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234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来说,是一种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发病率约占皮肤病的1/4。中医更是以传统的湿疹为主,但湿疹和皮炎的治法和用药是基本一致。中医对本病的命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如“浸淫疮”相当于泛发性湿疹,“面游风”相当于面部湿疹,“旋耳疮”相当于耳部湿疹,“乳头风”相当于乳头湿疹,“脐疮”相当于脐部湿疹,“绣球风”、”肾囊风”相多于阴囊湿疹,“四弯风”相当于肘窝与膝窝湿疹,“鹅掌风”相当于掌部湿疹,“湿臁疮”相当于小腿湿疹,“肛门圈癣”相当于肛门湿疹。祖国医学认为湿疹是由于禀性不耐,风热内蕴,外感风邪,风湿热邪相搏,浸淫肌肤而成。其中“湿”是主要因素。由于湿邪粘腻、重浊、易变,故病多迁延,形态不定。而风邪和热毒则常常与湿邪相加为病,从而出现风热、湿热、甚至热毒浸淫肌肤而造成湿热滞留,湿热郁结而成湿疹。
湿疹从中医来看,其病位应该在心、脾、肝,又涉及到肺、肾等脏。从八纲阴阳表里及寒热虚实论之,湿疹和皮炎的形成主要是气血虚弱,卫外不固,脏腑失调,外受风湿热邪,内外交困相关。究其本源,凡禀性不耐,脾胃虚弱,情志不节,肝风内生等,均可成为本病的内因,其它如多食鱼腥海味,五辛发物,或风湿之邪,搏于皮肤等,均可使肌肤搔痒无时,皮肤灼红,起斑起疹等,概括起来,本品的主要病机为风、湿、热、毒、虚、瘀、燥,其中的虚主要是阴血虚,根据本病的病机表现的不同,临床又多划分为风重于湿、热重于湿,湿重于热,血虚风燥,湿热瘀滞、湿热化毒等几个不同的证型,治疗上以祛风、清热、除湿、凉血、养血、解毒为主要治法。但由于湿热始终是其中的主要病机,尤其是急性、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者,因此,清热祛湿是治疗湿疹的基本方法,同时根据病情可以加入凉血解毒以加强治疗作用。
目前,治疗湿疹的中药已有不少,但是疗效并不理想。为此,本发明人开发研制了一种内服有效治疗湿疹的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所述的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制备有效成分的原料为赤芍50-55重量份、黄芩50-55重量份、苦参50-55重量份、地肤子30-35重量份、地黄30-35重量份、龙胆30-35重量份、连翘30-35重量份和白鲜皮30-35重量份。
临床验证,选用以下用量的原料制备有效成分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赤芍55重量份、黄芩55重量份、苦参55重量份、地肤子32重量份、地黄32重量份、龙胆32重量份、连翘32重量份和白鲜皮32重量份。
本发明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选择的原料为1、赤芍本品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主产于内蒙古、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本品检验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125页赤芍项下的有关规定。
2、黄芩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主产于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陕西。本品检验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248页黄芩项下的有关规定。
3、苦参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湖北、河南、河北。本品检验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161页苦参项下的有关规定。
4、地肤子本品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本品检验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93页地肤子项下的有关规定。
5、地黄本品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sa Libosch.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河南、浙江。本品检验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94页地黄项下的有关规定。
6、龙胆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江苏、浙江。本品检验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72页龙胆项下的有关规定。
7、连翘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mb.)Vahl的干燥果实。主产于于山西、河南、陕西、山东。本品检验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135页连翘项下的有关规定。
8、白鲜皮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浙江、安徽。本品检验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83页白鲜皮项下的有关规定。
在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方中,君药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消斑作用。本品苦寒,主入肝经,善走血分,能清肝火,除血分郁热而有凉血止血,、散瘀消斑之功。本品既能凉血消痈,又能清肝散瘀、消肿解毒。与黄芩、龙胆草同用,可以起到清理湿热的作用,与生地同用,可以起到凉血清热去斑作用,对湿疹可以起到釜底抽薪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品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抑制过敏性反应的作用,因此为君药。臣药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胃、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本品苦寒,清热燥湿,能清肺、胃、胆及大肠经之湿热,尤善清中、上二焦湿热。用于湿热郁滞,气机不畅,而费主皮毛,黄芩入肺经,治肺中湿热,能凉肌达表,对可清除上焦及皮肤风热,与均药赤芍合用可以加强祛湿清热,透肌达表作用。与龙胆草、苦参、地肤子等合用,可以祛全身湿热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品具有明显的抗变态反应和抗炎等作用,因此为臣药。臣药苦参,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效为清热燥湿。本品苦寒,功能清热燥湿。用于湿热蕴结,可与生地黄、龙胆草合用,本品苦寒沉降,既清下焦湿热,又能止痒。用于湿疹引起的皮肤皮疹、瘙痒等,与地肤子、白鲜皮等配伍。因此也为臣药。佐药地肤子,性辛,味苦,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地肤子能够祛除皮肤中湿热与风邪而止痒,为治疗湿疹的最常用药物之一。对于湿疹、皮炎等引起的皮肤潮红灼热,红疹、红斑,水泡,搔痒,疼痛等多与赤芍、黄芩、苦参、龙胆草、白鲜皮等同用。佐药生地,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本品甘寒质润,苦寒清热,入血分,为凉血滋阴降火之要药。用于阴血亏虚,血热内盛之证,本品内则专凉血滋阴,外则润皮肤荣泽,对于湿疹、皮炎等引起的皮肤潮红灼热,红疹、红斑、皮损干燥具有治疗作用。佐药龙胆草,味苦,性寒。归肝、胆、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本品苦大寒,清热燥湿,尤善清下焦湿热。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下部湿疹搔痒,本品入肝经,可以清除肝经湿热火邪,对于下焦湿热引起的湿疹和皮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如阴囊湿疹等症。佐药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之功,本品苦寒,入主心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本品既能清心火,又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同时又能入肺经而疏散风热,透肌达表,清热逐风,为治疗皮肤病的主要用药之一,另外,本品苦寒通降,具有利湿消肿作用,对于湿疹引起的小水疱,瘙痒,疼痛、糜烂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佐药白鲜皮,味苦,性寒。归脾、胃经,具有祛风、燥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皮肤痒疹。
