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788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糖尿病的病程较长,该病患者的病情常常日久不愈,最终会因气阴两伤而合并出现其他病变。在临床上,根据中医理论可将糖尿病分为肺热津伤型、胃热炽盛型、肾阴亏损型和阴阳两虚型。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中西药,仍然处于控制血糖、尿糖增高阶段和预防综合并发症的研究阶段。对于糖尿病的不同中医分型,没有针对性。患者长期服用西药,会对 肝肾心脾胃等脏器带来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中药制齐U,它具有针对性,疗效好。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元花粉1-5、生黄芪13-17、知母13-17、麦冬8-12、葛根4-8、玉竹8-12、黄连13-17、太子参4-8、鬼箭羽4-8、川牛膝4-8、构树根13-17、生地8_12、黄精I 5、白龙船根8_12、五味子1-5。一种用于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元花粉3、生黄芪15、知母15、麦冬10、葛根6、玉竹10、黄连15、太子参6、鬼箭羽6、川牛膝6、构树根15、生地10、黄精I 5、白龙船根10、五味子3。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立足于中医标本兼治的原则,重用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中药,知母清肺胃之热,麦冬滋肺胃之阴,川牛膝活血化瘀,引热下行,黄连清热泻火。针对胃热炽盛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对于内脏无异常影响,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用于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元花粉3、生黄芪15、知母15、麦冬10、葛根6、玉竹10、黄连15、太子参6、鬼箭羽6、川牛膝6、构树根15、生地10、黄精I 5、白龙船根10、五味子3。取上述各原料,按照常规汤药的制备方法,制成汤药,每日一剂,每剂分早晚服用。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I.糖化血红蛋白HbAlc彡6. 5%。2.空腹血糖 FPG 彡 7. O mmol/1。为证实本发明中药的功效,现提供以下病例
病例一
钱某,女,62岁。半年前出现多食易饥,并伴有口渴、尿多、形体消瘦等症状,医院检查空腹血糖高达12. 2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 10. 5%。中医查体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诊断为胃热炽盛型糖尿病。服用本发明汤药,100天后,血糖开始下降,尿量开始减少;再服用三个月,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水平。半年后复查,血糖稳定,无复发。病例二
朱某,男,61岁。主诉多食易饥伴口渴、尿多、大便燥结4年。医院化验空腹血糖9. 6mmol/1,糖化血血红蛋白7. 5%。中医查体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诊断为胃热炽盛型糖尿病。服用本发明汤药,大便燥结症状明显好转;120天后,血糖开始下降,再服用150天,空腹血糖6. 6 mmol/Ι,糖化血血红蛋白6. 1%。半年后复查,血糖稳定,无复发。病例三
王某,男,69岁。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食易饥,口渴、多饮,体重减轻,医院化验空腹血糖9. 8 mmol/Ι,糖化血血红蛋白8.5%。中医查体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诊断为胃热炽盛型糖尿病。医院给予口服降糖药,当时血糖控制一般。后服用本发明汤药,132天后,血糖开始稳定,多食易饥症状开始好转;再服用122天,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半年后复查,血糖稳定,无复发。病例四
蓝某,女,60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多食易饥,伴有口干、尿多、大便燥结、形体消瘦等症状,医院化验空腹血糖10. I mmol/1,中医查体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诊断为胃热炽盛型糖尿病。服用本发明汤药,三个月后,血糖开始稳定,再服用两个月,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半年后复查,血糖稳定,无复发。病例五
黄某,男,61岁。患糖尿病8年,以多食易饥为主,且伴有口渴、尿多、形体消瘦等症状。每天服用二甲双胍肠溶片等西药,血糖控制一般。医院检查空腹血糖为9. 6mmol/L,糖化血血红蛋白9.1%。中医查体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诊断为胃热炽盛型糖尿病。服用本发明汤药,三个月后,血糖开始稳定,再服用两个半月,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半年后复查,血糖稳定,身体各方面感觉很好。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元花粉1-5、生黄芪13-17、知母13-17、麦冬8-12、葛根4-8、玉竹8-12、黄连13-17、太子参4-8、鬼箭羽4-8、川牛膝4-8、构树根13-17、生地8_12、黄精I 5、白龙船根8_12、五味子 1-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元花粉3、生黄芪15、知母15、麦冬10、葛根6、玉竹10、黄连15、太子参6、鬼箭羽6、川牛膝6、构树根15、生地10、黄精I 5、白龙船根10、五味子3。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元花粉1-5、生黄芪13-17、知母13-17、麦冬8-12、葛根4-8、玉竹8-12、黄连13-17、太子参4-8、鬼箭羽4-8、川牛膝4-8、构树根13-17、生地8-12、黄精15、白龙船根8-12、五味子1-5。本发明立足于中医标本兼治的原则,重用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中药,知母清肺胃之热,麦冬滋肺胃之阴,川牛膝活血化瘀,引热下行,黄连清热泻火。针对胃热炽盛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对于内脏无异常影响,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3/10GK102824532SQ2012102635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8日
发明者张茂根 申请人:张茂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