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肺胃热盛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2350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肺胃热盛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涉及治疗小儿肺胃热盛的中药制剂,该制剂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黄芩、广藿香、蝉蜕、生石膏、葛根、大黄、赤芍、板蓝根、桔梗、玄参、山豆根、甘草。
背景技术
小儿肺胃热盛为小儿常见病症,多有发热、头痛、口渴、咽干痛、烦躁、咳嗽、腹胀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状,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市场上也出现一些治疗小儿肺胃热盛的药物,现有药物有些属于治标不治本,有些使用价格昂贵的成分,有些在应用过程中由于疗效不确切而中断使用。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研制一种服用方便、作用平稳、疗效确切、剂型稳定、质量可控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小儿肺胃热盛的纯中药制剂,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肺胃热盛的纯中药制剂,该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芩50-200g广藿香40-160g 蝉蜕20-80g 生石膏100-400g葛根40-160g大黄20-80g 赤芍40-160g板蓝根40-160g桔梗40-160g玄参40-160g山豆根40-160g 甘草30-120g优选的是黄芩75-133g广藿香60-106g 蝉蜕30-53g 生石膏150-266g葛根60-106g大黄30-53g 赤芍60-106g板蓝根60-106g桔梗60-106g玄参60-106g山豆根60-106g 甘草45-80g最优选的是黄芩100g 广藿香80g 蝉蜕40g生石膏200g葛根80g 大黄40g 赤芍80g板蓝根80g桔梗80g 玄参80g 山豆根80g 甘草60g以上组成中,各味药的重量是以生药计算的,上述配方组成可制成药物制剂1000剂。所述1剂指,制成的成品药物制剂,如制成胶囊制剂1000粒,片剂1000片,颗粒剂1000克,口服液1000ml等。
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为单位,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毫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
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不变。
以上组成中的中药原料,尤其是佐药和使药可以用适当的具有相同药性的中药替换,替换后的中药制剂其药物作用不变。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是通过将上述配方组成的中药原料经过提取或其他方式加工,制成药物活性物质,随后,以该物质为原料,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的。所述活性物质可以通过分别提取中药原料得到,也可以通过共同提取中药原料得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如通过粉碎、压榨、煅烧、研磨、过筛、渗漉、萃取、水提、醇提、酯提、酮提、层析等方法得到、这些活性物质可以是浸膏形式的物质,可以是干浸膏也可以是流浸膏,根据制剂的不同需要决定制成不同的浓度。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优选的是单位剂量的药物制剂形式,在制成药物制剂时可以制成任何可药用的剂型,这些剂型选自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软膏剂、硬膏剂、霜剂、喷雾剂、滴剂、贴剂。优选的是口服液体制剂形式,最优选的是口服液。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药物活性物质是经过提取加工制得的,加工方法如下以上十二味,取广藿香提取挥发油,备用,提油后的药液,另器贮存,药渣与其余十一味药材加水煎煮,其中黄芩煮沸时加入,合并煎煮液,滤过,与上述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调pH,加入乙醇,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水,调pH,冷藏,滤过,得滤液,该滤液和挥发油一起即为本发明的药物活性物质。该活性物质与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混合,按照制剂学常规技术即可制成本发明的药物制剂。
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可以是以上十二味,取广藿香提取挥发油,备用,提油后的药液,另器贮存,药渣与其余十一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其中黄芩煮沸时加入,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与上述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40℃),调pH5.5,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900ml,调pH7.0,冷藏,滤过,滤液加入蔗糖100g,煮沸,放冷至约40℃时,搅拌下加入吐温803ml与挥发油0.5ml的混合液,加水调节至1000ml,调pH至7.0,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根据需要可以加入一些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可以采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该药物制剂,如将药物活性物质与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混合。所述药物可接受的载体选自甘露醇、山梨醇、山梨酸或钾盐、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巯基乙酸、蛋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氮酮、EDTA二钠、EDTA钙钠,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磷酸、氨基酸、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右旋糖苷、甘氨酸、淀粉、蔗糖、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丙二醇、乙醇、土温60-80、司班-80、蜂蜡、羊毛脂、液体石蜡、十六醇、没食子酸酯类、琼脂、三乙醇胺、碱性氨基酸、尿素、尿囊素、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β-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在使用时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制成药剂时,单位剂量的药剂可含有本发明的药物活性物质0.1-1000mg,其余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以重量计可以是制剂总重量的0.1-99.9%。
本发明最优选的配方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本发明的工艺是经过筛选得到的,依据如下广藿香含有挥发性成分,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性成分用水煎煮提取。
黄芩中含有活性成分黄酮类黄芩甙、汉黄芩甙等,有关提取方法报道较多,因其水溶性较好,采用水提取。黄芩是方中的君药,黄芩甙具有抗菌、解热等作用,所以选择以黄芩甙的含量为指标,对工艺条件进行优选。
葛根中含有黄酮类成分葛根素、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等,既溶于水又溶于醇。
根据文献报道,甘草含有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黄酮等;桔梗含有桔梗皂甙、甙元等;赤芍含有芍药甙、氧化芍药甙;玄参含有玄参素、环烯醚萜类等;山豆根含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大黄含有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等;蝉蜕含有氨基酸等,这些成分在水和醇中均有一定的溶解性,故采用水煎煮的方法提取。
石膏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先煎久煎不能增加含量,在复方中合煎优于单煎,故采用共煎的工艺。
板蓝根含有靛玉红、靛蓝等成分,提取方法报道较多。我们试验结果表明,用乙醇提取工艺和水提取工艺制成的口服液中靛玉红的含量相似,故采用以水提取。
本发明确定以水煎煮的方法对其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提取,但用水煎煮提取的同时也提取出水溶性杂质,用乙醇沉淀除去,故本发明是以水提醇沉为基本工艺路线,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选。