综合全方诸药,本品具有清热凉血,化瘀止痛,祛火解毒,燥湿止痒之功,诸药合力,起到了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作用,正好与所治疗的湿疹的病机湿热浸淫肌肤基本一致。本发明药物可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湿疹、皮炎。症见局部皮肤上出现多数散在或密集的红斑、丘疹和水疱,或先后交替出现,自觉灼热,阵发奇痒,搔破之后,变成糜烂,脂水淋漓,常伴有心烦。用法为口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药效学试验证明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0.8g/kg、1.6g/kg、3.2g/kg)对1%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明显抑制组胺致豚鼠的局部瘙痒;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1.0g/kg、2.0g/kg、4.0g/kg)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2、4-二硝基氟苯诱发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亦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明显抑制0.6%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可明显抑制右旋糖酐所致小鼠全身瘙痒。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物理粉碎方法将各味中药材粉碎成粉,混匀制成散剂,也可以采用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水沉法等加以提取,将提取的有效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一起制成各种口服制剂,如口服固体制剂为片剂、硬胶囊、软胶囊、颗粒剂等,口服液体制剂如口服液等。
但是优选采用下列方法加以制备,可以减少服用量而不降低疗效,该优选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连翘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环糊精包裹,药液及药渣待用;取赤芍、苦参用65%乙醇回流提取,滤过,滤液备用,药渣弃去;黄芩等其余药味与上述连翘药渣合并,加水煎煮,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挥发油提取药液合并,浓缩至50℃测相对密度1.20~1.22,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与上述醇提取液合并,浓缩至50℃测相对密度1.05~1.10,加入包裹挥发油的环糊精,混匀,制成有效成分即得。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更优选为以上八味,连翘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5小时,挥发油在水中用环糊精搅拌分散包裹,药液及药渣待用;取赤芍、苦参加4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备用,药渣弃去;黄芩等其余药味与上述连翘药渣合并,加入8倍量沸水中,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挥发油提取药液合并,浓缩至50℃测相对密度1.20~1.22,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与上述醇提取液合并,浓缩至50℃测相对密度1.05~1.10,加入包裹挥发油的环糊精,混匀,制成有效成分即得。
本发明药物的鉴别方法为(1)取本品粉末约1.0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溶液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8∶6.5∶2∶2)为展开剂,预平衡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绿色斑点。
(2)取本品粉末约2.0g,加氨水2ml,搅拌浸润,加氯仿10ml混匀,超声15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0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参碱对照品,分别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10∶4)为展开剂,展开,展距约8cm,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试液,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两个橙色斑点。
(3)取本品粉末2.0g,加甲醇20ml,超声20min,过滤,滤液挥干,残渣加2ml甲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龙胆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20∶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a)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室温;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b)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摇匀,即得。
c)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粉末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500W,频率40KHZ)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d)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本品每袋含赤芍以芍药苷(C6H28O11)计,不得少于87.0mg。
