糠,瓶形陶器内的药物组份经焖烤形成汁液,所述汁液自瓶口滴出;e.汁液滴净后,停止加热,所述汁液即为该外涂中药。该外涂中药可直接涂敷于患者患处,适应各种类型的银屑病,对寻常型银屑病具有疗效显著,治疗快,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P17/06GK1814001SQ200510045249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2日
发明者张 浩 申请人:张 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