本发明在制成口服液时对相应载体进行了选择,如甜味剂、增溶剂的选择如下为调节口感,选择了蔗糖作为甜味剂,配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比较,试验证明,蔗糖浓度为10%时,甜度适中,粘稠度适宜,口感较好,结果见表1。
表1口服液中甜味剂用量的选择

处方中广藿香挥发油难溶于水,选用吐温80作增溶剂,取不同量吐温80,与挥发油混合后加入药液,试验结果表明吐温80的用量以0.3%为宜,结果见表2。
表2口服液中吐温80用量选择

(3).配液处方根据以上试验,确定口服液配液处方为提取液900ml 蔗糖100g 广藿香挥发油0.5ml 吐温803ml 制成1000ml
本发明还包括本发明的制剂,特别是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内容,具体是[性状]本口服液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久置后可有微量沉淀,味甜、微苦。
(1)取本口服液20ml,用石油醚(30-60℃)萃取4次,每次30ml,合并提取液,回收石油醚,残渣加石油醚(60-90℃)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秋李醇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冰醋酸(95∶5∶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2)取本口服液20ml,加在已处理好的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1.5cm,长12cm)依次以水100ml,20%乙醇10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50%乙醇100ml洗脱,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μl,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4∶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经氨蒸气熏后,至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芍药甙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分别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及[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4)取本口服液20ml,加盐酸3ml,至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萃取3次,每次30ml,合并乙醚液,低温挥干乙醚,残渣加氯仿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和大黄酚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1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至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经氨蒸气熏后,至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
(5)本口服液在含量测定项下所得色谱中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一致。
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5(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IA)。
pH值应为4.5-7.0(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IA)。
其它 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J)。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甙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黄芩甙对照品适量,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18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吸取本品5ml,置100ml量瓶中,加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1.0ml,置10ml量瓶中,加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口服液含黄芩以黄芩甙计不得少于3.0mg/ml。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其功能与主治为疏散风热,清泻里热,清热解毒,利咽止痛。适用于小儿肺胃热盛之证。主治发热、头痛、口渴、咽干痛、烦躁、咳嗽、腹胀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其配方组成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治疗效果优良,副作用少,适合于小儿服用。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特别是口服液,其用法与用量为口服1日2-3次,2岁以内5ml,2-4岁5-10ml,4-6岁10-15ml,六岁以上15-20ml,或遵医嘱。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处方黄芩1000g 广藿香800g 蝉蜕400g 生石膏2000g葛根800g 大黄400g 赤芍800g 板蓝根800g桔梗800g 玄参800g 山豆根800g 甘草600g配液处方提取液9000ml广藿香挥发油5ml蔗糖1000g 吐温80 30ml制成10000ml以上十二味,取广藿香提取挥发油,备用,提油后的药液,另器贮存,药渣与其余十一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其中黄芩煮沸时加入,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与上述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40℃),调pH5.5,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900ml,调pH7.0,冷藏,滤过,滤液加入蔗糖100g,煮沸,放冷至约40℃时,搅拌下加入吐温803ml与挥发油0.5ml的混合液,加水调节至1000ml,调pH至7.0,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每批一万毫升,共三批。有关制备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数据结果以及鉴别,质量检查和含量测定(用HPLC法测定),结果见表3。
结果表明,三批口服液的鉴别、澄清度、装量差异、PH值、相对密度、微生物限度检查以及黄芩甙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均符合规定。
表3芩香清解口服液中试生产数据表


实施例2黄芩50g广藿香40g 蝉蜕20g生石膏100g葛根40g大黄20g赤芍40g板蓝根40g桔梗40g玄参40g山豆根40g 甘草30g以上十二味,取广藿香提取挥发油,备用,提油后的药液,另器贮存,药渣与其余十一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其中黄芩煮沸时加入,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与上述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40℃),调pH5.5,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900ml,调pH7.0,冷藏,滤过,滤液加入蔗糖100g,煮沸,放冷至约40℃时,搅拌下加入吐温80 3ml与挥发油0.5ml的混合液,加水调节至1000ml,调pH至7.0,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3黄芩200g广藿香160g 蝉蜕80g 生石膏400g葛根160g大黄80g 赤芍160g板蓝根160g桔梗160g玄参160g山豆根160g 甘草120g以上十二味,取广藿香提取挥发油,备用,提油后的药液,另器贮存,药渣与其余十一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其中黄芩煮沸时加入,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与上述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40℃),调pH5.5,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900ml,调pH7.0,冷藏,滤过,滤液加入蔗糖100g,煮沸,放冷至约40℃时,搅拌下加入吐温80 3ml与挥发油0.5ml的混合液,加水调节至1000ml,调pH至7.0,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4黄芩100g 广藿香80g 蝉蜕40g生石膏200g葛根80g大黄40g赤芍80g板蓝根80g桔梗80g玄参80g山豆根80g 甘草60g以上十二味,取广藿香提取挥发油,备用,提油后的药液,另器贮存,药渣与其余十一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其中黄芩煮沸时加入,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与上述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40℃),调pH5.5,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900ml,调pH7.0,冷藏,滤过,得滤液,该滤液和挥发油一起为药物活性物质,在其中加入适量糊精,淀粉,乙醇制粒,滑石粉为润滑剂,压片,得片剂。