依据处方中各中药主要有效成份(或部位)的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或合适的溶媒进行充分提取。赤芍中含芍药甙,芍药内酯甙,氧化芍药甙,β-谷甾醇,苯甲醛,没食子鞣质等化学成分。苦参中含生物碱,如苦参碱、异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还含黄酮类,如苦参醇、苦参素等成分。以上2味中药有效成份大都能溶于乙醇中,故将净选后的赤芍、苦参2味药材饮片加入4倍量65%的乙醇,微沸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醇提取液滤过备用。连翘中含4%以上的挥发性成分,连翘酚、甾醇化合物、皂甙及黄酮醇甙类、马苔树脂醇甙、齐墩果酸、熊果酸等。黄芩中含黄酮类成分,如黄芩甙元、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甙,苯乙醇葡萄糖甙,氨基酸,挥发油等成分。地肤子中含三萜类化合物,如齐墩果酸;生物碱,如哈尔满碱、哈尔满宁;和黄酮类成分等。地黄中含β-谷甾醇与甘露醇,以及少量的豆甾醇、微量的菜油甾醇,还含有地黄素、生物碱、脂肪酸、梓醇、葡萄糖等。龙胆中含龙胆宁碱,龙胆碱,及当药甙,三叶甙,苦龙甙等环烯醚萜及类环烯醚萜的甙类等化学成分。白鲜皮中含生物碱,如白鲜碱、葫芦巴碱、胆碱,甾醇、谷甾醇、白鲜内脂、油菜甾醇,香豆素,如花椒毒素、东莨菪碱,黄酮,如槲皮素、异槲皮素等。以上6味的化学成份大都溶于水,故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方法学(包括①测定波长的选择,②提取溶剂的确定,③提取时间的确定,④系统适应性试验及专属性考察,⑤线性关系考察,⑥稳定性试验,⑦精密度试验,⑧重复性试验,⑨回收率试验,⑩样品的测定)考察,建立测定本品中芍药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本品单位剂量含赤芍以芍药苷(C6H28O11)计,不得少于87.23mg。
实施例1称取赤芍880g 黄芩880g 苦参880g 地肤子512g地黄512g 龙胆512g 连翘512g 白鲜皮512g;以上八味,连翘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5小时,挥发油在水中用环糊精搅拌分散包裹,药液及药渣待用。取赤芍、苦参加4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备用,药渣弃去。黄芩等其余药味与上述连翘药渣合并,加入8倍量沸水中,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挥发油提取药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2(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与上述醇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50℃),加入包裹挥发油的环糊精,混匀,干燥,研粉。
实施例2称取赤芍880g 黄芩880g 苦参880g 地肤子512g地黄512g 龙胆512g 连翘512g 白鲜皮512g;以上八味,连翘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5小时,挥发油在水中用环糊精搅拌分散包裹,药液及药渣待用。取赤芍、苦参加4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备用,药渣弃去。黄芩等其余药味与上述连翘药渣合并,加入8倍量沸水中,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挥发油提取药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2(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与上述醇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50℃),加入包裹挥发油的环糊精,另加3g阿斯帕坦、适量糊精,混匀,喷雾干燥制粒,整粒制成1000g,即得。用法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实施例3称取赤芍880g 黄芩880g 苦参880g 地肤子512g地黄512g 龙胆512g 连翘512g 白鲜皮512g;以上八味,分别干燥,粉碎成粉,混匀制成散剂。
实验例一、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试验目的观察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以评价其抗炎作用。
试验材料药物实施例1制备的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浸膏干粉(7.04g生药/g干粉),由北京天时正元医药技术开发中心提供,批号20021111,使用时用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配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备用;醋酸泼尼松片(5mg/片),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20701,使用时用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配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备用。
动物昆明种小鼠(二级),雌雄各半,体重18--21g,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供,合格证号为医动字第04056号。
仪器FA2004电子天平,上海精科天平。
试剂二甲苯(分析纯),天津市东丽区天大化学试剂厂,批号20010216。
试验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模型对照组、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小剂量组(1.0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4.4倍)、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中剂量组(2.0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8.8倍)、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大剂量组(4.0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17.6倍)及阳性药醋酸泼尼松组(8.0m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9倍),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7天,每日一次,容量为0.2ml/10g体重,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末次给药后30分钟,分别在小鼠右耳两面涂以二甲苯0.05ml/只,左耳作对照,15分钟后处死动物,用直径6mm的打孔器将双耳同部位切下,用FA2004电子天平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为肿胀度,计算各组肿胀度,采用Student’s t test比较各组间差异情况。
试验结果结果见表1,从结果可见,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1.0g/kg、2.0g/kg、4.0g/kg)及醋酸泼尼松(8.0mg/kg)组小鼠耳肿胀度均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轻(P<0.05或P<0.01)。
表1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X±S)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结论本试验结果表明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1.0g/kg、2.0g/kg、4.0g/kg)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二、对1%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试验目的观察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对1%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以评价其抗炎作用。
试验材料药物实施例1制备的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浸膏干粉(7.04g生药/g干粉),由北京天时正元医药技术开发中心提供,批号20021111,使用时用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配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备用;醋酸泼尼松片(5mg/片),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20701,使用时用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配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备用;角叉菜胶,Sigma公司产品。
动物SD大鼠(二级),体重170--185g,雄性,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供,合格证号为医动字第04057号。
仪器大鼠足容积测量装置(自制)试验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雄性,分别为模型对照组,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小剂量组(0.8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3.5倍)、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中剂量组(1.6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7倍)、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大剂量组(3.2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14倍)及阳性药醋酸泼尼松组(6.0m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7倍),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7天,每日一次,容量为1ml/100g体重,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末次给药后30分钟,在每鼠右后肢踝部皮下注入1%角叉菜胶0.1ml致炎,于致炎前后不同时间点样品,每份样品重100g,混匀,粉碎成细粉,用水制粒,干燥,整粒,于压片前加入0.5%的硬脂酸镁,在相同压力的条件下,压成0.35g的分散片,即得。
崩解时限检查取本品1片,置250ml烧杯中,烧杯中加入20℃的水200ml。按上述方法检验,取本品6片,各片均应在3min内崩解。
表11不同PVPP用量对崩解时间的影响

从表16结果可知因PVPP价格较贵,故其用量不宜过多,当PVPP为20%时,崩解时间约1分钟,故确定本品PVPP的用量为20%即可。
6.2.1润湿剂的选择本发明若用全粉压片,崩解时间虽较制粒后压片快,但粉末流动性极差,因此采用制粒后压片。以下将对制粒用润湿剂进行考察,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由于本发明所加的辅料均为崩解剂,干膏所占的比例小,约为15%,故应选择稀乙醇或水作润湿剂。以下将采用相同配方的药粉(按前面优选的辅料配比)共300g,分成三等份,分别用水、30%乙醇、60%乙醇制粒,相同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约5%,压片。以制粒情况、颗粒外观及崩解时间为评定指标,结果见表12。
表12制粒用润湿剂的考察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用水或稀乙醇制粒时,制粒时有无结块现象,但30%乙醇及60%乙醇制粒,制得的颗粒较松,细粉较多,压片时颗粒流动性差,片重差异大。故本品选用水为润湿剂,制得的颗粒大小均匀,松紧合适。
6.2.2润湿剂的用量选择制粒时润湿剂的用量直接影响颗粒的大小、松紧及细粒度,并影响分散片的崩解时间,实验中以水为湿润剂,采用不同的用量,压片,以片子外观、崩解时间为指标,结果见表13。
表13湿润剂用量考察表

药物实施例1制备的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浸膏干粉(7.04g生药/g干粉),由北京天时正元医药技术开发中心提供,批号20021111,使用时用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配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备用;血毒丸(18g/100粒),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北京中药二厂产品(ZZ-3307-京卫药准字(1996)第020036号),批号2080191,功能清血解毒,消肿止痒。用于经络不合,湿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等,使用时用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配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备用。
动物豚鼠,雌雄兼用,体重250--300g。,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供,合格证号为医动字第04064号。
试剂二盐酸组织胺(Histamine.2HCl),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研究所生产。
试验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兼用,分别为模型对照组、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小剂量组(0.8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3.5倍)、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中剂量组(1.6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7倍)、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大剂量组(3.2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14倍)及阳性药血毒丸对照组(0.7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7倍),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7天,每日一次,容量为1ml/100g体重,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实验前48小时,用化学脱毛剂将豚鼠的右后足背部脱毛,面积约1cm2。实验当日再将脱毛处皮肤用细砂纸轻轻擦伤,使之发红,但以不出血为度。末次给药后30分钟开始,向每只豚鼠创面部位涂抹1.0×10-4组胺0.03ml,此后每隔3分钟,依次递增浓度,组胺浓度依次为1.0×10-4、2.0×10-4、3.0×10-4、4.0×10-4、5.0×10-4、6.0×10-4,每次均为0.03ml,直至出现豚鼠回头舔右后足创面部位或至最高浓度仍未出现搔痒反应为止,累积每只豚鼠舔右后足时组胺量(即豚鼠耐受组胺量),以此评价止痒作用。采用Student’s t test比较各组间差异情况。
试验结果结果见表3,从结果可见,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0.8g/kg、1.6g/kg、3.2g/kg)豚鼠组胺耐受量均明显较正常组豚鼠高(P<0.01).