实施例5黄芩100g 广藿香80g 蝉蜕40g生石膏200g葛根80g大黄40g赤芍80g板蓝根80g桔梗80g玄参80g山豆根80g 甘草60g以上十二味,取广藿香提取挥发油,备用,提油后的药液,另器贮存,药渣与其余十一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其中黄芩煮沸时加入,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与上述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40℃),调pH5.5,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900ml,调pH7.0,冷藏,滤过,得滤液,该滤液和挥发油一起为药物活性物质,在其中加入适量糊精,淀粉,乙醇制粒,硬脂酸镁为润滑剂,装胶囊,得到胶囊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肺胃热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芩50-200g广藿香40-160g 蝉蜕20-80g 生石膏100-400g葛根40-160g大黄20-80g 赤芍40-160g 板蓝根40-160g桔梗40-160g玄参40-160g山豆根40-160g甘草30-120g
2.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芩75-133g广藿香60-106g 蝉蜕30-53g 生石膏150-266g葛根60-106g大黄30-53g 赤芍60-106g板蓝根60-106g桔梗60-106g玄参60-106g山豆根60-106g 甘草45-80g
3.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芩100g 广藿香80g 蝉蜕40g生石膏200g葛根80g大黄40g赤芍80g板蓝根80g桔梗80g玄参80g山豆根80g 甘草60g
4.权利要求1-3的任何一项中药制剂,选自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软膏剂、硬膏剂、霜剂、喷雾剂、滴剂、贴剂。
5.权利要求4的中药制剂,是口服液。
6.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其中还包括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7.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小儿肺胃热盛证的药物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以下步骤取广藿香提取挥发油,备用,提油后的药液,另器贮存,药渣与其余十一味药材加水煎煮,其中黄芩煮沸时加入,合并煎煮液,滤过,与上述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调pH,加入乙醇,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水,调pH,冷藏,滤过,得滤液,该滤液和挥发油一起即为药物活性物质,该活性物质与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混合,按照制剂学常规技术制成本发明的药物制剂。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口服液剂型的置备经过以下步骤取广藿香提取挥发油,备用,提油后的药液,另器贮存,药渣与其余十一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其中黄芩煮沸时加入,每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与上述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调pH5.5,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水至约900ml,调pH7.0,冷藏,滤过,滤液加入蔗糖100g,煮沸,放冷至约40℃时,搅拌下加入吐温80 3ml与挥发油0.5ml的混合液,加水调节至1000ml,调pH至7.0,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10.权利要求5的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其中性状的内容如下本口服液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久置后可有微量沉淀,味甜、微苦;鉴别的内容如下(1)取本口服液20ml,用石油醚,萃取4次,每次30ml,合并提取液,回收石油醚,残渣加石油醚,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秋李醇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醋酸乙酯-冰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2)取本口服液20ml,加在已处理好的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依次以水100ml,20%乙醇10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50%乙醇100ml洗脱,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μl,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经氨蒸气熏后,至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3)取芍药甙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分别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及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4)取本口服液20ml,加盐酸3ml,至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萃取3次,每次30ml,合并乙醚液,低温挥干乙醚,残渣加氯仿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和大黄酚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甲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至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经氨蒸气熏后,至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5)本口服液在含量测定项下所得色谱中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一致;检查的内容如下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5;pH值应为4.5-7.0;其它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含量测定的内容如下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磷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甙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甙对照品适量,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18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吸取本品5ml,置100ml量瓶中,加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1.0ml,置10ml量瓶中,加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口服液含黄芩以黄芩甙计不得少于3.0mg/ml。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肺胃热盛的中药制剂,该制剂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黄芩、广藿香、蝉蜕、生石膏、葛根、大黄、赤芍、板蓝根、桔梗、玄参、山豆根、甘草,特别优选的制剂形式是口服液。
文档编号A61P29/00GK1762455SQ200510104940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2日
发明者韩志强, 贾晓冬, 安德清, 曾杏雷, 田英 申请人:太阳石(唐山)药业有限公司, 韩志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