表3 对组胺所致豚鼠局部瘙痒的止痒作用(X±S)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结论本试验结果表明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0.8g/kg、1.6g/kg、3.2g/kg)可明显抑制组胺所致豚鼠局部瘙痒.
四、对右旋糖酐所致小鼠全身瘙痒的影响试验目的观察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对右旋糖酐所致小鼠全身瘙痒的影响,以评价其止痒作用。
试验材料药物实施例1制备的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浸膏干粉(7.04g生药/g干粉),由北京天时正元医药技术开发中心提供,批号20021111,使用时用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配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备用;血毒丸(18g/100粒),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北京中药二厂产品(ZZ-3307-京卫药准字(1996)第020036号),批号2080191,功能清血解毒,消肿止痒。用于经络不合,湿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等,使用时用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配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备用;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号02041272。
动物昆明种小鼠(二级),雄性,体重18--22g,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供,合格证号为医动字第04056号。
试验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小剂量组(1.0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4.4倍)、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中剂量组(2.0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8.8倍)、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大剂量组(4.0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17.6倍)及阳性药血毒丸对照组(0.9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9倍),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7天,每日一次,容量为0.2ml/10g体重,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末次给药后30分钟,各组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浓度0.0125%的右旋糖酐0.1ml/10g体重(1.25mg/kg).以小鼠前爪搔抓头部,后爪搔躯干,嘴咬全身各部位作为瘙痒指征,记录30分钟内小鼠搔痒次数及瘙痒累积时间,以此评价药物的止痒作用。采用Student’s t test比较各组间差异情况。
试验结果结果见表4,从结果可见,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1.0g/kg、2.0g/kg、4.0g/kg)组小鼠瘙痒时间及搔痒次数均明显较模型对照组小鼠少(P<0.05或P<0.01)。
表4 对右旋糖酐所致小鼠全身瘙痒的影响(X±S)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结论本试验结果表明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1.0g/kg、2.0g/kg、4.0g/kg)可明显抑制右旋糖酐所致小鼠全身瘙痒。
权利要求
1.一种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它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制备有效成分的原料为赤芍50-55重量份、黄芩50-55重量份、苦参50-55重量份、地肤子30-35重量份、地黄30-35重量份、龙胆30-35重量份、连翘30-35重量份和白鲜皮30-35重量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制备有效成分的原料为赤芍55重量份、黄芩55重量份、苦参55重量份、地肤子32重量份、地黄32重量份、龙胆32重量份、连翘32重量份和白鲜皮32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为口服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为颗粒剂、片剂、胶囊或口服液。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连翘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环糊精包裹,药液及药渣待用;取赤芍、苦参用65%乙醇回流提取,滤过,滤液备用,药渣弃去;黄芩等其余药味与上述连翘药渣合并,加水煎煮,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挥发油提取药液合并,浓缩至50℃测相对密度1.20~1.22,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与上述醇提取液合并,浓缩至50℃测相对密度1.05~1.10,加入包裹挥发油的环糊精,混匀,制成有效成分即得。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连翘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5小时,挥发油在水中用环糊精搅拌分散包裹,药液及药渣待用;取赤芍、苦参加4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备用,药渣弃去;黄芩等其余药味与上述连翘药渣合并,加入8倍量沸水中,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挥发油提取药液合并,浓缩至50℃测相对密度1.20~1.22,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与上述醇提取液合并,浓缩至50℃测相对密度1.05~1.10,加入包裹挥发油的环糊精,混匀,制成有效成分即得。
7.权利要求6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它还包括制得的有效成分加3g阿斯帕坦和适量糊精,混匀,喷雾干燥制粒,整粒制成。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a)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25∶75的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室温;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b)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摇匀,即得;c)精密称取本品粉末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功率500W,频率40KHZ,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d)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单位剂量含赤芍以芍药苷(C6H28O11)计,不得少于87.0mg。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解毒止痒药物的用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中解毒止痒药物是治疗湿疹和皮炎的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毒止痒中药组合物,它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制备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赤芍、黄芩、苦参、地肤子、地黄、龙胆、连翘、白鲜皮八味药。该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凉血,化瘀止痛,祛火解毒,燥湿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湿疹、皮炎,经长期的临床应用,疗效较好。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文档编号A61K9/10GK1814025SQ20051010493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2日
发明者华玉强 申请人:华玉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